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个是非对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千万别吃亏!”刘成回味了两遍杜固说的话,突然大笑起来:“杜固呀杜固,想不到我手下竟然有你这一流的人才。”

    北京、文华殿。

    这座位于外朝协和门外的建筑本来是给太子登基之前学习政事的场所,但成化朝之后,由于历任太子在登基前普遍年幼,无法参与政事。因此在嘉靖十五年便改为天子便殿,主要用于举行经筵的场所。崇祯登基后。时常在这儿召见几位辅臣进行小范围的高层会议,以商议对突然事件的对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儿便是大明的“**会“了。

    “周先生。“崇祯坐在宝座上。沉声道:”西北过来的折子你们也看到了,杨鹤说贺人龙擅自主张杀了被招抚的神一魁、不沾泥,因此他派部将刘成将其处死,并请求朝廷加派钱粮以招抚起事的兵众;而陕西、山西当地的布政使、延绥巡抚等人则上奏说民变四起,更胜于去年,请求朝廷发兵征讨。周先生,你是首辅,觉得应当如处置呢?“

    首辅周延儒并没有立即回答崇祯的问题,而是小心的揣测着崇祯的心理。作为当朝首辅,他自然对于西北发生的这场变乱的内情有所了解。但他也清楚背后那股势力的强大,绝不是自己能够介入的。他想了会儿。低声答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西北之事还是以静摄为上?”

    “为何这般说?”

    “陛下,眼下辽东激战正酣,东虏围我大凌河堡;而登莱之乱位处山东,前者比邻辽西,后者关乎漕运,两者皆关乎朝廷命脉,不可轻视呀!”

    “嗯,先生所言甚是!”崇祯点了点头,周延儒的话说中了他的心事,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号称“天子守国门”,确保了皇权对北方野战军的直接控制,防止了靖难的再次出现,但这也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一是面对辽东和蒙古高原上的敌对势力的防御纵深降低了,这在明朝中前期军事力量强大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但是到了后期军事力量衰弱以后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其二就是将政治重心与位于东南的经济重心分离开来,因此漕运就成为了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脉。无形之中,明王朝的主要注意力也不断向国土的东半部分转移,自然对于西北投入的力量就减少了。这个时候假如崇祯必须做出取舍的话,肯定是力保大凌河与登莱不失,至于西北,一时间他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那周先生,杨鹤到底是走还是留呢?”

    “陛下,自崇祯二年陕西民变开始,杨鹤力主招抚,可如今已经是崇祯五年了,乱事却屡仆屡起,不见成效。“说到这里,周延儒稍微停顿了一下,偷偷抬起头看了看崇祯的脸色,确定并没有触怒天子方才继续说了下去:”再说如今户部空虚,只怕也没有钱粮支给杨鹤了。“

    “周先生所言甚是!“崇祯点了点头,正如周延儒所说的,他已经给了杨鹤两年多的时间,可是陕西的情况却丝毫没有好转,而且眼下辽东和登莱两个战场已经吸干了大明的所有的精血。但用何人代替杨鹤呢?崇祯稍微犹豫了一下,问道:”周先生,你回去和几位先生商量一下,廷推一个替代杨鹤的人吧。“

    “臣遵旨!“

    待到阁臣们退下,崇祯从宝座上站起身来,开始习惯性的观看起殿门两侧立柱上的对联,当他小时候在宫中参加经筵时就很喜欢上面的文字,今天他下意识的又看了一遍,口中念道:“四海升平,翠幄雍容探六籍;万几清暇,瑶编披览惜三余。“

    “唉,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四海升平’,更不要说什么‘万几清暇’了!“崇祯摇了摇头,背着手向后殿走去。

    按照当时的惯例,阁臣们在觐见完毕之后,将前往文渊阁商议接任杨鹤的人选以供崇祯选择。刚刚出了文华殿,周延儒便看到门外的一个小太监迎了上来,轻轻的碰了他一下,随即跪在地上:“奴婢眼拙,还请老先生饶命!“

    周延儒也是个精细人,他看到那小太监出来的蹊跷,又看到那小太监虽然连连磕头,但右手却做了个奇怪的手势,指向右侧的厢房,心里便明白了六七分,甩了甩袖子道:“罢了,下次小心些!“

    “多谢老先生恩典!“那小太监磕了两个头,便躬身退下了。周延儒对同僚们拱了拱手:“我有些内急,要去那边方便一下,诸位先回文渊阁吧。我待会便到!”其他几人不疑有他,便纷纷走了。周延儒看他们走远了,才快步往那小太监右手指的方向走去。

    周延儒到了厢房旁,正四处张望是否有人,却只见左手旁的一间厢房的门打开了一线,里面有人向其低声道:“周老先生,快快过来。”周延儒赶忙钻了进去,只见屋内灯光昏暗,看不清那人面目,只能看出对方身着太监的袍服,体型魁梧,生的一张国字脸,俨然是一个伟丈夫,看到周延儒进了门,便躬身行了一礼笑道:“周先生,咱家见礼了!“

