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农庄上雇佣的多是那些饥民,算下来,出产的粮食,不仅供得上庄子上的人吃,还有很多剩余。”
李小红感叹:“妈妈年轻的时候更能干,可惜现在年老了,许多事情都不想管。”
刘三牛两眼放光地看着刘大牛问:“哥,你的庄子上也有剩余的粮食吗?”
刘大牛说:“不是我的,是妈妈的暖棚里产的。”
刘大牛还是很忠厚,不肯把李妈妈的荣誉,占为己有。
送往省城的第二批货,当天就已经备好出发了。
随着第二批货出发的,还有李小红给杨大哥和大姐儿的一封信,信里拜托大姐儿夫妻帮着在府城周围,买一个庄子。
这是李妈妈的主意,考虑到府城兰州毕竟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也比较高,空间可供应的产品和产量增长很快,小小的古浪县市场容量太小。
李小红两夫妻俩独自在办公室,初春的暮色里,夕阳照射进来,显得房间有些朦朦胧胧,两人对坐品茶,难得的悠闲时光,只是李小红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她问刘大牛:“我们发这种财是不是有些趁火打劫,好象不太好?”
刘大牛奇怪地看着她:“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你若不卖这些东西。府城里会多饿死许多人。你也听到了,老三说的府城里头,粮荒比这边严重。”
“那边人比这边有钱,可现在有钱买不上粮,你应该觉得,这时候出手东西是在帮助这些人。”
刘大牛知道妻子属于心地柔软,自律性强的人,平时不肯占人便宜,在他看来这明明就是公平买卖。积极开导妻子,不让李小红钻到牛角尖里去。
夜里的油灯下,光线昏暗,李小红在家里的书箱里翻着家里的存书。
刘三牛已经在县里的驻军那里报到,马上即将随大部队开拔,三牛在开茶馆的那段时间,学着认了些字,勉强可以算个帐。
李小红想找一份适合他的兵书,刘三牛想去军营里搏一搏,李小红赞成年轻人就是得要有想法,有激情,能拼搏。
家里的存书,说白了,就是王德给孩子们送来的书,其他都是别人送小妞的,也不知小妞哪来的这么多书。
她翻来翻去,一是和军事有关的太少,二是找了半天,只找出了一本,还有些深奥。书上每个字她都认识,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
小妞含着麻糖,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大宝二宝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坚决要求分床。
明明小妞比大宝小宝年长三岁,却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日日里娘长娘短,跟在李小红屁股后面,非要跟李小红一个床睡,平日里还没什么,这几天刘大牛在,李小红才感觉到不便。
“娘,你在找什么?”
“我想给你三叔找本兵书,喏,就这一本,我都看不懂,估计他更是看不懂。”
小妞拿那本书翻了翻:“我给你翻译成大白话呗。”
李小红迅速地铺纸磨墨,笑眯眯地看着宝贝蛋儿写字。
知识就是力量,无论在哪朝哪代哪个国家。
兵书只有十几页,小妞翻译过来,就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工工整整的小楷,一目了然,很清晰、很直白、很浅显。李小红表示书本就应该写成这样,一句话拐十七八道弯,那么多的通假字,谁能知道它在写什么,不能让人看懂的书不是好书!
