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梁家国五部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曹的食指慢慢扣紧了扳机,王有成吓得不停地向军曹鞠躬:“太君,太君,他是刚来的,不懂事,您高抬贵手,饶了他吧……”

    方景林火了:“王有成,你给我滚开,你他妈还是个爷们儿吗?”

    两个日本宪兵对方景林的强硬大感意外,他们低声嘀咕了几句,事情似乎出现了转机,军曹放下了手枪……站在墙根儿的文三儿感到一阵狂喜,这回有救啦,老天爷有眼啊,哪至于为这点儿小事就给毙了?

    军曹将手枪放回枪套,盯着方景林说:“警官,如果你同意我的要求,我可以不枪毙这两个浑蛋。我的要求是,你要为冒犯皇军付出代价,我们每人抽你两个耳光如何?当然,你也可以拒绝,我们不会勉强,但这两个人一定会被枪毙。”

    方景林点点头说:“如果这能打消你们杀人的念头,我当然可以同意,动手吧。”

    军曹嘿嘿笑了起来,他脱下白手套,用手掌在方景林眼前侮辱性地晃动了一下,突然左右开弓给了他两记耳光。方景林长这么大还没挨过揍,只觉得两眼冒金星,面颊火辣辣的,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控制住自己,没有向军曹扑过去。他努力镇定下来,用手指着一等兵傲慢地说:“你,再来!”

    “啪!啪!”又是两个耳光扇在方景林的脸上,他的面颊红肿起来。方景林狠狠地咬住嘴唇,竟然把嘴唇咬破,一缕鲜血从嘴角上流下来,滴落在衣领上……这种侮辱真比死还难受。

    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没有完,两个日本宪兵认为,尽管文三儿和那来顺可以活下去了,但不能不受到惩罚,于是一人对一个,照着文三儿和那来顺的脸上左右开弓扇起耳光来,此时两个人的脸上发出一连串噼里啪啦的脆响。这两个日本宪兵虽说个子不高,但长得粗壮敦实,体力充沛,每一掌都带着极大的爆发力,文三儿一开始还能记住数儿,后来就糊涂了,记不清自己挨了多少耳光……

    文三儿记不得日本人是什么时候走的,等他清醒一些的时候却觉得脸上有些异样,眼睛无论怎样努力也睁不开了,他用手指扒开肿胀的眼皮朝天上望了一眼,发现天还是这样蓝,阳光还是这样明亮,文三儿明白了,他终于可以活下来了,和生命相比,刚才那顿暴打不过是小菜一碟。对了,要不是方警官拦着,自己这会儿八成是早过了奈何桥啦。方警官,恩人哪,我得给他磕头谢恩,方警官呢?他在哪儿?文三儿又一次扒开眼皮寻找方景林……

    他发现方景林早走了。

    文三儿忘不了这一天,他牢牢地记住,这一天发生了两件大事。刚才挨揍当然算一件,但这还不算最糟糕的,也多亏了那个方警官。平时洋车夫们最恨警察,背地里管他们叫“臭脚巡”,却没想到“臭脚巡”里也有好人,刚才若不是那位方警官替他们挨打,文三儿和那来顺非让日本人毙了不可,他们杀个中国人就像捻死个蚂蚁一样。

    在文三儿挨打后的半个小时里,离前门箭楼不远的廊房头条发生了一件血案,在这场血案中有两个人丧命,其中一个死者是刚才扇文三儿耳光的日本宪兵。另一个死者是个中国人,关于他的死是谁也没想到的,连文三儿听说后都大吃一惊,他竟然是老实得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的二顺子。

    二顺子是个老实得近乎木讷的人,他从小到大没和任何人红过脸,小时候连胡同里的丫头片子都敢欺负他,二顺子受了欺负只有蹲在墙根儿下捂着脸哭的份儿,就是打死他也不敢还手,是远近公认的软货。就这么个人,居然干出了惊天的大事。

    二顺子以卖烤白薯为生,他有辆经过改装的手推车,车上放个油桶做的煤火炉,炉上架着铁丝网,把白薯列于网上烘烤至烂熟,那股焦甜香的味道能飘出很远,北平的老百姓喜欢这种食品。

    自从北平实行了粮食管制令后,二顺子抓了瞎。白薯无疑属于粮食类,当然也被列于禁止私自买卖之列,违者就算是“经济犯罪”。二顺子他爹死得早,他十四岁就干起了烤白薯的营生,家里的老娘和妹妹都靠他养活,一家三口人的日子过得一直紧巴巴的,这种混账禁令明明是要断了二顺子的生路。

    二顺子是那种认死理的人,北平人管这叫“轴”。他不识字,眼界和见识都很狭窄,只晓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心谨慎地过日子,对门外发生的任何事都没兴趣。就连29军在卢沟桥和日本人开仗这么大的事儿,二顺子也是稀里糊涂,他只是模模糊糊听街坊们说过,根本没往心里去,打仗就打呗,关他什么事?二顺子关心的是生存问题,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和民族。自从日本人发布了粮食管制令后,二顺子也明白了再这么大呼小叫地卖烤白薯会捅娄子,至于会捅多大娄子,二顺子却不具备这种想象力,他认为如果继续干下去,一旦被日本人发现大不了挨几个嘴巴,还能把人拉到菜市口砍脑袋?为这点儿小事值当吗?烤白薯当然还得卖,不卖他一家三口吃什么?

