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氧化碳10%~15%为宜,当二氧化碳浓度高于16%时应加入适量消石灰,库内要定期通风,使库内袋内气体成分含量平衡。

    skbshge

(一)大蒜病害防治() 
1。大蒜病毒病

    又称花叶病,危害大蒜、韭菜、大葱、洋葱等。

    【症状】 叶片出现黄色条纹,或叶片扭曲、开裂、折叠,叶尖干枯、萎缩,或植株矮小、瘦弱,心叶停止生长,根系黄褐、发育不良,不抽薹,或抽薹后有明显黄色斑块等,鳞茎小,或蒜瓣须根少,严重时蒜瓣僵硬。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由大蒜花叶病毒(GMV)及大蒜潜隐病毒(GLV)等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除气生鳞茎外,病毒分布于蒜瓣、苗株等部位。田间通过蚜虫、蓟马、线虫、瘿螨等传毒,或以汁液摩擦传毒。高温、干旱、缺肥、管理差、植株生长瘦弱,则蚜虫多、病害重。葱蒜类作物连作病害也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一是避免葱蒜类连作,与禾本科、豆科作物实行3~4年以上轮作。二是选择抗病品种、严格选种,剔除有病、虫和带毒种蒜,采用气生鳞茎繁殖,推广脱毒大蒜。三是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除草等,使植株生长健壮;拔除病株,减少病原。四是种蒜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浸泡24小时杀螨;挂银灰膜条避蚜;消灭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喷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烷醇·硫酸铜乳油1000倍液,或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1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每隔10天1次,共2~3次。各种农药要轮换使用。也可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倍液灌根,每株50~100毫升,每隔10~15天1次,连灌2~3次,可以喷淋与灌根相结合进行防治。

    2。大蒜匐柄霉叶枯病

    【症状】 危害叶片、叶鞘、薹茎和薹苞。因病原菌侵染时期和病程阶段不同,染病叶片可分为5种类型(表5…7)。叶片上病斑向叶鞘延伸,使叶鞘枯黄。雨后或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黑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和花薹变黄枯死,或从病部折断。蒜薹感病,贮藏期病部凹陷腐烂断条,严重者烂库。

    表5…7 大蒜叶枯病的叶面症状

    资料来源:王凤葵等《韭菜葱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膨胀匐柄霉和枯叶匐柄霉。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附着在病残体上于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扩散传播,为弱寄生菌,健株不易得病,常伴随霜霉病、紫斑病同时发生。多雨、高湿、低洼、瘠薄、大蒜地重茬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与大田作物或非葱蒜类作物轮作;清洁田园;增施腐熟肥料和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排除积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收获后烧毁病株,清除被害叶和花薹,深埋或烧毁。

    (2)农药防治 发病初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应及时保护上位叶片和蒜薹,每7~10天1次,共喷2~3次。各种药剂要轮换使用。

    3。大蒜干腐病

    【症状】 除大蒜外还危害洋葱。危害大蒜叶、根和鳞茎。病株叶尖枯黄、萎蔫或弯曲,叶面现浅黄色条斑,并向鳞茎基部和内部缓慢蔓延,有的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拔出病株,呈褐色水渍状腐烂;蒜薹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贮运期发病多从根部开始,蒜瓣变黄褐色、软化、干枯,潮湿时病部发生橙红色霉层。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尖镰孢菌洋葱专化型。土传病害,以菌丝、厚垣孢子在土壤里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地蛆、线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25℃~28℃,发病适温28℃~32℃,大蒜临近成熟期土壤高温、高湿发病重,贮运期气温28℃左右大蒜易腐烂,8℃以下发病较轻。重茬、有虫害伤口、低洼积水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无病、饱满蒜瓣留种;大蒜地与禾本科、豆科作物实行3~4年以上轮作;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防止烧根、沤根或生蛆;田间操作时防止造成伤口,注意防虫;贮运时选无病鳞茎控制温度在0℃~5℃,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

    (2)农药防治 田间发现萎黄植株,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加40%乐果乳剂、50%辛硫磷乳油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于种蝇产卵前杀灭。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加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蛆害。

    4。大蒜灰霉病

    【症状】 生长中后期和蒜薹贮藏期危害。开始叶尖出现水渍状病斑,渐变白至灰褐色,沿叶脉发展成梭形或椭圆形,后期呈长条形,潮湿时病斑表面有灰褐色线毛状霉层,由老叶向上部叶片蔓延至整株发病,叶鞘、蒜头腐烂、干枯,易拔起,病部有灰霉和黑色坚硬菌核;贮藏的蒜薹从梢部发病,向下蔓延,蒜薹腐烂。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鳞葡萄孢和葱属葡萄孢。以菌核在土中越夏过冬,高湿、低温条件下产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和灌溉传播蔓延。田间湿度大、土壤黏、透水性差、过分密植通风透光差、苗弱、氮肥多时病重;蒜薹贮藏时库温变化大,塑料袋内湿度大也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选地下水位低、土壤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提高整地质量,防止水涝;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适当灌水,合理密植,防止植株徒长。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667米2

    用药液50升喷雾,每隔7~10天1次,喷2~3次。使用冷库贮藏大蒜时,喷40%甲醛50~100倍液,或0。3%~0。5%漂*溶液进行库房消毒。

    5。大蒜紫斑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初呈水渍状白色小斑点,后变淡褐色圆形或纺锤形凹陷的病斑,扩大呈褐色或暗紫色,周围有黄色晕圈,有深褐色或黑色分生孢子形成同心轮纹。基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大到全叶或绕花梗一周,叶片、花梗枯死或折断,影响产量。染病鳞茎收获后,从假茎基部开始软腐。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香葱链格孢。以菌丝附着在病残体上或分生孢子在土中越冬,翌年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在25℃~27℃条件下最适发病,低于12℃则不发病。温暖多湿、连阴雨天、因缺肥造成植株生长衰弱、葱蓟马造成伤口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进行轮作、合理密植,增施肥料,及时排除积水,增强植株抗病力;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叶、病薹,加以深埋或烧毁;种瓣用40℃~45℃温水浸泡1。5小时,或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用量是种瓣重的0。5%,预防种瓣带菌;防治葱蓟马等;适时收获,低温贮藏,窖温控制在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可防止病害蔓延。

    (2)农药防治 在大蒜生长前期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预防。发病初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米2

    用药液60升,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可预防病害。加0。1%洗衣粉可增强药效。

    6。大蒜叶斑病(煤斑病

    )还危害洋葱、大葱等。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开始出现针尖状、黄白色小点,发展成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大成平行于叶脉的椭圆形或梭形的凹陷病斑,中央枯黄色,边缘红褐色,外围黄色。大流行时病斑接连,叶片萎蔫枯黄,植株枯死,蒜薹绝收。湿度大时病部发生墨绿色霉状物。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韭葱芽枝孢霉。在高海拔的蒜株上越夏,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孢子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细胞间侵入,在维管束周围定植和扩展,苗期和蒜头膨大期都可发病,病菌喜冷凉、高湿环境,在西南蒜区,冬季仍可危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进行轮作;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肥水,排涝降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7~10天1次,喷2~3次。

    7。大蒜灰叶斑病

    【症状】 危害叶片。病斑长椭圆形,初淡褐色,后灰白色。叶两面病斑生出微细灰黑色霉状物为子实体,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局部枯死。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蒜尾孢菌,子实体在叶两面生,无子座。病菌以菌丝块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传播蔓延。日暖夜凉,雾大雾重天气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焚烧病残体;配方施肥,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

    (2)农药防治 发病初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剂5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