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娴妹的眼睛露出了佩服的眼光。这小姑娘看似是个聪明人。她也坦然笑了:“那三个人都昏迷不醒,被关押在隔壁的后殿里。哼,中了我们自制的迷/药烟雾,得过了一日一夜才能醒。你不用指望他们来救你了。说吧,小姑娘,你都知道什么。我亲眼看见他们为你大打出手。你可别跟我说你是个丫环,他们是侍卫。你们完全不是普通人。”

    明前心里也有点敬佩她。这个郑娴妹看似是破山寨的二当家,是那个大当家的莽汉的老婆,实际却是个拿主意的人。这个山寨破落得不像话,这些劫匪也衣着寒酸,不像是光鲜得势的大盗。如果能说通了这位郑二当家的,说不定能改变他们目前的被俘处境。

    她立刻打起精神,直言不讳地说:“郑二当家,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我都会告诉你。不过,你确定你想知道更多吗?我怕你们知道的越多结果就越不好。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什么都知道了就是死路一条了。”

    一句话说得人人色变。乌霞寨的郑二当家脸色变了,她陡然挥刀砍断了明前坐得座椅扶手,右边扶手应声落地:“你敢吓唬我!”

    明前摇晃着差点摔倒,她脸色苍白,真有点怕了。但她稳住劲儿诚恳地说:“不是吓唬你,是事实。郑二当家的即然做劫匪,就该知道有些人能劫,有些人不能劫。如果不小心打劫了不该劫的人,是要出人命的。不管是你们劫匪的命,还是被劫人的命。如果你们只为了求财,抢了财物就该走。何必非得伤了那些被劫人和你们自己的性命呢?”

    这些话说得乌霞寨的两位当家的都勃然大怒。络腮胡子的恶汉勃然大怒:“我说过了我们不是强盗!这大泰岭里有劫匪,是前面大泰寨的乌老大,后面小泰峰的刘黑子兄弟。可不是我们乌霞山,我们只是暂居此地寻口饭吃,不是见人就杀的劫匪!”

    明前微感惊讶。

    郑二当家郑娴妹又一刀砍塌了桌子,骇了明前一跳。她大怒着说:“放你的臭狗屁!我和我男人不是土匪。我们是从北方边疆被鞑靼人赶进内陆的流民。我们以前是正而八经的在边疆垦田的边民,一面种田一面当兵吃晌。后来鞑靼刺尔国进攻侵入了我们的边田,北疆藩王打不过他,就放弃了那块土地,往后退军,我们才被迫一起往后方撤退的。我们想重新投靠军队,但北疆战线收缩,养活不了这么多军民,才解散了垦区的边民,让我们自谋生路。我们想回内地,该死的朝廷又不准北疆的边民进关,抓到了就要以北疆奸细论罪。我们进不得关,又退不回北疆,只好在这大泰岭和中原的交界处的大山里讨口饭吃。混帐,我们做土匪也是被朝廷和北疆逼迫的!我们做土匪也没有随意行凶杀人,不给人留活命。你这个富贵小姐少教训人了,你给我瞪大眼看清楚了,我们可不是强盗!”

    明前一下子吃惊了。

第八十二章北疆边民() 
明前有些惊骇了。她仔细地看那两个土匪的模样,面目黝黑,形体粗壮,真有点像边疆屯兵戍守的边民。她有些意外,没想到在大泰岭遇到的这两个占山打劫的强盗头子竟然是守过前线的边民。

    她有些不相信地问:“可是,大家不是都说北疆很安定吗?京城里都说我们打了胜仗,皇帝还让藩镇的藩王裁兵,嫌他们的军队太多了。”

    姓郑的女寨主放声大笑了:“胡扯八道!只有你们这些内地南方的大爷小姐们才相信朝廷的话。北疆不但不安定,还越发得危险了。我们每隔一、两年就要跟鞑靼人打仗。几年前刚跟鞑靼国打了场大战,他们输了一筹就后撤了。这两年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反扑。一百多年来蒙古人仗着马快箭利,每年都要入侵北疆打劫掳夺。几年前的大战,就是鞑靼人联合了流蹿到草原的元朝残兵败将,同时攻打边界重镇和首府西京才引发的大战。当时北疆险胜,传到京城就变成了大胜了。这几年草原雨水多,草肥马壮,他们磨兵砺马,听说还收留了一批有本事的北逃汉人和元朝大臣,准备跟北疆报仇呢!还么可能安定啊?”

    她看明前惊疑不信,干脆直接说:“我们当初垦田的地方就在边境最前沿的柳河套前方,是块膏腴之地。开恳出来的都是良田,只要好好种粮食年年都会丰收。当地知府就招收了流民和边民们开屯种粮,旁边还建了北方军卫所,屯兵戍守。就这样,被鞑靼人垂涎三尺,上次大战时重点攻打那里,我们丢了那儿只好撤退了。鞑靼刺尔人经常进攻汉地抢掠我们,形势很不好。”

    明前听得吃惊:“鞑靼人这么厉害?在京城没有听到半点这种消息啊。”

