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每一个新闻记者都需要经历这种龙套式的生活,多少在荧屏钱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不是从跑新闻的小记者熬过来的呢?
虽然不知道自己报道的这些新闻有没有机会播出,刘小柔还是很敬业地在卸货现场工作,从正在指挥的马万里到干活、看热闹的村民、游客,刘小柔都一一进行了采访。
随着采访的进行,刘小柔对于‘镜湖牧场’的具体情况也就更加了解了,对于萧家所拥有的好人缘也有了更多的好奇心。
这是一个极具神秘感的家族,这是刘小柔的第一印象!
…… ……
就在央视、滇南卫视以及诸多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在澜沧江东岸进行采访、拍摄的时候,种牛的卸货、转移行动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这一次,整个银杏村几乎是全体出动,除了年事已高的老人和蹒跚学步的娃娃,整个村子不分男女老幼都出来帮忙了。
挂车在镜湖酒店前面的官场卸货之后,村民们三五人为一组,把一批300头种牛往镜湖牧场的方向赶去。挂车卸货之后,立刻掉头离开,把卸货的位置让给后续到来的挂车。
由于镜湖牧场的不少员工都曾经在蝴蝶牧场干过,对于这种工作早已经熟门熟路,因此在他们的指挥下,种牛的转移进行的相当顺利。从目前来看,基本上每10分钟就可以把300头种牛中挂车上赶下来,一个小时差不多可以搞定2000头。
由于种牛大多都是母牛,性格比较温顺,因此村民们在驱赶的时候,并没有太过费劲,这些种牛乖乖地过了钢索桥,进入银杏村的范围。
一时间,原本宁静的银杏村变得热闹了许多。
…… ……
“老婆子,这一次小风还真的闹出大动静来了!”老太爷站在卸货现场边上的山包上,转头对老太太说道。
对于萧风投资‘镜湖牧场’,老太爷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表示,毕竟家里的事务已经全部交给萧风处理了。不过,自从镜湖牧场开工以来,也就开垦了5000英亩的草场,连一头牛都没有买回来,这让老太爷有些奇怪。
他也没有想到,萧风一下子买入12000头种牛,这种大手笔让老太爷也是觉得有些惊人。
“孩子大了,有主见是好事!”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满地乱跑的牛群,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除了在帮忙的村民之外,像老太爷这样年纪的老人也是三三两两地站在附近,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自从萧风把‘萧家农场’第一年的承包费交给村委会,并且做出了向60岁以上老人支付养老费之后,银杏村的老人们生活就过得越来越好了。
随着游客不断涌入,村民们的收入在增加,老人们再也不需要帮家里干活,每天在老年活动中心打打牌,在村里溜溜弯,聊聊天,日子挺滋润的。
今天,镜湖牧场的种牛运回了银杏村,老人们自然要出来看看热闹了!
…… ……
“张老师,你看那边!我们过去采访一下?”结束了一个片段的拍摄之后,刘小柔指了指那群老人说道。
虽说刘小柔和张远私人关系挺好,不过在这种工作场合,刘小柔合适拎得清,不会公私混淆。
刚才在拍摄的时候,刘小柔就注意到了这群穿着相当整洁干净的老人,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素材。
在刘小柔的印象中,滇西北地区应该算是一个贫困山区,但是这里不仅仅出现了一家财大气粗的牧场,而且这里的村民穿着得体、面色红润,这多少颠覆了刘小柔的一些观念。
“这倒也是不错的想法!”张远托着下巴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银杏村的老人们自然把村子里最近半年多所发生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地在镜头面前说了出来。
镜湖景区的建设、游客的涌入、萧家农场的规模、镜湖牧场的发展、养老金的发放等等,给刘小柔和张远上了一课。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简直就是农村翻身致富的一个缩影,颇有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因素。
作为新闻人,张远的政治嗅觉自然是相当敏锐,知道这种西部农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题材最是受到电视台以及更高层领导的青睐。
张远和刘小柔相对一看,发现了对方眼中的精光,意识到这一次撞大运了!
仅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杏村发展旅游业、高新农业和无污染牧场,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又将会是一个主旋律新闻题材的一个重要元素。
当即之下,张远决定把摄制组放在银杏村三天时间,深入采访,了解银杏村的发展状况,做出一个专题!以银杏村的情况,做出一个符合当今舆论要求的主旋律报道,应该不成问题。
不得不说,张远是一个很有敏锐性的媒体人,他的决定让他受到了台里领导的欣赏,而刘小柔也由此脱颖而出,成为了央视新闻频道的正式记者,并且还拥有了不错的上镜率。
…… ……
不提张远、刘小柔这些媒体记者的拍摄、采访,随着‘镜湖牧场’工作人员和村民的熟练度增加,卸货、驱赶牛群的速度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种牛被赶到了牧场。
对于已经在狭窄、颠簸的挂车上呆了将近90个小时的种牛来说,当它们来到镜湖牧场一望无际的草场时,内心的感动自不待言!
