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子本来还一肚子委屈,当他听完盘圭禅师的话,心中豁然开朗。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被他人的意志随便左右,便少了一些烦躁,也多了几分自信。

    做到肯定自己,才有解脱的希望,即便你不求成佛成圣,但至少也要肯定自己,活出自己的范儿,拿我的小徒弟的话来说就是:“自信的人生不寂寞。”

    skbshge

第四十一章 绝思绝虑() 
唐代有一位法融禅师,他是“牛头禅”的创始人,十九岁时就精通经史。有一天他读了《般若经》,随后连连感叹道:“儒道的著作只是世俗的经典,不是最终的真理。《大般若经》才是终极真理,它像航船一样载我出世。”以此为因缘,他决心出家参禅学道。

    这一天,法融去参访道信禅师,他来到道信的山间小屋,见小屋旁边时常有虎狼出没,道信故意举起双手做出恐怖的样子,法融却不以为意地说:“还有这个在呀。”

    道信禅师问:“你看到什么了吗?”法融却默不作声。

    一会儿,道信禅师在法融所坐的石头上大大地写了一个“佛”字,法融不由露出敬畏的样子。

    道信禅师一见,笑着回敬道:“还有这个在呀。”

    法融不解,就说:“恳请禅师点拨。”

    道信禅师说:“其实所有的法门都在心里。一切烦恼、障碍、因果都空寂如梦。没有菩萨可以帮你,你也没什么地方可以逃离。坦坦荡荡、任心自在、一切随缘,这就是禅心的妙用啊!”

    法融禅师就问:“如何才能自如地应用禅心?”

    “很简单,只需要绝思绝虑就可以!”道信禅师说。

    要做到绝思绝虑其实也不容易,现代人往往精于算计,每天一睁开眼,恐怕就是先盘算着各种事情吧。何不胸怀坦荡些,做事磊落些,这样才能让烦恼无处可藏,让生命重现精彩!

    skbshge

第四十二章 月光童子()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讲《楞严经》里的一个小故事吧。

    在《楞严经》中,有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这个月光童子先观照自己身中的水性,从涕泪唾液,一直到津液精血、大小便溺,这些在身内循环往复的水,性质都是一样的。然后知道了身体内部的水性与世界内外所有的水分,甚至香水、大海等都没有差别。逐渐地,月光童子成就了水观,能使身水融化为一,虽然他悟到的境界很高,但还没有达到无身空性的最高境界。

    有一天,月光童子在室内禅坐,他的弟子从窗外探视,只见室中遍满清水,其他什么都没看见。弟子不知师父在坐禅,就拿了一片瓦砾丢到室内的清水里,只听到“扑通”一声,他觉得很好玩,过了一会儿就走开了。

    月光童子出定后,觉得心里很痛,他想到:“我已经证得阿罗汉很久了,早就与病痛无缘,为何今天忽然会心痛呢?难道是我的修行退步了吗?”

    正在月光童子疑虑的时候,他的弟子来看他,就说刚刚看见满室清水,自己贪玩丢入瓦砾的事。月光童子听后就对弟子说:“以后我入定时,如果你再看见满室清水,就立即开门走进水中,拿走瓦砾。”

    第二天,他入定时,弟子果然又看见满室清水,那片瓦砾清晰地留在水里,弟子走进去把瓦砾取出丢掉。月光童子出定后,感觉身心泰然而轻快。

    此后,月光童子跟随无数的佛修习,直到遇见山海自在通王佛,才真正忘去身见,性合真空,无二无别。因此他认为修行水观法门,是求得圆满无上正觉的第一妙法。

    我们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将自己的想法映照在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怎样,便说明我们心头的想法如何。若是我们自己的心境自在而安宁,那么身处何地,有什么打紧?还不是一样的逍遥快乐?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一些人或一些事所伤害,就好比那瓦砾一样,击中我们的心头。但是,痛苦总会清除掉的,只要我们不耿耿于怀,凡事不要计较那么多,遇到不爽的事情哈哈一笑,何必自己给自己添堵呢?

    skbshge

第四十三章 学会忍() 
下面再讲个《说法经》里的故事。

    在《说法经》上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相传远古时期,长颈鹿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们都很骄傲,从来都是只吃树上的叶子,而不吃地上的草。因为它们觉得地上的草很脏,所以不喜欢吃。

    不知道过了多久,长颈鹿的脖子失去了下弯的功能。有一天,自然界的动物都跑去向一位神灵祝寿,动物们都低头以示尊敬,可唯独长颈鹿扬着头,昂然独立。这个神灵一见,心中老不痛快了,就施展法术,让天下的树叶都掉光,长颈鹿也只好低下头吃地上的草,不然就要饿死了。

