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腋鞯氐闹г慷踊乖诼叫侠矗绞焙蚝芸赡芑峄燮鹨恢ё苁虻拇缶�

    至于武器,光目前来说,他就有大小抬枪有一万杆,大小火炮三百门,其他虽然都是大刀长矛跟弓箭,但也多是器械精良,而且粮饷充足,士卒精悍,可以说清军在京津地区能打的主力部队,都调给僧格林沁了。

    而淮安守军呢?根据僧格林沁探到的消息,目前为止就只有王三武所部一个不到四千人的步兵团,一个一千人的骑兵团外加三万民兵,总共不到四万人。

    淮安虽说是江南水乡与北方平原交界的地方,但实际上小河比较少,算是地处平原,十分有利于骑兵的驰骋,所以僧格林沁自认就算无法尽快打下淮安城,困住对方是没问题的。

    只要困住淮安城,到时候他可以围点打援,用自己强大的骑兵在野战中把精武军的救援部队击败,到那时,困守孤城的淮安早晚要陷落。

    甚至是,僧格林沁还幻想着在击败精武军来援主力后,可以趁势南下,到时候一举收复富庶的江南也未可知。

    僧格林沁此时的确是很自大,甚至有些目空一切,不过他的这种自大对士气的提高也有点好处,至少他的部队看起来士气高昂,还挺像那么回事。

    正因过于自大,他大喇喇的把部队拉到了桃源县,也就是后世的泗阳县,并把桃源县当作前敌粮台,稍作安排后,就率军打到淮安城下,在离淮安城十里外扎营立寨,跟淮安城针锋相对。

    看到精武军固守不出,僧格林沁更是自傲,虽然没有更大胆的四面围困,但也散出三千骑兵轮流的到处驰骋,把淮安城周围的地方都用骑兵围了个遍,可以说只要淮安城有个风吹草动,他的人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他。

    僧格林沁虽然自大,但脑子还没糊涂,面对淮安坚城,他并没有玩什么强攻,而是老老实实的呆在营寨里,明摆着是打着围点打援的心思。反正他不缺粮草,如今又刚刚入秋,大家就一起耗吧。

    在僧格林沁看来,时间跟地利都站在他这边,等的时间越长,他的援兵就越多,准备就更周全,到时候他是以逸待劳,精武军的援军却是远道而来,自然是自己这边胜算更高。

    另外这里都是大平原,最适合骑兵作战,他有上万精锐的骑兵,精武军就算远道而来,也是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在平原环境下,面对自己的骑兵冲锋,绝对是胜少败多,因此他对胜利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这当然都是僧格林沁的想当然,不过与僧格林沁差不多想法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怎么说呢,这大概就是无知者无畏吧,在他们想来,连洋人他们都打败了,比洋人还不如的精武军又能强到哪儿去?

    虽然精武军对太平军战绩彪炳,而太平军又曾经打的清军鬼哭狼嚎,但僧格林沁认为那是因为清军主帅无能,并不能说明太平军多厉害,或者说精武军多厉害。

    想当年林凤翔跟李开芳怎么样?那是发匪中最精锐的部队了吧?还不是在他僧格林沁的手中吃了败仗?

    过去僧格林沁没去打太平军,那是还要防备洋人,还要拱卫京师,再加上太平军占领的地方多是水乡,不利于骑兵作战,但现在主客异位,如果精武军敢来淮安,他绝对要给精武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其实以王三武的脾气,要是依着他的本意,绝对不会让僧格林沁的部队来到自己城下,他之所以摆出一副固守待援的姿态,完全是因为李永吉给他下了这样的命令。

    原因很简单,不是李永吉认为王三武的部队打不过对方,而是不想有个万一。

    毕竟王三武在淮安城中别看人挺多,但多是征召不久的民兵,真正能打的部队就只有一个步兵团加一个骑兵团,而且这还不是原先的老团,而是夹杂了大量新兵的部队,战斗力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至少作战意识没法等同。

    所以面对僧格林沁的五万大军,特别是有一万多精锐骑兵的部队,李永吉不希望对方过于冒险,不想让他跟对方出城野战,这跟打李秀成的时候完全不同。

    按照李永吉劝说王三武的话,王三武的部队火器犀利,如果固守待援,凭着淮安城发挥自身的火力优势,别说五万,就算十万人,李永吉也绝对相信王三武能守住,但如果贸然出城,这么点人面对上万的骑兵冲锋,恐怕结果就难说了。

    咱们精武军就这点家底,如今又家大业大,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万事求一个稳字,因此让他先凭着淮安城固守待援,等李永吉处理完了内部的事情,就亲率大军过来救援。

