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大秦当个美男公务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饶是出入惯了后世图书馆的赵高,由人领着这样一层一层地看上去,也不由在心里连连感叹:老祖宗们果然伟大!

    离开了琅环阁,赵高又被领至一旁一个巨大的官室,名曰:载笔署。顾名思义:携带文具以记录君王之事。

    其实在这里的文吏绝大多数是没有机会见到赵王的,只有本本分分做上十几年乃至更久的文吏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成了老资格,再得到了太史令的认可,方才有机会跟随左右史前往赵王跟前。

    更多的人,他们的工作是整理誊写君王言行记录和翻抄古旧损坏的书籍。载笔署正是文吏们平时办公的地方。

    在张先的指引下,赵高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份工作——誊抄一卷损毁的简牍。赵高十分珍惜地将誊抄工作当做练习,一丝不苟的动了笔。

    一旁张先看他在竹简上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就好奇地“咦”了一声。接下来又连写了一行终于忍不住叹道:“难怪大人夸你。”

    要说赵高的字虽然比起籍谈那些老资历还尚有许多不足,但是同底下那些青年文吏相比却是绰绰有余。

    一个十来岁锦绣少年的字,已依稀有了古厚峻拔的风致,这样的功底着实令人大感意外。看他利落抄完第一卷,竟然没有一个错处。

    张先拿到这份成卷时再次打心底里赞道:“当真不错。”

    不同于别人,赵高闻言没有惺惺作态,而是直言:“家中闲来无事,平时就练得多了些,你要是像我那样练,你也可以。”

    张先闻言,也不知哪儿来的想法,随手拿起他的手往平时握笔的地方摸了摸,果然触到一层薄薄的茧,虽然用眼睛瞧不太出来,但却是他实实在在努力的痕迹。

    见握着自己手的人许久没有反应,赵高不客气地把手抽回来,拢进素色宽袖里,幽幽道:“眼下你若没事可做,不妨陪我抄。”

    掌心骤然失去温热的异样激得张先马上找回了思绪。张先哪里是没事可做,二人坐在一处都有要完成的内容,只是按籍谈的安排检查赵高的完成情况,不想竟一时无状。

    初时张先只道自己失礼心中愧疚,当未觉赵高说那话是故意揶揄他,等稍后张先回过味来,赵高已经敛了心神投入了接下来的工作当中,他也不好再多打扰对方了。

    他们这一忙就忙到了该用夕食的时间。同样由张先带着,二人一齐进了饭堂。

    赵高入了饭堂才知右史手下掌管的文吏们也在,按说平素左史、右史手下的文吏工作地点是隔开的,住的地方一左一右,也是互不干涉的,可没想到每日双方会在这里打照面。

    而且是如此剑拔弩张的照面……

    张先属于那种心正身修的君子,不屑对这种事说长道短,故而赵高心里一团雾水。

    谁知旁边来了个不认生的青年,见赵高疑惑,眉眼弯弯地主动凑过来搭话:“想知道?”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青年。青年并非像寻常文吏一样头戴高冠,身穿宽袍广袖,而是着一身融合了胡风的装束,瞧着较为干练明朗。

    打从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推行全国以后,举国上下便兴起了一股拟胡之风,加之赵国以北为大片草原,草原上喝着马奶酒长大的赵人生来就比他国之人豪放爽朗,学那些个胡人的装扮,非但不会显得不伦不类,反而会使人看着更为英气精神。

    眼前这青年典型就是这样的一类人。虽然举动轻浮了些,但周身的确散发着那股子英气。虽然配上不正经的表情令人好笑,但其实已经在赵高心中赚得了不少好感。

    那挤眉弄眼的表情看得赵高有些哭笑不得,一面垂手拍拍身旁的竹垫示意他坐下来,一面缓缓道:“愿闻其详。”

    青年袖子一挥便不客气地坐了下来,开始讲起其中的渊源。

    只消片刻赵高就从他的话里听出了点滋味来:这太史府的左史籍氏和右史范氏两家祖上是世仇,从上几代开始结了怨就没有再消停过,一直暗中较着劲。

    不过令青年不明白的是:这两边争斗分明影响到了历代太史令的管理,却很少见太史令们真正干涉过。许多时候闹得厉害了,太史令便出面意思意思,从中调解,也不管双方暗中会否继续较劲,明面上消停一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赵高在听青年说话之余,也不忘观察着他的神情变化,瞧他说到后面表情越发疑惑,心中了然,便压低声音道:

    “自古无论为君还是为臣,御下都讲究一个制衡之术,于太史令来讲,两方争斗固然不利管束,但如此一来互相牵制,谁也不会坐大,威胁……”

    后面没有说完的话青年已经明白是什么了。先前他听闻新来的这个赵高因写得一手好字,颇得左史大人的器重,从一个卑微的洒扫小童提为执笔文吏,那时还只是好奇,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眼下听了他这番与年龄不符的剖析,还当真有几分佩服了。

