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面貌丑陋。他们上了酒楼,便在二头领对面坐了下来,早有酒保给他们上了酒菜。他二人饮了几杯酒,只听那大个子说:“兄弟,你说我们今天走那条路?”那小个子说:“还是武提辖的办法,绕道水头,别出事儿的好!”那大个子说:“就你我二人,完全没必要绕那么远,我们走白家庄下去,从大麦郊翻黑龙岭过去,就到了温阳县东门了。”那络腮胡子道:“也好吧!”他二人的对话,被花花寨二头领听了个清楚。花春英悄悄对花廷琼说声“一会儿,跟上去,拿下二人问问情况,再作道理!”花廷琼点头。一会儿,二人酒足饭饱,起身走下楼去。花春英、花廷琼和几名军士便也跟下。

    花春英她们下了酒楼,看到那二人上马向东而去,花春英让众军士先在酒楼之下再休息一会儿,自己和花廷琼上马只带四骑女护卫追了上去。她们追到一座山下,看看路上再无行人,二头领快马加鞭追上二人,二人见马后有人追来,心中患疑,头也不回,加鞭飞奔。那花春英左手勒缰,右手一扬,早有两支袖箭出去,只听“咕咚”“咕咚”两声,前面那两匹马早已倒下,那二人也从马上掉落路边。四名女护卫翻身下马,将那二人拿下。花春英她们将那二人押进山下一条僻静的山沟,早有女护卫从二人身上搜出那贺知府写给武提辖的文书。花春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过文书,问那二人道:“原来你二人就是刘横、卫霸么?”那二人跪在山沟的小石河里,连连叩头道:“正是小人,正是小人。”花春英道:“你们可认得你家姑奶奶我是何人?”那大个子刘横道:“你们莫非就是花花寨的二位头领?”花春英道:“认得你家姑奶奶就好,要想活命,你们把这几天,从温阳县到石州府所发生的事,都给我仔细招来!”花廷琼和四女护卫军士也都喝道:“快讲!”那刘横、卫霸早已吓得丢了三魂,走了七魄,便一五一十的,把他二人当初如何拿住张四姐,到今天赶往温阳县要和武提辖再去重拿张四姐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二人只求饶命不杀。花春英听了刘横、卫霸的供说,觉得这事不可思议,就连那花廷琼和四女军士也如听瞎子说书一般,奇怪得瞪起眼。花春英觉得刘横、卫霸二人不像是在说慌,她想,这事一下子弄不明白,王进、郝都头二人又没大事,不如撤回山寨再作道里,想到这里,她令花廷琼赶往酒楼之下,带回化装成商贩的军士,取消进石州府的计划。花廷琼上马而去,她便和四骑女护卫军士把那刘横、卫霸绑在马上奔山寨去了。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十七回)() 
十七、雀鼠谷李俊舍身保陈廉风陵渡赵虎忘死救张龙

    花春英和四名女护卫军士将那刘横、卫霸带回山寨先关了起来。一会儿,花挺琼也已领着人马尽数返回。二人决定明日上午去崔家庄看看张大姐再作道理。

    再说嘉佑三年八月七日下午未时一刻,那新科状元陈廉、禁军教头李俊,奉旨从东京汴梁城动身,要到河东路石州府温阳县上任。他二人带领禁军一千从风陵渡渡口,过了黄河。取道河东府、晋州、直奔温阳县而来。八月十一日,一行人马早已来到灵石地面的一个险要去处。这地方山高涧深,栈道曲折,是灵石县有名的“雀鼠谷”。这里天生本无路,是隋开皇十年,隋文帝要到河东的管涔山天池避暑,下令开山建起的栈道。雀鼠谷,意谓其道路峻险崎岖,只有鸟雀、鼠类才能通过。雀鼠谷北起灵石县北部的冷泉关,南至阴地关,栈道盘曲长达30多公里。中这样描写:“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偏梁阁道,垒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一行人马走上栈道,新科状元陈廉和教头李俊走在最后。那陈廉,字洁玉,是河东路洪洞人,二十**岁,生的眉清目秀,更加才华满腹,是嘉佑二年进士。多家达官显贵都欲争其为婿,那陈廉都婉言而拒,已致东京汴梁城再没有人给他提亲,至今仍是孑身一人。那李俊,字保国,河北东路德州人氏,二十六七岁,生的俊美,打小就在开封府,拜师学艺,学成一身武艺后被师傅带进禁军,在一次校场比武中胜出,成为年轻的教头。那栈道有一处最狭窄,人只能下马慢慢通过。忽然,头顶山崖滚下一块巨石,那李俊拉马刚刚过去,巨石下来。只听“轰啦啦”一声响过,栈道被砸断一截,那陈廉连人带马掉了下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李俊也跳出栈道,喊声“嗨”急速下落的陈廉竟被他用力推了上来。可是李俊却向下落去,他一个翻身脚尖点住山崖突出的一块石头,向上窜起。可谁知这时,头顶又落下一块大石头。可惜一个年轻的禁军教头,就这样丧生涧底。众军士都大哭。那陈廉更是痛不欲生,几次要跳下栈道,被军士抱住。陈廉冷静下来,立即令几名军士用绳索攀援而下,将李俊的死体拉了上来。一行人马抬着李俊一边哭泣,一边行进。

