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耿忠扑通一声拜倒在地:“臣冒死请命!”
姬平扶起耿忠,看他坚定的神情,突然笑道:“如此便有劳良臣了,记得带上鬼影,耿氏一切由你自行处置。”
他突然想明白了,耿忠身残之人,其要获得自信和尊重,首先要让自己这个主公赋予他,任用他,便是尊重他。
耿忠面露感激之色。
这时,崔钧又道:“主公属下,还有荀攸为颍川荀氏,段煨、段谨为武威段氏,毌丘毅为河东毌丘氏,皇甫郦为安定皇甫氏……”
听崔钧这么一说,姬平忽然想起,阴沐月似乎说过自己是新野人,而新野正属南阳郡,说不定阴沐月与南阳阴氏还有什么关系,南阳阴氏,也是老牌世家,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家族。
想到这里,姬平不由头疼起来,纵然他一直注意世家的问题,避免自己被世家力量左右,但还是不知不觉有了这么多手下出身各大世家,也难怪,这个时代,书籍文化被世家掌控,人才也都出于世家,贫民百姓很少有机会,顶多就是做个猛将之类的。
他正自头疼,崔钧又道:“这些世家多有护盐私兵,林林总总不下五千人,不过散在盐池四面,各自行事,一时难以联合,不需多虑,唯有董卓、胡轸等关凉世家有八百羌胡护卫,河东卫氏也能随时召集左近家兵部曲,须要小心防范。”
姬平看向崔钧:“崔太守可有什么办法?”
崔钧沉吟道:“这盐池看似上百家,但有颇多富户豪强附属大世家,只要处置了三十多个大世家,大事可定。而这些大世家如今又被董卓家族压制,主公可先暗中分化拉拢,只是日后需从盐事中分出一些利益。”
姬平点了点头,虽然他要将盐事收归官营,但纯粹的官营反而会衍生出许多问题,包括贪腐、效率、技术等。所以盐事官营,可以有条件的与一些世家和商家合作,只要政府掌控盐池的所有权和赋税权就行,这也是后世几千年实行的办法。
这时,袁基却低声道:“主公,可以趁夜让典将军伪装成董卓兵,除掉一些冥顽不灵的世家,震慑那些归附的世家,既不损主公声名,又可让诸世家与董卓相互倾轧,而主公正可趁机为世家出头,完全掌控盐池。”
姬平一愣,看了一眼袁基,他不料看似儒雅的袁基,手段居然这么狠,不过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不过,姬平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计划先拉拢一些世家,驱逐一些世家,而对于董卓和那些顽冥不灵的世家,他则要亲自动手了。
乱世须用重手段,他正要借此机会震慑那些世家,尤其是河东本土的世家,只有这些世家安分了,他才能稳坐河东。
姬平沉吟了下,吩咐道:“耿忠、崔钧、袁基,你三人先行安抚处置各自世家,还有段氏、荀氏、皇甫氏、毌丘氏,如有其他世家可拉拢,便拉拢之,切忌不可打草惊蛇。”
他知道,很多大世家自命经书传世,以经商逐利为耻,虽然注重河东盐池,但派驻在这里的多半都是旁支血脉或附属世家,以袁基、崔钧等人出马还是没问题的,至于耿忠,带着鬼影,一切无虑。
盐池之北,有司盐城,虽然不大,但这些世家都住在这里。
姬平给耿忠他们留了时间,自己带着典韦和数百猛虎营亲兵从司盐城北部穿插向西,赶去解县。
一方面,他是查探附近地形,因为这一片地区在后世元朝时,建立了运城,盐运之城,但如今却还没有,只是个司盐小古城,位置在后世运城的潞村。
他在后世去过运城,所以,他要查探形势,看是否能在这里建起一座大城,既能驻守盐池,又能安置百姓。
另一方面,他想去解州看看关羽的故乡,他听关羽提过,逃出解县流落江湖已经有十三年了。
传说中关羽有妻子胡金定和儿子关索留在故乡,但关羽却从来没提过,他好奇心萌发,关羽究竟有没有妻子留在故乡?如果有,把这关索拉过来培养培养,将来也是一名强将。
一路向西数十里,地势极为平坦,两侧都是田野和密林,但很多田地却都荒芜了。
姬平指着两侧荒田向伍琼和周毖道:“这一片方圆数十里,极为平整,可做屯田之地。”
伍琼和周毖连连点头。r52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架的三老和县丞()
看到姬平相貌儒雅,言语温和,那农夫胆子也大了起来,又提到半天前曾有一支大军进入解县,斩杀了在县里驻守的两百多胡兵,抓了恶霸县令,留下大约四百人驻守在县城,其余大军一路西去。
姬平细细询问了军队的装束和规模后,依据时间,断定了那支兵马应该是关羽的人马。
但问起这个人是否听过解县关羽之名时,这人脸上却是一片茫然,姬平也不由失效,毕竟关羽出逃时还不到二十岁,估计还没什么名声吧。
此时天色渐黑,他便带着典韦一众赶去县府。
果然,到了县府,远远就有一众将士迎来,领头的正是关羽手下的军司马赵累。
据赵累所说,关羽从安邑一路向西,安定猗氏县后,派赵累带一千两百士兵南下取解县,他自己则率三千多大军西行直奔蒲坂县的蒲津渡。
姬平听后不由暗叹,关羽此次的军事目标是蒲坂县西面的蒲津渡,而要夺取解县则需要绕道花费时间。
