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调治190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效: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头面四肢水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白芍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诸药温散太过而耗散肺气;炙甘草缓和药性,益气和中。诸药配合,共成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剂。

    按语:本方以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涎清稀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胸膜炎、肾炎、过敏性鼻炎等。阴虚干咳、肺虚咳喘及肾虚喘促者忌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能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抗组胺、抗乙酰胆碱等作用。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杏仁各9克,厚朴、炙甘草各6克,大枣7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解肌祛风,降气定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气喘咳嗽,咳吐白痰,舌苔白滑,脉浮缓。

    方解:本方即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加厚朴、杏仁而成。方中桂枝汤解肌散邪,厚朴、杏仁降气消痰,止咳平喘。诸药配合,共奏解肌祛风,降气平喘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发热汗出恶风,气喘,脉浮缓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等。若咳痰黄稠者,加黄芩、瓜蒌、桑白皮;咳痰不爽者,加前胡、桔梗、枳壳;痰多如泡沫者,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喘甚者,加炙麻黄、紫苏子;胸闷者,加郁金、瓜蒌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较好的镇咳平喘作用。

    (3)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5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胸膈痞满,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舌苔白腻,脉浮数。

    方解:方中荆芥、防风发散风寒;羌活、独活散风祛湿,配以川芎行血祛风,加强宣痹止痛之效;柴胡、前胡宣解表邪;枳壳、桔梗宽胸利气;前胡配枳壳、桔梗宣肺化痰;茯苓、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成发汗解表,散风除湿之剂。

    按语:本方以恶寒发热,头身重痛,咳痰声重,脉浮数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产后高热、上呼吸道感染、湿疹、荨麻疹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流感病毒原甲型及亚洲甲型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8克,菊花、薄荷、甘草各3克,杏仁、桔梗、苇根各5克,连翘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方中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主药;辅以辛凉之薄荷,助桑叶、菊花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作使药之用。诸药配合,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胸膜炎等。咳嗽痰稠、咳痰不爽者,加瓜蒌皮、浙贝母;痰多黄稠者,加黄芩、冬瓜仁;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牡丹皮;热盛者,加石膏、金银花、连翘;咽痛者,加射干、玄参等。

    (5)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紫苏叶、葛根、前胡、姜半夏、茯苓各23克,陈皮、桔梗、枳壳、木香、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2克,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现多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益气解表,宣肺化痰。

    主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舌苔白,脉浮。

    方解:方中人参、甘草、茯苓补气以祛邪;紫苏叶、葛根、生姜疏风解表;半夏、枳壳、前胡、桔梗宣理肺气,化痰止咳;陈皮、木香理气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配伍,共奏益气解表,宣肺化痰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恶寒发热,咳嗽痰多,气短乏力,脉浮无力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若表寒重者,加葱白、荆芥、防风;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风寒咳嗽者,加麻黄、杏仁;肺火偏盛者,加杏仁、桑白皮;咳痰不畅者,加紫菀、款冬花;痰多壅肺者,加葶苈子、白芥子。

    (6)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熟附子各6克,细辛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温经散寒,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无汗,四肢不温,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方解: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温经散寒,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散风寒于外,协助附子温散阴寒于内。三味药配伍,补散兼施,扶阳而助解表,发汗而不伤阳气,为助阳解表之名方。

    按语:本方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四肢不温,倦怠,脉沉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虚人感冒、咽痛、失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头痛、腰腿痛等。应当注意的是,若阳气衰微,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虽有表证,不可误发其汗,不宜使用本方。

    (7)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桑白皮各10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

    用法:原方为散剂,现多作汤剂,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泻肺清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咳嗽,甚则气急欲喘,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方中用桑白皮泻肺以清郁热为主;辅以地骨皮泻肺中伏火,兼退虚热;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咳嗽气喘,皮肤蒸热,午后尤甚,舌红苔黄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哮喘等。若肺经热重者,加黄芩、知母;咳喘气促者,加杏仁、地龙、葶苈子;燥热咳甚者,加瓜蒌皮、川贝母。

    (8)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玉竹、麦门冬、白扁豆、天花粉各10克,桑叶6克,生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少痰,舌红少苔。

    方解:方中沙参、麦门冬清肺养阴,益胃生津,共为主药;辅以天花粉、玉竹生津润燥,增加沙参、麦门冬清养肺胃之力;佐以桑叶轻宣燥热,白扁豆健脾益气;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舌红少苔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口疮、秋燥、心动过速、呕吐等。若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川贝母;咯血者,加侧柏叶、仙鹤草、白及、三七;潮热颧红者,加银柴胡、黄芩;气虚者,加人参、山药;阴虚者,加生地黄、玄参等。

    (9)二冬汤(《医学心悟》)

    组成:天门冬6克,麦门冬9克,天花粉、黄芩、知母、荷叶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主治:口渴而多饮,及肺热咳嗽、痰少等。

    方解:方中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人参、甘草补益肺气;黄芩、知母、荷叶清除肺热。全方扶正与祛邪并用,达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之效。

    按语:本方以口渴多饮,咳嗽痰少,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阴虚咳嗽等。若咳嗽不止者,加百部、前胡、射干;咳而呕者,加姜竹茹、枇杷叶;气虚者,加沙参、太子参;咯血者,加白及、三七、仙鹤草等。

    (10)肾气丸(《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240克,山药、山茱萸各120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克,桂枝、附子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日2次,每次1丸,分早晚用温开水送服。也可用饮片做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也用于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舌质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

    方解: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用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方中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