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业生产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需要时间,需要钱。需要人才积累。

    刘胖子根本不知道这些,所以两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分歧。不过最后,还是杨浩这位出钱的大老板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是刘胖子那边最终妥协,便完成了“广西级”战列舰的改型。

    他们耗费诺大精力整出来的380mm主炮战舰,只好束之高阁,作为模型放到“大航海”游戏之中满足自己的幻想了。

    “广西级”战列舰设计定型,恰逢杨氏集团被“有关部门”整顿,在全方位盯防的危险条件下,杨浩没办法在本世界分散加工。人家就等着他们一家子犯错呢,老老小小的都玩失踪,只留下他这个法人用投影替身去对付,所有机构停摆,采购什么的也都别指望了。

    便是在这种艰难环境下,这一型号的战列舰建造必须完全依赖乙位面的人员。提前采购下的舰体钢板和一应装甲、火炮、柴油机、管路、电缆等等,都有足够的储备。但再不能跟“河北级”那样,在本世界的非洲工厂完成模块焊接,转移到乙位面拼装。

    非洲工厂的所有敏感研究项目,都被杨浩紧急转移到乙位面,那里连一张纸片都没有留下,船台上空空如也,只有零碎的民用船舶维修业务在敷衍。

    于是从切割钢板开始,所有工作都压到了乙位面的造船厂头上。没有本世界的先进模块化焊接生产能力,战舰的铆接工艺占据比例大幅度提升,而这些问题,也都逼着焦海等乙位面船舶设计师们,绞尽脑汁的想方设法修改图纸。这也给了他们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可以真正参与到一款先进战列舰的设计生产当中,对于他们的成长有莫大的好处。

    毕竟有了“河北级”战列舰的生产经验,第一批两条“广西级”的建造过程仍然算是比较顺利。在1899年3月,两条舰体完工,开始舾装。乐观估计,在1901年春天,它们将正式服役。

    从整体来看,相对于那标排3。8万、满排4。7万的巨大舰体,毫无疑问“广西级”的356mm主炮是火力偏弱的。即使是12门主炮的数量,比起本世界一战时,普遍380…406mm的火力,显得似乎很不足。

    但这不意味着战舰真的就差了。因为主炮口径小,炮塔轻,前后两座的均衡设计,保证舰体的重心稳定,内部空间加大,多余排水量向装甲和燃油、弹药承载能力倾斜。

    “广西级”的水线主装甲带更宽,底部加防雷隔舱,水平装甲加厚,炮座、司令塔的装甲足以防备406mm被帽穿甲弹的远距离打击——这可是以二战后期各国炮弹性能为计算标准的。

    面对乙位面各国的主炮发展能力,可以说在一二十年内,都将不会有哪一种主炮轻易打穿该舰的装甲。在满足大航程、大自持能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战斗中生存能力,并留出面向未来的防空、防雷、防大主炮攻击的改装余量。

    战列舰造价过千万两白银,怎么也得用他个几十年才划算啊!

    杨浩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便是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基础上,对西方列强进行发展思路的误导!

    他深知,西方各国非常看重战舰主炮口径和数量,如果知道中国弄出这么一款12管主炮的怪物,必然会不服气的试图超越。到时候,他们会不休止的追求更大更粗的火炮,为了承载大炮不得不设计更大的舰体。然而这两者都需要工业技术的跟上,到时候他们自己研究跟不上,要么跟中国买,要么只能牺牲战舰的部分性能。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他们瘸腿,到时候,当列强的战舰得意洋洋的扛着短身管大主炮,跑到亚洲来得瑟的时候,双方交战的场面,将会变得非常精彩!

    主炮可不是光有口径就能行的,弹药技术都得跟得上才合格。英国人最新的45倍径305mm主炮,射程只有17200米,为了追求打得更远加长到50倍径,散布之大足以令数百年海军强国的声望抹黑。即使是伊丽莎白的42倍380mm炮,依然不敷使用。而没有二战中美式被帽穿甲弹的加成,他们的穿甲能力都远远跟不上。

    杨浩非常期待,列强各国的造舰竞争被他误导掉进沟里的一天。(……)i1292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四六六章 推动世界大战进程() 
杨浩没奢望能够迅速挑起欧洲战争。尽管1900年前后,德国崛起导致的各种纷争一直不断,但多半规模都小的不值一提,根本不可能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程度的全面爆发。

    通过细致的研究,杨浩总算弄明白了西方人为何能折腾出那么激烈的战争。关键原因,还是英国人为了争夺世界主导权而一步步促成的。

    这个过程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因素,其一是十九世纪末最后二十年的德国经济急速崛起,彻底摆脱了英国模式走出自己的道路,得以在工业、金融、商业、军事等各领域挑战英国的霸权。

