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入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经举进士第,亦知医。

    历代医学姓氏

    医极其明者也。

    扁鹊姓秦名越人,号扁鹊,秦之卢国渤海郡郑人。得仙客长桑君之传,知俞跗之术,发明素问、灵枢之旨,设为问答,作八十一难经,以释疑义。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不出千里,决者至众。虢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则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尝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后世脉理由此而起,为医之祖,后学当祀之,而配以张、刘、李,朱。

    淳于意临淄人,西汉文帝时为太仓长。笃信扁鹊,精医道及导引法。司马迁备志之,封赠仓公。

    郭玉广汉洛人,和帝时为太医丞。帝奇之,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医缓春秋时秦人也,姓高名缓。晋景公疾,求缓治之。未至时,梦二竖子,相谓曰:我居肓之上,汝居膏之下。缓至曰:疾在膏肓,药不可为。

    医和春秋时秦人也,未详其姓。晋平公疾,医和视之,知其近女室,内热蛊疾,不可为也。

    文挚战国时宋之良医也。洞明医道,亦兼异术,观人之背,而能知人之心窍也。

    华佗字符化,汉末沛国樵人。举辟不就。通五经,养性术,精方脉,善导引。尝体中不快,起作五禽戏,微汗而愈。年百岁有壮容,人以为仙。其疗病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即便拔针,病亦行瘥。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破肠洗浣,缝腹摩膏,四五日瘥,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间即平复矣。魏志曰:甘陵夫人有孕六个月,腹痛不安,召公诊。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所在,在右则女,在左则男。其人曰: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男形而愈。又治一郡守笃病,以为盛怒则瘥,乃多受其货,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恚,吐黑血数升而愈。治一人腹中攻痛十有余年,鬓发皆堕。公诊曰:是脾之半腐,可刳腹治之。使病者服药稳卧,以刀破腹,不觉痛,既视脾果半腐,以刀割去恶肉,然后以膏敷之,更以药缝之,数日即愈。魏太祖闻而异之,召公常在左右。太祖一日苦头风,每发作心乱目眩,针其膈,其疾应针而愈。后召不至,竟为所害。汉魏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编药品三百六十五种,谓之神农本经、华佗内照。门人吴普撰寒温五味本草一卷,李当之修神农本经。

    纪朋观人颜色谈笑,知病浅深,不待诊脉。玄宗闻之,召于掖庭中看一宫人,每日昃则笑歌啼号,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视之曰:此必因食饱而大促力顿仆于地而然。乃饮以云母汤,令熟寐,觉而失所苦。问之乃言:因太华公主载筵宫中,大陈歌吹,某乃主讴,惧其声不能清且长,吃蹄羹,饱而当筵歌大曲,曲罢觉胸中甚热,戏于砌台上,高而坠下,久而方苏,病在足不能步也。

    范九思业医善针。昔人母患喉生蛾,只肯服药不许针,无可奈何。九思云:我有一药,但用新笔点之,暗藏铍针在笔头内刺之,蛾破血出即愈。医者贵乎有机也,学人知之。

    于法开善医。治产难,令食羊肉十余脔而针之,须臾儿从羊裹下。

    任度不知何许人,老医也。有患者尝饥,吞食则下,至胸便即吐出。医作噎疾膈气,治之无验。任视之曰:非此疾,盖因食蛇肉不消而致斯病,但揣心腹上有蛇形也。病者曰:素有大风,尝求蛇肉食,风稍愈,复患此疾矣。遂用硝、黄合而治之,微下利则愈。医皆记其验而知蛇瘕也。

    莫君锡大业中为医丞。炀帝好色,服丹发躁,进剂治之。又置冰盘于前,俾朝夕观望,亦治烦躁之一术也。

    张苗不知何郡人。雅好医术,烧地铺叶出汗其法也。

    唐慎微字审元,蜀之华阳人。貌陋言讷,中极明敏,治病百不失一。着备用本草及经史证类。

    王叔和西晋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博通经史,精研医道,洞识修养,纂岐伯、华佗等书为脉经、脉诀,次仲景伤寒方论,遂使其本书不行于世,后人不免有遗议焉。

    马嗣明南齐河内野王人。善诊脉知一年前死生。针灸孔穴与明堂不同,艺术精妙,一时名医皆为所轻。治背痈肿,炼石涂之便瘥。其法以粗黄色石如鹅鸭卵者,猛火烧令赤,入醇醋中,自有石屑落醋里,频烧至石尽,取石屑晒干为末,醋调涂肿上,无不愈。

    姚僧垣字法卫,后周吴兴武康人。仕梁为太医政,历魏、周、隋进爵北绛郡公,年八十五乃卒,赠本官加荆湖三州刺史。先生医术高妙,诸蕃外域,咸请托之。着集验方十二卷,撰行记三卷。其长子察,南史有传。

