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阜叹了口气,不再追问:“既然大司马已经下令,那我也无话可说。只是张虎乐綝之辈,未经战阵,如此贸然出击,岂不是凶多吉少?”
曹真摆摆手道:“少府请放心,一位‘军师’主动请缨,上前线指挥进攻了。”
“军师?”杨阜疑惑道,他并没有听说过军中有哪位被称作军师之人。
“是啊。”曹真的脸上露出宽慰之色,答道:“我们曹家,最厉害的‘军师’。”
——
“公主,已经爬得够高了,我的马都快吃不消了!”
两人两骑悄无声息地在山岭之上跋涉,隐约看得山下方一处处灯火和营寨。
“噤声,我在估计蜀人数量。”
东乡公主曹忆此时一声戎装,身披轻甲,凛凛然有一丝武将气质,策马在前,向下望道:“还不够高,得再往上走点才行。”
说罢,曹忆一抖缰绳,坐骑狠狠地打了个响鼻,往岭上走去。
说起这匹坐骑,却是大有来头,正是曹真坐驾,唤做“惊帆”,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正是因为曹忆执意要往前线进行指挥,曹真才将这匹宝马借给她,以保证东乡公主的万金之躯。
但如若此刻的曹真知道公主殿下居然骑着他给的名驹只身犯险,不知道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公主,等等我!”
许仪身形硕大,胯下的马只是一般战马,驮他上山已是精疲力竭。无奈,许仪只好弃了马,徒步跟在曹忆身后,一并往岭上走去。
早前刚下过雨,但这天仍旧阴郁得可怕,曹忆来到岭上高石,终于得以将整个蜀营尽收眼底。
纤弱的身形在风中伫立了良久,这位年轻的公主方才发出一声喟叹:“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
许仪在一旁挠了挠头,道:“公主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就是几个帐篷么,和俺们大营也没啥不同啊。”
曹忆笑着摇了摇头:“你不懂,这营垒四正四奇,暗合八阵之道,若是我军强攻,恐怕攻下一营,就会被其他七营包围其中,凶殆异常。”
“这么玄乎?”许仪瞪大了眼睛瞧着山下的营盘,努力想要看出曹忆所说的“八阵之道”。
“这么看来,攻坚是不成了,只能期望进行野战……”曹忆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岭下不远处忽然传来人声。
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先传来:“姜大哥,此岭高耸,正好能看到曹军先锋营寨。”
接着一个年轻男子答话道:“还是马贤弟机警,曹军来此不久,人生地不熟,定未探到此地,咱们正好抢先一步。”
这时,一个冷清的女子之声却又响起:“姜大哥休夸,谁知道这地方有没有敌人,万一……”
然后,话题戛然而止。
因为岭上的二人,已经见到了岭下的三人。
一个长得颇为清秀的年轻将领,一个十岁孩童,和一个差不多的女童,三人三骑,正在岭下错愕地看着他俩……
第112章 神亭岭上()
“曹贼(蜀人)!”
通过彼此衣甲巾绦,双方很快互相确认了身份。
“公主快走,这里有俺顶着!”许仪爆喝一声,圆瞪怪眼,手提大斧就拦在三人身前。
曹忆二话不说,调转马头,直往岭下奔去。
这样的分工不可谓不够默契,许仪早就弃了坐驾,如今纵使有心逃跑也无能为力,再加上对曹家的忠诚,令他当机立断拖住来人。
反观曹忆,面对这样一个为自己慨然赴死的手下,却丝毫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拔马回走,任由其留下断后。
这个女人的狠辣果决也不由得令人心生战栗。
下方的三人正是前来探查地形和曹军部署的姜维、诸葛果、马瞬,说来这个冒险的想法还是马瞬主动提出的,曹军在一连三十日的惨风凄雨之中穿过整条子午谷道,早就已是强弩之末,这场战斗无疑已经输了大半,马瞬所想的,不过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而已。
比如若能借此机会斩杀曹真、司马懿,再不济生擒张郃、郭淮,都能大大地挫伤曹魏的国力,毕竟像现在这样敌人自己送上门来挨宰的天赐良机可不多见。
因此,侦查才是重中之重,姜维之前用过马瞬的“锦囊妙计”两人一见如故,姜维本人也是血气方刚之人,故而一听马瞬此计,立马答应一同上岭查看曹军虚实。
至于诸葛果之所以会来,则是丞相下令要她务必保证马瞬生命安全,故而形影不离地跟在一旁而已。
这个略显怪异的组合在今后的北伐之中逐渐散发出令人惊讶的光彩,但此时此刻的三人却远不知未来会变得如何。
“公主?”马瞬捕捉到了许仪口中一个关键的称呼,脑海中一阵思量。
就在此时,许仪已经挥舞大斧向三人砍来。
“贤弟!果儿!这汉子我当着,你们快去追那员女将!”
