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纷纷表示王爷客气了。
这时,刑部尚书再道:“王爷,下官有一事汇报,姜东一关至刑部大牢时,下官曾派人去他府上抓他家人,可他府上已无一家人,余下的都是仆人。”
“据仆人汇报,案发前一个多月,姜东一已派人将他的家人陆续送走。这些人,属下是否需要派人把他们捉拿归案?”
秦曜阳微微笑:“大人有他们行踪?”
秦皇曾吩咐,姜东一一案,任何人不得擅动,可刑部大人这句话很明显是在暗示,他派人找到了姜东一的家人。
“是。”刑部尚书毫不犹豫,“也是凑巧,下官恰有一故知,在进京的路上遇见过姜东一的家人。那日,姜东一死后,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下官那位故知便说起此事。若无意外,顺着这条线索可查到他们落脚的地方。”
秦曜阳笑意更真诚几分:“大人有心了!既然有线索,那就麻烦大人查下去,一旦找到他们,务必请他们到京城走一趟,本王有几个小问题想问问他们。”
“是。”刑部大人心下大感宽慰。
裕王是明白人,也已听懂他这番话。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遇,哪有那么多故知,不过是他专门派人查了,秦曜阳也收下他这番示好。
“本王想先看看姜东一的尸体。”秦曜阳道,“随行需要一个资深仵作,其他大人请随意。”
刑部尚书立即安排了一番,谁谁谁跟他一起,与裕王殿下一起去义庄,带上刑部最厉害的两个仵作;谁谁谁留在刑部,处理这几日正在跟进的案子,同时处理突发事件。
秦曜阳并无异议,很快与众人一起去了义庄。
义庄坐落在京城郊外,由一圈围墙隔出一个大院子,院子四面皆是房屋。
正门两侧有门房,然后是一小段围墙,其他三侧则是平房。
从外面看,能看见院子里面高大的树木。
树木之间,院子中间还有房屋的顶子露出来。
若不是大门外挂着高高的白色“义”子灯笼,任谁也看不出来这里是义庄。
见秦曜阳在打量这里,刑部尚书知他是第一次来,很体贴为他解说:“王爷,别看这里大,这里是京城唯一一个义庄,无论是刑部,京兆尹府,还是普通百姓家需要停放的尸体,都停放在这里。”
秦曜阳略一点头:“这里有几人看守?”
“回王爷,这里一共有六人,白天四人,晚上两人。”刑部尚书答。
秦曜阳再点头,目光往义庄门口看去,只见已有与这里熟识的官员敲开义庄大门。
开门是一个30多岁的大汉,刑部官员与他小声说了两句,大概是介绍秦曜阳和刑部尚书身份,他的眸中瞬间闪过敬畏,见秦曜阳与刑部尚书在说话,也不敢说话,只跪在地上。
“王爷请——”刑部尚书做了“请”的手势。
秦曜阳率先跨进义庄大门,经过那开门的大汉时,他忽的开口:“起来吧,跟在我们后面。”
第689章 不一样的尸体()
大汉低声道“是”,也没多想,既然王爷叫他跟着,他跟着便是。
待到一众官员走进义庄院子,仵作也走了进去,大汉方跟在后面。
院子里,树木很多。
这些树木大多高于房屋,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
行走在院子里,很明显感觉到温度比外面低了许多。
“很阴凉。”秦曜阳随口。
“是。”刑部尚书再答,“当年修这座义庄时,就考虑过尸体的存放问题。通常来说,盛夏时节,尸体放一天就会发臭,种上林木后,尸体可以多存放些时候。”
秦曜阳颔首,赞了一句:“想得很周到。”
“是。”刑部尚书躬身,“所以很多年后,霍大人依旧是吾等楷模。”
“霍大人?”秦曜阳语气中有些疑惑,思绪一动,“大人说的是两朝之前的刑部尚书霍大人?”
