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罗斯的动作,中国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俄罗斯人在甩包袱,可是这些包袱,却是中国愿意看到的,把这些人送到俄国聚居点里面,又是一些人手,可以增加革命党的实力,甚至直接增加革命党军队的数量。
一方有意,一方有心,双方默契的配合之下,海参崴完成了减负,海参崴剩余的军民,达到了150万,人数少了100万,可是的几乎是人人皆兵,战斗力和实力上面,也上了一个档次,少了100万人,对于后勤,对于食物,也都减少了很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知道了中*队,不会在短时间之中攻城之后,俄军开始大规模的加强了海参崴的防御,那些不稳定的农奴,不适合加入军队之中的,还有那些妇女儿童都送出去了,主动让中国人俘虏,既然他们不能为守城贡献一点的力量,那么放走他们是最佳的选择,放在城市里面,怎么也创造不了价值,反倒是浪费粮食,海参崴之战,在兴凯湖之战之后,已经变成了绝对防御战,甚至连远东军区司令官都看不到希望了,只要明年,俄军攻击赤塔不果的话,他甚至想到了投降。
中国对于海参崴几乎是防御的密不透风,俄罗斯人的动作他们当然知道,100万人可以减少海参崴的消耗,对于攻城不利,可是无论是250万,还是150万,甚至是更多的精锐力量守城,对于西北来说,没有多少的区别,把人员送出去就好了,真的只剩下战斗力量的话,还真的是好办,无论是飞艇,大炮,还是飞机进行覆盖性的集群轰炸,都可以把他们给清理干净了。
大量的俄罗斯平民,在中*队的接引下,顺着西伯利亚,慢慢的向中国而去,越是距离中国国境线近的地方,走起来就越是快,对西伯利亚的漫长攻击过程,让西北的工程队跟进来了,现在距离俄中边境向北150公里的范围之内,已经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和公路,从国内运输而来的后勤物资,顺带在回程的时候,带上这些难民。
加上从海参崴退下来的,整个东西伯利亚700多万人,其中400多万,都被中*队带走,他们通过铁路先是抵达哈尔滨,然后在哈尔滨通过铁路枢纽分流,前往蒙古国内。
跟外线不一样,在中国国内的,庞大的铁路体系,足以让任何人,通过铁路线,轻松的到任何地方去,400万人虽然庞大,可是一辆列车极限可以容纳小2000人,400万人,也就是2000列列车而已,这点,对于西北来说,并不困难,在整整1个半月的时间之中,从4月一直延续到夏天到来的前夕,每天都有超过500列列车,运载着满满俄罗斯人,向着蒙古,向着中国西部而去。
在蒙古,在整个中国的西部,完全由俄罗斯组成的城市,一个个的兴建起来,从原来,给革命党预留的,在蒙古中东部的那个城市开始,有了这个城市的构筑经验,再从一些本身就有基础的城市之中,稍稍修改,就交付给革命党,伴随着从西伯利亚俘虏的人力不停的增长,在属于革命党控制的人口也开始暴涨了。
这样的城市,从最开始的5个,增加到了15个,每一个城市都拥有5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革命党控制的人口达到了惊人的750万,他们除了简单的警察之外,就不拥有武力,他们的一切防护是交给中国的,但是在蒙古沙漠附近,一处庞大的兵营之中,有一只俄罗斯的军队的。
这是俄罗斯的革命党,是在西北的支持下,组建了军队,在西伯利亚,当时特种部队的行动,不但解救斯大林,还解救了大量其他革命党,对于这些人,中国方面没有做任何的甄别,只是让他们凑在一起,如同养蛊一样,把毒虫都给凑在一起,自然会诞生一个最强者。
革命党将会是中国的棋子,以中国目前的实力,是不担心被这个棋子玩脱的,这样的话,当这个棋子越强大,他所掀起来的风浪也就会越大。
不过,让杨元钊没想到的是,在这个选择中间,斯大林还是脱颖而出了,作为一个格鲁吉亚的硬汉,他在西北的一系列的考研之中,走到了最后,不但获得了大部分革命党的认可和支持,也获得了西边观察员的认可,甚至进入到了西北军校,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军事训练,丰富了军事知识,特别是现代的战争。
基于西北二线部队标准,建立俄罗斯工农红军,在现有人员之中选择,之前只是赤塔周围的,和以前俘虏,也就是300万不到的,其中部分老弱病残,就减去了一半以上,加上布尔什维克的推广并不顺利,只是组建了7万人左右,分成了5个师。
中国对于革命党是相当的支持的,这些军队,几乎要什么给什么,二线部队标准的武器,大量的教官,还有每天无数的训练机会,这些都是实弹,在不停的训练之中,这一只部队的实力在快速的增长着。
对于这个效率,中国感觉到没什么,可是斯大林却非常兴奋,这是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从成立之后,空有比较强大名气,可实力上一直不怎强,发动工人群众,在底层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惜没钱,想要控制几个军队都做不到,现在,终于拥有了一支队伍,哪怕只有7万人,者却代表着未来布尔什维克的种子,为此,斯大林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扑在这个被命名为俄罗斯工农红军的队伍上面,不但全面的参加了军队的建设和训练工作,并且把各级的党组织,也建立在了军队之上,有他的心腹,有他的追随者,党支部几乎建立在了每一个连上面,真正的把这个队伍的建立成了一个党军。(未完待续。)
