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钣兰茄笕俗吖罚艘苑劳蛞唬胍喙鄄煲欢问奔洹�
可是,当帝国海军击败俄国人,俘虏了俄国远征军,并逼迫俄国签署了大涨中国民心士气的《中俄南京条约》之后,这个二鬼子的名声也就风消云散了。
原因很简单,真的二鬼子是不可能跟洋人作对的,既然作对,哪怕以前是二鬼子,现在也不是了。
更何况,《中俄南京条约》里面的内容最近早就被广泛传到全国,老百姓大都知道俄国人大败亏输,不得不跟中国割地求和,把北边一大片土地割让给了中国,而且还要给中国赔款,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大胜利,所有中国人都感觉脸上有光。并因此真心的服了李永吉这个新皇帝。
这个时候,又听说国防军大扩招,想到以后每个月要负担那么多军费。为了湖北的利益,胡林翼在听到消息的当时,就带着左宗棠,乘坐一艘蒸汽江轮,直接来到了南京,想要面见皇帝,希望能够让湖北成为直辖省。
可惜的是。胡林翼来到南京后,却没有见到皇帝陛下。因为据说皇帝陛下此刻在马鞍山忙着什么产业升级,所以国事全都交给首相沈世明。
虽然没有见到皇帝,让胡林翼略有失望,不过能见到沈世明也不错。
毕竟沈世明现在也是大名鼎鼎。身为中华帝国的首相,也算是权势滔天,而且最近一系列的内政外交,他也做的相当出彩。
比如大涨国人民心士气的《中俄南京条约》,他就是中国的签字代表,还有帝国兵役法、青苗法(类似王安石的青苗法,但利息更低,就比免息高一点,而且是直接走银行。不走地方政府,且有借贷过程还有保险,一旦种地过程出现不可抗拒的天灾**等原因而歉收。会有保险补偿。)、农田水利法(主要是规定了鼓励兴修水利,并制定水利设施保护法之类的法律)、工商法(详细规定了工商界各行各业的相关税收,除了这些法律上写明的税收外,其他一切地方杂税全部非法)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法令,也几乎都是在他的手中成型,所以威望仅次于皇帝李永吉。
尽管沈世明自己知道。这些利国利民的法令很多都是皇帝亲自指示的,他不过是把这些皇帝指示重新润色。然后贯彻执行下去罢了,但因为皇帝本身威望就很高,锦上添花也没什么意义,大家谈论皇帝更多的也不是这些政策,而是皇帝在军事方面的才华,所以沈世明也跟着沾光,因为执行这些法令,而被老百姓所念叨。
中国老百姓此时的思想很单纯,那就是圣天子在朝,必然会有一班贤能的大臣辅佐,尤其是开国之君,往往都有一批名臣辅助。
李永吉无疑是古往今来数得上的明君了,既然他是明君,手下的宰相肯定也是名臣,错不了。
总之,沈世明此时在中国的威望很高,胡林翼虽然名声也不小,但跟如日中天的沈世明相比,那就差了不少。
然而,由于李永吉是一个强势的皇帝,所以深知内情的沈世明一直兢兢业业,从来不因为名声大而骄傲自满,所以哪怕面对过气的胡林翼,他也是优待有加,尤其是听说他此次来的目的后,就更加的敬佩对方的勇气。
“胡大人能如此深明大义,佩服,佩服啊。”
“哪里哪里。”胡林翼苦笑了下,“实在是陛下跟首相大人手腕太高,我等招架不来才是。”
“胡大人说笑了。”沈世明微微一笑,“那不知道胡大人今后有什么打算么?您这次放弃湖北总督的位子,真的就一点要求也没有?”
“是的。”胡林翼点点头,“我打算辞官之后回老家办学,有能力的话,也打算办一些洋务,以让我湖北父老也能够沾染这西学之风。对了,到时候,还希望首相大人多多帮忙,别的我也不要,就想要一些介绍西学的书籍。”
“这一点您请放心。”沈世明笑道,“一旦湖北纳入直辖省,就会全部按照直辖省的套路来,在我们直辖区里,从孩童起就要强制接触西学,教科书全部由中央免费提供,学生只需要负责学杂费跟伙食费就行。”
“这我也听说了,还真是个善政。”胡林翼点点头,接着就不受控制的咳嗽了起来。
看到胡林翼咳的厉害,尤其是发现他居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玻璃瓶,从里面倒出一点白色粉末准备吞服,沈世明立刻大惊失色,连忙制止:“且慢,胡大人这是吃的什么?”
“哦,这是我的学生从洋人那弄来的洋药,名曰海落因。”胡林翼笑了笑,“哎,实不相瞒,老夫有咯血症,其他药物都没用,只有这海落因有奇效,所以每当咳嗽的时候就吃一点,倒也有用,只不过这东西似乎只能指标,不能治本,一旦停用,就会咳嗽依旧。”
“果然。”沈世明点点头,“胡大人,这个东西不能再吃了,我跟您明说了,这是毒,不是药。”
“是毒不是药?怎么会?”
