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商量了好一阵子,基本确定了上诉要点,郑晓最后做了类似于总结陈词似的发言和任务布置:
“第一,本案虽然案情比轻明朗,但疑点也不少,顾阳宁和陈娟应抓紧时间到发案现场周围进行走访,从老百姓那取得一些有用的资料。走访时要做好笔录,尽可能地找几名目击证人。”
“第二,本案是一起民告官的案件,直接受害人已经死亡,无疑又加大了办案难度。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维护法律的尊严。顾阳宁和陈娟都是年轻律师,要切忌感情用事,要合理合法地搜集证据,理直气壮地走上法庭。”
“第三,明天通知受害人家属朱女士到事务所办理相关的委托代理手续。这一次是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不能给受害人家人增加半点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第四,争取在下周能够到法院立案。案子结得越快越有利于受害人家庭尽快从困境中走出来。”
时隔一年,再次与郑晓这样的“大姐律师”合作,两位年轻人都感到兴奋异常,信心十足。郑晓布置完任务,顾阳宁和陈娟便驱车去了案发现场。
两位助手走后,郑晓便在办公桌前坐了下来,边和其余同事聊天,边整理自己的文件袋。一晃半天过去了,很快到了下班的时间。李明下班时约郑晓共进晚餐。因考虑家中无人看守,郑晓婉拒了李明的邀请,径直回了家。
第二部分:乍暖还寒一股无名火
像郑晓这样的女人,一生中永远扮演着两个不同的角色,而且不停地在两个角色之间换来换去。在办公室里,她是性格刚强,行事干练,说话一言九鼎的大律师,是所有同行师弟师妹的楷模;在家里,她是温柔善良,勤俭持家的妻子和母亲。这两个角色有着天壤之别,却集于一人之身,对于扮演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郑晓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在家里时老想公事,在办公室里又不时牵挂着家务事。
漫长产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令郑晓感到疲惫不堪而又兴奋不已。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她满脑子里还交织着即将接手的这桩案子的千头万绪。而出门后被冷风一吹,她的心又迅速飞回了那套三室两厅的居室里。丈夫昨晚一夜未归,这样的事虽然算不上意外,可这两天两人的关系莫名地紧张,令郑晓有些忐忑不安。她只想尽快回到家里,亲手做几道好菜,熬一锅靓汤,为连日奔波的丈夫补补身子,并借此消除两人心头的芥蒂。
春天的夜晚依然来得匆忙,不到六点钟,夜幕已经悄然张开,街边的景物也开始模糊不清。楼道里的路灯还没有亮,黑糊糊的一片。郑晓摸索着走上四楼,蓦然发现家门口的楼梯上蹲着一个黑影,心头一惊,便壮了壮胆干咳了一声。黑影也被咳声吓了一跳,猛地抬起头。郑晓仔细一看,竟是几天前来过的陈太婆。
“太婆,是您?”郑晓显然未料到陈太婆会在傍晚的时候蹲在她家门口,问话的口气有几分惊讶,也有几分装出来的热情。
陈太婆眼睛不好,但她熟悉郑晓的声音,便有些欣喜若狂地站起身,握住郑晓的手,焦急地说:“郑律师,你终于回来了!”
“您等了很久吗?”郑晓问道,心头陡地开起一股内疚,边说边拿钥匙开门。陈太婆没有回答郑晓的问话,而是急不可耐地说:“郑律师,我有要紧的事跟你讲。”
郑晓回头笑了笑,随即打开了门。
“请进屋讲吧!太婆。”
客厅里的灯被打开的那一刹那,郑晓差点惊叫出声,脑子里的血液迅速倒流,心也猛地跳到了嗓子眼。
“你、你……”
吴之明颓然独坐在沙发上,满脸沮丧地抽着闷烟。屋子里烟雾缭绕,令人发呛。见郑晓推门进来,身后还跟了个老太婆,吴之明迅速摁灭烟头,脸上也回复了神采奕奕的状态。他微微地欠了欠身,冲妻子和太婆一颔首:“回来了。这位是?……”
郑晓惊魂未定,说话还喘息连连:“你……你怎么在家里。”
吴之明笑笑,没有回话,起身客气地为陈太婆让座,郑晓迅速地打开窗户,让呛人的烟气尽快散去。背对着吴之明,郑晓介绍说:“这位就是陈太婆,前几天还专程来看过我们。”
妻子的介绍令吴之明心头一阵窃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自己正为红包的事急得焦头烂额,没想到肇事的妻子有口无心,还是把陈太婆给找来了。他当然不知道陈太婆是亲自找上门来的,而且还会带给他一个更为致命的打击。
陈太婆因心中有急事,又顾不得许多礼节。她根本无法在沙发上落座,跑过去再次抓住郑晓的手,急促地说:“郑律师,那个红包……”
吴之明一听“红包”二字,心跳陡地加速,没等陈太婆把话说下去,便急匆匆地问道:“红包您带回来了吗?”
