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齐大柱他们几人也走了上来……
“雷雨,你比我们们还先到啊”,张光祖热情地同雷雨打招呼。
“他没为难你吧”,齐大柱关切地问道,他们看到了徐志强那伙人刚离开。
“没事”,雷雨轻松地答道。
这样雷雨待他们喝了茶水,就与他们结伴而行,朝万刃峰山上走去。
“这是我的妹妹,齐小霜”,齐大柱将他的妹妹介绍给雷雨。
“谢谢你昨天的帮忙”,齐小霜笑着道,笑的时候露出一对酒窝,清秀的模样,长得很好看,不说真不知会是齐大柱的妹子。
经过玄照峰、紫竹峰、落日峰后,雷雨他们已走了四十多里的路,时间也过去一多半。现在来到的地方叫着“望天台”。
望天台,顾名思义,就是以山势高耸、挺拔而得名。迎面的“万刃峰”高耸入云,一条几乎笔直的石阶路直通主峰,隐约间可看到主峰雄伟大殿的一角,也可能是因主峰大殿的门派最高层次修为的一众人等。这条石阶也被称作“长生天阶”,意思是说能上此阶梯的人一定会长生。
雷雨他们此时,正在这“长生天阶”的起始处。全身的衣服早就被汗浸湿透,汗也流干了。从杨柳镇休息后,他们就冲得很快,绝大多数先前走在他前面的人,早就被他超过,掉在后面,没了踪迹。
此时他们身前身后,也只剩下些从小就是吃苦耐劳之人,要么体力过人,从小习武,要么就像雷雨他们一样,出身贫寒,从小就一直身背肩扛,不怕吃苦之人。
先前和齐大柱他们同行的几人,现在除了他妹妹齐小霜、张光祖外,其余的人实在走不动了,掉在了后面。
最后的一段路程,虽说只有二十里不到,却是最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力的时候了,几乎笔直的台阶路,每抬一次沉重的脚步,迈上一个台阶,几乎都要用光全身的力气。
走在雷雨前面的数人,因为力气用尽再也走不动,趴在台阶上,昏死了过去,眼看着不远的终点,不得不放弃,被事先安排在台阶上接应的门内弟子,御剑送了下去。
当雷雨看到走得几乎要虚脱的徐志强时,讥讽道:“徐家堡不是了不起吗,怎么看上去像死狗般的赖着不动了”,说完轻蔑地唾了一口,拴阶而长。
徐志强很想反驳,嘴巴动了动,只是累得不行了,干渴的喉咙根本发不出什么声音,也没了心情来说话,只好装着没听到一般,弓身站在那喘气。
雷雨这群人中,张光祖最差,几次都要坚持不下,也打算放弃了,雷雨尽管与他们并不熟识,只是对张光祖挺身而出的行为很是赞赏,加上他一见到他时,他那胖胖的、很招人喜欢的样子,给雷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见到他累得不行,想放弃的时候,总是出手帮助他,搀扶着他向上而行,此时离终点就快要到了,放弃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齐大柱他们兄妹俩,可能是从小习武,身体素质很不错,尽管现在也是体力透支,累得不行,但仍在坚持着,一步一挪地向上攀登。
“谢谢雷兄弟,我实在不行了,你这样帮我,会连累你的”,张光祖感激地道,对跨过终点完全没了信心。
“没事的,若现在放弃,一辈子你都会后悔,马上就要到了,鼓起勇气,再坚持下,一定能行!”,雷雨给他打气,其实他也累的要死,只是那强烈的愿望支撑着他,搀扶着胖墩一步步向上挪去。
长生大殿前的广场,几个身穿灰袍的人聚集在一起闲聊,他们是各峰的外事堂负责之人,受宗门指派,负责各自外门弟子的事务,今天聚在这里,也是各自宗门招收新弟子的事。
蓝长老等三位是他们临时招集来帮忙的,此时站在不远处,听候差遣,先前的傲气早已不见了踪影。
修真门派,一个人的高低贵贱,如同现在的军队一样,全是以等级相论,修为高,自然就受人尊敬、否则只能是听候差遣,若不觉中招惹到比你厉害的人,灭了你都不知道是如何死的。
广场台阶的周围,横七、竖八地靠着,躺着三十多个累得几乎晕过去的这次参考之人,当走上这最后的台阶,算是到了终点后,心中的那根弦顿时松了下来,全都瘫倒在地上,除了休息外,什么都顾不得了,这些人中当然也有雷雨他们四人。
在最后大约二,三里路就到顶时,雷雨完全是用身体支撑着胖墩张光祖,那时的张光祖累得几乎连迈步都不知道了,没雷雨拖着、搀扶着,他是不可能坚持达到终点的。
而雷雨自己呢,每当累得不行,稍做休息后,他的气力也就大部分恢复,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累,所以就更加用力的支撑着胖墩张光祖前行了。
此时一位长者,朝蓝姓长老使了一个眼色,蓝长老会意地点点头。
“考核时辰到,在规定时辰内上来的人考核通过,全部接纳为外门弟子”,蓝长老宣布道,随即敲响了广场上挂着的一口古朴大钟,宣告了本次招收弟子工作的结束。雷雨看到,除他们四人外,徐志强一伙也有二人在规定时辰内走了上来。
此次,在规定时辰内,登上万刃峰广场的新人,全被接纳,共有四十七名,分到了十二个山峰宗门作外门弟子。
