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厢,守军热火朝天的培训、改工事。对面的日军却悲催的要命,两面战场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蒙头硬冲的时候,被突然下手的新军一阵痛打,各自死伤超过百人,狼狈的败退下去。再加上被炸没了的炮兵中队,损失之大简直让人疼的肝颤!

    下午五点多钟,两路战报汇聚到旅团部,乃木希典少将一看,差点当场掀翻桌子!

    “所谓的新军,真的厉害到如此可怕的程度?仅仅是一个小时的战斗,就让我们损失那么多人,简直是开玩笑!”

    之前的清军据险死守,就已经很令人头疼了。司令部对于战胜没有太大把握,才一再的向前增兵。现下,第一师团的第二旅团、混成十二旅团,两股吃过一次惨痛败仗的部队都在后面和右路并肩作战,就是为了保证这次作战的成功率。

    可该死的家伙啊。他们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的在老巢里呆着。突然就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跟帝国陆军作对。难道他们天生就是为了成为帝国的敌人而存在?还是天照大神故意考验日本臣民的意志,故意放出来刺激他们心志来坚定斗志的鬼神?

    把中国文化学了半吊子的日本人,非常相信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才能达成。而那些敌人与困难,就像是阻止佛祖成道的魔头一样存在,必不可少,也必须要面对。

    难道是,那杨浩就是帝国大业必须击败的阻道魔头吗?

    不过。乃木希典可不是个轻易就认输的胆好听点是勇猛无畏,百折不挠。说难听点,那就是一根筋,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夯货。

    他可算是日本人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日本陆军作风的缔造者和先驱者。今天,他遇到平生最艰难的一次抉择,几乎不假思索的立即决定,命令第一第二大队加大攻击力度。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再次强攻阵地!

    也就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杨浩率领警卫排、侦察排。外加二营一连的士兵,和炮兵营一部的混合力量,外加一千多人的清兵赶到金州。

    就地设立前敌指挥部,并将二营一连与一营清兵一起派往左翼增援周鼎新,并为他们带去了从大连军火库启封的十二门行营炮,外加大量的弹药。

    对他的到来,坐镇城中的连顺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大喜道:“不意竟能得杨司令官亲自统兵来援,我金州无忧矣!”

    不管他对杨浩是什么观感,至少在眼前,双方都必须同心协力,先把难关度过去再说。人家杨大老板千万身家,也敢冒险前来,就冲这份胆量和魄力,连顺也得说一个服字。

    杨浩笑着回应:“军情如火,身为一军主官,不把战场形势搞清楚了可不放心啊。都统大人可都安排妥了撤走城中居民一事?”

    他派刘勇出发时,就让其给两位统兵将领带话,务必把金州乃至左近的平民都撤走,起码也要藏到山里去。留在此地,一则战争难免误伤,再则可能成为日军发泄兽性的牺牲品。

    连顺一听这话,眉头皱起来,似乎有点不悦的问:“怎么,莫非杨司令官亲率新军前来,也不能守住金州?”

    他是金州都统,守不住辖区,一个失地的罪名就能断了他的官路。

    杨浩肃然道:“都统和徐军门只有三营兵,大连一共只有三千新兵,我部也只有三千人,其中多半也是新兵。而日军来袭者,足足有三万人,更有海军虎视眈眈。金州乃扼守旅顺要塞的咽喉,日军要想打赢这场战争,是必须要攻占此地的。届时双方大炮一开,几万人剿杀在一起,您觉得哪儿能藏的下平民?发生在鲁东的惨案,都统大人不会没听说吧?”

    连顺默然。他知道了,但一直将信将疑。没有亲自碰到日军,他也不那么相信,所以就算得知刘勇的传话,也并不太当回事。

    杨浩也是有此一个原因才亲自过来的。骨子里,他根本信不过清廷的官员,当官的别看平日里喊着多么勤政爱民,骨子里都是把平民当草芥漠视的。

    连顺开始考虑这要求的严肃性,杨浩不只是一个人,那上头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统治官李经方大公子。当真要是逼着李经方亲自来把话说到面前,他连都统以后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

    犹豫了片刻,连顺总算答应令人连夜撤走平民。同时,召集民壮和拱卫军,加上跟来的清军一起,把杨浩带来的另外二十四门行营炮和十二门75mm山炮抓紧时间部署起来。

    这么多的炮涌进战区,从前方赶回来的徐邦道看到之后不由惊呼:“金州弹丸之地,能用的上如此之多的大炮么?就算有炮,也没有那么多人会开呀!”

