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他们都想大开城门欢迎李响。
不过也不是没有死心眼的,或者干脆就是袁家人。在李响来到第三座城池时。就遇到了一个死硬派的家伙,不但不投降。见李响的军队接近了,还放箭阻挠。李响也不跟他客气,移动到他身后,直接一剑砍了他的脑袋。
主将被杀,大部分将士就都想投降了。可还是有一些主将的心腹之人,拼了命的要给主人报仇。对于这些人,李响也只能成全他们的忠义。挥舞龙渊宝剑,当真城上城下数万人的面,冷酷的屠杀了一百多人。就算最后的十几个人被吓的跪地求饶了。他也没有放过,全都杀光。
借着这次屠杀,李响也表明了态度,投降的不予追究,抵抗者杀无赦!因此,他后面的行程就顺当多了,有不少城池是直接开门投降的,甚至还有郊迎三十里,敲锣打鼓的将李响请进城的。
李响进攻的速度。简直和行军一样,所到之处无人能挡。三天连下二十城,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绩。但太顺利了,也让人赶到心里发虚。袁绍可是如今天下第一雄主。怎么可能这么容易的被打垮?他的大军呢?为什么始终不见踪影?他不可能眼看着李响狼吞虎咽的吞噬他的地盘的。
事实证明,大家都没看错袁绍。他早就调派了足足三万精锐骑兵,分成两部分分别埋伏在百里之外。算计好李响他们的行程后。同时从前后杀出,等他们和李响的大军相遇时。刚好是在一处峡谷里。两支骑兵从前后同时杀来,让李响避无可避。只能硬撑。
最重要的是,这次袁绍没安排大将领军,而是将计划全部交待给校尉、军司马一级的中层军官指挥。他们最高的不过率领千人,即使被杀也不会影响大局。如此一来,李响的斩首战术就不起作用了。
李响虽然有天眼通,但当他发现前后两支骑兵时,也已经来不及躲避了。他手下的一万军队,只有三千骑兵,其他的都是步兵,随军还带着那么多文官,根本跑不快,不可能逃过袁绍军的追杀。
但这难不****响,他干脆不躲不避,装作不知道,继续按照原本的行程前进。等前后两支敌军快要杀到时,才命令手下的军队不走大路,爬上旁边的山坡。可来袭的是骑兵,速度极快,不等他们爬上山坡,就能看到敌人如山般压来的身影了。李响的手下被吓得拼了命的往坡上爬,可还是爬上去才几十步,敌人就杀到了!
李响手下的人以为这次肯定在劫难逃了,就算骑兵无法爬山,他们下马步战也足以凭数量淹没这一万人了。可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前后夹击的两支骑兵,竟然在相遇的时候根本没减速,直接撞在了一起,并拼命厮杀起来!这让山坡上的人都看呆了眼,他们不是一伙儿的吗?怎么自己人和自己人杀起来了?
在山坡上的人看来,两支骑兵是自己人杀自己人,但在两支骑兵的眼里,他们杀的却是敌人,下手自然毫不留情。只是在第一轮相撞之后,他们才发现,刚才还是敌人的兵马,怎么一下子变成自己人了?
如此诡异的情况,让袁军将士都有些懵了!四处张望一下,才发现李响的军队正在山坡上看戏呢。
袁军将士正为杀了自己人而悔恨懊恼,一发现李响的踪迹,立即呼和着向坡上冲来。然而不等他们上坡,就见李响军队的身后,再次冒出大批人马,粗粗看去,竟然有五六万之多!
这一下可把袁军吓住了,本能的想到是不是中埋伏了?于是没有一个领军大将的缺点就暴露出来,有的人想逃跑,有的人想观望,还有的人想继续拼杀,顿时让大军乱了起来。
李响手下的一万兵马此时也有些发懵,刚才他们身后明明连只鸟都没有的,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人来?幸好这些人看样子是自己人,不然双方距离这么近,又是从背后袭来,他们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这个时候,天空中不知何时聚拢起厚厚的乌云来,将峡谷遮的阴暗起来。明明是大白天,却黑的像傍晚一般,十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了。与此同时,李响也下令进攻了。
李响手下本就有一万人马,再加上突然出现的五六万人,远远超过了袁军的三人骑兵。而且此时又是在山谷里,骑兵冲锋不起来,李响的手下还是居高临下,是个人就明白形势逆转了。所以袁军的士气大落,李响的手下却士气高昂,呐喊着向山坡下冲来。
袁军的二十几个校尉之前虽然意见不统一,但此时却统一了。就算是再忠于袁绍,现在也不是硬拼的死后,还是先逃命要紧。于是还活着的两万六七千人,纷纷调转马头,疯狂的逃跑。而这个时候,天上也落下倾盆大雨,几乎是一瞬间就将道路浇的泥泞不堪,急于逃跑的袁军脚下打滑,不少人一不小心摔下马来。只要摔下了马,他们就再没有爬起来的机会了,马上就会被着急逃跑的同伴用马蹄踩死。
