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让中国人继续沿着俄亥俄河东进,真的打破匹兹堡,那美利坚合众国就真的要完蛋了。

    要知道,时至今日,匹兹堡已经代替其他几个城市,成了绝对的大后方,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后勤总基地,超过八成的武器制造,都放在了这座城市中。

    甚至是,林肯都有过打算,那就是一旦事情不妙,就让出华盛顿,退守匹兹堡,继续依托匹兹堡来跟对方拼命。

    所以说,一旦匹兹堡被中国人打掉,那美国就失去了再战的能力,迎接的就只能是失败。

    这样看来,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可实际上却并不难征服,只要打掉几个重要城市,消灭掉他们的战争潜力,基本也就失去了抵抗能力。

    说白了。美国虽然已经是个近代的工业国了,但因为是个开放性的联邦制移民国家,内部民众的种族成分复杂,并非是一个单一民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所以没有什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拥有的只是爱国心罢了,但就算是那份爱国心,老实说也并不强烈。

    说白了,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向心力并不强,他们的制度虽然能更方便的融合其他民族与文化,但面对外来侵略。也同样显得有些疲软,属于适合进取,但防守韧性不足的文明。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美国的这一特色其实已经表露无疑,比如在对英国的两次战争。也就是独立战争跟第二次独立战争中,美国虽然都是最后的赢家,其实认真算起来,只能说是美国的国运亨通,运气爆棚,并非是自己能打。

    比如第一次的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被英军打的满地找牙,就算所谓的萨拉托加大捷,也不过是美军自己给脸上贴金。双方加起来的战死者,总共不超过一千人,无论是战术意义还是战略意义,都毫无价值。

    也就是说,独立战争中,要不是法国强力出手。在各方面与英军争雄,严重拖累了英军。导致英军不想浪费时间精力在北美殖民地上,暂时与美军谈和的话。要是让英军放手出击,美国的独立梦想早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

    之后的第二次独立战争,说到底是美国过于贪婪,想吞掉加拿大,而他们选择的时机也很好,正好是英国被拿破仑战争拖住,调遣大量英军会欧洲的有利时机。

    就这样,趁着欧洲正在爆发大战的有利时机,美国鸡贼的向加拿大伸出了魔爪,可结果呢,气势汹汹的美军被仅存的加拿大英军部队再次打的找不到北,最后甚至把美国的首都华盛顿都给占领了,还把白宫给一把火烧掉了。

    这也是另一个时空中,美国首都华盛顿唯一的一次被外**队占领并遭到破坏。

    总之,第二次英美战争中,要不是英国当时的主要精力都在欧洲上,都在击败拿破仑身上,对美洲的战争不感兴趣,就凭着战争英军的表现,要是全军压上,哪怕抽出几支主力过去,彻底把美国干掉也是很有可能的,说不定美国就要再次变成英国的殖民地。

    但很可惜,当时的英军并不在乎美国,甚至英军对这场战争只看做是小规模冲突,大家的目光都投入在欧洲,投在那个特能拉仇恨的拿破仑身上,结果让美国再次逃掉了一次大劫,甚至因为这场战争而自信心爆棚,很有那么点强国气象了。

    总之,纵观美国的发展史,不得不赞叹这是个被上帝宠爱的国家,各种条件好的让人眼红,就算有几次危机,也总是在一种让人惊叹的好运气中顺利度过。

    经历了那两次所谓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就彻底走上了疯狂欺负别人的快车道,除了不敢继续打加拿大的主意外,对其他的方向都是各种开疆拓土,打的原本是盟友的印第安人不要不要的,并用印第安人的鲜血和土地,逐步成长壮大起来。

    但是,归根到底,美国是一个非单一民族的移民国家,这个国家的维持基础,是合作跟利益,一旦外部压力过大,这种维持国家的基础承受不住,那么大多数民众可不会为了所谓爱国心死战不退。

    在这一点上,那些被中华远征军俘虏的美军士兵已经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诠释,那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一开始跟中国人打的相当勇猛,可一旦被俘虏,居然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为了一个生存的希望,毅然而然的甘愿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原本是敌人的中国国籍。

    这种行为,要放在另一个时空的中国身上,简直不可思议,绝对是汉奸的代表,可在这时候的美国人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毕竟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换个国籍就跟换个工作一样,只要能过的更好,在哪儿过不是过啊。

    同样道理,别看现在林肯的合众国跟南方联盟国以及英法联军打的不可开交,但那主要是国家层面,对底层民众来说。他们大多数已经厌倦了这种战争。

    战争早期的时候,由于北方的各种宣传,大多数人都以为南方叛军早晚会失败,毕竟南方人无论是人数、军力还是武器装备等,都远远不是北方军的对手。就算一开始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也无碍大局。

