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下文。但是,这些土匪住在向老三家,吃喝都强迫向老三提供,可把向老三害苦了。看着那个土匪头子隐隐对他大孙女起了色心,虽然不知为何一直忍着没有动手,他就觉得不能再敷衍下去,求告无门之下,只得带着最后一线希望,鼓起勇气跑到镇公所求救。
接下来的事,荒唐的让人无语。
昨日王维庆大摆筵席给老爹祝寿,向老三为了能让王维庆早日派兵赶走这股土匪,咬牙送了十八块大洋。
也许是看在这十八块大洋的份上,王维庆抽空见了向老三。一听这事,直接以‘今日放假,不谈公事,明日再说’为由,打了向老三。
如果向老三直接走人,最少也不会被当场抓起来坐牢,坏就坏在他死皮赖脸的追着王维庆求救。可笑的是,还没等王维庆不耐烦的把他赶走,他求救时透露的内容被一个富态的中年人听见……这中年人叫田应龙,是本县茅坪乡的坐地龙(在其地盘内盘剥百姓,但一般不会直接动手抢劫,可在地盘外,就直接演变成活生生地土匪),红军来了后,把他赶走,如今带着一两百人成了土匪流寇。
田应龙来给王维庆老爹祝寿,自然要以防万一,冲进向家村的那股土匪就是他以防不测的后援,领头的是他的大儿子田大龙。
别的不说,只说一个送了十八块大洋,一个送了五百大洋,对于向老三的处置也就不用多说。好在王维庆觉得他老爹的寿辰,不能杀人,让向老三躲过一劫,然后又被红军搭救,否则,他绝对会落个不死也要脱层皮的下场……这种只看实力和利益,不顾事实,被告居然能逼着父母官不问缘由,众目睽睽之下将原告当场抓起来的荒唐事,真的很让人无语,也彻底伤了向老三的心。
虽然知道是红军救了他,但在他的心里,依然对红军有些不信任。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为了村民,才不得不急于求救,否则,他恐怕早就迫不及待的开溜了。之所以要本地人来翻译:一来是本地人向来排外;二来让本地人来翻译,有担保的作用;三嘛,确实得尽快救村民和家人,而他现在除了求红军外,别无它法。
这种荒唐之事,听的几人心头起火。李国威说了句‘我去上报,你俩带着老人家到俘虏里去看看’后,沉着脸起身就向外走去,张青山和齐子轩赶紧带着向老三到关押早上那群俘虏的地方去看,结果很失望,没有那个田应龙。
很快,连长张国志来了,派一排跟向老三一起到向家村打土匪……张青山虽然没参加这次剿匪,可后来听说,还没等一排的战友们到达向家村,土匪早就跑的没影了,出奇的是,他们离开时居然没按惯例将向家村洗劫一番。
土匪进村这种事太常见了,谁都没放在心上,然而,谁都没想到,这次行动,仅仅只是个开始。
不知是不是打死了王维庆的原因,让百姓们坚定了对红军的肯定,极大的激了百姓对红军的拥护热情。接下来的几天,打土豪劣绅,分浮财,百姓们积极检举揭,并自的带路,再无先前的观察心态;批斗大会上,百姓们的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引导得力,再无当场打死之事生;张贴标语,组织表演,别说大人,就连孩童都是欢快的加入……
先前的冷漠陡然转变成热烈拥护,这种热情让整个桂堂镇处于一片红色革命浪潮之中。党委会研究决定:鉴于桂堂镇革命浪潮正蓬勃展开,为进一步巩固桂堂镇的革命胜利果实,必须加快原本的各项决议……
1935年3月27日上午,也就是红军来到桂堂镇的第五天,苏维埃桂堂镇镇政府成立:开明绅士王宇宏被选为镇长,张青贵为副镇长……大会特别表扬了张青山同志工作积极,成绩突出。
别看张青山只是一个小兵,但因他是红军战士中唯一的本地人,出于最大力度动百姓的需要,他成了‘哪儿需要往哪搬的一块砖’,比如说扩红(征兵)工作。原本百姓们多少有点犹豫,可他往征兵处一站,把自己的事一说,就极大的打消了大家的顾虑。比如说宣传时,外地人的种种事迹绝对没有本地人的现身说法来的更让本地人接受……
3月29日,桂堂镇民兵自卫队成立,总共八十三人,分为三个中队。三连三排排长罗平任自卫队队长,李国威任第二中队长,张青山任第二中队副队长兼第二小队队长。
第十八章 土匪要来了()
天刚亮,晨风徐徐吹过向家村,将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刮散,其中就包括向老三家。
向老三蹲在门前屋檐下的青石板上,右手支撑着旱烟杆,咬在嘴里,吧嗒吧嗒地抽着,眉头紧锁,眼神空洞,满脑子都在琢磨一件事:前几日,田应龙的人马藏在向家村做策应……田应龙的大儿子田大龙对自己的大孙女起了色心,这不是他目前最担心的,大不了牺牲自己一个孙女,救了全村百十口人,虽无情,但大义;自己跑到镇公所找王维庆求救,虽然被田应龙揍了一顿,还被关进大牢,这也不是目前最重要的,因为土匪进村,自己跑去报官,天经地义。再说,田应龙好歹当过乡长,想来还不至于为这点事专门屠来杀全村。
他最担心的是:当时领着红军救了大家。一开始,他还不知道红军是什么队伍,等他了解了,知道红军和国民党还有土匪是对头,他就极度担心田应龙会带人来报复全村。因为在红军到来之前,国民党和一些当地大势力的人物就放过话:谁要敢支持红军,杀他全村。
等红军一回去,他立即找来村里德高望重的几个人,把自己担心之事一说,让大家赶快远远地去投靠亲友,短时间内不要回来了。村民大惊,可故土难离,所以,老人们将家里的年轻人和孩子送到亲友处暂避,自己却留了下来。
只是,一连过去了天,屁事没有,有些性子急的年轻人又回来了。让这些天一直惶惶度日的向老三越心事重重,一大早就蹲在家门口,皱着眉头抽烟。
“老头子,别在外面呆拜神了,吃早饭。”
“哦!”