“是。”刑部尚书再躬身,“霍大人曾被誉为秦国第一神探,也是第一仵作,他的许多验尸经验至今依旧被当今仵作奉为典范。”
秦曜阳回忆了一下,当年那位霍大人,在世时确实荣极一时,深受先皇宠爱,只可惜宿敌太多,又不懂如何长久庇荫子弟,待他死后,他们霍家一脉很快在京城消失。
可惜了!秦曜阳心里叹了一句。
他看过刑部大人一眼,见刑部大人再没有更多表达欲,不由想:难道我想多了?刑部大人并没有想借机说霍大人的后人。
“王爷,大人,姜东一的尸体就停放在那边。”走在刑部尚书身侧的另一个官员指着义庄中间一个房间,“这个房间专门停放刑部死刑犯的尸体,若无刑部文书,任何人不得进来。”
他顿了一下:“这几日,刑部没有安置新的尸体,也没有人领走其他尸体。”
言下之意是:姜东一停在这里,安全得很。
“进去看看。”秦曜阳下巴微扬。
那位看守义庄的大汉立即上前,从腰间摸出一串钥匙,打开房门。
房间里没有灯,也没有窗户,仅大门处有光照进去,加之此刻已过申时,整个房间非常暗。
一排排木床,有的床位空置,但更多的是用白布盖住的尸体。
臭味扑鼻而来。
“王爷,大人。”有刑部官员双手奉上一个小瓷瓶,“瓶子里面是百香丹,放至嘴里后压至舌下,可防止秽气入口。”
秦曜阳注意到这一位正是先前敲义庄大门,与看守义庄的大汉短暂交流那位。
他接过瓶子,倒出一颗指甲盖大小圆溜溜的药丸,放在鼻子下方闻了闻,只觉一股薄荷味,樟脑味扑鼻而开。
味道和所谓的“百香”没有半点沾边。
“王爷,这百香丹若单独闻,味道确实不好,可一旦放至舌下,祛除秽气的效果却是极为明显。”
秦曜阳略一点头,将百香丹放入唇中。
一瞬间,百香丹的味道更重,萦绕在鼻子周围的尸臭顿时消散不少。
秦曜阳舌尖一转,将百香丹压在舌下,百香丹的气味淡了几分,尸臭依然在逐渐退去。
“这东西不错。”秦曜阳道。
“谢王爷夸。”那人躬身。
周围其余众人把小瓷瓶传了一圈,把百香丹放入口中。
“你经常来?”秦曜阳看似随意道。
“谈不上经常,一个月总要来两三次。”那人躬身。
秦曜阳“恩”了一声,不再继续。
这时,另有两名大汉捧着油灯走来,毫无疑问,也是看守义庄的人。
“早前听说看守义庄的多是年迈的老人,如今看来,竟是传闻有误。”秦曜阳笑,跨步走进房间。
“在哪里?”秦曜阳问。
刑部另一官员上前,带着秦曜阳往前走。
刑部尚书跟在秦曜阳身侧,亦步亦趋。
他说:“在义庄的管理条例中,其中有一条便是,看守者当为年轻力壮,身材魁梧的汉子。我们京城的义庄,只不过严格执行这一点而已。”
秦曜阳点头:“做得很好。”
在很多人看来,义庄是停放尸体的地方,阴气极重,容易闹鬼。
若看守之人是年迈的老人,一旦老人死了,就容易有传言流出,说什么闹鬼,鬼吸了看守人的阳气导致死亡等等。
久而久之,义庄便成了鬼屋,尸体的亲属根本不敢前往。
可若看守人是年轻力壮的汉子,阳气最重的那批人,不但能有效遏制鬼故事,还能给死者的亲属壮胆,让他们有勇气前来。
姜东一的尸体停得很靠后,四盏油灯分别在秦曜阳前后,照亮周围不大的一块空间。
百香丹的味道依旧,关于百香丹的主人,秦曜阳能确定两点。
第一,百香丹确实是百香丹,只不过是改良配方。
曾经,他还在夏国时,也曾去过停尸体的地方,吃过百香丹,味道和这个大体相同,只一两味药的差别,效果却没这个好。
若他没猜错的话,改良百香丹配方的正是给他百香丹这人。
第二,这个人应是经常往义庄跑。
只有经常跑的人,才有心思改良百香丹配方;只有经常跑的人,才会随身把百香丹这样的东西放在身上;只有经常跑的人,才会与看守义庄的人那样熟识
至于他为何说一个月只来两三次,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很快,秦曜阳一行走到一张床面前。
这张床和其他床并无任何区别,一张白布,掩盖住一个人形凸起物。
“揭开。”秦曜阳道。
他的声音有些冷。
站在床侧最近的那位官员伸手,从尸体头部开始,缓缓揭开白布。
确实是姜东一的尸体,那张脸虽一派灰白,有些许腐烂的迹象,可眉目很清晰。
随着白布完全揭开,众人看见姜东一依旧一身囚服。
只是——
他的囚服上有大块的黑,像是干了好些天的血迹。
“怎会如此?”
刑部尚书第一个叫起来,姜东一死的时候,身上没一点多余的伤,仵作验尸时,也没有发现异常。
“怎会如此本王也想知道怎会如此?尸体情况和之前报给本王的完全不一样。”秦曜阳眸中更冷。
他的目光朝一行人后面看去,厉声:
“仵作,验尸!”
第690章 切开的腹部()
原跟在刑部大人身后的两个仵作立即上前。
这二人在路上就有分工,这会儿一人拿着本子和笔墨,另一人提着验尸的工具箱,两人皆穿着专门验尸的衣服。
“死者男,40岁上下,身高五尺四,五官周正,脸庞不见明显伤痕。脸上尸斑已退,皮肤有轻微腐烂。”
主验尸那人说着,双手在姜东一额上,脸颊按了几下,再掰开尸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看过。
“尸体柔软,双瞳发散,鼻腔干燥,口腔和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