牛群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在草地上奔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这几天时间里积攒的疲惫一扫而空!
尽情奔跑之后,牛群们终于可以安静地低下头,吃一口汁多肥美的牧草,喝上一口清甜可口的山泉水。
这时候,这些种牛才发现,和镜湖牧场的牧草和山泉水相比,自己以前吃过的草料和清水简直就是一坨牛粪!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这些牛立刻喜欢上了在这片蓝天白云下的牧场,对它们来说,有好草、好水,就是‘牛生’最大的享受!(未完待续。)
【046章】 后续事宜(求订阅!)()
当萧风跟着最后一辆挂车赶回银杏村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卸货过程整整持续了7个小时,才宣告结束!
12000头牛,可不是1200头,更不是120头,从400辆挂车上放下,又要驱赶到5公里之外的镜湖牧场,其难度可想而知。
若不是银杏村上下全体出动,再加上大姐夫杨红星、二姐夫范中兴、三姐夫李卫国等姻亲发动了他们家族的人手,短短七个小时,还真的不一定能够把所有的牛群都赶到牧场。
萧风代表‘镜湖牧场’向到场帮忙的乡亲们道谢之后,也顾不上太多,和马万里又赶往牧场,把种牛安顿在牛舍里。
按理说,萧家应该准备晚餐款待乡亲们,只不过今天实在是忙不赢了,萧风决定在第二天在老宅大摆流水宴,请村民、亲戚们大吃一顿。
现在的‘镜湖牧场’还没有建设围栏,整个山谷就和碧罗雪山的余脉相连,山谷里时常还会出现独狼、云豹等猎食动物,萧风可不放心把这些宝贵的种牛放在山谷中过夜。
在过去的这个冬天,镜湖牧场在马万里的带领下,已经建设了大量的牛舍,足以容纳两万头以上的牲畜,安置这一万多头牛,自然不在话下。
现在,‘镜湖牧场’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了300人,再加上萧家上下几十口人,终于在天黑之前把所有的种牛赶入了牛舍。
“累死我了!”萧强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大喘一口气。
这也难怪,萧强这一次跟着车队从北平一路赶回银杏村,平时车队休整的时候还要给种牛们添加草料和清水,吃饭都是在车上进行,正儿八经的一餐饭都没有吃过。
“终于搞定了!”萧大志更是不堪,躺在草地上不想动弹了。
在他们的周围,包括萧晋昊等人都是不顾形象地坐着或者趴着,似乎想要把这些天积累的疲惫全部清除干净。
虽然100个小时看似简短,但是只有亲身体验的人才清楚,这3600公里的途中,究竟有多么辛苦?
每天要往300辆挂车上添加两次草料,需要萧强等人用人力完成,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若不是萧强等人长年干农活没体力不错,还真的有点吃不消。
你不看萧涛这个平时养尊处优的家伙,已经累得瘫在地上了!
“辛苦大家了!”萧风站在人群中拍拍手,提醒大家的注意,接着说道:“明天我和三爷一起下厨,整治流水席犒赏大家!”
萧风的话音一落,在场的所有人顿时发出欢呼声!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吃过萧晋昊执掌的流水席,知道这可是难得的上等宴席,辛苦干活,除了拿到薪酬之外,不就是为了这张嘴吗?
看到大家的情绪还不错,萧风也不太管那么多,收拾一番就和萧强等人回到了老宅。
顾不上吃饭,一般人一个二个都抢着冲进了浴室,好好洗个热水澡,把这几天的汗臭味、疲惫全都洗干净,连续四个晚上没有洗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 ……
就在萧家上下以及‘镜湖牧场’的员工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张远率领的摄制组正在房间里对今天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挑选,通过银杏村的宽带网络发回北平。
当然了,发回台里的资料更多的是关于运输车队的状况,银杏村的采访细节将会在完善各种细节,编辑成一个专题之后才会正式亮相。
在张远看来,银杏村的各方面非常符合目前国家所倡导‘建设新农村’、‘科学发展观’等主旋律相当契合,只要深入发掘其中的各种细节,制成一个让领导喜闻乐见的主题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在‘镜湖牧场’转移牛群的行动结束之后,张远的摄制组非但没有离开,反而在村子里住了下来!
把素材传回台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