    杨浩对此也是感到无奈。李鸿章光顾了花钱给克虏伯公司提供大生意,到如今购买的各式火炮不下两千门之多,涉及金额以千万两计算。可那么多的炮,根本就没有合格的炮兵,全都成了摆设。

    现在各军的所谓炮兵,之前多半是大字不识的农夫,能够学会把炮口对准敌人,装填发射,就挺不容易。至于说瞄准打击,计算诸元,那跟天书一样。

    大连金州各种炮加起来足足一百二十多门,如果都能有效利用,就算步兵数量不足,日军要攻过来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过之前清军采购的炮弹中,中、大口径的几乎都是对海反舰的穿甲弹,爆炸榴弹几乎没有。行营炮配属的榴弹虽有,威力也是不足,好在这年头的70mm炮弹很容易制造,杨浩的兵工厂赶造了一批,随船运来。

    至于说炮兵人数不足?他把老营的数百名学员都运了来,正好借着李鸿章那数不清也用不上的火炮弹药,来一次无限制的实弹射击现场培训正合适。

    杨浩冷峻的笑道:“这些炮还不够,我要用至少一百门火炮,把金州变成大炮之城!”(。。)

    ps:ps:感谢想你想你再想你的月票!u

第二四九章 21联队决死队() 
ps:书友说节奏慢,那咱就加快速度。

    三十六门行营炮和十二门75山炮只是第一批,在后半夜,大连湾炮台拆下来的十门80mm加农炮和野炮、四门4斤野炮陆续送到。这些炮全部安装在之前从本世界定做的液压制退复进机构大架上,用高承载力的胶轮底盘和焊接驻锄,立马从原始的架退炮变成速射炮。

    如此再加上城里原有的十门炮,前方布置的火炮,加起来接近九十门。再加上火力连的迫击炮,足足超过一百还有余!

    两位清军将领都快看傻眼了,杨浩却还在咬牙:“不够,仍然不够!”

    后方,炮台上的12门150mm也在拆卸之中。它们将被安装在拖拉机底盘改成的炮架上,用50马力拖拉机牵引,造成可以在区间阵地上快速机动的重炮部队。这些家伙,才真正是给敌军以震撼的强大装备!

    乃木希典的傍晚最后一次进攻,出动两个大队全部力量,外加第一联队的炮兵支援,却连第一次进攻的深度都没能做到,就被迎面扑来的大量子弹扫翻两百多号!

    直到天黑,没有取得寸进。

    乃木希典暴怒,正要前往亲自督战连夜鏖战,忽然接到师团司令官山地元治中将的命令,让他暂缓行动。

    山地元治白天的时候观察战场,发现光靠从正面进攻难以快速突破,决定从防卫较差的另一面复州大道迂回夹攻。命乃木希典继续做正面吸引火力,他亲率第二、第三联队的日军攻击左翼阵地背侧。

    跟随命令前来的。还有一支全体没有军衔。脑袋上都裹着白布的独特部队。正是被夺去了联队旗的第二十一联队残部。

    按照日军的传统,在战场上被夺了联队旗,他们全体要么自裁以谢罪,要么就全部战死为之,总之不可能活着回去就是了。

    平壤一战后,部分二十一联队的军官切腹自尽,绝大多数的士兵,却在杉冈直次郎联队副官的带领下。组成一直敢死队。

    这支一共一千多人的部队每逢出战,全部冲锋在最前。每个人脑袋上裹着月经带,不管面对多少敌人,死也得大头朝前,绝不后退半步。

    这等疯狂玩命的作风,在之前的江防一战让宋庆的部队吃足了苦头,败得比历史上更加快速而彻底。可敢死队的日军却几乎没什么伤亡。

    在得知造成他们悲剧的罪魁祸首………杨家军,即将开赴辽东战场时,杉冈直次郎当即请求转向此处。山县有朋司令官答应并联络海军把他们运送到貔子窝,今天辗转来到乃木希典的阵地后方。

    丢失联队旗的士兵。受到全体日军的鄙视乃至仇视,这可是关系到整个陆军的声誉啊!

    所以根本不让他们进营地。更不许他们离的太近了。

    乃木希典对他们也没有好看法,不过眼下的情形正适合使用这样一群哀兵,或许可以打开局面,

    杉冈直次郎和所有的士兵依旧穿着平壤作战时的衣服,没有洗过澡也没有任何的更换,此时每个人身上散发出浓烈的臭味,隔着几丈远都能把人熏一个跟头。

    他们也没有增加任何的装备,每个人出征时只有一条上了刺刀的村田18式单发步枪,外带十发子弹。他们唯一的使命,就是在逼近战场之后,一边射击一边向前突进,直到打光最后一发子弹,然后冲上去用刺刀干掉敌人,或者被敌人干掉。

    出于负责任的态度,乃木希典还是去了一趟他们的营地。

    一千多人依然按照编制分开,在寒冷的天气里没有任何保暖的措施,一个个面色呆僵如同泥胎雕塑似的,啃着冷冰冰的饭团子,喝凉水。不管是受伤的还是生病的,听不到一天呻吟声,寂静的好像一群僵尸。

    饶是乃木希典胆子大,也不由自主的打冷战。从这些士兵的脸上,他读懂了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他们是在用这种自虐的方式来表示心中的悔过,不断以痛苦折磨自己,来坚定面对死亡的无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