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无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是在一瞬之间,这个石器时代的印第安渔村,就从物质极度匮乏的原始**社会,坐着光子火箭飞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新型科学**社会。

    在文德嗣的主持分配之下,村庄里的一百多个小伙子,全都穿上了布背心和沙滩裤,装备上了铁尺、三棱刺、弹簧刀、西瓜刀和双节棍,脚上则穿着各种颜色的塑料拖鞋。再搭配着他们稀奇古怪的诡异发型,以及脸上和胳膊上那些狰狞可怖的油彩纹,怎么看都像是一帮流里流气的古惑仔。

    呃,这么算来,文德嗣村长就是浩南哥?不知道他手持一把西瓜刀能杀出几条街?

    至于村里的姑娘们,也都分到了让她们爱不释手的小镜子和各类现代小首饰(其实大多数都是手机挂坠,但却被她们挂在了脖子上),以及一些针线、食盐和白——当这些仿佛雪一样洁白细腻的精盐,被王秋倒进一只盘子里,供村民用手指头蘸着轮流品尝的时候,全村的印第安土著都激动得好像发了疯一样;而等到马彤拿出一袋袋白分给大家的时候,村里的气氛就更是热烈得都快要燃烧起来了!

    至于除此之外的其它货物,全都被文德嗣夫妇给妥善地储藏了起来,等待日后再决定如何使用。

    另一方面,作为获得这许多新奇物品的代价,村民们也不得不向马彤和王秋两位“神人”,交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金银饰物,还有珍藏的珍珠、宝石和翡翠但除了总是臭着脸的文德嗣之外,其他人却没有丝毫的不乐意,反而露出一副自以为占了天大的便宜,感觉很不好意思的模样——仅仅从视觉效果上来说,村民的金银饰品、天然宝石虽然价值不菲,但看起来肯定都是不如后世那些廉价挂坠那么绚丽迷人的。

    于是,就在这一片载歌载舞、欢乐和谐的良好气氛之中,王秋和马彤在众多村民的前呼后拥之中,第一次走出了文德嗣家的庭院,对整个村庄进行了初步的实地勘察。

    这个村庄建立在海湾中的一个小半岛上,文德嗣的村长宅院,就位于半岛的最尖端,朝着三个方向望去,都是蔚蓝的海洋。在半岛与大陆连接的位置,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这里缓缓流入大海,也为全村居民提供了清洁的水源。强劲的清爽海风时常吹过整个村子,给村民们驱走难耐的暑热。

    村庄所在的半岛,还有半岛四周的整个海湾,全都被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所覆盖。半岛的一面是悬崖峭壁,另一面则是广袤平坦的沙滩,村民主要聚居在靠近沙滩的平地上,而文德嗣的宅院却位于高处。

    在村庄外面的沙滩上,横七竖八地散落着许多独木舟和木筏,被草绳拴在沙滩边缘的椰子树下。在独木舟的旁边,还晒着一些鱼干、虾干和可以食用的海藻,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咸腥味。

    村庄里的房屋盖得不是很紧密,每一户人家之间都隔着不短的距离。在房屋与房屋之间,散布着一棵棵高大的椰子树、棕榈树,以及零零星星的菜地,种植着西红柿、菜豆和南瓜,还有许多红彤彤的辣椒。

    在此之前,王秋原本以为文德嗣的那几间茅草屋,就已经够原始的了,谁知在村庄里转悠了一圈之后,他却目瞪口呆地发现,就连那种比牲口棚还要不如的茅屋,在这个村庄里都已经能算得上超级豪宅——只有很少一部分地位比较高的“贵人”,才能住得上茅草屋!

    而且,除了文德嗣的房子之外,其余的茅屋都是很低矮的圆形尖顶结构,仿佛中国乡下农村常见的草垛子,估计能钻进去两三个人就不错了。在这种圆形茅屋里,除了几根粗糙的木柱外,墙壁和屋顶都没有使用硬质材料,全是各种草叶编织而成,屋顶的茅草普遍有些发霉,甚至还长出了蘑菇和小草。

    就连像这样简陋的茅草屋,全村也不过三十几座。其中不少还是用来装玉米,而不是住人的。大部分村民所谓的住房,就是在树林中开出一块平地,随后就地取材,把粗树枝一根根固定在地上,围成一个大圆圈,再摘下一些棕榈树的大叶子,松松垮垮地搭在上面然后,一座“房子”就算是盖好了。

    这种四面漏风的简陋窝棚,显然是很不结实的,一旦遭遇风暴和大雨,不是被刮跑就是坍塌。不过好在这种房子很轻便,哪怕屋顶坍塌下来也砸不死人,而且重建修复起来也很容易。所以,村民们的屋子每一年总是塌了又造,造了又塌,如是往复,乐之不疲。

    而更让王秋感到无语的是,村里还有一部分“懒人”,索性连这种窝棚也不肯搭建,直接就睡在树洞里应该说他们是尚未脱离石器时代的蒙昧本色吗?

