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应生显然是给吓到了,下意识的伸手去摸警铃按钮………自从两年前革命运动展开以来,莫斯科的秩序就大不如前了。大街上不但多了好些个满嘴让人听不懂名词儿的狂热分子,一些不肯踏实工作的坏小子也趁机从阴暗角落里窜出来,趁着警察忙不过来的时机,干出许多敲诈勒索、为非作歹的事情。

    别看他们这家酒店历史够悠久,资格够高大上,平时往来入住的客人多少得有些身份,同样也吸引了不少图谋不轨的家伙。不止一次的,有人在大衣里面揣着枪械,伪装成客人跑到前台,突然下手抢劫!

    要知道,酒店可是有着贵重物品寄存业务的,而且从欧洲各个地方来的贵客们,许多身上也是揣着大量的现金。只要瞅准了抢劫下一单,足够那些坏家伙美滋滋的享受上一段时间。

    看起来,眼前这俩穿着廉价大衣的家伙,就有那么一点儿抢劫犯的气质呐!

    从来自诩为最正统革命者,代表着新一代觉悟青年光明形象的斯大林,如果知道对方是这种想法。只怕会气的当场跳起来,越过柜台去扑到那个一脸鄙视的混账,一把掐死他!

    关键时刻,浑身穷酸学者气质的托洛茨基从大衣兜里抽出右手,指头缝里夹着一张钞票轻轻的按在柜台上。顿时吸引住了侍应生的全部注意力,已经按在警铃上手顿时僵住。

    看到对方眼睛里一闪而逝的贪婪,托洛茨基悄悄舒了口气,露出一个无害的微笑,说出自己的来意。

    “我们是面见贵宾包房的那位客人的,他应该有相关的安排。麻烦您给查一下。”

    “就你们?见那位尊贵的先生?”

    侍应生毫不客气的将手在柜台上空一挥,变魔术似的把托洛茨基夹着的钞票给变没了,但他的眼神却并不因此而产生多少尊敬,反而再次鄙夷的重点扫描一遍两人寒酸的打扮。

    斯大林感到再次被羞辱了一样,带着手套的两只拳头捏的骨节嘎巴嘎巴的响。

    托洛茨基不以为忤。依然维持淡定微笑,肯定的点点头。

    这份沉着,让见多识广的侍应生稍稍改观。根据他的经验判断,这位穿着跟仆人一样朴素的外衣(斯大林如果知道对方把他当仆人,不知道会不会立即爆发。。。),但明显更加有修养的先生,虽然生活穷苦了些,到底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风范。这在文盲遍地的沙皇俄国来说,几乎跟清末中国的秀才举人一般稀有。

    学者,在这个时代各国都是普遍受到尊敬的。

    再加上。这位学者先生是给了钱的,于是侍应生勉为其难的放过他们。另外,的确是贵宾套房的尊贵客人是吩咐过的,这并不是在瞎蒙。

    本着尽本分的原则,问了两人的姓名(肯定是假的,俩人是通缉犯)之后。便挥手放他们去了电梯间。

    这时代,除了中国到处在超过六层的楼宇中普遍使用电梯外。列强各国能够使用铁笼子式电梯的建筑还是少数。不过作为莫斯科有数的高档酒店,这家倒是配备的很齐全。

    托洛茨基头前带路。两人来到电梯间,斯大林愤愤的低声嘟囔:“该死的、腐朽的资产阶级走狗!总有一天,我要把他们所有可以依仗的东西全部打垮,让他们真正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服务于大众!”

    托洛茨基目光警惕的左右看看,发现并没有人特别注意他们,扭脸冲着斯大林道:“这没有什么好生气的。全世界国家当中,也只有中国人开始推动全面消除贵族特权的革命。他们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社会大分工的每一个环节,将劳动者放在人格、权利、义务完全平等的地位上,毫无差别的对待,这是极其罕见的巨大进步。但我们也知道,想要维持下去,不发生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

    两个人在分别逃出牢笼之后,两年时间里,都曾悄悄远渡重洋去中国,亲身体验观摩唯一真正从法律上消除贵族和特权阶级的社会氛围。

    从感官上看,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息,难以想象有超过四亿人………相当于整个欧洲人口总和的惊人数字,居然都被一场空前激烈的革命大潮席卷推动,滚滚前行!

    他们虽然没有喊出共…产主义的口号,但从其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看,无不充斥着浓烈的社会主义社会大分工的气质。全民所有制,中央集权下的一党执政、两派参政议政,共同富裕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不以出身和血统来论身份高低,所有官僚必须以工作能力获取管理资格,通过考核与人民评判成果确定能否升迁。。。。。。。

    跟法国、美国那些有名无实的所谓共和体制的国家比起来,现在的中国才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部分精髓,真正从根子上带给整个国家人民平等与权力,更将法律的制约效力完全覆盖到每一个人。

    对于当今世界而言,简直是开天辟地一般的大变革。

    欧美各国对此简直跟面对洪水猛兽一般的恐惧和敌视。他们把这个喜欢用红色代表喜庆与热情向上色彩的潮流,称之为“赤潮”,将杨浩为伟大导师倡导的整个思想体系,斥之为“赤色革命”。

    而在沙俄的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眼中。中国正在蒸蒸日上的革命运动,堪称是“赤色黎明”,他们心目中的灯塔!