    络腮胡子的大当家不服气地说:“我当过兵,见过鞑靼人。那些鞑靼人不会种地,只会游牧,天生就生长在马背上。他们没有我们汉人铁器多火药多人多,可是他们的马多,射箭厉害,来打战时都是小队骑兵来试探,发现了破绽才来偷袭,专门打我们的薄弱部位。一旦我们有了防备反击,他们就逃跑。之后再来侵袭。所以很难对付。他们主要是用射箭来打仗的。不管是进攻、撤退还有偷袭时都放箭。射死了人,抢走东西就跑。我们的北方军总是慢一拍,打不着他们的主力军队。这伙狗娘养的强盗根本不和我们的大军正面交锋。”他这会儿提到了往事,恼恨交加。一声声“狗强盗”的骂得痛快,周围土匪们也连连点头,完全忘了自己正在干的事。

    明前一直在练习骑马,知道马匹是当今世上最快最灵活的行进工具。而刘静臣是前线的将军,教过她一些最简单的射箭技巧。刘静臣的老师就是个战场上被俘的鞑靼千夫长。骑射功夫号称天下第一。

    明前喃喃说:“打仗,老百姓都会受苦的”

    乌霞寨的大当家络腮胡子听到她的话,嗤之以鼻地斥道:“可是不打仗老百姓更受苦!鞑靼人每年入侵烧杀抢掳一番,已经成了他们的活命方式。他们视我们为牛羊粮食,以抢劫我们为生。他们所过之处常常整个村庄寸草不留,粮食金钱家蓄一抢而空,以前还杀人,现在是抢劫人口去蒙古做奴隶。一次常抢劫了十几个村庄。”

    女寨主郑二当家也冷笑说:“哼,其他的烧杀掳掠奸淫的坏事就更多了,说多了怕吓住你这位大小姐!什么滋扰边关,屠戮百姓,还勾结西域诸国一同来抢劫,相互打掩护。这些游牧蛮族把我们北疆和大明朝当作案上肉,饿了渴了穷了就骑着马来扫荡一番。”

    “他们不是我们汉人,骨子里没有忠义仁德的思想。我们赢了会善待降卒,而他们赢了就会屠城,杀尽城镇百姓,大肆抢劫的庆祝。所以北疆与鞑靼国打战,不战是死,战了才有一线生机,还必须血战到底。我小时候,所住的垦区县令根本挡不住这种大军和小股骑兵轮番入侵骚扰,只好丢掉土地撤退。后来北疆分封给北藩梁王后,大王一力主战,才开始反击鞑靼人。但往往也是输多赢少。如果被抢走了三镇,最后也只能夺回一镇,还要丢失两镇的。就这样的跟蒙古人拉锯似得打了十多二十年战。现在的战局才慢慢好转,打十场就能赢了四、五回。还得每隔两三年就要大战一回,哪有太平日子可过?内地的官老爷小姐们怎么知道这种事?那时候的边境线不是铁索关,而是更靠北的玉良关。如果不是当今的藩王和西京官府坚决地抵抗鞑靼,蒙古人的铁骑早就进内地了。”

    “这些东西,关内的皇帝和百姓们都看不到听不到,怎么会知道北疆危险?朝廷只顾着自已安稳,要和蒙古人和解,或者让他们抢劫够了自动回草原。他们怎么会管我们的死活?”两个人说着说着都怒气上涌。毕竟是北疆边民,看着鞑靼人在自己国土上烧杀抢劫却束手无措,都有些悲愤。

    明前头一次听到这些东西,心神剧震。她忍不住问:“西京知府不是朝廷委派的吗?他怎么会跟藩王一势,都主战?”

    “这个就不知道了。”一提到更深的朝廷官场内幕,那两名以前的边民如今的山寨寨主就不明白了,只听说了朝廷对北藩王很不满:“以前的甘陕两省老节度使死后,就没派新的节度使来了。北疆只剩下了藩王和西京知府。哼,管他谁做知府节度使,只要官老爷们敢打,老百姓们就敢拼命。我们以前跟鞑靼人打仗,总是十回输九回。现在已经五五分成各有输赢了。我们将来一定会赢的。”

    明前惊讶地说:“你们觉得藩王会打赢鞑靼吗?”能固守住边界的藩王就算是尽到职责了。

    乌霞镇的大寨主络腮胡子大汉竟然很有信心:“大家都说他会打赢的!因为北藩王的大儿子死在与鞑靼人开战的战场。他一定想为儿子报仇。他们说皇帝老头说过北疆土地太荒蛮,难种出粮食,鞑靼人想要就给他们算了。只要不进攻内地就行。可是北藩王不同意,他的大儿子死在前线,他绝不会轻易饶了鞑靼人的。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他敢打,我们北疆的百万边民都会誓死与鞑靼人决战的。”

    明前听了,心里震撼至极,也有些动容。她一向久居京城,从未想到北方疆界是这么的残酷惨烈。这一个月来,因为要嫁给小梁王下了在北疆吃苦的决心,也没想到北疆形势是这样诡谲危险。她一向受的是父亲范勉的“忠君爱国”的思想熏陶,也多爱读史书,心里自然有一番的主张。很明白国与家、君与臣、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之间孰轻孰重、孰更紧要的关系。现在听到了边民亲口说出的边疆实情,就有些心神震荡了。

    她默默地看了眼两位土匪寨主。没想到在大泰岭偶遇到的强盗,都是在北方边境与鞑靼人打过仗的不平凡人物呢。她有点轻慢了这些人。范明前站起来向他们郑重得行礼,诚恳地道歉:“对不起,我没有想到你们真的是曾经保边守疆的义士,我刚才说错话了!你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