向老三赶紧猛吸了一口烟,将烟锅子在地上磕了几下,又从烟嘴出往外吹了口气,见烟锅子里没有烟灰,把烟袋往烟杆上一搅,这才把烟杆往后腰一插,起身就要进屋。
“当!当……”
一阵急促的敲锣声响起,让正要进屋的向老三赫然转身,双目精光大盛的看向锣声传来处。
“有土匪要进村了,大家快带着刀枪和粮食到村长家集合!有土匪要进村了,大家……”可别小看这句话,里面的学问大着了,而且外人一时还真不明白这话的真谛:‘土匪要进村了’,不仅说土匪还没到村口,也是对大家说明这次来的是谁。加上后面的话,再结合向家村建立在半山腰处的地理优势,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土匪离村子最少也有十五分钟的路程,最少,他们也才刚到山脚下或者山顶上。‘大家快带着刀枪和粮食到村长家集合!’这话的意思是:大家听村长的,要是土匪多,那就统一起来往深山里钻,要是少,那就撤退到牛栏洞里,跟土匪打消耗战。反正这时候集合,就是一种不要着急的意思,而统一安排,人多力量大,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都熟门熟路,自然都清楚里面的门路。
向老三眉头皱的更深的原因是:听这喊话人的声音,居然是自己的大儿子向大有。他和老二等人不是被送到他二舅家去了,怎么这时候跑回来了?
“老婆子,快收拾一下东西,来土匪了。”快步进屋,边对厨房那边喊了句,边走进卧房。
出来时,他腰间插了两把短火枪,右手提着两把长火枪,左手提着两个袋子:一个装着火药,一个装着铁砂子。
坐在门边,边给火枪装火药和铁砂子边等待着。
“阿爸,土匪要来了,阿妈收拾好东西了么?”
向老三眼皮一翻,温怒道:“你怎么回来了?”
“我不放心你和阿妈,就回来看看,没想到在那边的林子里见到土匪正在做饭,说是要血洗我们向家村,吓得我赶紧抄近路跑来报信。”
向老三本欲作,可一想到这也是孩子的孝顺,一时又不忍作,只得拿起一把倒立在墙边的火枪递给儿子。
“阿爸,我还要敲锣喊话……”
“屁大个村子,喊的再多也白喊,几声就可以了。”
“那我进屋喝口水。”
不久,向大友提着火枪出来,蹲在向老三身边。还没等他开口,却见一个中年人,提着把火枪走来,远远地就问道:“大有,来了多少土匪?”
“大概有一百多人。”向大友赶紧进屋,提着两把椅子出来,给来者递一把后,继续说:“他们正在山脚下右边几里外的林子里休息做饭,我怕被现,只能偷偷看了下,黑压压地一群人,估摸着不会少于一百人。”
“他们没说别的?”
见向大友摇摇头,来者跟向老三对视一眼,沉声道:“三哥,估计跟上次的事有关,田应龙这个大土匪是来报复的。”
土匪本着抢劫的目的来洗劫村落,一般不会伤人。可要是为报复而来,那就什么都别说,少则全家多则全村被屠杀光,也不是多么稀罕的事。
向老三点点头,沉吟了一下,对向大友说:“大有,你马上抄小路去镇上找红军,他们答应过我,只要我们这儿有需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事,他们都会帮我们。”
向大友提着枪站起来正要走,却见阿妈快步走来,将三个糍粑粑和一个装水的竹筒递给他。
等向大友跑出去后,向老三将装好火药和铁砂子的长火枪往墙边倒放着,抽出腰间的短火枪,边装填弹药边说:“石头,你带着那些回来的年轻人往后山跑,我带着老人们到纽兰洞里吸引一下土匪。”
这是没办法的事:就算往深山里跑,可老人们年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