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太后笑了:“这样就好。我一看到珍珠就很有眼缘。女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风光大嫁的机会,我请皇上给我的亲侄孙女儿赏一个郡主的名位,又不用给俸禄。不算什么。”

    董文贤又诚惶诚恐地道谢。董太后是他的亲姑母,但整个董家都是靠着太后上位的,他性子又格外谨慎,于是说话做事不敢有一点造次。再说了这次姑母又给了他天大的面子。他这次进京,一方面是参见新皇汇报江西政务。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他的小女儿董珍珠与冠军侯崔悯的婚事。

    去年底,太子朱原显代替皇上代宗实践了诺言。率领着文武百官赶赴河北省刑台府清河郡为清河名门崔氏平反昭雪。太子重开崔氏宗祠,进祠堂三拜天地与崔氏列祖,向天下颁布了“悔已诏”。撤去了先先帝的错误圣旨,纠正了崔盈罪行,证实崔盈并无私通叛国之罪,乃是被敌国离间计所陷害的。恢复崔盈的原有官职爵位并追封为“义勇王”。抬入明祖庙所供奉的大明忠臣之列。

    之后又宣布重启“冠军侯”的爵位,赐“丹书铁券”,册封崔悯为“冠军侯”。并将这爵位由原先的候爵品级提升为“公爵”品级。这是表彰崔悯本人的功绩,也是抚慰昔日为国冤死的崔盈侯爵的。这个爵位成为大明朝现存的六名超品外姓王爵位之一,世代承袭。

    一般来说,大明朝除了六位超品“王、爵”能受封领铁券,成为世袭封爵外,其他的爵位皆为流爵。子孙袭封时要归还诰券,核定世流降除等级,要降一等继承爵位。而这次把“冠军侯”提升到世代不降格承袭的超品公爵,就是代宗父子对崔悯的额外补偿。还报他在战场救梁王的恩情,表彰他放下私心以国事为重,没有追随元熹帝误国而支持代宗打败鞑靼国。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赤胆忠心的卫国功绩。继承了这爵位,只要清河崔氏的子孙不犯谋逆大罪便可以世代袭爵永世为冠军侯。皇上另外还下了圣旨,招回流放在外的崔氏族人们,赏金赐田,善待这些被先皇冤杀的忠臣后裔。

    据说那日,太子朱原显代皇上宣布平反。那位历经坎坷孤高清傲的绝世美少年在崔氏宗祠前手捧祖先骨灰,长跪不起,泪撤长襟。为国、为民、为家、为已,为祖父的冤屈屈死,为义父一生执著得平反,为候门公子的父母的落难死去,为自己这二十年孜孜不倦得追寻平反的痛苦经历。都掬成了一把热泪,撤入崔氏宗祠前的黄土中。这个冤屈这爵位,虽说过要放弃,谈何容易。平反关系到清河崔氏的百年兴衰历史荣辱。崔悯是绝不可能轻言放弃推辞不受的。他必须领授冠军侯之位,撑起清河崔氏,以告慰先祖,传承名门。

    崔悯也成了大明史上最年轻的靠着自己的双手本领为先祖平反,使朱氏皇帝颁发“悔已诏”,承认已过,恢复了其祖先荣光的超品公爵。

    自崔悯恢复了冠军侯的爵位后,年轻俊秀又单身的公爵的婚事便提上了日程。很多大明的官宦和世家都寻关系提亲,但年轻的冠军侯一概拒绝了。拒得多了,朝堂上暗自传言,这位少年得志的冠军侯眼高于顶,看不上普天下的名门闺秀。使清流世家们对他很不满。后来还出了一种谣言,不愿成亲的少年公爵是看上一位罪犯之女,想娶犯女为妻。满朝清流和御史们对这个骇人听闻大逆不道的消息表示了愤怒和反对。超品公爵怎么能与罪犯之女有瓜葛呢?逼着少年公爵不得不出面避谣,说他从未与罪犯之女有私情,也不打算违背勋贵规矩与庶民连姻。

    之后事情便峰回路转了。提亲人潮中,有位老勋贵偶然向他提到了江西布政使司董文贤有个很受宠爱的小女儿,因舍不得早嫁,拖到了二十岁。与冠军侯的家世才貌正相当。问冠军侯是否有意提亲。这一次,不知道是董家的面子大,还是冠军侯厌烦了各方面提亲,他答应了婚事,派人登门提亲。董文贤也对这位大明朝最后一位超品公爵,明晃晃地闪着金光的“金龟婿”颇为满意。江西的董小姐听说这位是昔日京城的四大美男子之一也含羞答应了。令全大明的门阀贵族和官宦们又一次目瞪口呆,大失所望。人们暗自腹诽,冠军侯平日装的多清高自傲忠贞不渝似的,转脸就挑选了家世最雄厚最富贵的董皇太后的娘家侄孙女。这小白脸也太势利了吧。

    这次董文贤就是送小女儿到京城与冠军侯完婚的。昨天已经顺利地拜堂成亲了。他今日是特意进宫感激董太后关照的。成亲前他带着小女儿进宫参拜太后娘娘,暗中向太后抱怨着清流御史们的挑刺和不屑,董太后就当场封了董珍珠为汝南郡主,并赐给了金冠首饰等物。给了侄孙女儿一个虚衔身份,以配得上超品冠军侯。也表示了她的态度,堵住了那些见人就弹劾的御史们的嘴巴。

