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今天,终于有一条划时代的潜艇在手,他们便迫不及待的投入全面的反潜实战演练,让所有舰船尽可能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将培训内容变成常识。

    x401开出海湾,进入波涛汹涌的东海,蔡廷干从舰桥上收起望远镜,对下方喝令:“一分钟倒计时,准备下潜到潜望镜深度。”随即下到舱内,接管了指挥。

    他们这一次出行,不再有其他舰艇帮着清场开道。

    以往的多次试航训练,都要提前做大量准备,主要目的就是保密。哪怕长江以北眼下没有任何列强的舰船存在,也依然保持绝对的警惕,不能让潜艇的存在有一丝一毫的情报泄露。那些走南闯北的民船之上,谁也不知道还潜伏着多少洋人的眼线,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节操的人可是随时都有的,不得不防。

    不过今天他们却要例外一些,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实战姿态进行训练,将自己当成是进入了战区,把海面上任何一个可疑目标都当成敌人。

    老旧的潜艇狭窄的舱室内,隆隆的柴油机轰鸣声经过无数次的折射,变成沉闷的嗡嗡响动,不停地折磨人的听力。然而在里面吃住好几个月的蔡廷干早已习以为常。和全体艇员一样不在乎。他扶着舱壁淡定的发出指令。令潜艇艏部以15度入水。短短几十秒钟之内,整个舰桥也完全没入水中。随后,连天线划开水面造成的航迹也消失不见。

    潜望镜升起,经过放大拉伸之后的远处景象晃动着纳入眼帘。在侧后方,“登州号”修长的身影若隐若现。

    蔡廷干嘴角泛起一抹冷峻的笑意,此番就把你当成假想敌来周旋一番吧!

    在潜望镜深度上,凭着航速上的优势,x401轻而易举的接连避过多条民船。逐渐进入东海深水区一百公里之外,忽然收起潜望镜,急速下潜到百米!

    “登州号”的声纳员和主桅上的瞭望员立即发出警告:“目标忽然消失!”

    萨镇冰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这完全不在计划书中的演练内容啊!潜艇上的小子们在搞什么鬼?

    他立即请示指挥中心,得到的回答是:“x401一切正常。你可以继续执行相关作业。”

    “没有出问题?那就是人为故意的了?”

    萨镇冰很快想到蔡廷干那一股不服气的模样。

    现在的中国海军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派系。原来的闽系和粤系被打散,又给鲁系、浙系等给掺沙子之后,原本抱团封闭的特征已经淡化了许多,并随着标准普通话的强制推行,让他们原本仗着英文和方言来区分彼此,宣告结束。

    但另外的派系山头却又立起来。首先是杨海卫亲自培养的第一批嫡系青年军官。与老北洋军官之间的微妙对比。这些从一开始就受到现代海军教学体系培养的英才,骨子里不太怎么看得上老一辈的留洋长官。名义上他们都担任各条战舰上的基层军官。骨子里却都想着几年之后抢班夺权,把他们彻底替代。

    没办法,双方整整差着一代人的年纪呢。最年轻的海军留学生萨镇冰,都已经36岁了,代沟隔阂乃是必然。

    然而以刘步蟾、邓世昌为首的老骨干们却不肯轻易让位。他们这几年拼命的学习,又各自有现成的战舰指挥,凭着十几年的经验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做得要比年轻人好多了。

    单纯是这双方,还只是良性竞争的话,那么异军突起的留美幼童力量,却在两者之间横插一杠子,制造出第三个山头。

    这个群体比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年轻,比本土马尾船政系有海外教育背景,比少壮青年系有经验资历,同时形成了遍布各个船政和海军、新政府洋务派等等,广阔的人脉力量。虽然暂时都没有占据主要岗位,潜力却要比海军留学生还要巨大!

    放在大清国治下,他们这些人要出头还遥遥无期。但杨浩革命军上台掌权,却立即把他们从乱七八糟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全部回炉培训之后,推向蒸蒸日上之革命大潮的前锋线!

    三四十岁,年富力强,聪明睿智,学业拔尖。又有了回国十年的挫折,这批人心智成熟,专业能力高,又很容易接受新政府的思想,立即成为杨浩手下最得力的干将!

    类似于詹天佑这种主张铁路建设大权的,不过是其中一个代表。他们整批的人凡是健在的,无不担当一方主官,配合二三十岁一代青年士子精英,支撑起来革命军政府的许多关键岗位。

    在海军之中的人,同样得以出人头地。

    原本的北洋水师里,留美幼童一系都只能当中级军官,没有大权。新海军建立之后,迅速下水的大量舰船为他们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于是一大批三十来岁的舰长迅速涌现,并形成自己的团体。

    此番潜艇投入使用,蔡廷干主动请缨,拔得头筹,很是为留美系夺了不小的光彩。于是顺理成章的,这也成为了多个派系之间竞争的赛场。

    作为老北洋一系的未来希望,萨镇冰深知内部的各种暗流,他几乎下意识的判断出蔡廷干的用心,当机立断的最初决定:“命令全舰立即进入反潜作业!目标x401艇,把他给我尽快的找出来!”