姜维手中银枪一振,迎上那斧,与许仪扭打在一团。
“姜大哥,多加小心!”
姜维作为蜀汉后期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马瞬绝对不会担心他栽在一个无名小卒之下,只是那胖子似乎不要命的打法才堪堪将其绊住,因此马瞬也就专心去追那名“公主”。
诸葛果也不迟疑,跟在马瞬身后,一同追去……
两匹名驹,一黑一白,如同幽灵般穿梭在林间。
曹忆万万没想到蜀人的动作如此之快,而且准确地分析了敌我形势,赶在曹魏先锋刚刚下寨时就登山观察军情。
如此说来,两方人马今日的岭上偶遇可谓是不谋而合,曹忆和马瞬都是熟知历史的人,两人的脑海里登时浮现出三个字——
“神亭岭!”
据《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传所载:“(太史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各类野史闲话和《三国演义》则将这段偶遇描写得更为传奇,后人还衍生出了对那位以一己之力敌十三江东名将的“曲阿小将”的探讨。
但在曹忆和马瞬心中,那段传奇从未如同此时此刻般距离二人如此之近。
似乎永无止境的追逐终于随着“惊帆”的一声长嘶宣告结束。
曹忆望着眼前的峭壁,心中倏然解开了枷锁。
慌不择路,反而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听着身后的马蹄声渐近,她缓缓地调转马头,从容地拔出剑鞘中那柄从未显露真容的宝剑。
剑长四尺二寸,颇为狭细轻便,似乎专为女子打造,更难得的是剑身之上迎着日光,能够散发出金莹剔透的五彩之色,令人炫目。
剑名“流彩”,是魏文帝曹丕所铸,其所著《典论》有载:“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以为三剑:一曰:飞景,二曰:流彩,三曰:华铤。俱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两,淬以清漳,励以金石,饰以文玉,表以通犀。”
见那公主拔出的长剑并非凡品,一副要战的架势,马瞬不由得勒住了缰绳,不敢再上前寸步。
“兔子急了也咬人,看这公主不似无谋较弱之辈,又有神兵在手,只怕动起手来反倒是我更吃亏……诸葛果这妮子怎么还没来!”
马瞬死死地盯着曹忆的动作,他自恃有姜维、诸葛果在身旁护佑,又有“夜照玉狮子”这样的名驹,虽然没有佩戴兵刃,但自信不论遇到怎样的强敌也都能全身而退。
然而,若是要此刻手无寸铁的他生擒敌将,恐怕倒真的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很快,曹忆就清楚地见证了这一点。
一阵五彩光芒在视野中逐渐变得耀眼,令马瞬感觉头晕目眩,慌忙后仰,方才堪堪躲过这削来的一剑。
曹忆“咦”了一声,显然没想到这个小子身法会如此敏捷,当即勒住缰绳,回手又是一剑当头劈下。
马瞬避无可避,当即运起“鹊登枝”身法,反踏白马,一人一马似乎通灵,各自往两侧分去,竟又躲过了这一剑。
“好俊的轻功!”饶是敌人,曹忆也不禁赞道,但手上却丝毫没有惜才之意,直将流彩剑投出,径取马瞬!
马瞬本在空中,但见一剑飞来,当即闪身树后,寻求躲避,岂不料这剑削铁如泥,直透树干穿出,反在马瞬的小腿上划出了一道口子。
腿脚受伤,轻功便登时消了大半,马瞬“哎呀”一声,从树上翻落下来。
这还是他自修炼“鹊登枝”后首次失利,那名公主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发三招,最终破解这门轻功,恐怕是马瞬平生所遇到的最强敌人。
马瞬方才着地,便欲起身,但曹忆却已经面带微笑地策马来到了他的身前,将手中白绸一扯,竟又将流彩剑从树上轻易拔出,落回手里,直指马瞬。
此时此刻,曹忆已确立了不败的优势,一股爱才之心又不免油然而生,俯身道:“好小子,倒真有些本事,洛阳的后生都比不了你。又何必为蜀逆卖命?早投我大魏,来日定然前途无量。”
第113章 名剑决!章武对流彩!()
自穿越到这个纷乱时代的那一刻起,马瞬就有了上战场的准备,乃至是失手被擒或者战死沙场的觉悟,毕竟要在这个时代建立一番功业,去弥补西晋乃至五胡十六国的那段黑暗历史,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一切,似乎来得太快了。
这个时空中,他才生活了两年,就在洗刷了马谡街亭的冤屈,成功得到丞相赏识,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却栽在了一个无名女将的手里。
而仅有的信息,只有“公主”俩字……以及展现在马瞬眼前那近乎绝世的容颜。
平心而论,这是马瞬自穿越以来,甚至是穿越前后,两世为人的生命中见过的最“梦幻”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