“具体的我也说不明白。”沈世明叹了口气,“总之,这药其实是我们自己产的,假托洋人的名号而已,这东西只走出口,自己人从来不用的,就算要用,也是严格限量。嗯,总之胡大人今后切不可再吃,我们这里有更好的医生跟更好的药物,大人的病在你那里或许很难,但在我们这,根本不是个事儿。”
“你是说,咯血症也能治?”
“当然。”沈世明笑了笑,“咯血症而已,我们这里已经不是疑难杂症了。好了,总之胡大人且先安心,我这就向陛下汇报,让陛下派御医过来给您瞧病,保证能治好您的病,您就放心好了。”(未完待续)
第二二六章 合作要讲究公平()
“怎么样,胡林翼的情况如何?”
“陛下,他的情况不太好。”面对李永吉的询问,电话那头的黄宽摇摇头,“我给他做了全面检查,确认是肺结核,而且是晚期,非但如此,他的身体相当差,肝肾脾都不好,幸亏及时来了我们这,要再晚一点,恐怕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是这样啊,像他这种情况,可以尝试保守治疗,比如定期挂水打一些营养液,吃一些保肝护肾的药物,定期吸氧,还要提供无菌环境,饮食也要注意,先把身体调养好。”李永吉道,“等身子调养差不多,再给他做四联药疗法,要不然,一下子就上抗菌药,他身体会受不了的。”
“是,陛下,我一定会这么做的。”黄宽道,“四联药物疗法我也从书中看到过,不过我们这里只有链霉素,其他药物都没有。”
“放心,我会让人用最快速度把相关药物送去你们医院的。”李永吉道,“暂时来说,你先给病人定期吸氧,吃营养粥,挂营养水,稳定下病情,稍后专门空出一个房间,彻底消毒,然后安置一台负离子机,让他在最好的环境生活。
总之,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明白了么?”
“明白了,陛下。”
挂了电话之后,李永吉呼了口气。
沈世明打电话汇报胡林翼情况的时候,李永吉正在马鞍山工业基地。一门心思搞重工业的扩张与升级,不过在听到胡林翼的情况后,他还是给予了最大的重视。直接把他转去110区秘密基地里的医院中去,因为在那里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中国目前最好的医生。
之所以这么重视胡林翼,除了有所谓千金买马骨,表彰第一个放弃权位的自治省封疆大吏外,更多的还是出于敬佩对方的风骨跟境界。
虽然到了李永吉目前的地位,对于所谓历史名人他已经不再感冒,比如对于李鸿章他就并没有特殊优待。但是胡林翼这种一心为公的思想境界还是十分值得表扬。
而且,胡林翼门生故吏很多。在湖北风评很好,如果能护住胡林翼,治好他的病,今后不管他做什么。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宣传。
过去,李永吉一直宣扬法治,不过经过沈世明的一番劝说后,他也明白了在如今的中国,一味追求法治是不合时宜的,还必须加入人治,用当今流行的普世价值观去辅助法制建设,而不能用后世的价值观去衡量这时代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树立几个道德模范。宣扬崇高的道德观念就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避免过早陷入全面拜金的洪流。
以前李永吉还是草根的时候。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困境,让他满腹牢骚,而且什么都不相信,尤其不相信政府的所谓道德宣传,认为那是虚伪与虚假的代名词。
不过穿越这么久,随着身份的变化。李永吉也慢慢明白一些道理,那就是有些时候吧。遮羞布的确是需要的,一些看似虚伪的道德宣传,也更是需要,因为如果政府连这些宣传都不做,那么社会风气只会滑落的更快,到时候造成的损失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所谓的民族特色,很多时候其实是跟传统以及社会风气相挂钩的,而且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引导,怎么去维护。
中华文明的确有很多糟粕,但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东西,尤其是像尊老爱幼,舍生取义等传统美德,尤其要值得提倡,而不能当做虚伪而摒弃掉,那样反而会丧失掉中华民族的灵魂。
李永吉一直觉得,后世的红色中国,很多地方其实已经丧失了中华传统的美德,更多的是跟风西方。
这不是说不好,毕竟西方的道德观念也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全盘西化还好,可你西化的又不彻底,搞成四不像,只学了西方拜金主义等坏毛病,却没学会西方人的平衡与宽恕,最终形成了一套新传统,结果物质越来越充足,整体国民素质却反而越来越下降。
因此,李永吉决定利用胡林翼这个事件,把一些道德楷模吸收进来,以增加政府形象,同时也给别人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有才能,一样可以在新朝大展宏图。
至于胡林翼以前出入花街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