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师187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任,法国人只敢给他们安排了一小片区域的防守任务,而且德国人对那片区域的冲击并不算很强烈。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对中**队战斗力的一个试探。

    和谨慎的美国人完全不同,中国人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进驻了阵地。而就在完成阵地部署后的第五天,德国人来了!

    一直到这场战役结束德国人退去,中国人都在阵地上。

    三千六百人阵亡,七千余人受伤甚至残疾,一场战斗下来,中**队彻底认识到了德国人的强大,也认识到了欧洲这场战争的残酷——仅仅十几天时间,按照法国人的标准,他们就失去了战斗力!

    惨重的损失传到国内后,惊呆了一片。

    在真正的参加战斗之前的时候,中**人也是相当骄傲的,因为这三万军人已经接受了长达两年的严格训练,教官全部是从德国和美国留学归来的精英。而作为武器装备的提供者,亨特拉尔财团也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再加上强大的前所未有的武器装备,政府有十足的信心能够与同等数量的德国人进行正面对抗!

    但是战斗的结果,却让那些骄傲的军人们失声了。

    按照法国人提供的情报,正面进攻的德国人不过一个师,不到两万人,但是正是这两万人,短短十几天时间就打残了人数超过三万的中**队!而且据法国人所说,德国人损失要少得多,阵亡的更是只有一千出头,这悬殊的伤亡比例立刻让那些军官们感受到了欧战的残酷……

    相对于中**人的失落,法国人却是大喜过望。

    虽然相比德国人来说还要差上许多,但是对于战斗的结果法国人已经非常满意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中**队的庞大潜力——战斗勇敢,纪律严明,而且更关键的是训练有素!即便是在德国人的冲击下伤亡惨重,但是经验丰富的法国人看的很明白,中国士兵乃至指挥官们的综合素质并不弱,至少不比那些法**队弱,唯一缺少的是战斗的经验,缺少的是欧洲战场上枪林弹雨的考验。他们相信最多几次战斗之后,这些士兵就能浴火重生,成为和法国人不相上下的精锐了。

    因此观察完整个过程之后,军官们立刻把情况报了上去。

    接到军部报告的法国政府也大喜过望,马上就和英国人联系,然后一起向中国政府发了一封电报:他们希望中国能尽快派出第二批部队,而且希望这个数量越多越好!

    中国政府的反应暂时不必说,美国人身上的压力瞬间大了起来。

    同样是被欧洲列强们瞧不起的军队,又几乎同时来到欧洲,中**队和美**队的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美国人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战前的训练,但是中国人却已经和德国人正面硬抗过,而且得到了英法这两家老牌列强的极大赞誉,甚至在报纸上大肆宣扬……

    哪怕老成持重如潘兴,脸上也有些不好看了。

    如果论起对战争的贡献来说,中国肯定是没法和美国人比的,毕竟人家除了百万军队之外,还有贷款、工业品什么的,但是中国人同样答应了百万大军,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劳工,这对于协约国来说一样的重要。

    所以在同样看到了中**队的出色表现之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一连给潘兴发了几封电报,也让美军比历史上提前一个月走上了战场……

第八章 危机() 


    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参战,并没有让协约国马上获得优势。

    和早就已经转变为战时体制的英法等国不同,虽然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决心和德国人开仗,但是他们距离战场实在是太远了。中国人还好,因为要应对日本人的巨大威胁,同时要应对国内的反对势力,所以约翰早就支持北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陆军,而且数量还相当可观。但是在大洋彼岸,美国人十几万的陆军能做什么?

    召集、训练,都需要时间。

    所以1917年这一整年,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能起到的作用都非常小,主要还是要依靠英法自己。这一点他们也非常的清楚,所以除了选派数千名军官前往亚洲和北美,帮两国训练士兵,并且出钱给中国人购买武器装备之外,英法今年必须要靠自己了。

    至于说,俄国人……

    1917年9月,俄国又一次爆发了革命。

    比历史上的十月革命提前了一个多月时间,布尔什维克人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二天,苏维埃就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协约国重重一击!

    英法对于中美的后续军队,催促的越发迫切了。

    相较而言,美国人比较谨慎,他们派遣军队的速度和数量都不能让英法满意。而中国政府对此则态度积极,虽然不至于把自家的军队一股脑的派往欧洲,但是在英法保证将会认真履行协议的内容,并且额外提供一笔数额高达三千万英镑的无偿援助之后,到1918年年初的时候,七十万大军已经站在了欧洲的前线,并且伤亡超过了十五万人!