    这个故事中的长颈鹿,并不想低下头的,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低头容忍。忍,在很多时候可能是因形势所迫的无奈举动,但是我们要在社会上生存、立足,不学会容忍可是不行的。

    都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过,忍辱培养的却是我们的谦虚谨慎。再说了,忍一忍,什么都过去了,何必一定针尖对麦芒呢?到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岂不是痛上加痛吗?

    skbshge

第四十四章 说话也是修行()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很少有人明白,不得体的言语,常常是产生烦恼和是非的缘由,所以佛门经常教导我们要“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维摩居士的“一默一声雷”都是发人深省的棒喝。当然了,我也经常教育我的小徒弟,少说话,多看书,管住自己的嘴,少议论别人的是非。

    这一天,我的小徒弟死缠烂打,非得要我给他讲故事。我想了想,就说,古希腊的智者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他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谋生的职业。某天,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导如何演说,并希望他说明演说的重要性。苏格拉底等他自顾自说了好几天之后,向他索要了两倍学费,青年问为什么,苏格拉底告诉他,除了要教他讲话以外,还要教会他如何不讲话。

    我的小徒弟到底还是有些慧根的,他听后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平时话多,是多么不好的一种习惯,于是写下保证书,保证以后过了晚上十点绝对不唠叨、不抱怨了。谁知我刚想表扬他,他就说:“师父啊,明天保证书才正式生效哦。”唉,我能有什么办法。俗话说:“一言折尽平生福。”可见谨言慎行,实在是一个人修身的必要。

    skbshge

第四十五章 有大智慧的禅师() 
从前,在某座村子里有个偷盗成性的人,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被他偷过了,因此这村子里的人都十分痛恨他,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时刻防备着他。这个人很难再有得手的机会,他很长时间没有偷到东西了,于是就来到村子旁的某座小寺院,因为这里住着七里禅师,他觉得禅师这一定有钱。

    于是,在夜半时分,他轻轻潜入七里禅师的茅屋,然而,他翻遍屋里的每个角落,一件值钱的物件都没有。他恼恨极了,正准备开门出去,躺在禅床上的禅师却说:“喂,麻烦你顺便将我的房门关好,谢谢了。”

    小偷说:“你这和尚这么懒,难怪连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呢!”

    七里禅师说:“难道我辛辛苦苦化来的钱是用来让你偷走的吗?”

    还有一天深夜,七里禅师正在诵经,一个强盗闯了进来,他用尖刀抵住七里的胸膛说:“把所有的钱财统统交出来!否则我就让你这老家伙上西天见佛祖!”

    七里禅师平静地说:“钱都在破筐子里,你自己去拿,别打扰我念经就好。”强盗果然在破箩筐里找到了一些铜钱,他急忙将所有的钱都塞进自己腰包。这时,一直全神贯注念经的七里禅师说话了,“你一定要把所有的钱都拿走吗?也不给我留下明天的饭钱?你要记住,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

    强盗见七里禅师未曾抬头就能猜透自己的行为,心里有些顾忌,就留下几文铜钱,悄悄走向门口。

    “回来!”七里禅师忽然喊道,“难道,你就这么走啦?”七里禅师的一声高喝,让强盗心惊胆战。七里禅师说:“你这家伙,收了我的礼物,怎么连个谢字都没有?”

    强盗啼笑皆非,愣在当场。他何曾遇到过如此镇静而风趣的人呢?七里禅师神态坦然,面色安详,强盗对着禅师鞠了一躬,道声“谢谢”,就走掉了。

    过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谁在七里禅师的门口放了一个包裹,里面有一封信和一些碎银子。这些正是之前那个强盗留下的。

    禅师的境界就是高,这是为啥子呢?就因为他们看破红尘了?应该不是吧。还是因为他们把钱财看作身外之物?其实,禅师们真正难能可贵的境界是在于他们丢失钱物时还不忘记度人。真正的大慈大悲、大智慧就是当你有所损失时还不忘记济助别人,当然,这也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

    skbshge

第一章 懂得分享,才是智慧() 
人生的恰当境界,就是容易幸福,容易宽恕,人生应该是幸福的,不应该身心疲惫,更不应该成为得失的牺牲品。

    古时候,所罗门王最为珍爱的宝物之一是装有长寿药水的瓶子。这种药非常灵验,任何人只要喝一点儿,就能长生不老。所罗门王将这药水视作宝物,从不轻易拿来示人。

    当所罗门王有这种神奇药水的事被大家知道后,他的朋友和亲戚就都来了,他们乞求国王赐给他们几滴长寿药水,甚至让他们舔一下也行。但是,所罗门王都一一回绝了,他说:“如果把药水赐给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其余的人也会跟着来索取,那我自己就所剩无几了。”

    许多年之后,所罗门王垂死病榻,就叫人把那瓶尚未启用的药水拿来,心想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