    对于李永吉的话,王三武还是听的,何况他也知道这些事儿好像都是他惹出来的,别看李永吉给他扛了,但内部处罚是肯定的。

    如今内部惩处的命令还没下来呢,他可以说还是戴罪之身,现在要是再不听命令私自行动,那估计就算是亲戚也没用了,因此他这次很老实的守起了城,再也不敢随便乱来了。

    “哼,且让你嚣张一会儿!”站在城头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对面清军营寨的情况后,王三武这才撇撇嘴,又摸了摸自己刚剃的光头,“等我家永吉缓过手来,我要你好看!”(未完待续)

第一二四章 广德县的煤化工项目() 
李永吉最近的确是抽不出身来带兵救援王三武,但不是王三武想的那样,要先镇压统治区域内的反对力量,或者是没准备好,而是他正在忙更重要的事情。

    这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广德县正在搞的煤化工项目。广德县拥有大量高质量的气肥煤,质量好,热值高,加上当地水资源相当丰富,地理位置又是四通八达,是皖、苏、浙三省结合部,交通便利,有三省通衢的美称,而且离马鞍山也相当近,如果不提污染,正是一个搞煤化工项目的好地方。可以这么说,单纯从煤化工项目来说,广德县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煤炭质量,都比两淮的煤炭要好的多。

    同时,因为广德县离马鞍山相当近,未来如果开发马鞍山地区的中高品位的露天硫铁矿,在马鞍山建设钢铁厂以及硫酸厂,都需要广德县就近提供原料跟能源。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钢铁工业中,广德县才是真正的领头羊,缺了广德县这个能源供给基地,钢铁工业也就无从说起,而没有钢铁的国家,也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化,很难真正的腾飞起来。

    所以说,广德县的煤化工项目,是李永吉的重点关注项目,也是此时中国的第一个煤化工项目,这可比打一场没啥必要的局部战役重要多了。

    这个项目才刚刚开工没多久,李永吉身为项目的总负责人与物资提供方。在这个项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本就走不开,所以短时间内真的没空再去玩打仗游戏了。

    所谓的煤炭化工。就是指以煤炭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生成气体、液体、固体等半化工原料,再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生产出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一系列化工与能源产品的过程。

    现代社会的煤炭化工能够生产一系列复杂的化工产品,是一个工艺相当复杂的大型化工项目,不过李永吉暂时来说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复杂的他现在也玩不来,因此他的所谓煤炭化工。是一种现代社会早已经淘汰的,浪费比较严重,污染比较大的成熟简易法,主要产品就两样:一个是炼焦。另外一个就是合成氨了。

    炼焦的重要性就不提了,不管是炼铁还是搞电石制乙炔,都需要用到焦炭,而炼焦过程的焦炉气可以直接用来发电,焦油也可以生产乙醚等化工原料,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合成氨就更不用说了,这是现代无机化工的基石,不管是生产硝酸,还是化肥炸药。又或者是合成染料甚至各种化学药品,都离不开合成氨。

    虽然说李永吉可以通过张信达获得全套的生产技术跟相关设备,但清朝的人底子太薄。要想搞出这种工业项目也不是个容易事儿。

    可是再难也要搞,毕竟李永吉跟张信达之间的传送吨位有限,以后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张,不可能全从现代搞化工产品,所以自己的重工业,特别是重化工是势在必行。

    因此早在半年前。李永吉就悄悄的从精武军中的工匠中抽取了一部分年龄在十七岁到二十岁左右,无父无母。没有亲属牵挂,识字率比较高的人员,组成了一个个的秘密研发小组。

    这个秘密研发小组总共不过八十四人,却分成了三个小组,分为钢铁小组,煤化工小组,还有盐化工小组,分别定向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

    为了加快他们的学习与研究速度,李永吉不但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的书籍,还让张信达在现代社会找了些专家教授,穿上白大褂,搞了详细的教学视频给这些人看。

    此外像3d动态演示之类的也一点不缺,总之全都用上了最现代的教学方法跟教学理念,务求让他们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如何生产相关工艺。

    李永吉在为这些人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同时,还提前订购了一批实验器材,让这些人先在实验室亲自试验,亲自验证那些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生产出成品,有了直观认识之后,再利用李永吉采购过来的设备进行工业化制取。

    可以这么说,相关的专项研究,是一早就开始了的,秘密研发小组的建设基本跟精武军的建设是平行的,只不过秘密研发小组从来不对外公布,又一向是封闭化研究,保密等级比李永吉的少年亲卫团还高,因此外人才对这个团体不为所知,甚至以为这个团体就是李永吉的少年亲卫团之一。

    如今,经过近一年的定向研究,这些人已经完全搞明白了如何生产三酸两碱,也明白了如何工业化生产合成氨,甚至如何生产炸药化肥之类的,也都门清。

    当然,他们只是能照本宣科的用对应的设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