袁军逃了,李响的手下更加兴奋了,立即衔尾追杀。只是步兵怎么可能追的上骑兵?就算是下大雨,两条腿也跑不过四条腿。跑出没多远,李响手下的七千步兵就落后了,只剩三千骑兵继续追击着。
只是三千人追着两万六七千大军打,让谁知道都会觉得提心吊胆,可偏偏无论是追杀的,还是被追杀的,都没发现这一点。在他们眼里,追杀的人至少有三四万,被追杀的人却在迅速减少,只要跑的慢了,就被被砍下马去,被踩成肉泥,所以他们只能拼命的逃。
追杀了十里之后,李响就下令收兵。按照一般的情况,一方彻底兵败,追击的一方至少会追出二三十里,甚至上百里。才十里就收兵,手下都对李响的命令很不理解。但这一路上李响战无不胜的战绩让手下对他都极为崇拜,即使不理解也坚决执行了。
除了贴身伺候李响的韶音、妙舞,其他人都不知道,李响现在的脸色白的像纸一样。刚才他连发大招,连用太虚幻境、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等法术,彻底让他将法力透支了。之后的追杀,他也想追下去,可他的法力耗尽了,无法再支撑太虚幻境的法术,一旦让袁军明白过来,掉头杀回来,他手下的这些人一个都别想跑,所以还是见好就收吧。
收兵之后,李响只传了一道就地驻扎的命令,就支持不住恢复法力去了。至于手下人见五六万同伴突然消失不见的疑惑,则根本没时间解释。不过也不用他解释了,黄巾之乱才过去没多久,军中有不少参与过平乱之战的老兵,见识过黄巾军的法术,不用吩咐就好为人师的给同伴解释起来。
当然,李响的法术要比黄巾贼高明太多了,黄巾贼的法术还可以用黑狗血等污秽之物破解,李响的法术却无形无迹,等对方发觉时,就已经中招了,或者距离很远,根本看不出是法术,也就无法破解。总之,在这些士卒的嘴里,李响彻底成了神人,不愧是天仙下凡。
至于袁军,等逃回去之后,让设计的沮授、许攸大吃一惊。本以为十拿九稳的计策,没想到竟然败的这么惨。叁万大军,自相残杀损失一部分,逃跑时被追杀而死一部分,还有逃散一部分,一清点人数,发现居然损失了将近一万!剩下的两万人也斗志全无,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无法再上战场了。(。)
362 连灭二袁()
这一战过后,貂蝉的名字再次在天下传扬。不过这一次的名声就不全是好名声了,而是毁誉参半。他在这一战中使用的法术,让有心人故意和黄巾贼联系在一起,指斥他是魅惑皇帝的妖女,要颠覆大汉江山。
不过这个位面的谣言,都是在识字的士人之间流传,普通百姓甚至没有听谣言的资格。可是士人既然是读书人,自然大多数是有独立判断能力的,虽然有些人听信的谣言,但也有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袁绍之前做的事都是明摆着的,不遵圣旨,不奉皇命,现在居然说别人要颠覆大汉江山,真正要颠覆大汉江山的是你吧!
可仅仅是半数人听信了谣言,对李响的阻碍也是巨大的。之后再进军的时候,敢抵抗的人就多了起来。甚至李响杀了领头的,他们也还会再推出一个首领继续抵抗。逼的李响只能继续杀下去,直到没人敢冒头了,抵抗才算停止。
这让李响很恼火,对于敢抵抗的人也下了狠手,统统以谋逆大罪论处,夷其三族。同时,对那些心向朝廷的人大加褒奖,升官发财自不必说。如此一来,除了少数死硬份子之外,其他人都吓的缩回去了。本来他们自认为是大汉的忠臣,结果却成了谋逆,死了还不算,还会在史书上留下污名,他们自然被吓住了。
但李响也发现了,他继续带着大军缓缓前进,只会给袁绍算计自己的机会。与其如此,不如自己单独行动。袁绍势力初成。内部并不稳固,只要将袁绍干掉。他的几个儿子就会争权夺利,不用打就会分崩离析。
下了决心后。李响就命令手下军队在刚打下来的城池里驻扎,自己单人独剑赶往冀州。
冀州邺城,是袁绍的大本营。正常情况下,袁绍是不会离开这个指挥中心的,不管是和幽州公孙瓒争锋,还是试探着打并州,亦或是吞兖州、占青州,他都是在这里指挥的。但是这次和李响作战,袁绍不得不小心再小心。唯恐被李响斩首了,所以离开了邺城,藏到一处隐秘的庄园,除了极少数心腹,没人知道他在哪。
正因为如此,李响来到邺城时,发现竟然找不到袁绍。不过这难不****响,很快就找到了代替袁绍打理政务的沮授,用移魂大…法加他心通混合使用。逼问袁绍在哪。可没想到沮授竟然也不知道,有什么重要情况需要和袁绍商量,也都是通过书信联系。
只要有联系就好,李响马上又找到那个负责传递信件的人。这个家伙就是袁绍的死忠了。宁肯自己死,也不会透漏袁绍的消息。可惜在移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