    崔悯人品俊秀,立过大功,又是世袭的公爵,深得代宗父子信赖。掌握着天子亲军锦衣卫,本身又机敏过人,连朝廷大臣也多感敬畏,摆明了就是未来百年的恩宠荣光。董家把小女儿嫁给他做夫人,将来生下了小公爵,便是世世代代的亲族了。这对于江西的董氏家族和冠军侯都是件好事。是个双赢。

    董太后初次听说婚事时,也很惊讶。不过立刻以深宫女人的政治敏锐表明了立场。赐“郡主”之位,赐金冠首饰,乐于促成这段姻缘。果然清流御史们无话可说,代宗夫妇和太子也是惊奇旁观,朝廷内外对这件婚事都连说匹配,恭喜。

    ***

    慈安宫静悄悄的,侍候的太监女官们退下了,庞七卫也退出了檀木殿门外。明亮的慈安宫大殿只剩下了姑侄两个人继续说着家族贴心话。大殿静的像深海静潭。

    在娘家亲侄子面前,董太后明显放松了很多。抬呼侄子坐在更近处的椅子上。董文贤在这位董家里积威甚重的老祖宗面前,说了会儿话,也放松了些。凑近了跟姑母乐陶陶得说起了族内老人又添了重孙子的闲话。

    董太后慢慢地饮了口茶,突然笑了。脸上现出了一种少见的小姑娘似的狡黠。没头没尾地问:“昨天,有多少人看见了?”

    董文贤不甚机灵,楞了下才恍悟。向姑母低声笑道:“参加喜宴的宾客中的十之七八吧。人多手杂,还有些心怀鬼胎的人,故意在堂上碰撞着扯下了新娘子盖头。我的夫人说,那一瞬间,周围看热闹的贵妇小姐们通通鸦雀无声,惊得魂飞魄散。”

    董太后意味深长地道:“又有多少人不长眼睛地嚷开了?”

    文贤低声嗤嗤笑了:“这倒没有。天底下还没有哪个不长眼的人,敢说董太后娘娘的亲侄孙女的婚礼出差子了。眼睛看错了还有可能活命,话说错了就没命了。这位冠军侯的新娘子是我董文贤亲自送到京城出嫁的小闺女,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孙女儿,哪个敢说不是?只是我的小女儿长得有点像某个人,吓了大家一跳罢了。绝没有哪个不长眼的狗东西敢说我江西布政使家的小姐是劫匪女!他不想活了。”

    董太后面容如铁塑般,眼光深沉,缓缓地点头:“说的是。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家的珍珠长相有点像以前的劫匪女。也许冠军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生了爱意,去你家提亲的。”

    “正是如此。”董文贤也稳住了心态。心平气和,稳如泰山地说:“这都是小女的缘纷。有缘遇到了痴情的冠军侯。老天连线的是董家与崔家联姻。全喜堂的贵人们都眼明心亮得牢牢记住了。”

    董太后心情略舒畅:“嗯,明珠就是明珠,不会泯然众人里的。她本来就不是池中物,这样子亮相天下也挺好。冠军侯娶的是你的女儿董珍珠,两家宗谱族谱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天下皆知,没差错的。”

    “呃,还有一件事。”董文贤憨厚的脸忽然有点迟疑了,犹豫地说:“姑母,就是昨天来观礼的太子殿下好像有些不高兴。他远远得隔着花厅看了一眼喜堂前的新娘子,就脸色大变,伸手扔了酒杯,引起了一阵骚动。远远的侄子也看不清楚,好像是皇后娘娘的太监女官们簇拥着他走了。还踢翻了几个桌椅。娘娘,不会有事吧?侄子有点担心。”

    董太后静沉沉地微笑了:“无事。别去管太子。皇后会约束她儿子的。呵呵,一国太子哪有这么好当的?他得到些什么,总要失去些什么。这天下,哪有江山和美人都落入一个人手里的,这让不让其他人活了?我听七卫说,他昨晚回到东宫里还把里面的桌椅家什打了个稀烂。不过,不用担心,太子脾气虽暴戾,心性却通透,是个明白规矩恪守礼仪有帝王霸气的人。他发过脾气就会接受了现实。过几日想通了,说不定还会为你的女儿再增加个‘楚国夫人’之类的封号。好替她撑住场子,震摄那些心怀不诡的人们。”

    董文贤放下了一颗心:“这就好。接下来一切就顺利了。就是凤大学士也有些不开心了。追着崔悯连骂他不地道,骂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什么的,说他不是个东西。还说他把太子和他都哄骗过去了。他不依不饶的,崔悯只好喝了很多酒陪罪。”

    太后莞尔了:“小灵妙啊,还是那么跳脱有趣。这事我可不心疼他。人家姑娘早就说过了当他是亲兄弟,他还在吃没影儿的飞醋。这醋吃的好没道理啊。这孩子是从没被人坑得这么惨过,气坏了吧。”

    姑侄两人忍不住相对微笑。

    ***

    正殿里气氛很温馨热切。

    董文贤也顺口应承着姑母:“姑母放心,一切都顺利!除了最后面拜堂时益阳公主差点闹将起来,都很顺利。”说完后他脸色陡变,立知失言了,惊惶地站起来。

    董太后手拿着茶盏不出声了。

    大殿里很明亮,阳光从敞开的窗户里照射进来,亮如白昼。董文贤胆怯得左右望望,想找庞公公来解围。眼睛扫过了窗外的御花园时,忽然惊奇地发现,宫殿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