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用借鸡生蛋诡辩术,往往是因为问题复杂,或对手对你怀有敌意,或对手心怀鬼胎,不便采取平常手段对付,而且你的论证与他的论证必须要有相通的地方。
74。自语相违前后矛盾
——自相矛盾术
自相予盾诡辩术亦称自语相违诡辩术,它是通过破坏思维的确定性,搞乱两个相互矛盾和相互反对命题之中必有一假、不能同真的逻辑关系,以达到为自己的观点作辩护的诡辩技巧。
自相矛盾诡辩术,是商业经纪人、民事纠纷调解人、法律顾问处理其受理案时常用的工作手段。
渭水水势很大,郑国有个富人过河被淹死了。有人将尸体打捞上来后,妥善保存。
死者家属得悉后前来赎尸。捞尸人知是富人家,因而索价很高。死者家属无奈,只好去请教当时著名的辩士邓析。邓析告诉死者家属:“不用担心,也用不着给高价,反正他留着死尸也没用。”死者家属听后态度强硬起来,捞尸人没招了,也去请教邓析。邓析又说:“不用担心,也用不着降价,反正别的尸体是无法凑合的。”结果双方都很满意,邓析从中得了两份礼。
邓析运用自相矛盾诡辩术,把首尾一贯的原则抛到了九霄云外,此一时。彼一时,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结果不仅不得罪人,还到处获利。
有一个《三项提案》的故事:
有一间礼拜堂多年失修,残破不堪了。请来翻修教堂的建筑师极力主张在原地重建一间新的。长老会主席得悉这一报告后心里不赞同,但他却说完全同意,并很高兴地提出三项提案供长老会审议,结果:一、建筑新的礼拜堂——一致通过。
二、新堂建成以前,暂用旧堂——一致通过。
三、用旧堂的砖石砌新堂——又一致通过。
照这三项决议执行,新礼拜堂永远建不起来。原因很简单,三项决议之间自相矛盾,执行这条,就违背另一条,执行另一条,又不符合那一条。长老会主席用的就是自相矛盾诡辩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某国空军曾制定出这样一条军规:如果飞行员被医生断定有精神病,他可以不参加作战飞行,但在退出作战以前,他本人应当提出不参加战斗的理由。
这条军规亦是运用自相矛盾诡辩术。军规的前后要求也是自166相矛盾的。既然是经医生诊断有精神病的可以不飞行,却又要求被断定有精神病的飞行员退出作战飞行前要提出具体理由。如果精神病者有如此能力,那他就不是精神病患者了。
如这条军规执行下去,便不会有精神病飞行员退出战斗飞行。一下子堵住了借口不参加作战飞行的人的嘴巴。
75。模仿对方故意错解
——将错就错术
将错就错诡辩术,就是诡辩者模仿对方或转述旁人话语中的错误,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或故意将话语说白,以增强语言的奇趣。其施用技巧有三:利用话语中的某些词语的相近读音将错就错。
如《红楼梦》第二十回:
(宝玉黛玉)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么‘爱’三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湘云笑道:“……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呀,‘厄’的去!”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故意错解某一言词话语的含义。清朝大巨李鸿章有位亲戚李某,胸无点墨而热衷于当官。有一次他参加科举考试,打开考卷一看,竟有一多半不认识的字,不由得心急火燎,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眼看交卷时间就要到了,他灵机一动,提笔在试卷上写道:“我乃李鸿章大人的亲妻。”
因“戚”字不会写,他只好以“妻”字来代替。
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时读到这句话,不禁捻须微笑,在卷上批道:“所以本官不敢娶(取)你。”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将句子的语法规律或语义关系搞乱而将错就错。赵树理在《灵泉洞》中为刻画刘石甫这个人物就是运用此手法:刘石甫说:“我们的抗战,打了两年多日本了。我们的中央军‘进行’到我们的‘原籍’来了。他们的共产党都被抓住了。我们的国民党都‘秩序’了,我们的吴参谋来给你们训话。大家要‘严重’地听,越‘严重’,吴参谋越喜欢,就是这个‘问题’。”
在平时的言语交谈的交往中,运用将错就错诡辩术可以使话语活泼生动,幽默而饶有风趣。
有时故意把一些不通的话语转达出来,还具有讽刺的作用。76。扬厉推演暴露无遗
——扩大显微术
扩大显微诡辩术就是洞悉论敌错误命题中隐蔽的荒谬点,扩大其范围,加深其程度,强调其性质,扬厉推演,使其荒唐之处暴露无遗的诡辩技巧。甲以为乙这次来是要借钱买车的,决定有意阻拦。当乙来和甲讨论要不要购买外国轿车时,甲告诫乙说:
“还记得我们买过的外国轿车吗?我们买的每一辆外国轿车,都有那么一点点使人头疼,修起来又费时间的小毛病。还记得我们有时找那出了毛病的零件多么难找吗?”