    在村庄所在的小半岛根部,也就是渔村唯一连接着大陆的地方,村民们修筑了一道简易的石墙,两头都直抵海滩,横贯整个半岛,似乎是为了抵御外敌的侵犯。不过,根据文德嗣的说法,在他来到这里之后的20个月里,这个村子从来没有遭遇过任何敌人的进犯。只有阿兹特克远征军的武士,在奉命撤退之前,曾经到这里来过几次,态度颇为傲慢地强行勒索走了一些粮食、咸鱼和布匹,但也仅此而已。

    在这道石墙的外面,就是一片广袤的玉米地,也是这个村子除了海产品之外的主要食物来源。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的小村庄,由于三面环水,海风清新,热带地区最让人烦恼的蚊子飞虫,在这里并不多见,从而抑制了疾病的发生,整体环境应该还算比较适宜居住。

    而通过四通八达的海洋,让这个渔港也可以比较方便地跟远方进行联系。无论是农业、渔业还是商业,在这里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

第十五章、小国寡民() 
第十五章、小国寡民

    等到夜幕降临之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边,文德嗣又向马彤和王秋介绍了一番这个国家的现状。

    目前,这个处于阿瓦哈酋长统治之下的洪休提兹干王国流亡政权,大约还剩下两万人口,数千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名义上说是什么王国,但要是放到后世的现代中国,也就是一个乡镇的人口规模而已。光是王秋同学就读的那所大学的学生数量,都比这个国家的总人口要多一些呢!

    ——当听到文德嗣的这番介绍之后,王秋立即就在脑海中给尚未谋面的阿瓦哈酋长,扣上了一个“洪休提兹干乡长”的头衔,而文德嗣这个上门女婿,则是被内定的下一任“洪休提兹干乡长”

    其中,阿瓦哈酋长带着将近一万人,聚居在位于内陆的一个小湖旁边,依靠砍伐森林取得的木材,建设起了一个比较简陋的中心城邦(放在现代也就是一个普通村子的规模)。

    至于剩下的六个村庄,则全都沿着海岸线呈带状分布,绵延近五十公里。在城邦与村落之间,彼此以铺着砂子的小路连接,路边则零星散布着新近开垦的农田,种植着玉米、和其它蔬果。

    文德嗣居住的这个村落,规模在六个渔村之中排到第一,仅次于岳父的中心城邦,大约聚集着三千居民。村民基本都是以种植玉米和捕鱼为生,偶尔也会组织起来,拿着石矛和石刀进入山林狩猎。同时,依靠出口海盐和咸鱼,他们还可以通过部族里自己组织的商队,从其它的部族那里换取一些必需品。

    由于这个村寨的历史还不长,仅仅是在两年多之前烧荒建立起来的。依靠烧荒之时那些草木灰的滋润,耕地的肥力还算可以,所以,虽然劳动力有些不足,但这两年的玉米产量基本还足够维持生计。

    大约两年之前,在这个流亡政权的北方,也就是洪休提兹干王国的旧王都废墟附近,曾经驻扎着一支1000人的阿兹特克帝国远征军,负责为阿兹特克帝国向四周部落勒索贡赋。虽然这支敌军的人数不多,也不是精锐主力,但依然能够对这个立足未稳的流亡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但是,随着阿兹特克帝国第四次攻打特拉斯卡拉人遭遇惨败,墨西哥谷地内部叛乱四起,这支军队已经被蒙特苏马二世皇帝抽调回京畿平乱,洪休提兹干王国境内从此没有了任何敌人存在。

    目前,洪休提兹干王国内部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口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

    再说得确切一些,就是男女比例极度失调,男人太少而女人太多。

    ——前面已经说过,此时的洪休提兹干王国,总共有七个村镇,两万人口。但其中女性占了一万七千,男性却只有三千人。而且,就算是在这三千男丁之中,其中的一大半也都是小男孩或老人,真正的青壮年男性,只有一千左右。无论是耕地和捕鱼的壮劳力,还是能够上阵打仗的战士,都严重地不足。

    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年轻男人就算娶十个老婆,也是很常见的事。

    虽然阿瓦哈酋长这两年一直在努力地收拢那些在战火中失散的族人,但无奈洪休提兹干人的总数原本就不多——早在遭到阿兹特克帝国入侵之前,洪休提兹干王国就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偏僻国度。

    在温带地区,早期的人类文明,一般都出现在大河下游的沿海地区冲积平原上,因为在那里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例如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但是在热带地区,相对于气候凉爽的高原山区而言,终年湿热多雨、土地贫瘠酸化的沿海平原,却并不是非常适合人类聚居的地方。

    因此,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版图,基本都是位于高原和山区之间,却对潮湿闷热的热带雨林不屑一顾——阿兹特克帝国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服巴拿马,而印加帝国也是执着地沿着安第斯山脉不断向北扩张,硬是把版图拉成了细细的长条状,却始终没有征服东边那片广袤的亚马逊丛林。

    总之,在古代的热带地区,高原和山地才是人烟稠密之处,而沿海平原反倒是荒凉偏僻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