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他提前拿到博士学位了。”
科赫当然明白菲尔绍的意思,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很久以前科赫就动过把约翰收归门下的心思,因此也让人详细的打听过。这个小子当初用绝对出色的成绩提前获得了柏林大学医学博士的学位,然后开始在夏洛特医院外科工作。就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一项项引人瞩目的成就被他发表了出来……
听起来,就像是神话一样!
“而且……”
稍稍一顿,科赫突然压低了声音道:“先生,您应该听说过亨氏制药公司吧?”
“当然听说过!”
条件反射一般,菲尔绍立刻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德国人,同时还是一名医学家,菲尔绍当然不会不知道亨氏制药公司的名头。事实上这几年亨氏制药已经成德国国内最具名望的企业之一,因为相对于其他钢铁、军工和染料公司而言,能够生产救命药物的亨氏制药公司似乎更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声望也是一天天的起来了……
不过,科赫突然提及这家公司做什么?
菲尔绍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太明白对方的意思,不过抬头看到科赫那略显古怪的表情后他心中突然一惊,然后在几秒种后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得,眼睛瞬间睁大到了极限,张大的嘴巴更是几乎可以塞得下一个大鸭蛋!
“这……这……”
连抽了几口冷气之后,菲尔绍这才惊声道:“科赫先生,那位亨特拉尔先生……呃,亨特拉尔制药公司……难道说……”
“是的,先生,那是他的产业!”
点了点头,科赫再次苦笑着说道:“而且我还听说,包括阿司匹林、磺胺和两种局麻药,都是这位亨特拉尔先生自己发明的!再加上今天他给我们展示的所谓……嗯,X射线,我想您应该明白了吧?”
“上帝!”
这一次,菲尔绍的嘴皮子都忍不住哆嗦了起来。
年少成名,现在又是帝国议会的议员,菲尔绍已经很少什么人或者事情而如此失态了,但是此时听到科赫所说的话之后,他的心脏还是忍不住砰砰的剧烈跳动了起来。
那个美国小子,实在是……
菲尔绍发现,他已经无法形容此时自己心中的感受了!
今天所见到的X线,毫无疑问是属于物理学的范畴,而发明几种药物的话则是属于化学的范畴,但是菲尔绍可以肯定的是,这两者无论哪一项都是足以引起全欧洲轰动的存在——后者已经无需多言,前者恐怕很快也将证明这一点。
更何况,那位亨特拉尔先生更的成就在医学领域!
“天才?”
口腔中突然感到了一丝丝苦涩的味道,菲尔绍看着一脸平静的罗伯特?科赫,缓缓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科赫先生,那小子恐怕还真不是用一句简简单单的天才可以概括得了的……”(。)
1
第四十八章 离开()
1888年11月10日,会议结束一周之后。
和伯格曼预料的有所不同,那张伦琴夫人的手骨照片并没有立刻刊登上柏林的报纸,而是和历史上一样,在一周之后被刊登在了影响力更大的《维也纳日报》上面!
同时刊登的,还有白喉抗毒素血清的消息。
然后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面,物理学家可以隔着衣服和皮肉拍摄到骨头的事情,以及白喉可以用药物治愈的事情,被传到了欧洲的各个城市。而一周多以后,X线的消息同样也出现在了纽约等美国大城市的报纸上面,只不过暂时还没有拿到照片而已。但是白喉抗毒素血清的消息却要比欧洲还早一个星期发布,因为埃尔利希和奥斯勒他们提前发布相关的消息。
毫无疑问,两个消息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白喉抗毒素血清的消息自不必说,无论欧洲还是美洲,白喉都处在一个高发的季节,每天都有上百名儿童因为这种疾病而死去。而在疾病之外,X线照片则更容易引起普通大众的,一时间那张让不少人毛骨悚然的照片迅速成社交谈论的焦点,就连一向冷清的维尔茨堡大学物理实验室也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造访者……
与此同时,四个人的名字也骤然响亮了起来。
约翰?亨特拉尔与保罗?埃尔利希。
约翰?亨特拉尔与威廉。康拉德。伦琴。
前两个人是白喉抗毒素血清的发明者,而后两个人是X射线的发明者,和这个时代众多引起轰动的发明一样,这些发明者迅速引起了民众的注意。
只不过……
两个约翰?亨特拉尔?
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凑巧拥有同样的名字?
很快就有人把这两个名字联系到了一起,而随后《维也纳日报》的新闻证实了许多人的猜测:两个约翰?亨特拉尔是一个人!
