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无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底蓝sè碎的半旧长袖上衣。宽大的衣摆更显出她身材的瘦小。同sè同款的长裤,细长的双腿在走动间几乎看不出轮廓,脚下是黑sè的平底布鞋,白皙的脚掌没有穿袜子,但却依然显得如白玉般润泽明明是很普通,放在百年之后甚至有些土气的衣装,穿在她的身上,却凭空多了几分动人的风情。

    不管在什么时代,能够在某个领域内混出一定成就的人,都自有一番独特的气度。

    “金奇娜小姐,关于虫洞和穿越的一般常识问题,想来蔡蓉同志应该已经在昨天夜里跟您粗略地解释过了。而您也已经明确地表示自己暂时不愿意丢下在这个时空的女儿,独自返回我们的时代”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作为年龄最大的长辈,杨教授摸了摸下巴,斟酌着说道,“至于我们能够在这个时代的上海做些什么,或者说想要从这个时代得到些什么恐怕还得先考察过环境再说!”

    “没错!金姐姐!你今天就别写东西了,陪我们逛逛街!下次我们可以带整部的现代武侠小说过来,你根本不用再怎么构思,只要直接抄写就行嗯,甚至连抄稿子都能让我们的人代劳哟!”

    自来熟的蔡蓉笑眯眯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所以,现在就换一身衣服出发!导游姐姐!”

    于是,金奇娜只好哭笑不得地挠了挠头发,回到卧室里换了身簇新的旗袍,又打扮了一下。而诸位职业穿越者们,也早已经验老道地在外套里面穿上了防弹衣,还揣上了手枪和防狼电击器以防不测。

    接下来,诸位二十一世纪未来人的“民国旧上海一ri游”,就这样从金奇娜的租界小洋房里出发了。

    ————————————————————————

    在现代影视和文艺作品的包装之下,民国年代的上海滩,仿佛成了一个存在于泛黄旧照片上的奇妙舞台,弥漫着一个遥远而又迷蒙的文艺之梦,各式各样的jing彩大戏,都在这“冒险家的乐园”中一再上演。

    ——沧桑中有着落寞,而落寞中又透着繁华。这就是上海滩,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最为浮华的城市。

    此时此刻,王秋等人就看到了一个张爱玲当年笔下的上海:高高的塔楼,仿西式的建筑;堆积着梧桐树的街道,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黄包车;女人低挽的头发和长长的旗袍;仿佛油画般的广告画报;纸醉金迷的百乐门和大世界。十里洋场回荡着舞女们疲倦而动听的歌声黄浦江水倒映着两岸风光,点缀着整个上海,仿佛正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个城市中的故事——有风云际会。有英雄悲歌,亦有风雪月

    然而,王秋可不是那种文艺小清新的做派,完全没有张爱玲那样的多愁善感,对于旧上海的街景,根本没想到要去关心它的浪漫格调,只会注意物价的高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力多少。

    总的来说,以未来人的眼光,这座“摩登大都会”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非常的好。

    1934年的繁华大上海,给王秋的感觉,除了人口多一些之外,恐怕和**十年代的内地偏僻小县城相比。也没多少明显的区别。街道两边还有很多看起来古sè古香的木制建筑。剩下的也多为砖瓦房,真正有些“现代气息”的水泥建筑还很罕见。道路建设的质量同样不佳,即使是在基础建设最完善的上海租界,也并非每一条路都经过了硬化处理,不少地方还是碎石子路或砂土路,一下雨就好像沼泽地一样坑坑洼洼。也有一些古旧的小道上铺着磨得光滑发亮的青石板,偶尔在石板缝里还有几根不知名的野草。

    ——水泥在这年代还被叫做洋灰,国内的产量很小。主要依赖漂洋过海从外国进口,价格自然十分昂贵。经常是一桶水泥就要好几块大洋,如果运往内陆,价格还要继续翻着跟头往上涨。所以钢筋水泥建筑物在全中国都是稀罕货。上海这边的情况已经还算好了,至少在租界里的大部分街道上都能看到几座水泥楼房,若是在远离海岸线和长江航道的内地,甚至经常是一个县的境内连一幢水泥楼房都没有!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街道的两侧都没有绿化带,就连行道树也只是在最繁华的几条西式商业街才有。随处可见在二十一世纪作为旧上海传统建筑保留的那种“石库门房子”——砖墙青瓦,木制门板,木制窗户,只有二层或三层高,在向街的一边都有一个用木制栅栏围出来的狭小阳台,也算是旧上海特sè了。

    似乎中国人打小广告的风俗从民国时代就一脉相承,在这个时代的上海沿街楼房的墙面上,也到处贴满了各式各样的非法海报。海报内容多数都是各种商品推销,从生活用品到服务业到黄赌毒行业,全都应有尽有。比如说,王秋刚刚走出金奇娜的小洋房,就从她家对面的院墙上看到一张广告海报:“本店新到瑞士手表一批,款式豪华新颖,价格便宜,x月xri前购买者可打九五折,地址在”