    “原来是高总管。“这时周延儒的眼睛已经适应了屋内的昏暗灯光,认出对方是御马监总管高起潜,他心中不由得一惊,这个实际上已经位居内臣之中第二人的显宦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周延儒赶忙拱手行礼道:”原来是高公公,有礼了!“(。)

第一百零五章 射法() 
“当不得,当不得!“高起潜侧过身子,让到一旁道:“周先生,咱家今日在这里,却是替几位贵人传个话。”

    “哦?”周延儒脸色微变,他自然知道自古以来内外勾结便是最惹天子忌讳的事情,更不要说当今天子绝不是个胸怀宽广的主儿,而宫中人多嘴杂,自己与高起潜在密室之中的事情只要传出去,自己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说不定杀身之祸都有份。想到这里,他目光闪动,便在寻找退路。

    高起潜见周延儒的模样,已经猜到了对方的心事:“周先生你不用担心,外边放哨的两个都是咱家的徒弟,最是可靠的,今日之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无第三人知晓。”

    被高起潜猜出了心事,周延儒的脸色难看了起来,他低咳了一声,问道:“却不知是谁让你传的话,传的什么话呢?“

    “周先生,宫里能使得动咱家的也没有几个人了,您又何必非得咱家亲口说出来呢?至于事情嘛——”说到这里,高起潜上前两步,与周延儒附耳低语了几句。周延儒脸色微变,强笑道:“这个干系重大,并非在下一人能决定的。”

    “周先生说笑了!”高起潜笑了起来,太监特有尖利的嗓音在屋内回荡,显得格外刺耳:“您乃是内阁首辅,只要您开了口,其他几位先生又怎么出言反对呢?再说这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莫非周先生已经有了其他中意的人选?”

    “没有,没有。”周延儒赶忙摇头,虽然他已经登上了明朝文官的顶峰,但面对高起潜和他背后的庞然大物还是颇为忌讳的。

    “那不就得了!”高起潜笑了起来:“若是周先生囊中已经有了中意的人,咱家也只得回去向那几位贵人赔个不是,乱棍打死了也只有认了,谁叫咱家是个奴婢的命呢?既然周先生手中也没有货色。不如便成全了咱家这次吧!”说到这里,他不待周延儒推辞,便从袖中取出一张绢纸,不由分手便塞到周延儒手中,笑道:“说来也不怕先生笑话,这里有个庄子,就在京师左近,先生拿去歇歇脚用,便是那人的一点心意,千万莫要推辞!”说罢便一闪身退出屋外。

    “高公公。高公公!”周延儒推门要追,却又怕人注意,只得停了下来,他将那绢布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地址,想来便是方才高起潜说的那个庄子。他看了看那绢布,又看了看四周,最后还是小心翼翼将其塞入袖子里,自言自语道:“洪承畴。也罢,待会先看看他的履历吧!”

    西番地、湟水谷地。

    湟水就好像一棵倒立的大树,众多的支流就好像无数根枝杈,蜿蜒在青藏高原末端与戈壁边缘的山峦之间。最后汇流到湟水之中,一路向东流去,在穿过日月山之后,河道一下子变得宽阔起来。变得缓慢的河水在北面的达坂山与南面的拉脊山之间冲积了一块宽阔肥沃的谷地,这便是湟水谷地。充裕的水源让这里的土地变得十分肥沃,而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度又让其十分干爽。周围的高山挡住了北面与西面吹来的焚风与朔风,让这里的冬天比周围暖和得多。相比起四周的高原和荒漠,这里就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天堂,长满了森林、草甸、早在远古时期,周人就是从这儿出发向东,一路迁徙,建立了八百年成周。

    在一个小土丘朝阳的那面,搭了上百个窝棚,即挖一个大约半人深、两三丈见方的浅坑,在上面搭上木架子,然后铺上厚实的干草,可以避风挡雪,是一种当地十分常见的简易住宅,无论是逃荒开垦的汉人农民,还是半游牧、半耕作的蒙古人、藏人、羌人都经常修建。

    李自成坐在一个木桩子上,正费力的读着半本已经没有了封面的《资治通鉴》,对于他的文化水平来说,这本书还是过于晦涩坚森了,但从已经磨得起了毛的边缘看,显然李自成已经在这本书上花费了不少功夫了。

    “叔,您整日里这么用功,难道要去考秀才了不成?“李过从外间走了进来,相比起几个月前,他的身体又厚实了不少,已经完全长成一个健壮的汉子了。

    “你懂得什么,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呢,用兵打仗全靠他们。“李自成叹了口气:”可惜我小的时候顽皮的很,整日里就知道和同伴在河滩地玩耍,连字都没有认全了,要不然现在也不至于看的这么费力。“

    “哪有这么玄乎,还不是那些大头巾哄咱们这些睁眼瞎的。“李过笑了起来:”照俺看这打仗呀就看谁力气大,武艺好,不怕死心齐,谁就能赢。“

    “你错了!“李自成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