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家不缺财富,只要愿意,完全可以用金钱将族中子弟送进官场,可是并不等于当了官有了权,糜氏家族就能得到天下人的承认,以他的家世以及传统道德观的限制,用钱买回来的权力永远受到士大夫组成的权贵阶层鄙视,一个不慎恐怕还会适得其反,甚至招来灾祸。

    但现在不同了,糜竺在乱世即将来临之时,终于看到振兴家族的曙光,看到了隐藏在层层迷雾和刀光剑影中的机遇。

    虽然到目前为止,糜竺还不能确定出自寒门的刘存是否有个光辉的未来,但并不影响他对刘存的和投资,因为已经没有人怀疑德名远播、毁家纾难拯救苍生的刘存的寒门子弟出身,刘存无论是德名还是贤名,均已传遍徐、青、兖三个州,而且还在向四面八方传播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推崇拥戴。

    更令糜竺无法企及、无法漠视的是,貌似不讲规矩甚至有点离经叛道的刘存,竟拥有惊人的施政才华和令人匪夷所思的创造天赋,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多儒林名士的承认。

    这一切,都是糜竺可望而不可求的,构成了刘存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因此,糜竺绝不会在刘存闻达于天下之前,错过刘存并与之建立起稳固关系的绝佳机会,哪怕刘存今后无法再上一层,止步于郡守之位,也能成为糜氏家族最的助益。

    糜竺已经打定主意鼎力刘存,并将自己视为刘存的挚友,他相信自己在刘存心目中,同样占据的地位,刘存同样把他当成挚友看待,他对刘存的人品和信用更是放心。

    相比之下,醉心于科学实践满足于建设和创造的刘晔想法单纯很多,他早已与博学多才性情宽厚的刘存建立了兄弟般的感情,对刘存的拳拳爱民之心和一个个义举由衷钦佩,对刘存的渊博知识和创造力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他的目的很简单——兄长的地位越高,能让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就越大!

    至于均逾越不惑之年的公孙沛、赵溶、霍坚三人的目的,已经没有必要探究了。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不能为刘存去死,但是也差不多了,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后半生、他们绝望之下深埋心中又在刘存触动下突然复苏的人生抱负,都紧紧地绑在刘存身上,他们对刘存的更彻底,更忠诚,也更纯粹。

    正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机缘巧合之下一堂的七人会议非常团结,效率也非常高。

    当雄鸡的第一声高鸣从远方传来之时,一个庞大而严谨的计划和一份清晰的出仕名单终于确定。

    刘存环视一圈悄悄呼出口长气的众人,说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

    “诸位,我打算向国君提出请求,亲率麾下五千将士和五千工匠及民夫西征东莞,力争在两个月之内,剿灭我琅琊王国匪患!理由有三:第一、我要为国君分忧,报效国君的知遇之恩;第二、文治武功相辅相成,只有贤名没有威名,恐怕保不住我琅琊的安宁,保不住不断发展的工商业带来的财富,必将引起某些人的觊觎,甚至铤而走险;第三、我麾下军队迫切需要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只有经历过战火,才能成长为一支真正的军队,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此言一出,公孙沛和赵溶齐齐敬拜,口中高呼主上英明,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抑。

    另一侧的霍坚摸了摸左臂上缠绕的厚重纱布,捋捋浓密的长须,自豪地对满脸惊愕的程秉和糜竺笑道:

    “二位不必吃惊,主上的武功远远高于诸位想象,主上初学射术仅三月,持三石弓射七十步外人形标靶,连射三十箭九成命中。主上如今日日修习的长枪和佩刀,是霍某亲手打制,长枪名曰玄光,通体由陨铁熔炼,按照主上说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然合金钢,枪长一丈七尺,重七十二斤,在主上手里翻飞自如;佩刀为同质精钢,取横刀之势,长五尺,重二十八斤,试刀之日,主上顺手一挥,斩断五层甲札。最的是,已苦练半年令我等为之侧目的六千将士,所用练兵之法和军令制度,均出自主上之手,主上自己也是天天打熬,四季苦练不辍,还将满腹韬略倾心传授给麾下二十九名武学弟子,不少弟子现已崭露头角。所以,二位无需对此感到惊讶。”

    程秉倒吸口冷气:“子鉴,为何隐藏如此之深?”

    刘存被霍坚夸得非常难为情,尴尬地解释道:“子毅先生谬赞了,小弟的枪术还是子毅先生传授、结义兄长王杞点拨的呢,在带兵方面,小弟只学过一些皮毛,亲自带兵训练的时间很少,更没上过战场,不过,面对缺乏训练毫无军纪的乌合之众,估计还不会太狼狈。”

    糜竺鼓起眼睛望向身边的刘晔,看到刘晔无辜地摇头,只能恼火地转向刘存:“贤弟,除了生孩子,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众人被逗得大笑,刘存只能苦笑:“其实小弟只是略有武技,佩刀玩得稍好点,射术在军中弟兄指点下苦练八个月,才略有长进,长枪最为生疏,要不是获得子毅先生点拨,恐怕到现在小弟还不知道该用什么兵器才合适。”

