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才道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这是一个讲诉民间三才道士……南三的故事,一个结合本土术法及华夏道家文化精髓的道家传人。他的一生坎坷,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从何而去,以精湛的道术保护平民,却又深陷于业障之中。踏遍龙脉中原,一柄墨法木剑,一身浩然正气,带你领略不一样的道家文化。八十年代,一场洪水肆虐岭脚村,导致蛇王庙小鬼游荡,二叔为探寻真相而入虎穴。。。。。。
 22445

第一章 闽南鬼事() 
三才,五格剖象法有云,乃天格、人格、地格,又对称五行,故名三才,华夏道教文化之深远,相术命理于一体,此等关于民间的术法早已经流失,或隐于市井,或隐于深山……

    南三,一个一生漂泊的道士,同时又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民间少数的净明道传人,精通禁咒符术之法,却深陷业障之中。

    有关于他的故事,要从浙南一带靠海的山区小村内说起,故事要从一件小事说起,这里边也牵涉到我的家族故事,各位看官,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道士故事。

    本书有民间乡野诡事,真实与虚幻,且由各位分辨——

    上世纪八十年代,浙南靠海的一个小村内,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连日来的暴雨导致农田被淹,房屋损毁,大量的尸体沉浮于水面之上,到处可见哀嚎之声。

    此村名为岭脚村,三面环山,所谓三元九运,这岭脚村的堪舆风水,数百年来就远近闻名,故建造坟墓之风盛行,到了现今,已是泛滥。谁家都想选个好风水,埋葬先人,好求得个后世子孙富贵咋的。

    此村正北朝东,按照这村里的老人来讲,就是开源之风水,是大富之地,但让人遗憾的是,村民们个个都是贫困,偶尔有几个能耐的出去闯一番事业,也比啃着这一亩三分地的强。岭脚村地势低洼,再加上这一带是台风常光顾的地方,原本就容易造成洪流,但是像如今这般磅礴之势的,到还是头一回。

    大雨导致了大量的土坟被冲毁,随着洪流漂浮在村子四周,当时,岭脚村内有一户人家,主人家姓刘,人称秃驼子,是个做手艺活的,上有个七十多岁的老母,这秃驼子可是出了名的脾气臭,原因有三,一是爱唠叨、二是逮谁蹭谁、三是耍酒疯。

    所以这秃驼子在村里可没人愿意惹,但没办法,全村人要想做个啥椅子、柜子的,还不得找他老人家。这里头有个故事,说是这李二爷年轻的时候是个当兵,后来在战场上被子弹击中了脑子,导致性情大变,至于是真是假,反正我是没功夫猜测。

    后来,我听二叔说,他当时就站在自家屋顶上,幸好这房子在高处,没被水冲毁,二叔当时看见秃驼子的房子被洪水顷刻间淹没,在那干着急,等洪水退去以后,就急忙带了几个人赶到秃驼子的家中。

    可惜,这房子都被水给毁的只剩下残垣断壁,秃驼子不知去向,二叔和其他村民都是摇头叹息,都将秃驼子划入了死人的行列,随后开始做起善后的工作来。

    忘记说了,我二叔当年可是村里唯一的万元户,按照半封建阶级来讲,就是个土地主,他靠的是卖木材器具赚钱,这木器是从哪来的呢,当然是秃驼子做的。所以二叔为什么如此着急于秃驼子,为的就是看看这人还在不在,不然就断了财路。

    这场洪水导致的饥荒也延续了一两个月,二叔不得不自掏腰包,为村民购置粮食,没办法,谁叫这‘地主’不好当,不用两人来斗,光村里人就受不了了,索性还不如做点善事。要说二叔自断了财路以后,就颇为烦恼,没人来做这木器,去哪赚钱去,这是一个问题。

    而我所要提的怪事,也正是从这件事开始说起,要说秃驼子失踪以后,村里人也本打算遗忘,直到有一天晚上,有村民匆忙跑过来对二叔说秃驼子回来了。

    二叔当时又惊又吓的从床上蹦的老高,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的确,这事搁谁身上都会有如此反应。他赶忙穿好衣服出门,朝秃驼子家跑去,大老远的就看见那残垣断壁之中站立着个人,从身形上来看,的确是秃驼子。

    由于是大晚上的,众人都没敢靠近,一方面是忌惮这秃驼子的脾气,一方面是心理的作用,为啥,就是怕邪呗。

    无奈之下,二叔只好自个提着手电靠近,心都提到嗓子眼上,还没到靠近,就见秃驼子忽然转身,那脸色惨白的跟死人一样,吓得二叔手中的电筒掉在了地上。

    却见秃驼子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又带着森冷的意味:“老李啊,你可不厚道,我才出去了几个月,这房子咋就没了呢?”

    二叔当时心里挺害怕的,这房子他可是亲眼看见被洪水吞噬的,秃驼子不正好在里面吗,听口气,似乎还不知道有那场洪水,只好壮着胆子说:“秃驼子啊,你这房子几个月前被洪水冲毁,咋不知道呢?”