其实乙已拿定了主意,选定买福特牌轿车。他说:“呵,朋友,你认为福特牌轿车会像那哄人的漂亮的四轮马车一样,一下子全报废吗?”
甲为了阻拦提了一些小毛病,乙猜透了他的心思,故意运用扩大显微诡辩术把它扩大为所有部件全都报废了。甲顿时语塞。一位演员出国拍电影,其中有一部影片她演了一个裸体镜头,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某大学中文系学生对此展开辩论:甲方:“她演裸体是为追求真正的艺术,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乙方:“通往艺术的道路是很多的,为什么偏要演裸体镜头呢?如果像对方所说演裸体是追求真正的艺术,那么,妓女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了。”
甲方:“乙方同学应当清楚,在外国当演员和中国不同,要想成名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外国艺术界的竞争又非常残酷,没有名气就很难生存。演裸体从某种角度可以提高一个演员的知名度,因此,这个演员是可以理解的。”
乙方:“演员的成名应当凭演技,而不应当凭不正当手段。如果为了提高知名度,而不考虑其人格和国格,那么,还真不如裸体逛街更能引起‘轰动效应’。”
乙方由“裸体”逐步引伸,扩大其范围,强调其性质,使甲方的辩护时时处于被动之中。
运用扩大显微诡辩术时,要选择对方论题中最荒谬的论点为突破口,然后高点强攻。
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朗宁,生于中国,是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的。当他三十岁竟选省议员时,反对派诽谤说:
“朗宁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切斯特·朗宁从容地反驳道:
“喝什么奶就形成什么血统,这是一个十分荒唐的逻辑。“当然,我承认,你们可能喝过加拿大人的奶,但是,你们又难免喝一些加拿大的牛奶,那么在你们身上不是既有着加拿大人的血统,又有加拿大牛的血统吧?你们岂不都成了‘人牛血统的混血儿’了吗?进一步说,也许你们长大不能仅靠‘喝’,自然还得‘吃’,吃鸡脯、吃猪排、吃羊腿……这样,你们的血统实在是很难认定了。”
朗宁选准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展开论述推论,使其结果更为荒谬。运用扩大显微诡辩术,关键是要扩大你的显微镜的范围。这个显微镜是你在论辩中自己制造的,因为它是一个推理过程,把别人的谬论放在你的显微镜下,显微镜就成了“照妖镜”。
77。求同存异谋求一致
——异中求同术
在论辩中,从对方与你所言及的两个不同事物中寻找到一个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恰能作为反驳对手的论据,这种方法就是异中求同诡辩术。当对方对你进行挪榆、讽刺、挖苦时,异中求同诡辩术可以把对方的辩词引申,用以寻找到共同点来反驳对方。
地主买了一块猪肉,让长工拿着,不小心被几条野狗叼跑了。地主让长工把肉追回来,长工说:
“东家,我们长工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回肉,你就一次不吃有什么要紧呢?”
地主蛮横地说:
“你们吃不着肉,是因为你们没有这份福气。”
长工听了笑着说:“这么说,刚才那几条野狗同你一样有福气啦?”长工在这里从“吃肉”与“吃不着肉”中寻找到一个共同点,也是一个有力的进攻点:能吃肉就有福气,由此推出地主与狗都有福气,有力地讽刺了地主。
运用异中求同诡辩术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异”说明有两个事物,前者是对方的辩辞,而后者是自己复辩的辩辞,在一般情况下,复辩的辩辞是针对对方的辩辞演绎而来的。二是,“同”与“异”也是一种辩证关系,要灵活运用,相互渗透。在火车站候车室里,一个中年男子很想和他身边坐着此时少妇搭话。他见少妇穿着一双肉色丝袜,便嘻笑着问道:
“请问你这双袜子是从哪儿买到的?我想给我的妻子也买一双。”她冷冷地看了这男子一眼,说:
“我劝你最好别买,穿这种袜子,不三不四的男人会找借口跟你妻子搭腔。”
这个中年男子存心不良,找话搭讪,结果被少妇顶了回去。虽然为同一个话题:袜子,但是,一个是少妇穿着,另一个是要给妻子买,少妇从中寻找到一个进攻点,即你妻子穿上也会惹出不三不四的男人搭腔,这与眼前发生的事是相同的。因此,少妇的反驳是极为有力的。运用异中求同诡辩术,能够帮助你在论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