郑晓迅速地使了个眼色,想阻止丈夫这种极不礼貌的问话。但吴之明没有理会,依然用迫切的眼神逼视着陈太婆。老人却并没有慌,迎着吴之明的目光,沮丧地摇摇头。
吴之明的心情迅速降到冰点,背脊上猛地一阵发凉,一股无名火腾地升起,但他克制住了没有发作,而是尽量平静而委婉地说道:“太婆,那个红包事关重大,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求您把它还给我们。”吴之明虽然心头有气,但语言却很诚恳,令陈太婆窘得几乎无地自容。老人干瘪的嘴巴动了动,没有说出话,沧桑的脸上却写上久违的因羞愧而焕发的红光,深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
见老人的自尊心受了很大的打击,郑晓的心头突然间堵得发慌。她赶紧拉着老人坐到沙发上,忙不迭地道歉:“太婆,对不起,小吴这人说话就这么直来直去的,您老别往心里记。您有什么事儿,跟我讲。他这几天为个红包的事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陈太婆使劲地咽了一口唾沫,叹了口气说:
“郑律师,我正是为红包这个事来的。我虽不知道事情到底有多严重,但我总是放心不下呀,怕对你们不利。那个红包,被别人拿走了。”
“啊!”郑晓和吴之明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接下来,陈太婆详细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只听得两人背脊发凉,额头冒汗,心中如有千箭齐过,烦乱不已。
原来,陈太婆那天上车时匆忙之间接下郑晓的红包,当时除了感激并没有多想其他的事。待回家打开红包一看,老太婆愣住了。红包里并没有钱,而是一张印满字的纸,还盖了一个大红的公章。老两口都不识字,又觉得奇怪,便在探望生病的老支书时顺便把那张纸拿给郎支书看了,当时恰好郎支书的儿子郎军也在场。没想到,郎军在看了那张纸后,竟然大呼小叫起来。
第二部分:乍暖还寒还我父亲一个清白
“天哪,陈太婆,这是一张即兑现金支票呀,足足有十五万之多,你哪儿来得这张支票。”
陈太婆并不知道支票为何物,但她听说有十五万元钱,便有些惶恐,她就毫不保留地把支票的来龙去脉给郎支书及郎军讲了。陈太婆穷苦一生,从不曾想过自己会不明不白地拥有十五万元。待冷静下来之后,太婆心里清楚,这一定是郑晓不小心拿错了红包,认为还是尽快归还才好。没想到,当陈太婆向郎军索回支票时,郎军却把脸一沉:“这张支票暂时不能给你!”
“为什么?”陈太婆心头一紧。
郎军没有理会陈太婆,而是转头对郎支书说:“爸,我看这支票有问题。”
“什么问题?”支书一诧。
郎军的脸上浮起一抹冷笑,指着那个大红公章说:“这张支票是由永丰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开出来的。这个永丰公司,就是在我们中坝村三环路段施工的单位。”
郎支书若有所思地皱紧了眉头:“一个建筑公司为什么要开这么一张高额支票给一个律师?”
郎军摇摇头,似乎成竹在胸:“这张支票不是开给郑律师的,相反,郑律师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否则她也不会粗心地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红包转送给陈太婆。别忘了,郑律师的丈夫吴之明是政府高官,听说专管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这张支票八成是建筑公司向吴之明行贿的。”
一旁的陈太婆一直云里雾里地听着父子俩的对话。但郎军的最后一句话着实令太婆心头一颤,旋即全身发抖。“行贿”这个词她已经耳熟能详了。电视上几乎每天都在讲,某某干部行贿受贿被惩办、被革职甚至被枪毙。陈太婆心底痛恨这种腐败的干部,但眼下这名“干部”,是自己救命恩人的丈夫,如果郎军说的是真的,如果吴之明被惩办,被革职,被枪毙,自己不是恩将仇报吗?一想到这,陈太婆便再次口气刚硬地要求郎军把支票还她。郎军不肯,两人争执不下,躺在床上的郎支书出面解围:“算了,郎军,把支票还给陈太婆。你拿着它有什么用。”
“什么用?”郎军两眼发出仇恨的光芒:“三环路已经完工了,占用我们土地的费用一分未给,还让您被人逼得卧病在床。可他们当官的却昧着良心吃农民的黑钱。这张支票是他们受贿的证据,我要去告他们,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年轻人愤怒的表情把两位老人都震住了。郎支书沉默了一会儿,叹着气说:“郎军呀,别这么冲动,免得惹火烧身。咱们当老百姓的,能告谁去?朝朝代代老百姓都是处于最底层,想翻身,比登天还难。”
郎军既不听父亲的忠告,也不理会陈太婆的哀求,依然我行我素,嚣张地声称要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民告官官司。陈太婆随后几天多次找到郎军索要支票都被拒绝了。无奈之下,陈太婆只得再次来到郑晓家里说明原委,以防不测。
陈太婆讲完时,吴之明已是满头大汗,事情终于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