    这话其实就为了试探一下秃驼子,可这老头却好似没有反应,只是“哦”了一声,又继续傻愣愣的站在破损的废墟内,后来我听二叔说,他当时见到秃驼子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冷,冷到骨髓里,不仅仅是表情,连带着身子都好似散发出森冷的气息。

    见到秃驼子没啥动静,二叔又不敢继续待下去,只好和众人先行回去,等到明天的时候再过来看看。可当第二天一大早,二叔和众人再次过来的时候,发现秃驼子不见了踪影,只有废墟上一些青白色的小蛇穿行其中。

    这种小蛇不常见,二叔当时无法描述,只说是像白娘子和小青那种类型,所以我始终都在费着脑细胞寻思这蛇到底是人还是动物。

    后来有村里的老人说这蛇可能是从蛇王庙逃出来的,恐怕是随着洪水冲刷下来,可二叔始终疑惑,为啥三个月前没有,偏偏等到秃驼子出现后才有了这些蛇。至于蛇王庙,这一点其实在闽越这一带盛行,毕竟在越时期,大多崇拜蛇图腾,塑造祠堂,更有“半岭有蛇岳神祠”的说法。

    而蛇王庙位于山后腰处,二叔虽然疑惑,但也只能压在心里,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以后,二叔发现,这废墟上的小蛇越来越多,村里人都开始窃窃私语,都谈论这个怪事,渐渐开始害怕。

    二叔当时也才三十出头,有蛮劲,他一直想要搞清楚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寻思着这蛇既然是蛇王庙来的,于是领着两人去了一趟山后腰处的蛇王庙。

    要说这路还真不好走,洪水冲刷过的山路已经是泥泞一片,到处可见碎骨头,农村里哪时还未兴火葬,土葬是趋势。二叔他们花了半天的时间才赶到蛇王庙,发现这庙里灰尘遍布,里边杂物堆积,唯有一尊一人多高的龟蛇像放置在正中间。

    二叔仔细勘察后,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身后跟来的那两人都是小伙子,走了半天的山路,不免有些埋怨道:“李大哥,这啥都没有,我看我们还是回去?”

    这时的二叔,其实也是有打算回去,正好答应一声,却听见蛇王庙的房梁上忽然掉落下一块血色的骨头,这一幕吓得三人都是往后退了几步,抬头朝上边一看,这一看,二叔他们三人面露惊惧之色,上面的房梁上不是啥玩意,正是秃驼子。

    此刻的秃驼子,全身上下没一块好肉,皮肉绽开,连眼珠子都不见了,一条条青白色的小蛇在尸体内穿梭,看的人胃里翻涌,两小伙子忍不住往地上呕吐。二叔还算镇定,一脸铁青的盯着秃驼子,随后喊道:“走,这地方不能待下去。”

    说完,扯着两人就往外跑去,忽然间,蛇王庙响起了一声微弱的呼吸声,这要是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二叔身形一定。原本拉扯着其中一个小伙子的手遇到了阻力,他侧身一看,发现眼前这年轻的小伙就跟着了道似的,一动不动,二叔急忙推了一下:“大娃子,你咋了。”

    可任凭二叔怎么催促,就是没有动静,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抬着,连滚带爬的跑回了村里。

第二章 土法救人() 
回到村子以后,二叔将中了邪似的大娃子交给村里的医生查看,可那时医疗落后,折腾了半天,也不见好转,二叔这是急在心里,人是他带过去的,要是出了点啥事,也不好交代。

    后来我听二叔说,当时村里有几个长辈听完二叔的描述后,都是大惊,纷纷说是那小鬼出来了,是要闯大祸了,到底是啥小鬼,老人们不敢说,怕招惹邪物,二叔只好将这疑惑压在心底。

    至于大娃子,因为束手无策,只好痴痴傻傻的过去了几年,这几年间,二叔也偷偷调查过那个所谓的小鬼,终于有了点头绪。原来,这里边牵扯到了一桩命案。

    六十年代前,岭脚村原本只是一个封闭落后的乡野之地,作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乡下人,这农村人总得有个信仰不是,于是有人提议将蛇王庙重新装修一下,以供奉祀之用。据考量,这蛇王庙不知从何建成,反正有些年头。

    当时这村里有个土霸主,人称刘老三,让二叔心惊的是,这刘老三不是别人,正是秃驼子,也难怪这老家伙不招人待见。刘老三当时挺威风的,为啥,就因为他发迹了,有钱了呗,但二叔后来得知,这刘老三赚的是死人钱,也就是专门挖些埋葬在地下的钱财。

    可这人有了钱之后,就开始整天作威作福,成天欺压村民,惹得一身闲话。这刘老三不光好财,另一个嗜好就是好色。要是按照当时的制度来讲,就是典型的堕落份子。这谁家要是有个漂亮的闺女可就遭殃了,偏巧刘老三看中了村里一个寡妇的闺女,三天两头上门骚扰。

    甚至还上门提亲,惹得这娘俩是天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会出事,事实上也真的出事了。一个夏天的晚上,刘老三喝了点小酒后就朝着那寡妇的家走去,一路踉跄,大家伙都绕的远远的,不敢招惹。

    刘老三先是借着酒疯拍打寡妇家大门,见里边没反应,便破口大骂。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