ps:第一章送到,另外一章,9点半之前!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大师级科学家()
杨元钊很清楚目前西北的不足,缺乏巅峰的科学家,也想过,用捆绑的方法,把后世的一些科技的大师给弄来,可是目前称之为大师级的人物,整个世界都没有几个,也都已经进入到了统治者的视野之中,偶尔一两个有机会的,却不可能用绑来。
一个科学家,勉强是没有任何的用途,科学家脑子里面的东西,谁也弄不出来,一个大师一级的科学家,除非软禁起来废掉,否则的话,让他接触到研究,稍稍用点坏心眼,把你的研究方向,向着歧途上面引导,或者干脆研究出什么大杀器之类,顶级大师级的科学家的破坏力,杨元钊是非常清楚,令二战结束,并且让整个世界在核恐怖的铁幕之下瑟瑟发抖的,正是爱因斯坦,虽然他提出了理论,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建造之中,可是如果美国的计划,有他的加入的话,说不定会更快。
最顶级的科学家,只有自己人才值得相信,就算是为中国工作了这么多年的特拉斯,他也不可能接触到西北最核心的项目,中国在各方面要想获得发展,真正的站在世界民族之林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大师级的科学家,甚至还不止一个,否则,在杨元钊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科技,就如同空中的楼阁一样,很容易就被海浪打到了沙滩上。
杨元钊想要中国发展,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出现大师的基础,可国在基础学科之中,错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哪怕是西北提出了义务教育,全民普及科学,杨元钊甚至为此付出了海量的资金和经历,时间太短了,目前只是学习和赶超的过程之中,或许会诞生一些合格的大科学家。类似特拉斯,爱因斯坦这样的最顶尖的科学家,这些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个时代的历史,跟杨元钊所知道的时代。已经截然不同了,在杨元钊的先知先觉之下,中国已经足够的幸运了,有了他,在电力。无线电,甚至是计算机领域,都有出色的发展,特别是电力领域,目前西北在店里领域,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各个主要国家,单台的容量几乎是世界上最顶尖的10倍以上,最关键的是,已经触碰到了临界这个概念的,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根基之一。他的发展,注定关系到了整个的生产力。
杨元钊也知道急不得,在他的推动之下,只要未来20年时间之中,中国关于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不减少,维持在现在的份额的话,20年之后,中国伴随着科技的投入,庞大的人口基数,开明的政策。会诞生一系列的大师级的科学家,但是现在,还不行。
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收获,虽然杨元钊一手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制度,在庞大的资本的推动之下,他几乎用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中国儿童受教育的比例,让文盲率直线的下降。可惜从没有体系走向有体系,急功近利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的人员都是经过了2…3年的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之后,就走上了工作岗位。
这些人之中,或许会诞生一些不错的研究员,可是距离特拉斯,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师,真的差的不是一般的远,20年的时间,只是让一切都体系化,完善化,用最扎实的根基,在亿万民众之中挑选出大师一级的人物,20年的时间足够一代人的成长,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会跟现在截然不同的。
20年后,在西北变革开始之后出生的那一部分人,他们可以说从小就享受到了西北教育,医疗,营养等方面的好处,1910年左右,西北就集中了整个中国7成以上的人员,无论是个人待遇,还是医疗营养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关键的是,在1916年的时候,1910年出生的正好六岁,最少受过3年的学前和幼儿教育的孩子们长大,他们会按部就班的完成16年,甚至20年的教育,厚积薄发的学习,会让真正的天才脱颖而出。
既然大师没办法诞生,那么就只能够按照老路来走,电磁波从出现之后,就极为重要,英国人用他建立了有线电报,几乎控制了整个世界,以往可能要两三个月,才可以传递过来的消息,借助着遍布全球的有线电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