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
合理另外一个世界的历史不同,这个世界的日本遭遇了更加激烈和强悍的抵抗!数千只毛瑟步枪和数百万发子弹早已被偷偷运入台湾岛,并且以成本价卖给了当地的抵抗力量。性能优异的德国步枪加上充足的子弹日本人在台湾遭遇了大麻烦,一时间碰的头破血流,仅仅一个月就损失了三千余人,军费开支更是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与此同时,清国内部的公车上书也发生了。
甲午战争的失利让不少人急切的希望改变国家,一时间群情汹涌,热闹非凡。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上穿着西式服装的男人悄悄在上海上岸,又悄悄来到南京,找到了正在南京想要为国效力容闳
今年已经六十七岁的容闳,正一脸疲惫的奋笔疾书着。
在中国的留学生历史上,容闳毫无疑问是个不得不书写的人物。他是最早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人之一,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来又组织了第一批中国的“公派留学生”,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留美幼童。另外,他还促成了江南机器制造局的建成,在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的作用。
当然,容闳的六十多年人生过得并不平坦。
不过从当年把希望寄托到太平天国,到后来依附于曾国藩和李鸿章,再到现在,容闳的爱国之心从未冷却过!去年到英国购舰的事情刚刚平息,容闳现在又因为甲午战争的失利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而痛心疾首,拼命的想着能够让自己祖国强大的方法
“砰!砰!”
就在容闳记录着自己的想法时,门环轻轻的被人敲响了。
“谁?不是告诉你们不要打扰我吗?”
思路被打断的容闳眉头一皱,很是不悦的叫道。
门外的人瞬间安静了下来,片刻后小心的叫道:“先生,外面来了一位呃,穿着洋人衣服的年轻人,说想要拜访您!如果您现在不想见的话,我就先打发他回去了。”
“穿着洋人衣服的年轻人?”
眉头又是一皱,容闳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
南京城里,穿西服的人可不多见!
所以也就是犹豫了那么一两秒钟时间,容闳马上就张口叫道:“算了,你请这位先生稍稍等候一下,我马上就来!”
片刻之后,容闳来到了会客的小厅,然后见到了一位三十出头模样的年轻人。让容闳稍稍有些惊异的是,这个年轻人的个子极高,大约有一米八上下,而且也颇为健硕,脸泛红光,明显是营养充足的表现这样的别说国内,就是欧美也很少见!
“下午好,容先生!”
见到容闳进来之后,年轻人立刻上前几步,恭恭敬敬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冒昧打扰了,我叫苏力,是美国纽约亨特拉尔先生派来拜访您的。”
“哦?哦,下午好!“
眼前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礼节容闳的精神瞬间恍惚了一下,随后才反应了过来。虽说他早就习惯了这种西式的礼节,但是回到国内之后基本上就不再接触了,如今从一个国人面孔的人身上再次看到,这种滋味确实有些怪异。
寒暄一下之后,两人分主客坐了下来。
“这位苏苏先生是吧?”
得到对方的点头确认之后,容闳好奇的问道:“你刚才说自己是纽约亨特拉尔先生派来的,专门为拜访我而来?”
“是的,先生。”
恭敬的一点头,苏力毫不犹豫的说道。
眉头一挑,容闳心中的好奇顿时达到了,忍不住问道:“这不知道你在那边是”
“准确来说,是他的厨师。”
微微一笑,苏力点头道:“亨特拉尔先生很喜欢中国菜,所以特意聘请我做他的厨师,已经有好几年了。”
“厨师?”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容闳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看到容闳的表情变化,苏力当然知道对方为什么皱眉头。这年头厨师的地位不高,这一点苏力自己也很清楚,不过眼中闪过一抹不悦之色后,苏力马上就微笑道:“是的,先生,我是亨特拉尔家族的中国厨师。所以亨特拉尔先生才会派我来到这里拜访您,因为他觉得身为一个中国人,和您沟通起来应该一些。”
“唔”
默然片刻之后,容闳缓缓点了点头。
虽说从小便在美国求学,后来又常年在外,但是在容闳的心里还是自认为是华夏人。这一方面当然是故土难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无论欧洲还是美洲,从来也不会把黄种人真正当成“自己人”的缘故。所以对于容闳来说,苏力的身份确实更能让他接受一些。
而且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听着怎么那么熟悉呢
凝眉苦思了许久之后,容闳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顿时惊呼了起来:“亨特拉尔先生?!可是在纽约创办了一所医院的约翰?亨特拉尔先生?!”
“是的,正是那位亨特拉尔先生!”