    下面的文字之所以会看不到,是因为另一张浆糊未干的ji院海报盖住了地址位置,“xx街xx书寓(上海最高级的ji院代称,相当于běi jing的八大胡同)新到ri本女子数名,容貌端庄,xing情娴淑,擅长多种ri本乐器与舞蹈,汉语流利。望沪上风雅人士尽情光临”

    ——这个时代的上海,是全中国最时髦的地方,以及中国人对外交往重要的窗口。西药、汽车、电器、小五金等各种外国工业品,还有各式各样的外国ji女,都从上海大量涌入内地,而从内地输往国外的茶叶、丝绸、矿产等农产品,也沿着长江、铁路一路到达上海,再从这里装船转运到世界各地去。

    而且,为了避免关税,减少沿途高额的厘金,中国沿海地区其它省份的商品,大多也选择走海路运到上海出售——不仅是交通问题,主要还是怕了沿途的各路军阀巧立名目、百般剥削。

    这些获利丰厚的贸易,主要被控制在各大列强的驻华洋行,以及和他们有着紧密生意往来的中国商人,手中。这从街道两边满是西洋字母的广告牌就能看得出来。其中,由于地理空间接近的缘故,ri本商品在上海市场上占到了很大的份额,而ri语教学班的招生广告也在海报中数量甚多,即使随着东北三省而愈演愈烈的反ri风cháo,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此时的中国,正是ri本人最大的商品倾销地和利润来源!

    在上海的马路上,虽然经常能看到汽车和电车的身影,但更常见的还是板车和黄包车。那些黄包车夫们一般都身穿粗布短褂,粗布裤子,腰里面束着一条兼作钱袋使用的厚厚腰带。他们皮肤晒得黑黄,露在外面的手臂也是肌肉结实,关节粗大。但是和现代人相比,这些民国时代的体力劳动者的皮肤颜sè明显更加暗淡,缺乏光泽,手臂上普遍青筋暴起,给人以一种在透支生命的感觉。

    然而,跟那些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失业者相比,这些至少能混到一碗饭吃的黄包车夫,显然还不算是最惨的——三十年代初期,以美国大萧条为发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从欧洲到美国都陷入了可怕的失业风cháo之中,而上海自然也受到了波及。根据后世的粗略统计,这一时期上海失业者的数量经常保持在六十万上下。几乎每一家贴出招工启事的店铺门前,都排起了长龙。而躺在上海街边用报纸当铺盖的无业游民,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七、旧上海见闻录(中)() 
“租界这边,严格来说是不允许行乞的,所以街边的乞丐很少,即使是无业游民,也只是蜷缩在墙角边无所事事罢了。如果是在闸北或者南市,你穿得光鲜一点上街,很容易就会被成群结队的乞丐给堵得没法走路!但是,如果跟长江北岸的其它城市相比,上海这边今年的难民数量其实已经算是少的了,毕竟隔了一条长江,这年头又没有跨江大桥,北方的流民不太容易过来。江北的南通和扬州那边可真是满街的饿殍,而且还有不少纱厂倒闭更别提这阵子的苏北淮河那边,似乎一直在闹旱灾”

    望着眼前这副哀鸿遍野、盲流扎堆的景象,金奇娜不由得叹息说,“听说在前年ri本人打过来,在上海挑动‘一二八’事变的时候,法租界那边每天早上都要拉走好几车冻僵了的‘路倒’尸”

    “嗯,接下来涌入上海的难民,应该还会更多的。按照历史记录,等到明年苏北那边就应该要闹大洪水了,接下来好像还有蝗虫,最起码也要死掉几十万人再后面么,就该是ri本侵华,蒋介石扒开园口黄河大堤,在安徽、河南、和江苏形成将近三十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上百万人死于洪灾”

    王秋回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历史,对金奇娜说道,“这年代的中国,就是一个装满了各种苦难的炼狱。中原是各种兵荒马乱、天灾**不断,东北三省原本倒是还算安乐。可惜等到ri本人一来哎,说说是什么满洲国,还像模像样地推出了个康德皇帝溥仪。可ri本人又何尝把汉人和满人区分对待了?还不是一样的支那猪?记得你的老家,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抚顺,在32年秋天的时候好像就被ri本关东军给屠杀过一遍,根本没见他们对满人有啥宽待,也不晓得你的娘家人有没有遭殃唉,金小姐,或者说爱新觉罗小姐。你也别伤心,反正民国时代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死着死着也就死得习惯了”

    天啊,这世上有你这么安慰人的吗?死亡这事儿也能习惯吗?!也太不会说话了!

    金奇娜忍不住斜眼瞪了他一下,但自我感觉很好的王秋同学却是浑然不觉——没办法,截止到目前为止。死在他手上的人。估计已经比全中国八年抗战的总伤亡还要多了,你让王秋还怎么能把人命当一回事?

    不过,在整个民国时代,死人确实就跟死个蚂蚁一样,根本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