    二顺子的三姨早年嫁到门头沟一带的山里,多年来一直走动得很勤,那里现在还比较太平,听说是共产党在那边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日本人除了例行公事的扫荡,平时不大敢越过卢沟桥、永定河一线。二顺子的货源都是取自于门头沟的三姨家,关键是如何把白薯弄进城里,这是种技术性较强的操作。西直门、阜成门的城门有日本兵站岗,通常是两个日本兵带两个伪军上岗,他们可以随便检查过往行人,尤其是挎篮子和背口袋的行人,目的是抓捕私运粮食的人,不少夹带粮食的人都在那里翻了船。被抓进宪兵队,其结果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别看二顺子平时胆小,一旦关系到他的生计问题时,胆儿就大得出奇,他去门头沟运白薯时,都是昼伏夜出,专走小路,到了城外先找个僻静地方把白薯埋藏起来,然后往怀里揣几个通过岗哨,就这么来回倒腾,有时要跑个二三十趟才能把货全部运回家。二顺子的运气还算不错,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没出过事。

    然而幸运不可能永远伴随二顺子,今天就出了大事。

    那两个日本宪兵把文三儿和那来顺暴打了一顿,已经打得有些累了,便把那个中国警察打发回巡警房交差,他们两人穿过前门牌楼,沿着前门大街向南走去。该着二顺子倒霉,他卖烤白薯的地方就在廊房头条的东口,正处于日本宪兵巡视的路线上。

    二顺子的买卖很红火,买烤白薯的人围了一圈,近来北平市民们吃混合面把脸儿都吃绿了,一见到香喷喷的烤白薯就像被勾走了魂儿,纷纷掏钱围了上来。二顺子的买卖从来没这么好过,他一时有些忘乎所以,不但提了价还敲着炉子吆喝起来。

    两个日本宪兵刚好走过这里,一见二顺子在敲炉子吆喝,顿时脸就耷拉下来,他们觉得这个中国人实在是欠揍,既然皇军已经颁布了粮食管制令,这小贩还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跟皇军对着干。要是偷偷摸摸地干也就罢了,可这小子竟然大鸣大放地敲着响儿吆喝起来,似乎唯恐别人不知道,这简直是拿皇军的法令当放屁。

    二顺子丝毫没有察觉危险的迫近,他一边忙不迭地收钱一边继续高声吆喝,冷不防后腰上挨了一脚。一等兵穿的是坚硬的翻毛皮鞋,用力又很猛,身材矮小的二顺子轻飘飘地飞出三米开外,一头扎在土地上,把嘴唇都磕破了。

    二顺子从来没有挨过这样狠的毒打,他觉得很委屈,很无助,这些日本人也太不讲理了,他从十四岁起就是以卖烤白薯为生,这么多年来一直靠这个过日子,又不是你们日本人来了以后才干的这行,招谁惹谁了?天下事再大也大不过一个“理”字,是个人总得讲理,日本人也不能例外,凭什么打人?二顺子哭了,他哭得很伤心。

    那两个日本宪兵却顾不上理会二顺子,按照惯例,他们先要把违法商贩的营业用具捣毁,然后再考虑怎样收拾当事人。军曹先是一脚把火炉踹倒,炉子里的白薯便滚落在地上,一等兵仔细地用脚将白薯一个个地踩瘪。二顺子顾不上哭了,他心疼地爬过去想把被踩得稀烂的白薯捧起来,却又挨了一脚,被踢回了刚才的位置。二顺子哭喊着跪在地上连连向军曹磕头:“太君,太君,您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不敢卖啦,您别砸我炉子,您别砸我车呀……我一家三口可全指着它吃饭呀……太君,我求求您啦……”

    一等兵从临街的铺子里找来一把锤子,照着二顺子的手推车轱辘就是一锤,金属瓦圈立刻变了形,车轱辘的辐条也弯了,这一锤像是敲在了二顺子的心口上,他发出一声惨叫:“别砸啊,求求您啦……”

    一等兵“啪”“啪”又是几锤,手推车在连续的重击下成了一堆废铁,他转身又将锤子砸向火炉。

    此时二顺子感到万念俱灰,他和许多北平胡同里长大的穷孩子一样,没见过世面,也抠抠搜搜惯了,在旁人看来,这辆破破烂烂的手推车似乎是堆废铁,可在二顺子心里却是他一家三口人的全部希望,毁了它就等于毁了二顺子的生活。二顺子终于绝望了,一个绝望的人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谁也不知道二顺子在这一瞬间都想了些什么,也许他什么也来不及想,只是出于一种下意识的行动。据目击者说,二顺子双手握住火通条闪电般地跃起,敏捷得像只豹子,他倾其全力用火通条向那个背对他砸车的一等兵捅过去……那根火通条是用一根十二毫米直径的钢条打磨而成,顶端被打磨得异常锋利,此时,这根通条变成了令人生畏的利器。一等兵的反应并不慢,他听到身后有动静忙转过身来,在这一刹那,这根本来可能捅进他后背的利器却直接穿过了他的脖子,两尺多长的通条犹如热刀子切黄油,毫不费力地从脖子的另一侧穿出,一等兵还没来得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