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调治190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牡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使补而不腻。诸药配合,共成温补肾阳之剂。

    按语:本方以腰酸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过多,尿色清淡,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白内障、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病、低血压、前列腺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不孕症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预防白内障,降低血糖等多种作用。

    (1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各9克,炙甘草5克,生姜3克,乌梅1个。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晕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解:本方为治痰名方。方中半夏为主,取其辛温性燥,最善燥湿化痰,且可降逆和胃而止呕。以橘红为辅,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祛脾旺,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饮,既可制半夏之毒,且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有散有收,相反相成,使祛痰而不伤正。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兼可润肺和中。诸药合用,配伍严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故以“二陈”名之。

    按语:本方以咳嗽痰多色白,苔白润,脉滑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胃炎、胃溃疡、呕吐、慢性胆囊炎等。如风痰者,加胆南星、白附子、竹沥;寒痰者,加姜汁;火痰者,加石膏、青黛;湿痰者,加苍术、白术;燥痰者,加瓜蒌、杏仁;食痰者,加山楂、神曲;老痰者,加枳实、海浮石;气痰者,加香附、枳壳等。

    (12)二母散(《医方考》)

    组成:知母、贝母各9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制成散剂,每次3~6克,口服,每日2~3次。亦可做汤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主治:肺热燥咳,痰稠难出,或咳嗽痰多黄稠者。

    方解:方中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配以知母清肺泻火,滋阴润燥。两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肺热燥咳,痰稠难出,或咳嗽痰多黄稠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若肺热盛者,加生石膏、黄芩;痰多者,加杏仁、桑白皮;阴伤者,加麦门冬、天门冬。

    (13)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12克,干姜9克,五味子、甘草各6克,细辛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温肺化饮。

    主治:寒饮内蓄,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解:方中以干姜为主,取其辛热之性,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祛湿。辅以细辛辛散,温肺散寒,助干姜散其凝聚之饮;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一则化既聚之痰,二则绝生痰之源。佐以五味子敛肺气而止咳,与细辛相伍,一散一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使以甘草和中,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开合相济,温散并行,使寒邪得祛,痰饮得消,药虽五味,配伍严谨,实为温肺化饮之良剂。

    按语:本方以咳嗽痰多清稀,胸满闷,苔白滑,脉弦滑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咳甚者,加杏仁、紫菀、款冬花等。

    (14)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组成:白芥子6克,紫苏子、莱菔子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方解:方中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祛痰。三药均能行气,皆属治痰理气之常用药,合而用之,可使气顺痰消,食积得化,咳喘得平。临床应用时,观其何证居多,则以何药为主,其效尤佳。

    按语:本方以咳嗽喘逆,痰多食少,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胸腔积液等。若痰多而稀者,加干姜、细辛;胸闷气促、痰多不利者,加杏仁、厚朴;有表邪者,加前胡、苏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镇咳、平喘、祛痰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喉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5)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各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次15克,加生姜5片,水煎服。现代多做汤剂,水煎服。

    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平喘。

    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怕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散寒,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定喘;甘草既可祛痰止咳,又能缓和药性。三药合用,共成宣肺散寒,止咳平喘之方。

    按语:本方以感冒风邪,咳嗽气喘,痰多胸闷,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本方为止咳平喘的基础方,可随症加减。肺寒甚者,加细辛、干姜;肺热者,加石膏、桑白皮、黄芩;痰多者,加陈皮、半夏;咳甚者,加紫菀、百部、款冬花。

    (16)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麻黄、炙桑白皮、紫苏子、杏仁、赤茯苓、陈皮各3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次6克,水煎服。亦可改做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晕目眩。

    方解:方中麻黄宣肺化痰,解表发汗为主;杏仁、紫苏子降气消痰,宣肺止咳为辅;陈皮理气燥湿,桑白皮泻肺利水,赤茯苓渗湿行气,三味行气祛水以消痰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上药合用,共成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剂。

    按语:本方以素体多痰,复感风寒,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胸膈烦满,鼻塞声重,舌苔白腻,脉浮紧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若咳痰不畅者,加前胡、桔梗、白前;喉中痰鸣者,加射干、款冬花、紫菀;鼻塞头痛者,加苍耳子、白芷等。

    (17)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麻黄、款冬花、杏仁、桑白皮、半夏各9克,紫苏子6克,黄芩4。5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哮喘咳嗽,或有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方中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主药,一散一收,既可加强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耗散肺气;紫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共为辅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配合,使肺气得宣,痰热得清,风寒得解,则喘咳痰多诸证自除。

    按语:本方以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若痰稠咳吐不利者,加瓜蒌、胆南星;胸闷较甚者,加枳壳、厚朴;肺热重者,加生石膏、鱼腥草;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卧者,加葶苈子、地龙。应当注意的是,新感风寒,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但内无痰热者,本方不宜使用。方中白果有小毒,不宜过服或久服。

    (18)桔梗汤(《伤寒论》)

    组成:桔梗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宣肺祛痰,清热利咽。

    主治:咳嗽有痰,咽喉肿痛,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利,时出浊唾腥臭,久吐脓痰如粥。

    方解:方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且能排脓;甘草清热解毒。两药相配,有宣肺祛痰,清热利咽,排脓解毒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咳嗽痰多,咽喉肿痛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炎等。若恶寒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咽痛声哑者,加薄荷、牛蒡子、蝉蜕;咳痰黄稠者,加桑白皮、黄芩、贝母;肺痈者,加芦根、薏苡仁、冬瓜仁、鱼腥草。

    (19)止嗽散(《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1000克,陈皮500克,甘草37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温开水或姜汤送服。亦可用饮片做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

    方解:方中紫菀、白前、百部止咳化痰,治咳嗽不分久新,皆可取效;桔梗、陈皮宣降肺气,止咳消痰;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两者与桔梗配合,更能清利咽喉。诸药合用,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伐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运用得当,可治诸般咳嗽。

    按语:本方以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