    再加上林肯当时给出各种好处,以可以合法掠夺南方土地以及南方叛军资产为诱饵,引诱北方人支持战争,这才让大多数北方人对战争趋之若鹜。

    至于解放奴隶之类的说辞,对黑人或许有点用处。但对军队主力的白人来说并没什么吸引力,反而还是一个妨碍。可惜,黑人的战力相当有限,贸然加大黑人部队的数目,只能妨碍己方军队的战力。

    可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尤其是当中英法三国都开始插手战争之后,这场战争的胜利天平上,南方军的砝码越来越多,北方军则因为连战连败,加上林肯的独裁手段,让民众叫苦连天,导致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从原先的趋之若鹜,变成了厌恶跟恐惧。

    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险恶局面中,尤其是接连损失掉七十万大军之后,美利坚合众国之所以没有立刻战败投降。还多亏之前林肯的铁腕统治。

    如果不是林肯之前就毅然而然的进行铁腕统治,控制了政府与国会,又通过爱国会以及联邦情报局,对辖内民众进行恐怖监控,并借助军队以及一些意志坚定的强硬派支持者,向任何反对派进行铁血镇压。形成事实上的个人独裁,那么可以预料到。在当前这种力度的压迫下,美国联邦国可能早就投降了。

    但是。现在的美国也已经是在灭亡的边缘了,因为这个国家看似还有很多军队,可军心士气已经有所动摇,内心的厌战情绪也越来越重,如果不能取得几个决定性胜利,很可能林肯的统治就要摇摇欲坠了。

    要胜利,就必须选对目标,这一点林肯是相当清楚的,相对来说,不管是面对英法联军,还是面对南方的联盟军,林肯都有一定的把握能够战胜,而联邦军的总司令米德将军也信心十足,唯独面对中**队,所有人都大摇其头。

    正如米德总司令私下里对林肯说的那样,中**队就是一个怪物,一个无法力敌的怪物,只能讲和,不能力拼,如果继续拼下去,再让他们击败一个军团,美军就彻底完了。

    原因很简单,随着中**队的那么多胜绩,尤其是每次都玩全歼的不败记录,任谁也受不了,美军在面对这样一支军队的时候,光是那种不败的威压,就能让士兵的士气大跌,再加上中国人的武器的确有些无解,火力凶猛的完全不讲道理,所以跟中国人打仗根本没丝毫胜算。

    正因为一个个血淋淋的的惨败,尤其是连林肯寄予厚望的新弗吉尼亚军团都被全歼之后,林肯才正视了中**队无敌的事实,派出了蒲安臣当特使,寻求与中国人的苟合。

    表面看,林肯是权宜之计,但其实在林肯的内心中,他是害怕了,害怕了中国人的进攻。

    只不过,林肯并不想承认这一点,所以这才让他的心灵有些扭曲,由原先的谨慎坚强,变成了自傲自大,说白了都是压力太大导致的。

    但是,要承认一点,虽然林肯在压力下有些自大,但他的一些战略部署还是没啥大错误的,比如西边跟中国人苟合,南边守住联盟军的侵袭,北方集中力量击破英法联军,总体看还是相当具备可行性的。

    可以说,这个战略计划,林肯已经实现了一半,因为他已经成功实现了与中国人的苟合,阻止了中**队的东侵脚步。

    剩下的,就是暗自调兵遣将,等彻底集结起自己的百万大军,就可以对北方的英法联军发动致命一击了,一旦击败英法联军,整个局面就全盘存活了。

    然而,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虽然林肯有效的阻止了中**队的继续入侵,暂时去掉了最可怕的敌人,但联盟军的突然进攻,却打断了他的全盘部署!

    最新的消息,1864年4月15日凌晨,得到加强的南方军北弗吉尼亚军团,从罗伯特防线,也就是弗雷德里克斯堡方向突然发起了大规模牵制性进攻,牢牢的牵制住了当面的波托马克军团。

    紧接着,在1864年4月16日,联盟军出动了四十万大军,由石墙杰克逊亲自带领,在英法两国的庞大海军支持下,在联邦军内鬼的策应下,已经于1864年4月15日,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港强行登陆,利用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登陆战,用半天的时间就占领了巴尔的摩。

    此后,杰克逊的四十万大军并不停留,把巴尔的摩交给匆忙赶来的英法联军,自己则带领总共四十万联盟军主力,从巴尔的摩出发,向华盛顿直直挺进!

    巴尔的摩距离华盛顿仅有六十公里,强行军不过三天就可以抵达,最可怕的是,由于林肯的命令,联邦军的主力都集结在北方了,剩下的兵力则主要集中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华盛顿本身现在已经没多少兵力了,就算加上警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