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师187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洲挖来的精英,虽然约翰在历史书上从来没有听到过他们的名字,但是这一世界的话,有了他的“提醒和帮助”,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甚至就连约翰本人也在里面兼任了药理学的教授一职。??c如今虽然化学药物的研究刚刚才崭露头角,但是药理学的展已经开始加,约翰占一个名头自然当仁不让。

    除了外科学之外,其他每个专业都只有一个教授。

    暂时来说约翰没有让教授这个名大肆泛滥的念头,在他的打算中。每个专业一个教授肯定是必须的,但是其他人只能是副教授或者讲师,除非做出了让世界公认的巨大成绩,或者能力和声望远远过了正教授本人,否则最多就只能升到副教授。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医学院教授职位不值钱,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年轻医师和科学家们努力往上爬,促进医学院的展。

    十三位教授,组成了医学院的中坚力量。

    也正是这十三位教授组成了亨氏医学院的教学委员会,也就是以后被世人俗称为教授委员会的机构,他们将会全权负责制定医学院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并对科研经费的审批和划拨、招生的规模和标准等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此外对学校的建设和科研投资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这也正是约翰一直以来坚信的一点,或许医学院的建设、扩张和投资等教授们并行,但是在教学领域他们却是权威。权利必须要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除了这十几位教授之外,还有十一名副教授和三十多位讲师,总计六十多人的教学队伍。如果和第一届9名学生相比的话,师生比将近七比一,妥妥豪华到耀眼的数据。就这样的结果,还是约翰放弃了聘请物理、化学、英文等教授的结果……

    所以看到台下六十多人。约翰心中也是豪情万丈的笑道:“先生们,学校只有九名学生,但是教授就有十三位,这个阵容恐怕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用豪华来形容了吧?”

    “哈哈……”

    听到约翰这一声调侃之后,台下顿时哄笑了起来。

    对于亨氏医学院规模如此庞大的教学队伍,几乎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自豪,尤其是几乎每一个人都拥有着“现代”医学教育的经历,哪怕刚刚毕业只有两三年的年轻医师们,也都在亨氏医院接受了现代化的医学培训,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还能教不好九命学生?

    在台上笑了笑之后,约翰向奥斯勒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下面我们邀请奥斯勒教授上台,说明我们针对第一届学生的教学计划!“

    ”哗哗哗……“

    在一片掌声中,奥斯勒教授快步走上了讲台。

    “先生们!”

    抖了抖手中拿好的资料,奥斯勒教授的表情可比约翰要严肃多了,沉声道:“根据学校教学委员会的规划,亨氏医学院的医学生学制四年,每年分上下两个学期,至少九个月的授课时间。入学新生必须拥有学士学位,毕业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台下一片寂静,人都静静的听着奥斯勒教授的言。

    “总体来说,四年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站在讲台上,奥斯勒教授意气奋的朗声道:“前两年为第一阶段,教学为通用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前者包括英文写作、数学、拉丁语、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后者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细菌学等。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本阶段的教学除了理论知识之外,实验室教育是重中之重,为此亨特拉尔先生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经费,大家完全不必替他省钱……”

    听到奥斯勒教授的这番话,台下众人轰的一声笑了起来。

    亨特拉尔先生的大方现在医学院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只要你的研究课题报上去就一定会得到他亲自审定的结果,而且只要有理有据有前景,也一定会得到足够的拨款。过去的一年中,约翰为此付出了过十万美元的代价!因此在医学院建起宽敞明亮而且设施甚至可以称得上“奢侈”的实验室之后,大家还能不明白?

    这个医学院,人家就从来没想过挣钱!

    “后面的两年,属于第二个阶段。”

    双手一压,等大家安静下来后奥斯勒接着说道:“第二阶段之后,学生们要开始学习临床课程,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不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并不鼓励他们在学校进行,而是要加入亨氏综合医院,在内科、外科和妇产科分别轮转!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真正的走到临床边,学习成为一名医师的一切……”(。)

    。。。

    1

第十七章 研究生院() 
“约翰,咱们的课程设置是不是有些重了?”

    散会了之后托马斯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约翰一起来到了他的校长办公室里面,一脸担心的问道。事实上不光是他没有离开,包括奥斯勒教授、霍华德?凯利和埃尔利希都没有离开,亨氏医学院的几位巨头统一聚集到了约翰的办公室里。

    “很重吗?”