医学、化学和物理学,三个学科合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这个神奇的现象引起了一片哗然,大众的好奇心一下子便被勾了起来。只不过当确认了消息的柏林报纸派出记者,赶往夏洛特医院想要采访这位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时候,却惊讶的得到了一个消息:亨特拉尔先生已经离开了柏林,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回来了……
……
人们正在寻找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时候。这场风波的主角却和自己可爱的未婚妻一起,坐上了离开德意志帝国,前往巴黎的火车。
最豪华的包间里,两个年轻人并排坐在唯一的床上。
约翰拿着刚刚新鲜出炉的一份报纸。连带笑意看着上面和自己有关的新闻。他和安娜虽然离开柏林比较早,但是中间在卡尔斯鲁厄停留了一周的时间,安排一些非常的事情,因此离开德国的时候卡尔斯鲁厄本地的报纸也已经开始刊登相关的新闻了……
“……你总盯着我看什么?”
放下手中的报纸,约翰有些无语的看着自己的未婚妻。从几分钟前安娜就一直盯着他的侧脸看。虽然女孩儿如蓝宝石一般的双瞳配上专注的小脸很可爱,但是被人这么盯着的约翰还是有点儿不太自在。
“你不觉得可惜吗?”
紧紧盯着约翰的双眼,安娜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微微一怔,约翰有些不解的反问道:“可惜什么?”
“唉,当然是可惜了一个出名的好机会啊!”
抿了抿嘴,安娜看样子很是遗憾的说道:“如果你留在柏林的话,肯定会有无数的报纸会来采访你吧?难道这不是一个出名的好机会?”
“出名?”
听完了安娜的这番话之后,约翰顿时哑然失笑了。
或许是约翰的笑容来的太过怪异的缘故,安娜的小嘴一撅,顿时便有些不太高兴了。抓住未婚夫的手臂用力的摇晃了几下嗔道:“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哈哈,你说的当然对!”
拍了拍女孩儿那纤细的玉手,约翰连忙笑着哄道:“如果我留在柏林的话确实可以接受采访自己更加的有名……不过安娜,你觉得我现在需要这些东西吗?”
“嗯?”
眨了眨眼睛,安娜的小脸上满是疑惑。
在女孩儿单纯的思想里面自己拥有更高的声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约翰作为一名医师,声望越高自然就能越受人尊重,为什么会不需要呢?
“呵呵……”
看着一脸迷茫的安娜。约翰笑着摇了摇头。
在这个时代如果想要出名的话,他有着无数的方法,记忆中的东西随便扔出一点儿来都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经过了前几年的原始积累之后,约翰现在已经开始有意的控制自己对历史的改变了。或者说。除了医学领域或者和医学领域相关的东西之外,他并不打算频繁的出手了。
表现太过妖孽了,其实也不太好。
像自行车、汽车或者洗发水这样的东西,未来偶尔为之没有关系,但是真要是频频出手的话恐怕就有些过了……
在医学领域里翻云覆雨,着实已经够了。
安娜无法理解约翰的想法。在她那简单的世界观里面,自己的未婚夫自然是越有名越好。要知道,虽然她已经隐隐有了新时代女性的一些想法,但是从本质上依然难以跳出传统女性的窠臼——丈夫的强大将是她们人生最大的资本和依仗……
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下,安娜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可是,你离开柏林的话……生产白喉抗毒素血清的事情谁来主持?”
“呵呵,亨氏制药公司的技术人员都会了啊。”
微微一笑,约翰很是不以为然的说道:“技术上面我都已经教给他们了,接下来就是培训更多的技术人员,然后尽可能的扩大生产规模而已,有我没有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的。”
“……好吧。”
发现自己实在无法说服约翰,安娜只好有些沮丧的垂下了小脑袋,不再对此发表看法了。
“况且!况且……”
车厢里安静下来之后,火车飞驰的声音似乎一下子便大了起来。约翰的目光向着包厢的窗户外看出去,心中突然泛起了一丝再次离开柏林的感伤。
“又要离开了。”
轻轻的把安娜揽在怀里,约翰低声的叹道:“这一次离开,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再回来了……”
^……
又一次两天一夜没睡,每次想要努力爆发的时候就来这种事情。
郁闷啊。(。)
1
第四十九章 再访巴斯德()
巴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首都。
这个一百多年后的时尚、浪漫之都,是未来经营、炒作的都市典范。因为来到19世纪之后约翰才发现,法国从来都不是什么浪漫的国度,正相反的是,印象中古板、严谨德国人在这方面才是最突出的,就连浪漫文学作品也是德国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不过在国际影响力上,法国却不是德国可以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