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毕竟现在已经是1906年了,罗斯福的任期还有两年,而亨特拉尔财团现在既然选择投资塔夫脱,就必须要和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
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和陆军部的亲密关系,就是这种投资的产物。
所以塔夫脱也不想和约翰有争执,转而笑道:“亨特拉尔先生,我们还是聊聊海军吧……我听说罗斯福先生有意组建一支大舰队进行环球航行,这对您的造船厂可是件好事情啊!”
“哈哈,或许吧。”
说起约翰自己记忆中的大白舰队,他终于忍不住乐了起来。
1906这一年,约翰过得很自在。
趁着美国经济火烧火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亨特拉尔财团旗下各个公司蓬勃发展,或凭借领先时代的理念和技术跑马圈地,如使用了流水线的汽车公司和发明了合成氨技术的化工公司,或在约翰充裕的资金下默默积累着底蕴,如轰动了欧洲后接着轰动北美的飞机公司和与陆军部和海军部合作的武器制造公司和造船厂,上上下下一片生机盎然。
但是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1906年并不是那么愉快。
因为调停日俄战争的成功,罗斯福甚至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奖,但是作为列强之中的“末学后进”,哪怕美国的经济总量早就是世界第一,并且也取得了与西班牙战争的胜利,依然无法获得足够的尊重——刚刚赢得战争胜利的日本,就对这位太平洋对岸的邻居很是瞧不上眼。
没办法,刚刚建国没多少年的美国还没有赢得足够的尊重。
所以当两个国家在太平洋上的对持局面形成之后,就都有点儿不爽了。日本人觉得自己刚刚揍扁了俄国佬,你一个只敢跟老弱病残西班牙动手的美国嚣张个啥?美国人觉得自己一个堂堂大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而且还是白人为主的国家,弹丸之地的日本竟然也敢耍横,分外的不理解。
最热闹的时候,一所美国学校宣布隔离日本留学生。
这一下子算是捅了马蜂窝,日本人视为奇耻大辱,除了反美示威之外政府也猛烈的抗议,报纸甚至咆哮着要派出无敌的日本舰队,抵达太平洋对岸……
所以说,列强们看不上美国人是有理由的。
身为如今世界经济第一国,无论国力还是工业实力都甩了日本人不知道多少条街,偏偏从上到下美国人都对此烦恼不已,生怕刚刚打赢了对马海战的日本人真的头脑一热,抡着膀子和美国开战。
心高气傲的罗斯福,顿时便起了组织一只远洋舰队的念头。
美国人别的不敢拍胸脯保证,但是经济实力和工业能力那是从来不缺的。十几年前的经济危机给予了他们重创,但是过后便是长达十余年的超高速发展:世纪之交的美国,经济实力是全球第一!而自从罗斯福当选总统之后,这位绝对的海权主义者大肆发展海军,光是抛给金主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旗下造船厂的订单就多达四艘战列舰,美国海军的实力正在急速的增长着。另外在各大船厂的船坞里,不少战舰正在建造……
美国的海军节就是罗斯福的生日,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正是这一支被许多后世人讽刺为史上规模最大垃圾搬运行为的大白舰队日本人和欧洲人认识到了美国人庞大的造舰潜力。而且这一个世界,因为有了约翰的出现,大白舰队中很可能会出现美国第一艘真正的无畏级战列舰,其影响力或许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
军事小白,所以一点而过,如果有错大家也别当真啊。
接下来几天会很忙,没时间碰电脑,都是定时发布,一天两章。另外,自己今天看了看这本书过去的更新,实在是无地自容,所以下定决心洗心革面,十一月份冲击全勤奖!(。)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1
第三十六章 巅峰()
1906年年底的亨特拉尔财团,似乎已经达到了巅峰。
流水线的成功让亨特拉尔财团的汽车、农用机和机械制造等产业飞速发展,低廉的成本让他们的竞争力一时无两,再加上每年都有大笔的资金投向研发他们彻底成行业中的领头羊。无线电、农用机等缺少强力竞争对手的公司就不说了,单就亨特拉尔汽车公司来说,1906年产量是三万四千辆,销量也是三万四千辆,远远超出了欧洲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万三千辆。而且因为售价低廉的缘故,欧洲不少贸易公司已经开始进口宝马汽车了……
在这个时代,亨特拉尔财团或许是唯一一个真正重视研发的地方。
只要是财团旗下的公司,每年盈利的一成被硬性规定投入研发,上不封顶,这让亨特拉尔旗下聚集起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比如说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化工、造船厂等地方,也已经成美国工业的领头羊,影响力也迅速增加。尤其是亨特拉尔化工的合成氨,几乎可以说影响了一个产业……
在美国人的黄金时代,亨特拉尔财团的发展速度快的让人崩溃。
或许规模还是比不过bug一般的摩根财团,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亨特拉尔财团的实力或许已经开始超过洛克菲勒了,尤其是当亨特拉尔财团旗下的银行和保险公司规模急剧扩张,闯入美国前三甲之后,这种论调更是被许多人所承认了。
汽车、轮船、武器、机械、农用机、化工、制药、医院、医疗器械、玩具、无线电、电梯、服装、制鞋、贸易……
不知不觉间,约翰?亨特拉尔创造了一个帝国!