深吸了一口气,苏力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光芒:“先生可能有所不知,亨特拉尔先生幼年就在京城生活,直到十一岁才离开!这次听说中日战争失利,特地派我来拜访先生,希望您能协助重启幼童留美之事”。
第十章 办学()
“……总的来说,容先生对此事非常感兴趣,但是同时又心存疑虑……关键还是在于留美费用高昂,一百名学生全年费用高达十万美金……如若每年一批,十五年后每年的费用将一百五十万美金……”
“唰!”
右手轻轻一挥,电报纸洒落在了书桌上面。'
约翰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失望和不耐,只是眉毛轻轻抖动了几下。起身、开窗,纽约七月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约翰忍不住附身向前深深吸了一口气,心情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派苏力回去之前,约翰就已经预料到了。
一个小时候在中国待过的美国人,突然想要资助一批幼童赴美留学,而且数量还是惊人的每年一百人,这搁谁身上都会以为是开玩笑,更别说深知留学之艰难的容闳了。要知道,二十年清政府的公派留学生只有一百二十人,但是每年费用却高达十万美金!如今约翰一开口就是每年一百个名额,同样计划留学十五年,这费用确实是太夸张了!
“果然,这个苏力还是见识太少了。”
想到这里,约翰忍不住摇了摇头叹道:“这点儿小问题都要电报回来询问,稍稍动些脑子,不就能回答了?”
没错,二十年前清政府每年要花十万美元供一百二十个学生一年之用,甚至体面和国威,还曾经拨款数万美元盖起来一栋小楼,专门供他们居住。但是那终究是中国人在美国花钱,好多钱都是没必要花的,如果让约翰的手下们操作的话,还需如此之多的费用?
一百个人而已,一年下来能花几个钱!
当年的留美幼童都是寄宿在美国家庭之中,上学、吃饭、穿衣等等都要花钱,各项费用加起来自然不菲,但是约翰可不会如此的打算!在他的计划里,将会在纽约筹建专门的小学和中学,将这些孩子们和本地的孩子统一招入授课,甚至还可以用本地孩子的学费来养活他们!
作为如今曼哈顿的大地主,约翰有地有房,招聘一些教师也花不了几个钱,余下不过就是吃穿二字而已。按照平常人的水准,一百个学生一年下来也就是一两万美元。等到中学毕业送入大学就了,这些小子们就可以通过在亨特拉尔集团旗下的工厂打工,或者参加各种实验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自力更生的同时还能学到许多东西……
这样一来就算是一千五百人,每年最多也就是三四十万罢了。
或许现在约翰还有些吃力,但是等到四五年之后,以亨特拉尔家族名下产业的展度,就算是一年五十万美元又如何?因此相比较之下,约翰认为钱根本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美国社会,或者说纽约社会是否能够接受华人幼童如此大规模的“入侵”!
一年一百人,十年下来可就是一千人了!
以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来说,如果只有一两百人的话倒也罢了,如果真是留学生数量过了一千人,而且还集中在纽约一地的话,约翰到时候恐怕承受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和金钱无关,关键是社会舆论方面,说不定还会对自家产业的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唉,罢了罢了!”
想到为难之处,约翰苦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坐下开始给苏力写回复:“……考虑再三,可以酌情减少最初的留学生数量,如按照当初留美幼童数量,每年三十人。此外,可告知容先生,欢迎他定期来美国考察幼童留学情况,如果将来认可之后,可逐年增加留学人数,且留学目的地可不局限于美国一地,欧洲的德国同样是上佳之选,费用亦由我们支付……”
作为约翰的第二个大本营,德国留学也是一个好选择。
事实上就这个时代而言,德国绝对比美国更加的适合,只不过相对来说费用稍高一些。但是几年后的事情,约翰自信有能力下去。
“呼……无论如何,心安就好。”
看着手中写好的电报,约翰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
他自知除了医学知识之外,其他的本事着实有限,如果不是身后有老亨特拉尔和一众德国移民撑着,产业早被摩根等人吞下了,还能等到他现在羽翼渐丰,谁都不惧?所以想来想去,除了低价支援一些枪支弹药之外,恐怕也就是教育上面能够帮中国一点儿忙了。
无论什么时代,人才终究才是最的。
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哪怕刚刚签订了马关条约,赔款高达一亿多两白银,接下来很可能还会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割去更大的一块肉。但是作为一个庞大的古老国家,中国的民间依然存留着不少财富,因此展起来不缺钱,不缺人,缺的只是真正开眼看过世界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