    青年当下才想起自己似乎没有告知对方名姓,这便叠手道:“我氏王名宠,你不介意的话,以后咱们就是朋友了。”

    “敢问名是哪个字?”赵高微笑着叠手回礼。相处了这么一会儿,这个明朗的青年,赵高同样喜欢了起来。

    “宠者,尊居也。”

    王宠,好一个……呃……简单粗暴的名字。赵高嘴角隐隐有些抽搐,但面上还是做得滴水不漏,低头全了礼数,道:“王兄。”

    “小兄弟。”

    对于这个称呼赵高其实是有些腻歪的,一个大男人,叫什么小兄弟?可是转念想起自己如今还是小娃娃的身,大老爷们儿的心,怨不得别人,也就随他去了。

    倒是张先,从适才王宠过来开始,就一副入定的模样,端正地跪坐在一旁,也不知二人的对话听进去了多少。

    这么一日相处下来,赵高心中清楚,张先冷性,却并非冷心,念着他是新人,整日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太史府中的各项规矩,而且不居功,不摆架子,也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就在这时,夕食由几个宫人端上来了。热气腾腾的粟饭,配上一点点的醢酱【1】,外加管饱的黍米饼和管够的野菜汤,也就是他们今晚饭菜了,虽然简单却足以填饱肚子。

    赵高前世是个南方人,吃惯了水稻,刚来这里的时候难受了很久。是饥饿改变了他的饮食习惯。眼下的他啃着粟米饼喝着野菜汤也同样有滋有味。

    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毕竟是宫中的食物,已经比他在家中吃的味道好上太多,而且能吃到一点点醢酱,沾沾荤腥,于他们这种普通人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第3章 文吏的嘴炮() 
正当此时,有一人面如土色地从外面奔进来。还顾不得理顺一口气,便靠扶在门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九鼎入秦了,九鼎……入秦了!”

    话音一落,饭堂便如开水一般,顷刻沸腾起来。

    九鼎……入秦了?

    要问这九鼎入秦干赵国何事,何至以一石投水掀起这样的巨涛,那就要从九鼎的来历说起了。

    帝禹之时,曾命九州征鼎献于夏王室。后成汤灭夏,九鼎转入商邑。又逢商纣暴虐失却民心,武王替天行道,伐商功成携鼎西归,传到其子成王时,又把九鼎迁到镐京,行“定鼎”之仪,至此,九鼎俨然成了王权的象征。

    如今九鼎归秦,便是表明秦已有了征讨六国的资格。消息一至,便如同巨石入海,说是激起千层浪也不为过。此刻,莫说小小的太史府,就算是赵国的政治权利中心,乃至整个天下的人,都开始感到一种透入骨子里的惊惧彷徨。

    那巨浪一旦掀起,便不会再停下来,滚滚浊流从西而来,将席卷何处?虽然轰鸣声未至,但再迟钝的人,此刻也当闻到一点响动了。

    所以也难怪众人如此惊慌。

    这还是赵高穿越过来,头一回触到自天下涌起的暗流,虽只是缩在小小太史府中向外的一瞥,但他心中已如共鸣般隐隐漾起了难以言喻的激动情绪,握着长箸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只是片刻,想起前世爷爷说过的话:宁性为善。便不动声色地按下心底的那份激动,定神定心,专心侧耳倾听已然争吵起来的左右史手下的文吏们。

    此时双方的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只听右史那边一个褐衣掌书反驳道:“各国同仇却不同心,周遭虎狼环饲,谁也不愿做出头鸟,如此情形,何谈合纵?要我说赵国不若按兵不动,秦魏同样世仇,荆楚也未必见得秦国的好,届时我赵国坐收渔利不是更妙?”

    左史这边的人同样不相让,一撑桌案,站起来个年近不惑的绛衣掌书,不屑斥道:“温吞之论!秦赵世仇,若要东出,定要收拾的就是我赵国,现在还不趁早防备,只知按兵不动,王龁【1】再围邯郸,赵国难道又只能被动等待列国援军相救?将母国的命脉交予别人之手,你就能睡得安稳?为何不该合纵?”

    另一方褐衣掌书:“山东列国至今没有动静,你却要让赵国主动促成合纵,这是将我赵国至于出头鸟般的境地!且我问你,合纵之艰你可想过,若是不成,由赵国挑起的这事端,又该如何收拾?”

    绛衣掌书又一次轻哼一声,面有愠色道:“若如尔等之意,不主动,不作为,合纵当然难成。但成事在人,我赵国前有撮合三晋合灭智氏解母国之围的张孟谈【2】,时隔今日狼秦觊觎,难道一个个竟都成了缩头乌龟?”

    “呵,听这口气,你赵交能耐,还真想应了‘交’字,要身先士卒了?”右史那边一人有意挤兑道。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你行你上”么?赵高心中莞尔。

    旁边的王宠也戏谑道:“莫说,只要赵国用我,我还真想试一试,挣个王宠,也不算亏。”

    张先表面上八风不动自顾低头吃东西,其实那些话全数都入了他的耳,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