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评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条纂录,而各加案语以申之”②,在清代素为尊奉理学者所重视。左宗棠将此书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当作珍品送给
贺长龄(耦耕尚书)、贺熙龄(贺侍御师)阅看,以示他对恩师教诲的报答,从这里也可看出左宗棠对程朱理学是多么
的崇拜。左宗棠 26 岁主讲醴陵渌江书院时,依据朱熹编撰的《小学》,“撮取八则,订为学规,以诏学者。月朔望会
订功课日记,为之引掖而督勉之”。③左宗棠 48 岁入官后,不仅以义理之学相标榜,还在为官治所大量刊刻理学著述,
希冀于此来保住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他率楚军居江西婺源时,颇为自己能来到朱熹的故土而自豪。他说:“婺源为朱
子阙里,夙称文献之邦。”④在婺源,他下令以程朱理学教谕百姓,并同理学家夏炘“论学甚欢”。夏炘记述道:“左
公讲朱子之学,见余《述朱质疑》而善之。”⑤夏炘赠送给左宗棠“《小学》、《孝经》、《近思录》、《四书》四种,
刻本极精”,左宗棠把这些书转交给在湖南家乡的儿子“好为藏之”,表示“若我治军之暇尚有余力,当翻刻《小学》、
《孝经》、《四书》、《近思录》四种以惠吾湘士人。”⑥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以闽中为理学之邦,思有以“续闽学
之绪”。闽学,即朱熹创立的理学学派,因朱熹大半生在福建讲学得名。清康熙朝理学家张伯行曾任福建巡抚,号清恪
公,编有《正谊堂全书》,收入程朱学派之书 55 种 500余卷,收录原则为“必须与程朱相合的话始行录入”。①左宗
棠为自己能总督闽浙、莅官福建而自豪,认为这是他
    ①《〈正谊堂全书〉卷首。与杨雪沧书》,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4、5 页。
    ②由于朱熹的父亲曾读书于安徽歙县的紫阳山,朱熹居住于福建崇安时题名书房为“紫阳书室”,朱熹因此被学界
奉为紫阳先生,其学派为紫阳学派。
    ③ '清' 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8页。
    ④《〈正谊堂全书〉卷首。与杨雪沧书》,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8页。
    ①《〈正谊堂全书〉卷首。与杨雪沧书》,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11 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③《上贺庶农先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页六。
    ④《与孝威》,《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35 页。
    ⑤[清]夏炘:《景紫堂集。自订年谱》。
    ①[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 208页,复旦大学出版倡行闽学
的大好时机,便在福州设立正谊堂书局,厘订重刊《正谊堂全书》。他在《创设正谊堂书局告示》中指出:“曩者仪封
张清恪公孝先生之抚闽也,与漳浦蔡文勤公闻之先生讲明正学,闽学大兴。清恪汇刻儒先遗书五十五种,扫异学之氛雾,
入宋儒之堂奥。本爵部堂乡举以后,即得是刻残编读之,以未睹全书为歉。兹来清恪旧治,亟询是书,仅存四十四种,
而鳌峰书院所藏版片蠹蛀无存矣。爱择省会文昌宫设正谊堂书局,饬司道筹款,就所存本先付手民开雕,余俟访寻续刻。
书成散之各府县书院,俾吾闽人士得以日对儒先商量旧学,以求清恪、文勤遗绪。”②他还颁布了《正谊书局章程》,
对刊刻《正谊堂全书》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要求“分校者按卷先读一遍,校一过。将副本及别刊本再校一过。破蛀者
补缀完善”③,以确保这套丛书的质量。
    该书从同治五年(1866年)开雕,至同治八年(1869年)竣工,成为宋儒理学著作之渊海。左宗棠为福州正谊书院
写下联语,希望书院能培养更多的闽学后继者。联语写道:青眼高歌,异日应多天下士;华阴回首,当年共读古人书。
①左宗棠在为此联作的按语写道:“卅年前湘塾见正谊堂刻儒先书廿余种,心诚好之,以不得见全编为憾。持节来闽,
访求清恪汇刻旧本,盖亦仅有存者。同治五年春,自粤班师回闽,开正谊堂书局,属同人搜致开雕,意将以此绪闽学之
绪也。工未半,复奉西征之命。临行,同学诸子请数语志诸楹间,遂书此示之,并以为别。”②左宗棠在任陕西总督期
间,还根据不同省区的地方文化特色推行他的主张。他在陕西强调恢复宋学的另一重要学派关学。关学为北宋张载创立
的理学学派,因张载长期在陕西关中地区讲学而得名。二程弟子认为关学来源于二程的洛学③,杨时说:“横渠之学,
其源出于程氏,而关中诸生尊其书,欲自为一家。”④尊奉理学的左宗棠自然对张载的关学也倍加推崇。他在泾阳力主
兴复学舍,即使“费至数千金,以惠寒畯”,也要“复勤旧业”,“将见儒术盛而世教修,关学遗风无难复振于今日”。
⑤张载于儒家《六经》研究较深,关学即以此为特征。左宗棠在陕西和甘肃复刻《六经传注》,“但愿边方髦俊熟读深
思,庶延关学一线,老夫亦不枉此一行也”。他指出:“晚近读书,不知讲明义理,藏之心而体之身,但以之习章句,
博科名,以求世俗所为富贵利达而已,此心何可令古昔圣贤见乎?”①左宗棠在督办新疆军务期间,针对民众“鲜明义
理”的状况,刊刻发布了道光朝钦颁《敬阐〈圣谕广训。黜异端以崇正学〉韵文》,以此来提倡“正学”。左宗棠说:
“何为正学?今学校中所奉之先师孔子,乃我中国第一圣人。所传授
    社 1985 年版。
    ②《创设正谊堂书局告示》。《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550页。
    ③《正谊书局章程》,《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50页。
    ①《福州正谊书院》,《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71页。
    ②《福州正谊书院》,《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71页。
    ③洛学力北宋程颢、程颐创立的理学学派。因二程长期在河南洛阳讲学而得名。
    ④[宋]杨时:《杨龟山集》,卷五。
    ⑤《泾阳绅士姚德禀捐建泾千学舍请书匾额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155页。
    ①《岷州吕牧恕禀请颁发书籍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294—295 页。
    的学问,皆是堂堂正正,无一毫偏倚,是以唤做正学。“他强调将崇正学的这篇韵文遍颁乡塾,”诚使乡塾子弟无
不诵习,为父兄者更为之讲解详说,则吾民亿万年皆享升平之福矣。“他引用了程、朱的话,指出:”程子尝言:‘古
诗简奥,欲别作诗令学者朝夕歌之,似当有助。’朱子亦言:“《曲礼》中所有韵语皆古人教小儿遗文。‘恭读宣宗成
皇帝钦颁《黜异端以崇正学韵文》一篇,并谕令乡塾童子诵习,与程、朱两大儒教人之意若合符节。”②从上述内容来
看,左宗棠对程朱理学确实达到了虔敬信服的程度。进一步考察他的思想渊源,可以看出左宗棠在以下五个方面直接继
承了程朱理学的宗旨。
    第一,理气论。在中国哲学中,理和气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指事物的条理、规律或准则,后者泛指一种细微的
物质。程颖、程颐把理视为宇宙的最高本体,认为:“理则天下只是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须是质诸天地、考诸三
王不易之理。”①他们在论述理气关系时,不仅主张理在气先,还认为理是永恒存在的,而气则有生灭。朱熹继承并发
展了二程的理气说,进一步认为理作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
②“所谓太极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③同时,朱熹虽然也认为理气不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
气之理”④,但他仍强调理本气末。
    可见,程朱理学的理气论实质上是理本体论,它的理论作用显然在于论证封建制度的永恒性。
    左宗棠承袭了程朱理学的理气论,形成了为清王朝封建统治效力的世界观。他说:世有升降,升降者,运数使然,
非道有隆污也。气有强弱,强弱者,禀赋使然,非道有异同也。是故就文而言,则朝代家数之分有之,至语夫道,则其
原出于天,其是衷诸圣,亘古今来之易也。很明显,这段话的立意在于说明天理之道不可改变,道出于天,是不能更易
的,与二程的说法相通。
    左宗棠还说:“设位而以易行,是天地者易之门也,而以观于圣。无极往而太极出。当夫机椷未析,圣人原与天下
共其本原。理所触而气以附,气所附而形以全。”①此说类似于朱熹的观点。
    第二,理欲观。程朱理学的中心内容是把理欲观与天理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其伦理文化的核心环节。程颢、程颐
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②朱熹对此加以发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的理
    ②《黜异端以崇正学示》,《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568—571 页。
    ①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边书》,卷二。
    ②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四。
    ③ '宋' 朱熹:《朱文公集》,卷七八。
    ④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
    ⑤《答吴南屏》,《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三,页二八。
    ①《会试文。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17页。
    ②[宋]程颢、程颐:《粹言》,卷二。
    论。他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③“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④因此,朱熹主张
“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宣扬“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⑤程朱理学的理欲观是一种反人道的理
论,它的作用是在于让人们放弃任何欲望,而听命于封建专制政权的统治,以“灭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