关羽在外流落十多年,此次本能带领大军进入解县探望家人,也算荣归故里,但为了镇守蒲津渡,争夺时机,防范董卓入侵,却能放弃这个机会,着实可佩。
此时已经天黑,他便在县里住下。
不多时,赵累押解着俘虏的解县县令来见姬平。
这解县县令是董卓安插的一个凉州豪强子弟,到任不过半年,却在县里倒行逆施,凶名远扬,不但强征各家青壮男子到中条山伐木,又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抢掠yin辱良家女子,令百姓恨之入骨。
对于这种人渣毒瘤,姬平看也不看,直接令赵累押下去,明日当着解县百姓砍了,一除恶霸,二收民心,正好一举两得。
随后姬平让典农校尉伍琼暂时兼任解县县令,处置县里事务。
他又连夜令人去找解县的县丞和县三老,准备询问关羽家人的事。
县丞在县中地位仅次于县令,主管文书及仓库事宜,而三老则是掌教化的民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
三老是从民间老百姓中直接选出来的,虽名三老,却不是三个人,而是一个职称,只要年满五十,德高望重,就有机会担任三老职务,但三老也不是一般长者能担任的。
汉高祖对三老的要求是“能率众者”,也就是要在一定地域内有号召力,这单凭个人德行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乡族势力所认可。所以三老是身份界于在官民之间的地方社会领袖,可以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对“乡举里选”的察举和征辟往往能起到一定作用。
两汉历代天子,都很重视三老。
所以除了县令,就是三老和县丞最了解县里情况了。
不料半个时辰后士兵来报,县丞被县三老的家人打了!
姬平不由一愣,县令刚被押起来,县丞和县三老就开打?这是什么节奏?
不过时辰已晚,他可没功夫去亲自探看情况,当即令赵累带兵去将县丞和三老带来。
赵累离开后,姬平便挑灯查看解县的文案资料。
解县南靠中条山,北依硝池,东襟百里盐湖,西望风陵渡,尤其是地近盐池,所以地位很重要。
姬平想要查看这一带的地理、民俗、豪强和盐业情况。
关于解县的名字由来,颇是有趣,《孔子三朝记》中有记载,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蚩尤肢体身首异处,蚩尤血入池化为卤水,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为解。
蚩尤之血化盐池,姬平自然是不信的,河东盐池真正的成因是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域,后来历经沧海桑田、地势变迁才形成了如今的盐池地质。
不过,蚩尤和黄帝战于此处,却能反映出曾经的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多半是为了争夺盐池而战斗。
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盐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当初在皇宫时,荀攸建议他取河东,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河东有盐有铁,尤其是河东盐,甲于天下,远输关中、陇右、并州、河南、冀州等各地。
如果姬平掌控了盐池,无疑是掌控了很多地方的命脉,他也能具备了安定一方的经济资本,否则迁徙过来这么多百姓,单凭着屯田,没一两年很难见效。
所以,盐池他志在必得,纵然与那些世家为敌,也在所不惜。
他坚信,只要他牢牢掌控了河东,有盐池在手,日后便是在拉拢或分化那些世家也不是什么难事。世家之事,就是利益二字,无论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
不过,眼下要稳稳守住河东郡,也是一大难事。
南面、西面将会面临董卓的疯狂进攻,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拉锯战,除非董卓身死,但即便董卓身死,关中新起的军阀也会攻打河东。
东面有太行山屏障和河内郡,情况还好,但北面情况却极为恶劣。
白波军的主力还在平阳一带,除了被牛辅剿杀和收降的,估计还有近六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南匈奴、鲜卑和西北的羌族,相比于西面和南面的几个渡口险隘,北面更危险,所以姬平这次将手下大将张辽和大半精兵都布置在汾河和平阳的北线,南面的三个渡口和诸县总共也只布置了不到万数人马。
姬平计划着,只要占据了盐池,他便经济、政治和军事同步进行。
在经济上,他让典农中郎将袁基带着两个典农校尉伍琼和周毖加紧实行屯田,发动民力开渠、恳田,赶在秋季种上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