张光祖和雷雨分到玄照峰宗门,齐大柱分到丹霞峰,齐小霜分到专门接纳女弟子的紫竹峰,徐志强三人分到碧翠峰。
至于前面具有灵根的四人分到哪里,雷雨就不知道了,本就不认识他们,当时也不知怎么叫天赋灵根。
第十一章 外门弟子()
各峰宗门的外门弟子人数差不多为一千三、四百人左右。
宗门的外门弟子,都是从十三、四岁的孩子中挑选的,当时的世风,向来是崇尚习武,以武为尊。
有钱人家送自家、或亲戚家的孩子来这,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今后有靠山,家族不受其他人欺负。绝大多数穷家小户的孩子来这,是因为贫穷,家里兄弟姊妹多,混口饭吃。投靠一个宗门,意味着找了个能够解决吃饭穿衣、填饱肚子的地方,至于说修炼什么的,那是进宗门以后的事,首先解决的是温饱问题。
十几岁的孩子,本身对世事知道就不多,更何况修炼成仙之类的事情,更是完全没有概念,就算其中一些人,小时受人欺凌,来到宗门,也只想着如何练好功夫,以后好报仇雪恨,分不清练武与修真两者的区别。
修真门派广招弟子的目的,当然是为自家门派今后的发展储备后继人材、期望从中发现好的苗子,加以培养,对有修炼天赋的弟子相当重视,而对其余绝大多数普通的弟子,身无灵根,就完全不那么上心了。
长期的事实证明:“修炼者若不具备灵根、天赋,想在修真一途走得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既然不是门派所需之人,谁还会花精力去培养、造就?。
之所以接纳这些普通弟子进入门派,一个是抱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或许其中个别人,会撞到大的机遇,脱颖而出,跳入龙门。另外,作为一个大的门派,总要有些修为低下的弟子来应衬,做杂务,再者若遇战事、门派之争时,这些修为低下的弟子总能抵挡一下,怎么讲经过几年、十几年修炼的人,尽管在修真一途走不远,也总比普通世俗之人强得多,炼气七、八层修为总能达到,人数众多的这些人,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修为的提高,靠的是用时间积累,人的一生,能有成就、能从世俗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就看那么短短的几年、十来年的时间,一旦错过,这一生就再无指望了。
所以,有幸从外门跨入内门,真正具有了修真基础之人,再无人愿意lang费这珍贵的时间,来打理世俗之事,要么闭门苦修,要么四处去寻找能提高修为的丹药、妙方,根本不会去关心、过问门内其他人修炼的事。
外门的情况,就是世俗与修真界之间的混合体,一些修为达到一定高度的弟子,当然心无旁骛,专心修炼,期盼能成为内门弟子。而大多数人,经过几年、十几年的修炼后,修为也只能达到炼气五、六层境,没有修炼前途,不可能达到鱼跃龙门的地步,就只有在外门中混下去了,做宗门杂事混口饭吃,直到老死或战乱丧命,一个外门弟子,门派是不会随意让其进出山门的。
宗门对外门弟子的管理,是放任自流,除了开始时提供少量的物资基础、工作机会外,其余的如修炼、衣食住行等等,全凭弟子自家努力,说白了就是凭劳动挣饭吃,会挣钱的,吃好的穿好的,没钱的就算挨饿受冻,也无人会管。
因此,整个外门弟子中,鱼龙混杂,,专心修炼之人有,混日子的人有,拉帮结派、欺负弱者的也有,犹如世俗世界,只是都经过修炼,比世俗之人更狠,更残酷,动辄夺人性命。
整个长生门的外门弟子一万多二万人,真正能修炼到筑基境的人,却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弟子一生修炼,都止步于炼气期五、六层境界。修炼到八层以上的人也是少得可怜,这些人宗门会给予特别照顾。
修真界是以实力为尊,达者为师,在修炼者眼里尊卑与年龄毫无关系,修为比你高,就算你的年龄比他大很多,也是低他一等,尊称他为前辈。
修真门派残酷的一面,外门弟子的种种劣迹,初来乍到的雷雨他们是不知道,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才能体会得到。
玄照峰,雷雨所在的分宗。一座古朴,雄伟的大殿,群依山而立,两旁上百的参天大树,树影婆娑;树龄至少有上千年,大殿门前一对巨形石狮,张牙舞爪盘踞在殿前,十几级石砌台阶下是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广场。宗门四周群峰环绕,苍山翠林,云雾缭绕,对面一挂飞瀑,终年流水不断。
紧挨宗门大殿不远的一溜房舍就是管理外门弟子的外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