    除了军队之外,赴欧劳工的数量也超出预料之外。

    欧洲的消息渐渐传回国内,劳工们除了吃饱穿暖之外,每个月实打实拿到十块大洋让不少年轻人怦然心动。而随着一些优秀的转为熟练工人,月薪拿到三十块大洋甚至更多,国内报纸大肆宣传之下,受到刺激的人就更多了。

    1917年年底,赴欧劳工数量突破了百万!

    不过就像约翰?亨特拉尔说的那样,中国在这次欧战中发挥的作用越大,战后得到的利益就越多。欧洲虽然远,但是中国一样可以在亚洲获得足够的回报,甚至只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最佳的环境也足够了。所以为了能让中国放心的参战,除了英法这笔高达三千万英镑的无偿援助之外,亨特拉尔财团和袁大头又签订了一纸协议,提供一笔为期十年,数目多达五千万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支持向伤亡士兵提供抚恤金……

    除了士兵和劳工,中国也收获了大量的物资订单。

    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亨特拉尔财团开始了疯狂的投资,无数的机器设备从北美或者江浙的机器工厂送出,然后运到陕西、东北、河南等地,开采亨特拉尔财团已经勘探明白的煤矿和铁矿。而江浙等地的工厂也全面开工,生产协约国需要的一切。至于说和战争有关的汉冶萍、武汉兵工厂等等,在亨特拉尔财团不遗余力的支持下,短短三年时间生产规模就暴增了四倍!

    所有的一切,都让海那边的日本人嫉妒的双眼发红!

    作为英国人的传统盟友,日本当然要提出抗议,并且要求英国人减少交给中国人的订单。可惜的是为了议价或者供货方面的考虑,中国的订单主要来自于亨特拉尔财团,而且对于英法来说,愿意在战争中投入人力的中国才是值得拉拢的对象,而只愿意卖东西不愿意出兵的日本人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所以大多数的订单都飘到了中国大陆,日本在一战中得到的好处缩水了至少六成以上!

    在约翰的影响下,历史不知不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而到了1918年之后,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德国人在东线和俄国人达成了和平,而西线则依然在法国国境内。但是在经历三年半战争的摧残之后,德国国内的经济已经不堪重负了。提前出现并完善的飞机和坦克并没有能够挽救德国,一切都向着约翰记忆中的方向继续前进。如果没有中国人的参与,或许德国失败的时间还会往后拖一拖,但是当中**队的数量在1918年4月突破了一百万人的时候,德国人的失败已经为时不远了……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约翰已经不再关心了。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无论亨特拉尔财团在北美还是中国的布置,都已经彻底走上了正轨。在不停推出更新的飞机、大炮、坦克和无线电等高端产品,并且超大规模的供应服装、橡胶和各类矿产等资源之下,源源不断的黄金从世界各地运到了纽约,存入亨特拉尔银行的地下金库中。

    如今的亨特拉尔财团,已经庞大的让人心惊了。

    在泰勒、福特等亨特拉尔财团顶层高管的管理下,这个庞大如同一个国家的财团高效的运转着,而作为拥有者的约翰却把注意力投向了一个普通的美**营!

    为了训练士兵,美国人建造了无数庞大的军营。

    这些用两三个月时间就建造起来的庞大军营,充分体现了美国无与伦比的经济和工业实力,上百万任走进这些军营,在美国本土以及英法军官的训练下,为欧洲的战壕做起了准备。

    热闹非凡的同时,危机也悄悄萌芽了。

    1918年的美国,你不能指望这些参军的年轻人们有什么好的卫生习惯。要知道,美国人在20世纪初的时候花费了多少代价,才制止了黑心的商人们往香肠里填塞病死的猪肉,而纽约和黑心牛奶的斗争史,更是可以写上一本厚厚的。

    所以理所当然的,庞大的军营就是一个庞大的传染场!

    当然,现代医学毕竟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像鼠疫、霍乱之类的疾病在美国已经没有了根基,所以一般的情况约翰也不会在意。不过当时间来到三月份,军营中发生了感冒流行的消息传到纽约约翰的办公室之后,一直密切关注着类似消息的他心头一震,顿时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第九章 流感() 


    既然说到了一战,就不能对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流感避之不谈。

    很多人都知道西班牙流感的赫赫威名,知道它促使了一战的提前结束,也知道它让两千多万人死去。实际上之所以西班牙流感,并不是因为西班牙是最先爆发的国家,因为有记录的是美**营,还有人猜测是去欧洲的中国劳工,但是肯定不是西班牙人;也不是因为西班牙死亡人数最多,毕竟印度那一千多万人占了一半以上,不是开玩笑的。

    之所以叫西班牙流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