    闻言微微一怔,约翰忍不住反问了一句。

    想当初他上学的时候,那个学期不是七八门课,每本教材好几百页厚的?就这样比起人家八年制的还差不少,而且听说美国人这边的医学生更惨,学医的四年简直就是不堪回首……这才哪儿到哪儿就重了?别说知识量比起一百年后小的可怜,更是简单的过分,就拿难度最大的生物化学来说,上辈子一个班挂科率高达百分之七十,这辈子根本就没有这门课生物化学这个专业也才刚刚萌芽好不好?

    “算是比较重了。”

    霍华德?凯利点了点头,苦笑着应了一句。

    看到其他人也都是一脸赞同的样子,约翰脸色一黑的同时终于也明白了过来:时代和时代不一样,自己有些想当然了。这年头很多医学院只有两年或者三年的课程,一年更是只要上半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亨氏医学院的课程确实不轻。而且在其他人看来,化学以前就是医学的附属,而且现在医师们依然还要自己配置药物,学习化学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如英文写作、物理学和数学这种课程有什么用处?

    真的没有用吗?

    至少约翰不这么认为,一百多年后的医学领域,如果只是庸庸碌碌做一个医师的话。或许不少人觉得数理化只是基础,没必要学的太深,但是如果想要有更大的发展,你不懂能行?做研究的你能不懂统计学?研究药物作用能不懂化学?

    开什么玩笑?!

    而在19世纪末的时候,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医学的性就更不用提了。发明各种器械你要懂物理学,发明各种药物你要懂化学。至于说英文写作这样的课程,难道你将来不需要给各大学术杂志投稿?或许对其他小学校来说这些都不,但是对于定位培养顶级医学人才的亨氏医学院来说,这些都是必要的基础!

    所以只是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立刻就摇了摇头沉声道:“先生们,或许与其他学校相比我们的课程是重了一些,我在编写这些教材的时候也曾经试图减少一些,但是……先生们,别忘了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的精英。而不是普通的医师!”

    听到这番话之后,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不过很快奥斯勒教授就点了点头,正色道:“不错,亨特拉尔先生的话正是我要说的,想要成为真正的优秀医师,不辛苦几年怎么可能?咱们医学院了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如果只是培养一些平庸的医师,又何必这么做呢?”

    如果说谁和约翰的理念最为接近。那无疑就是奥斯勒教授了。

    有了这位重量级人物的一锤定音,托马斯和凯利自然也就不会多说什么了。毕竟这个时代内科终究才是主流,外科和妇产科还没有取得后世的地位。至于说基础医学院的大佬埃尔利希先生,他才不会管那么多呢,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免疫学这个刚刚被亨特拉尔先生定位的学科上,教学什么的真是没有多大兴趣。

    “埃尔利希先生。”

    看了看手下基础研究头大将脸上无所谓的样子,约翰有些头疼的说道:“九月份新生开学。前两年可都是你们基础医学院负责教学,你可别一点儿事情都不管啊!”

    “我不是答应去上课了吗?”

    皱了皱眉头,埃尔利希不解的问道。

    “呃……”

    听到这理所当然的回答,其他几人都是满头黑线。

    如今埃尔利希和几年前刚刚来到纽约的时候确实不一样了,身为抗毒素血清的研发者。同时又是免疫学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现在不仅仅在纽约,在欧洲也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声望。至少就亨氏医学院内部而言,恐怕也仅次于约翰、奥斯勒和托马斯三人,但是这家伙有一点非常让人头疼,那就是对自己的研究非常狂热,但是对其他方面却不愿意理会。让他担任基础医学院的院长,可是费了约翰和奥斯勒不少的口舌。

    不过约翰却一点儿都不着急,沉默了一会儿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埃尔利希先生,我听说您最近又打了一份报告,要求增加研究人员的规模?”

    “对对,有这么回事儿!”

    说起自己研究所的事情,埃尔利希的双眼顿时亮了起来,连连点头道:“目前磺胺药的研发上面占用了太多的人手,其他方面就有些不足,所以需要增加人手……唔,最好是从德国方面邀请一些过来,美国本土的优秀人才实在是太匮乏了!“

    如今的研究所,也算是家大业大了。

    白喉抗毒素血清和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的出现,给研究所带来了庞大而源源不断的收益,而几年间陆续研究出的数百种磺胺化合物中,也挑出了四种可以用于人体的研究所现在财大气粗,规模自然就是扩张了不少。不过让埃尔利希头疼的是,招聘人才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想让他满意的话就更难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