而且只有亨特拉尔最亲密的助手们才知道,在他们伟大的领导者心中,这些还远远不是全部。比如说去年在欧美引起轰动,并且开始批量制造产品的飞机制造公司,比如说在美国和中国已经开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亨特拉尔教育集团,再比如说牢牢占据美国第一位的亨特拉尔出版集团,以及还在起步阶段的广播公司等等,都是亨特拉尔先生最为重视,但是现在还不起眼的地方。
过去的十年,无疑是亨特拉尔财团的辉煌年代。
许多人都不得不佩服老亨特拉尔的眼光,在很早的时候便选中了西奥多?罗斯福,而正是这位对抗垄断的急先锋,这几年却成亨特拉尔发展的最大助力。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哪怕老亨特拉尔已经离去,老罗斯福即将完成第二届任期,但是小亨特拉尔却早早地和塔夫脱建起了良好的关系,预定了罗斯福卸任后的又一个四年……
1906年的美国,似乎也达到了国家的巅峰!
就好像百年后的中国一样,现在的美国每一年经济总量都会暴增,尤其是过去三年,平均十个点的增长率这个国家到处都一片火热。企业家们疯狂的投资,疯狂的并购,金融家们同样疯狂的从市场上获取着巨额的利润……
的信托公司,成市场中的活跃分子。
银行也是这个黄金时代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借贷给信托公司,然后在火热的市场氛围中获取着暴利,规模越大的银行收益就越大。而信托公司则在股票市场肆无忌惮的活跃着,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企业,在他们手中就像一个个玩物一样,任凭揉来捏去……
表面的繁荣之下,一场危机暗暗的孕育着。
1906年4月,旧金山发生了一场地震。震级和范围都是空前的一场地震,几乎摧毁了这座城市。大范围的火灾让这个城市中大部分木质建筑烧毁,4平方英里的地区被化为焦土,这几乎相当于半个旧金山市的面积。旧金山的损失在3。5亿~5亿美元之间,或者说,占美国1906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2%~1。7%。
作为美国西部的金融中心,旧金山的地震让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全部市值跌去了10亿美元,铁路和保险业成重灾区。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国的保险公司开始赔偿,尤其是英国人损失惨重,以至于大多数保险公司都耍赖皮,只有七家公司全部兑现了保险合同。
这里面,就包括亨特拉尔保险公司。
只不过在亨特拉尔先生有意无意的干涉下,亨特拉尔保险公司在旧金山的业务并不多,赔偿额不过十几万美元而已,和它们的规模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是在高层的招呼下,这件事情被频繁的搬上报纸亨特拉尔保险的名声再次响亮了不少。
的黄金从欧洲运往北美旧金山,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随即美国人开始恐慌,因为他们需要英国人的。别看1906年美国经济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是空前的,但是世界的中心依然是英国,依然是伦敦……
但是,这只是美国资本紧缺的一个次要因素。
世纪之交的美国,有着巨大的资本需求。工业化高歌猛进,规模空前的商业实体随之崛起,还带来了经济复杂性的增加与商业势力的蹿升。十年里面,的大公司通过合并形成了。其中一部分如亨特拉尔银行等,通过在经济困难时期收购较弱的竞争对手而膨胀起来;其余的如摩根财团,则是由金融家们撮合的,他们希望控制竞争,寻求规模经济效应。这些大公司的借贷与证券融资,大部分由纽约的几大金融机构把持,比如j·p·摩根公司、第一国民银行、国民城市银行花旗银行前身、亨特拉尔银行等。
偏偏就在1906年,美国股市迎来了一个大牛市。
资本的无限度需求,终于酝酿出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人事实上已经发现了危机的苗头,只不过没有人会像约翰?亨特拉尔先生那样的确定,也没有人会像他那样做出完美的准备:在高点卖出股票,收缩信贷,储备充裕到过分的现金!
所以当时间来到1906年年底1907年年初的时候,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很多问题已经开始初露端倪。而就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有两个大人物做出了前往欧洲的决定。
一个是jp摩根,一个是约翰?亨特拉尔。
前者是需要一个休假,去欧洲探寻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