    亲自从南到北的体验过新中国的巨大变化,托洛茨基是有感而发。

    斯大林却觉得,中国人的革命并不彻底。整个国家政治权利机构当中,整个共和派几乎全部由旧地主、资本家、官僚、知识分子组成,他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占有庞大工商业团体的股份和分红。从收入水平上说,比沙俄的大地主大贵族都要豪富。

    作为官僚,有了比一般人更多的财富,自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哪怕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权利义务与农民均等。却始终是不可能体现出彻底平等的概念。

    对此,斯大林颇有异议,而托洛茨基却深为赞同。

    以中国的社会形态,官员可以拥有一些工商业实体的股份,但一旦从政。就必须全部撤出,并且直系亲属不得经商。政府以高额薪水和丰厚待遇补偿他们作为公务员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将贪污*的惩罚机制相应提升。

    你受到的待遇越高,拿到的实惠越多,当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被发现的时候,受到的惩处会相应加倍,罚一个倾家荡产都是轻的。

    这已经让很多依然怀有“刑不上士大夫”特权思维的官僚,倒了大霉!

    除此之外。中国允许民营资本参与工商业,甚至是金融业、军工业,把他们当成国有资本和企业的有机补充。将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方式,也堪称是经济学上的一种现象级变革。

    托洛茨基对此非常感兴趣,他认为这是最少流血的革命运动,最大限度实现了国家各个阶层,特别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和解和权力分享,却最小程度的消耗国家宝贵元气的策略。具有无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斯大林对此有巨大分歧。他认为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作为大元首的杨浩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大资本家。他不可能完全革自己的命,便拖着整个国家走在不上不下的妥协路线上。

    这样的争论两年间发生了无数次。谁也无法说服谁。

    但在今天,他们只是习惯性的发表一下感慨和不爽而已,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他们去搞。

    再者,他们冒险偷偷回国,也不想正事儿没干,就被隶属于沙皇的警察给逮住。虽说不会有生命危险,可浪费宝贵的时间,耽误事儿,却是不可原谅的。

    斯大林黑着一张脸,目光阴冷的与托洛茨基乘坐电梯升上顶楼,在模仿中国天津的现代化酒店单独开设的豪华套房里,见到了改头换面的杨浩………杨子炎。

    杨浩饶有兴致的先后打量了著名的“托派”头头,和“钢铁”同志,特别目光在浑身弥漫着阴冷气息,仿佛被高加索的寒风一直包裹的阿尔萨斯,用霜之哀伤一般的冷酷眼神打量整个世界。

    那锐利如刀、深沉冷酷的眼神,看谁都像是人家欠他好多钱似的。

    “这家伙已经形成了坚定的思想,基本不可动摇了。”

    杨浩暗暗思忖着,笑眯眯的招呼两人坐下,顾维钧充当服务员给他们送上热气腾腾的咖啡,喝下去排除浑身的寒气,顺带着渡过礼节性的寒暄。

    托洛茨基是比较务实的,放下空了的杯子后,直面杨浩坦然道:“尊敬的特使先生,我们非常感谢贵国元首对俄国革命的巨大支持,不过我想您也一定很清楚,我们始终希望由自己完成整个革命的行动,而不想掺加太多外来的力量影响。”

    对于中国莫名其妙的慷慨支持,俄国这些革命者们还是很警惕的。他们感谢杨浩支持的资金和武器,但却不想因此出卖太多国家利益。并且,也始终暗中提防这是不是糖衣炮弹。

    中俄之间有着阶段的利益争端,乃是不可调和的历史矛盾。除了列宁之外,无论托洛茨基还是斯大林,都不赞成归还俄国抢夺到的那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特别是斯大林,他甚至不大算放弃沙俄的“黄俄罗斯”伟大计划。只不过现在他还没有成为党的领袖,只是作为一名革命骨干,对中俄关系保持警醒罢了。

    别看两个人都是三十冒头,却都是经验丰富的革命者。别说托洛茨基的学富五车、笔下千言,便是不善言辞的斯大林。写出来的文章言简意赅、浅显易懂,同样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深邃的高手。

    他们都清楚,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管中国说得天花乱坠,什么“乐于见到世界上多一个民主平等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伙伴国家”,那都是鬼扯。国与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私利永远是第一位的。

    那些相信主义思想可以让人超越国家民族界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