    短促的警报声拉响,“登州号”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各种反潜声呐纷纷开启,对海扫描雷达也功率全开。甲板上,后面的五联装533mm鱼雷管中立即装填训练弹,舰艏和艉部的深水炸弹、刺猬炮全部启动,随时准备下狠手。当然了,这所有武器都换成了演习用弹,不能上真家伙。

    两舰的各自动作传回指挥中心,杨海卫淡淡的笑道:“有好戏看了。”

    杨浩无奈的摇头,合着他开始的所有担心全白费了啊!这帮海军的家伙,果然都是任性的。

    不过一转念他也想开了,只会循规蹈矩的海军,绝对不符合他的要求。以后都是海外作战,情况瞬息万变,哪能光为了安全,时时刻刻都听上头安排?

    那就静观其变吧。一条潜艇偷偷摸摸的出去放鱼雷多没劲啊,还是海军之间相互较劲儿才不浪费宝贵的燃油。只要别整出要命的危险来,且让他们耍一耍吧。(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三九章 猎杀潜航 3() 
纯文字在线本站域名手机同步请访问

    一条潜艇,一条驱逐舰,宛如相爱相杀的两位恋人,在浩瀚的大海之上翩翩起舞,抵死缠绵。

    双方都有完全超出这时代的技术装备,所有的经验知识都是从培训教材当中学到,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把对方一刀斩于马下。

    因此,当x401率先挑起争斗之后,“登州号”的快速反应,将两者之间的奇特竞争一下子推升到炽烈的巅峰。

    可以说,除了没有上实弹之外,两条舰艇无所不用其极。明面上看去,似乎是x401在拼命的躲避捕捉,起码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蔡廷干他们保持静默的下潜到百米深度,然后仅用电池推进跑出去足足五十海里,才小心翼翼的上浮。

    这段距离,早已经超出了“登州号”的搜索半径。特别是双方都没有通知具体方位的情况下,驱逐舰只能遵循任务划定的航行路线,在朝着日本航行的途中,来回做大“之”字形的折弯搜寻。

    一路上,对水下的各种声纳全开,甚至还升起一只热气球作为辅助,从高空俯瞰更加广阔的视野。也就是杨浩没来得及给他们配备飞机,否则此时肯定连反潜水上飞机都撒出去了。

    x401虽然任性的“独走”,大体的航向还是在任务范围之内,漫长的躲藏~时间里,他们的速度无疑比驱逐舰慢了不少。上浮的时候,已经落在对方后面十几公里之外,仅仅用潜望镜深度小心观察,并不彪呼呼的冲上去找难看。

    在中国海军的教学当中。绝对不主张潜艇向反潜设备完善的舰艇发起挑战。那多半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潜艇作战的核心就是破交。打击目标主要为敌军的海上运输力量,以及少数没有反潜护航的舰艇——当然这种机会一般比较少。当反潜技术成熟完善之后,毫无防护出行的战舰已经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潜艇也会借助强大的隐身能力,去追逐发现可疑情报,以及对付同类等等。

    即便是要对具有反潜能力的战舰主动进攻,那也必须做好被反击搞死的准备。

    潜艇的最大优势就是隐藏的够好,毕竟水下环境太过复杂。阳光和大部分的电磁波无法穿透十五米以上的海水。声纳再怎么先进,也避免不了被复杂水层回馈的各种杂乱信号给干扰,所以说声纳探测与其说是一种技术,还不如说是一种艺术。成果的优劣更多取决于声纳员本身的经验和素质,而非先进设备的分析计算。

    只要潜艇不主动挑衅,即使是最先进的驱逐舰,想要轻易抓住一条哪怕非常落后的潜艇,都非常困难。

    举个例子来说,21世纪的日本海军反潜技术世界第二,也就比他亲爸爸稍差一点儿而已。而中国呢?一直到现在都还有033型潜艇在服役。这种老家伙的原版——苏联r级潜艇。说实话不见得比其祖师爷德国xxi先进多少。如此一来,双方技术代差起码半个世纪以上。但日本的驱逐舰就一定能找到033的踪影吗?显然不可能。

    别听他们整天瞎吹。什么中国潜艇一出海,日本就听到了之类的屁话。真有那本事,把穿越宫古海峡当成基本训练科目的中国潜艇抓出来看看?

    一两百米深度下电池推进状态,或者坐沉海底静默的潜艇,除了拥有天顶星技术之外,地球上的超级大国也没十足把握抓住。所以,只要潜艇自己不作死,老老实实的当潜行杀手,一般情况下危险都不会太大。

    反过来再看投身到19世纪末的033潜艇,哪怕是面对当代列强各国的巡洋舰,也不是说一定能单方面的完成攻击而不被击沉。

    要知道被杨浩和中国海军影响严重的这几年,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