    姚最字士会,僧垣次子。博通经史,官学士。天子敕习家业,十余年中,略尽其妙,效验尤多。

    李修字思祖,本阳平馆陶人。得沙门姚僧垣针灸术,撰药方百卷。官太医令,赠青州刺史。

    巢元方隋人,大业中为太医令。撰病源五十卷,不为无见。但言风寒二气而不及湿热之文,后人不免遗议。治风逆坐起不得,用半年羔羊,杀而取腔,以和药末,药未尽而病愈。

    韦讯号慈藏,唐人。医中之圣,人皆仰之,今医家多图其像以祀之。

    元珠先生王冰之师,洞明素问。

    王冰号启玄子,唐宝应中为太仆令。注素问,作玄珠密语,其大要皆论五运六气,皇极经世注亦载其语。

    张鼎补孟诜食疗本草。

    张文仲唐之洛州洛阳人。少与李虔、韦讯并以医知名,则天初为侍御医,特进苏良嗣,方朝疾作仆廷中,公诊曰:忧愤而成,若胁痛者,殆未可救。顷告胁痛,又曰:及心则殆。俄心痛而死。公论风与气尤精,风状百二十四,气状八十,治不以时,则死及之,惟头风与足气,药可常御。病风之人,春秋末月可使洞利,乃不困剧,自余须发,则治以时消息。乃着四时轻重术凡十八种,随身备急方三卷。

    肖炳唐之兰陵处士,撰四声本草。

    杨损之唐开元后人,润州医博士,兼节度随军,撰删繁本草。

    陈士良伪唐陪戎副尉,剑南医学助教。取诸家本草有关于饮食者类之,附以调养脏腑之术,名食性本草。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人。唐永徽间迁太傅,与李绩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其书大行。

    甘伯宗撰历代明医姓氏,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出辍亲录。

    孙兆宋时官殿中丞,尚药奉御太医令用和之子,父子皆以医知名。治平中间有显官坐堂,忽耳鸣,公诊曰:心脉大盛,肾脉不能归耳。以药凉心,则肾脉复归,耳鸣立愈。

    王纂宋海陵人。少习经方,尤精针石。治一女子,每夜被獭精假作其夫迷惑,鬼穴一针,獭从被出。

第5章 集例(4)() 
庞时字安常,宋蕲水人。世医,不足父所授脉诀,独取素、难,通其说,时出新意。注难经辨数万言;作本草补遗,补仲景论。尝言华佗术,非人所能及,乃史氏之妄乎!治难产,以手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产下。治富家子走仆刑尸,大惊发狂,时取绞囚绳烧灰,酒调服而愈。

    朱肱号无求子,宋吴兴人。深于伤寒,着活人书。道君朝诣阙投进,授奉议郎医学博士。在南阳时,太守疾作,用小柴胡为散,连进三服,胸满。公曰:小柴胡汤煎清汁服之,能入经络,攻病取快,今乃为散,滞在膈上,宜乎作满。因煮二剂与之,顿安。

    吴廷绍为太医令。烈祖食饴,喉中噎,医莫能疗,公进楮实汤而愈。或叩之,答曰:噎因甘起,故以楮实汤治之。

    许希开封人,以医为业。宋景佑元年,仁宗不豫,公为针心胞络之间而愈,命为翰林医官。着神应针经要诀。

    赵自化宋德州平原人。高祖尝为景州刺史,后举家陷于契丹,父知富脱身南归,寓居洛阳,习经方名药之术,官翰林医学。撰四时养颐录及名医显帙传三卷。

    陈文中字文秀,宋宿州人。为安和郎,判太医局,兼翰林良医。明大、小方脉,于小儿痘疹尤精其妙。

    淳佑中,与保安翰林医正郑惠卿同编幼幼新书,又着小儿病源方论一卷。

    宋道方字毅叔,宋南京人。以医名天下,不肯赴请,病者扶携以就求脉。政和中,有太守母病在膏肓,能以良药缓其旬日乃死。

    僧智缘随州人。善太素脉,诊父而能道其子之吉凶。王安石信之曰:昔医和诊晋侯而知其良臣将死,视父知子,何足怪哉!皇甫垣蜀之夹江人。以善医目疾,高宗、孝宗皆称皇甫先生而不名。对高宗言: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为则天下治。又言:长生之术,先禁诸欲,勿令放逸,丹经万卷,不如守一。

    王克明字彦昭,饶州乐平人,初生时,母乏乳,饵粥得脾疾。长益甚。医以为不治,乃读素、难,刻意处药乃愈。针灸尤精。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乃与药,病虽数证,只用一药以除本,亦有不药期某日自安者。任内翰医官。

    张锐字子刚,宋郑州人。官成州团练使,以医知名。政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