    众所周之,英国人的世界主导地位,是在完成环球航运霸权之后,与其攫取的金融、商业、物资三位一体的基础力量一起,成为左右世界局势的最大力量。

    为了保持这种领先优势,英国人除了坚定的保持海军的绝对规模和技术领先以外,更依仗其卓越的外交手段,在世界各地纵横捭阖,挑拨离间,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可能的挑战者。

    这一策略一直十分有效,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的海洋运输、煤炭、钢铁和棉花等原材料,配合其金融手段以及军事霸权推动的商业侵略,牢牢的把持着世界大多数地区的贸易领先,从而保证

第四六七章 新朝建国,时空变化() 
中英必有一战,这是乙位面新政府领导班子的统一认识。

    翻开十九世纪末的世界地图看看,可以发现英国的殖民地几乎占领了世界上最好的新大陆版图。与中国紧密相关的亚洲地区,就有足足十块之多,且大部分跟中国接壤,随时可能爆发领土纷争。以英国的尿性,主动挑起矛盾几乎是必然的。

    这其中,从中国沿海延伸向欧洲、西亚、非洲的主要航道上,所有可以停泊的港口全都被英国霸占。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半岛,波斯湾,苏伊士运河所有咽喉要道都在其掌握中。只要英国不同意,中国的舰船根本跑不出马六甲,因为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口码头,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卖不出去任何的货物。

    现如今,中英矛盾已经加深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只是因为英国的海军陆军没有打赢的把握,又要分心应对德国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才没能拉着他的打手小弟们一拥而上群殴。然而离着那一天到来,其实并不遥远了。

    中国不能一直被动防御,老是被英国无休止的下绊子给拖住,必须要主动出击,在打乱对方部署的同时,也顺便给对方添点乱。

    于是在1899年整个一年间,杨浩亲自操盘指挥,针对英国搞出来许多的幺蛾子。

    在马六甲水域,中国海军持续不断的护航、打击海盗行动远远没有停止的迹象。所有战舰都被轮番拉过去实兵演练,从南海到马六甲东出口,再南下到爪哇海。又时常的穿过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跑到印度洋上溜达。偶尔的。还会跑到澳大利亚周围转悠。整的英国人提心吊胆,屡次抗议却没有什么卵用。

    英国人很清楚,中国海军这是在熟悉海况训练海军,准备以后可能在这里爆发的战斗。但他们却无力阻拦,荷兰人也夹着尾巴当缩头乌龟,生怕一个不好惹怒了中国人,被一怒之下强夺了印尼群岛殖民地。这可是他们那海滩小国仅剩下的殖民地了,全国海军力量加起来都打不过中国一条战列舰。惹不起。

    在这过程中,杨浩悄悄的让x401潜艇跟着混出去,沿着印度洋的海岸线溜达了一圈。特别是在1899年末,蔡廷干带着潜艇和两个特战小队的精兵,通过潜艇运输偷偷登陆科威特湾,突然袭击干掉了准备把土地永久租借给“尊贵的英帝国政府”的穆巴拉克…萨巴赫酋长,引发该地区的统治权争夺战。因此制造的混乱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给英国人很是添了不少的麻烦。

    只可惜,中国在波斯湾地区目前并没有任何的底蕴,无法利用这一机会拉拢合作伙伴。德国人又因为准备不够充分。也暂时没有办法把手伸过来趁火打劫。不过威廉二世却从中看出一点苗头,不再跟以往一样的死板教条。傻乎乎的被英国人哄骗着干等——当然,中国大力参股巴格达铁路项目,以巨资获取相当话语权,间接影响德国相关政治决策,也是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这将极大的加快巴格达铁路正式开工的进度,对杨浩捭阖欧洲风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副作用也很明显,英国人显然意识到这事儿的不寻常,遂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动对波斯湾的占领。毫无疑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们更有优势,中国不行,其他欧洲列强也不行。

    除此之外,杨浩还让海军偷偷横跨印度洋,跑到南非给布尔人送去不少军火,外带一支军事顾问团。

    这一路来回上万海里(雅加达到开普敦)的远航,极大的考验了中国海军的人员素质和舰艇质量。茫茫大海之上,连个停靠补给的地方都找不到,在一切都是陌生的水域闷头奔行十几天,堪称中国航海史上的首创。

    不过效果确实极好的,很明显可以看出,经历过一趟长途旅行之后,所有官兵的精气神儿都有相当程度增长。

    海军的传统就是要通过这样的行动一步步的建立。总是窝在自家门口转悠那没出息,只有彻底离家万里,独自面对大海波涛的考验,经历风雨洗礼和惊涛骇浪的冲击,才真的算是英勇好男儿。

    也就是从此之后,中国海军之中开始流行起来全新的评判标准,只有参加过上万海里远征的官兵,才算是合格。其他那些仅仅在中国周边溜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