    陈廉带领众军士走出栈道,来到灵石县一处叫“英武谷”的地方,将李俊埋葬。这时已是傍晚酉时三刻,天阴暗下来,下起了细雨,陈廉和众军士都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冷。前面不远就是三环口,快进温阳县的地界了。陈廉他们计划先驻扎在温阳县西曲镇,休整一天后,再进温阳县城。

    再说嘉佑三年八月初八日上午辰时三刻,那钦差大人包拯带皇上圣旨,尚方宝剑,在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五百皇家卫士以及龙旗牌棍的簇拥下出了东京汴梁城,很快来到风陵津渡口。包拯因为要赶近两千里路,弃轿骑马而来。他在马上看这渡口真是:“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的。人们传说这渡口的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得来。据说轩辕黄帝曾和蚩尤大战于琢鹿之野,蚩尤放出漫天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方向,无法作战。正在万分危急之时,黄帝的的贤臣风后匆匆赶来,献上他刚刚制作成功的指南车,给黄帝大军指明方向,黄帝按照指南车指明的方向率大军向蚩尤杀去,终于战胜蚩尤。风后却在这场战争中被蚩尤部杀死,当时就埋葬在这里,后人建起“风后陵”。风后陵,在赵村东南,高六尺余,周围约九丈,这里古称风陵关是因唐代圣历元年(689)在此置关。又称风陵津,因是黄河南泄转而东流之地。津即渡口,所以后世称为风陵渡。

    包大人一行人马,来到渡口,早有风陵津守军安排好渡船。包大人让众卫士和所有马匹先渡过去后,他才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登上一只大渡船。艄公喊起号子,那船向对岸划去。谁知,船到河心,刚才还风平浪静的黄河,骤然起了波涛,一个浪头陡起丈余,向渡船打来。这时,包大人和张龙正站在船头观赏黄河风景。张龙见大浪袭来,立即转身拉回包大人,大浪已下来,情急之中,张龙将包大人猛推一把,包大人向后倒退了几步,早有在楼舱下站着的王朝、马汉扶住。这时,大浪已打在船头上。那船头一低,张龙落入黄河。

    接着,又是几个大浪,渡船在浪中一下跌入谷底,一下又升上峰顶。众人站立不住,可那赵虎却一着站在船边注目寻找张龙,只见他一跃,跳入黄河。

    原来,那张龙是旱龙一条,根本不识水性。他在黄河里挣扎,被黄河大浪卷起,向东去了。那赵虎见状,便一跃跳入黄河,向东急速游去。这是顺流追救落水者,在波涛汹涌的黄河里如果没有高超的水性,恐怕永远也追不上。可这赵虎虽没长翅膀,却是一只能下得水的老虎。只见他从水里窜出,向前飞去,就这样几窜,几飞,赵虎早拉住了张龙,向南岸返去。

    这时,黄河浪头已小得多了。赵虎将张龙架上岸去,让他吐出几口黄河水,张龙清醒过来。一阵马蹄声响,十几名风陵津守军骑马沿岸追来,见二人无事,便扶二人上马返回渡口。包大人他们已安然脱险,渡过黄河,都在对岸着急的眺望。那王朝、马汉也带几十名卫士从北岸下去搜救二人,刚刚返回。

    休息一刻,赵虎见河面平静下来,才和张龙重登渡船向北岸去了。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十八至十九回)() 
十八、崔文岁运气通真元张四姐天山盗雪莲

    自那日张四姐给崔文岁一本天书后,崔文岁便天天去读,可谁知那天书却有些奇怪,总也读不完。几天下来,崔文岁已知道如何诊脉,也知道如何用药,接下来他读到天书的。这天是八月九日早饭后,崔文岁拿起天书又读道:“太极太虚分天地,气生形兮形寓气。。。。。。。”一盏茶的工夫,崔文岁又读到。。。。。。读完后,他又放下书背诵了一回。一点不错,一句不落。他感到有点气闷,便走出屋子。四姐正在院子西角教小玉和廷芳功夫,他便走过去看。这时,廷芳正在练“九霄飞蛇银枪法”,这是张四姐刚刚教过的。崔廷芳将一杆银枪使到极快时,院子外的树叶纷纷落下。忽然,他的银枪脱手飞出,箭一般向院子对面的山上飞去。崔文岁听到银枪飞的声音,又看到银枪飞出的气势,他突然记起天书上的“元气法”;口中默念一句,一股真气骤然从丹田升起,直贯脑门。忽然,崔文岁变成另外一个人,只见:金盔金甲,腰挂宝剑,箭眉大眼,年轻俊俏。真个是威风凛凛,光彩四射,不似皇宫大内兵,恰像天门金甲将。只见他一伸手,早将手伸到对面山腰,轻轻一拉,便将那插入山中的银枪取回。崔小玉和崔廷芳一下惊呆了,那张四姐先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