    “不怕兄长笑话,一年来小弟试过大刀、长戟、斧钺还有狼牙棒,可练起来一塌糊涂,惨不忍睹,直到在铁器工坊幸运地遇到子毅先生,听了子毅先生精辟的分析,又得到子毅先生慷慨指点,才勉强摸到点门道,恐怕还要苦练五年以上,才敢鼓起勇气告诉别人,我会使枪了。”

    众人听得有趣,又是一阵大笑。

    糜竺摇摇头不再纠缠这事,匆匆用过早饭,就把要回县衙的刘存拉住,非要到军营去看看不可。

    结果程秉也要求同行,一边走出刘晔家的院子,一边抱怨刘存不早把事情告诉他,否则他早就向国君进言,用刘存取代耗资巨大却屡战屡败的中尉萧建了。

    深夜,喝了不少酒却毫无醉意的糜竺回到城中糜家分,再次拿起白天在军营时王杞送他的新式连发强弩,反复端详之后长叹不已。

    肃立一旁的糜丰再拿出两根蜡烛悄悄点上,然后不动声色地替糜竺换上杯新茶。

    糜竺望一眼聪明勤快的族弟糜丰,发出一声轻叹,像是对糜丰诉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这副弩弓晃眼一看毫不起眼,细细查看却坚固精良,只是加装两个固定滑轮和一大一小精钢齿轮,改进了弩机形状和制作精度,再延长可抵住肩窝后端,加上个能容纳五支利箭的箭匣,就能让仅训练十天的普通士卒,稳定而又轻松地连续射击,射程高达三百步之远,精度提高数倍不止,其价值绝对在普通弓弩的五倍以上,如今王杞麾下竟然拥有高达两千副这样的弩弓,可见其战力何等强悍。”

    糜丰缓缓跪坐下来,看一眼榻上的新式弩弓:“小弟最,还是他们队率以上军官身上的复合铠甲,前后是一块块用钢丝圈连接的整齐钢板,双肩和腰部以下全是钢丝圈环环相扣而成的锁子甲,内衬软皮穿戴舒适,就连头上戴着的,也是用铜板加热后冲压再镶嵌铜条装饰的坚固头盔,真不知他们是如何造出来的,简直是鬼斧神工啊!”

    糜竺点点头:“这倒不难,只要有珠山工坊制作的那几套机器,我们也能做,子鉴向我详细介绍过头盔制造过程,用大型水车带动沉重冲床,加上铸造的钢质模具,把提前备下的薄铜板放入炉中烘烤至发软,放到模具上冲压几次即可,之后是打磨、淬火、钻孔、牛皮内衬等工序。”

    “若不是子鉴缺钱,恐怕他会给士卒都配发一顶铜盔,这家伙对麾下军队的巨额投入令人咋舌,下午我还看到,他麾下已练成的六千士卒,身着清一色的坚固板甲,腰挂从环首刀改进而来的更为锋利坚韧的横刀,头戴清一色的护颈皮帽,正前方还加个遮阳挡雨的帽舌,帽舌正上方镶上一块用铜板冲压出来的饰物,上面是两条麦穗和五角星图案,以便与其他地方军队区别开来。”

    “今日只是走马观花,但印象极为深刻,放眼大汉天下,无论装备还是军纪,没有一支军队能与之相比,更不用说他那五百装备精良的骑兵了。”

    糜丰忽然说道:“子鉴大人的官兵每日三餐,个个都能按月领取军饷,普通一卒吃穿不算,每月还能领取四百钱,平时训练很苦,每月一次比试,胜者额外有钱财奖励,养活一家三口毫无问题,省点的一年能买一头牛了!”

    “此事当真?”糜竺大吃一惊。

    糜丰点点头:“住在咱们院子左边的是个军候,他和小弟很谈得来,前几日他休假返家,为感谢小弟给他母亲送药,设家宴答谢小弟时谈起这些琐事,只是除官兵待遇之外,其他事情他都巧妙避开,不愿透露军中消息,看来,子鉴大人的新军法果然严苛。”

    糜竺若有所思地缓缓点头:“怪不得今日到了城北大营,发现那些官兵与寻常官兵大不一样,除面对他们的长官,没有一个向我们敬礼,军营门口的四个值哨官兵趾高气扬,一动不动站得笔直,营中官兵来来往往,均是两人成排三人成行,步调一致缄默无声,当时就把我和德恒兄镇住了,德恒兄直叹从没见过如此法度森严的军队,遗憾的是,今日营中按例休息清理营区,没能看到列阵训练,想起来应该不会差。”

    糜丰想了想,说到另一件事:“听说珠山造出了洁白光滑的书写纸,要是真的话,此物绝不能错过啊!”

    糜竺得意地笑道:“放心吧,等子鉴出征归来,就会大兴土木的枳城之南孤山之下,修建两座大型造纸作坊,咱们糜家投入两百金,占五成股,之后还会合伙开办印刷作坊、制作笔墨纸砚的作坊等等。这一年你做得不错,我打算把琅琊的生意交给你掌管,切莫辜负我的期望。”

    糜丰高兴不已,兴奋地站起来转了几圈,马上又跪坐下来:“子鉴大人要出征?是不是要去清剿西面的黄巾贼寇?”

    糜竺立刻沉下脸,郑重地告诫道:“此事到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