刘大牛端着洗脚盆进来,只要刘大牛在家,习惯了给李小红洗个脚。
偏李小红是特别怕痒的人,经常性洗到一半,就仰着躺在床上,咯咯大笑一顿。
为了让李小红的身体恢复得更好些,刘大牛还跟王大夫学了腿部的经络按摩,每次洗脚都给她按一按。
小妞一看到父亲端了水进来,慌慌张张的先把自己小脚伸了进去,刘大牛也只是笑眯眯的,帮小妞揉揉脚,洗好了,让小妞先上床躺着。
大宝小宝趁着快要睡觉了,来凑热闹,跑来抢着洗了脚,刘大牛便又去换了一盆水来给李小红洗。
三个孩子躺在床上,开始背“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稚嫩的声音,平平仄仄平平仄,一串串押韵对仗工整的话语,还蛮好听的。
李小红一时兴起,想起了《中国话》那首歌,开始教孩子们“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大宝老是把河和鹅分不清楚,念得舌头打结,一家人笑成一团。
小妞已经完全融入了刘家,连刘家人自己都觉得只是多了个女儿,家里就一个大妞,不合群,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很少和其他人在一起。
第107章 老乡见老乡()
第二日清晨,刘大牛和李小红去送别刘三牛的时候,带了两身给他做的新衣服,和小妞翻译的兵书。
熙熙攘攘的县衙门口,都是亲人送别参军的人。哭的,笑的,闹的,什么都有。现场有些混乱。
刘白氏拉着刘三牛的手,只是哭号着,拍着大腿坐在地上:“你个夭寿的哦…干嘛非要自己去参军哎…老娘养你这么大可不容易哎…”哭喊着每句话都要拖长音,象唱戏的一样。
刘老实站在一旁,满眼的不舍,又不知说什么好,感觉所有的话都让刘白氏说了。
刘大牛夫妻无奈地把刘三牛扯到一边,细细地嘱咐,“既然想参军,出人头地,就要做个与众不同的兵,一定要不忘了继续学习,”李小红又把那衣服,递给刘三牛,低低的声音,“这衣服可不能洗,贴身穿着,衣服的角落里,装的有最小面值的银票,一两、五两银子的银票。”
李小红担心战场上瞬息万变,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4月的清晨,京城城郊一弯清澈的小河旁,芳草萋萋。此刻有鱼儿跃上来,探头探脑看看周围,感觉还是水里好,又“咚”地一声跳回小河中。
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宅子,隐藏在周围的豪宅阔院中,一点都不显眼,宅子上写着正规的隶书“王”。
时间尚早,门房那里就已经有了几个人等候拜见,那看门的老头,啰啰嗦嗦习惯性的说着:“老爷出门去啦,上山礼佛了,您把拜帖留下回来,我会给你转达的。”
老门头习惯性的打发着一拨又一拨的人,从他当了门子开始就一直如此,已经习惯成自然。
这里是大太监王德在宫外的私宅。普普通通的宅子,连个匾额都没挂,一般人真不容易找到。可是在有心人眼里,无论是五进的巍峨雄伟的五脊横立,六兽扬威的豪宅,还是普通泥房瓦顶,庄户小屋,只要里面住的人是王德,那就是风水好屋,就是所谓的“山不在深,有龙则灵”。
今日是王德沐休之日,平日在家他还保持着,小时候的习惯,穿着土大褂,如同一个普通西北农民一般,拿着锄头在院子里耕种,不大的庭院都被开成田地,种了一垄一垄的青菜、茄子、辣子。他用力地翻着地,额头有些微微出汗。
门子匆匆来通报,说:“您的家乡有亲人捎了礼物来。”
王德微微喘息着,内心不由的冷笑,我的家乡哪还有什么亲人啊,眼前闪过族内人的贪婪面庞,不由一阵厌恶。
不对,他们怎么可能给自己捎礼物呢?自己第一次给他们捎回去的年礼,对方的回答竟然是嫌礼太少,在家乡唯一给他有暖心回应的,是那萍水相逢的刘大牛夫妻。
他们竟然送来了自家种的瓜果,还有那两身衣服,王德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这就是刘家送回来的衣服,他穿着很舒服,宽松、柔软、耐磨,这才是干活应该穿的衣服。宫里所赐的锦缎做出来的衣服,他穿着干活,没两天就烂了。
想到这里,他倒有了一丝兴趣,让门子把人传进来看看是什么人送了什么礼?
随着门子进来的是一妇人,三十许人,面容温柔可亲,一看便知教养良好,举手投足间,尽是规矩。
云大娘抬头一见,对面那中年人一脸审视的目光,赶紧自我介绍。果不其然,王德一听她是李小红的姐妹,面皮立刻放松了下来。李小红出品,必属精品,李小红的朋友,约等于李小红。
王德亲切地问候:“云娘一路可好?”
云大娘犹豫了一下,决定照实说,这天下有什么事儿是王德不知道的呢?
“一路都挺顺心,西北地界平顺得很,回到京城才知道建州鼠灾,整个东南片区波及面很广,京城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这次鼠害波及到了28个州,大半个中国。”
两人对坐唏嘘,云大娘见状,忙转换话题。王德听到刘家竟然有人中了小举人,跟着开心,刘家人朴实低调,对人无所求的性格,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听得李小红又给他带了些甘肃当地的土特产,心情大悦。
看了看礼单,竟然没有刘家自产的瓜果,不由得有些遗憾。
云大娘做了多年生意,对于察言观色,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一见王德的眼神儿略有低沉,马上意识到这份礼物可能不大合这位上位者的心情。
她想想,便直接问了出来:“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礼物是什么?我跟刘家大媳妇儿,商量着置办了这份礼,都是咱们甘肃当地的土特产,您若是有什么样想要的,在捎信回去,随时可以置办。刘家人现在混的挺好,都念着你的情呢。”
王德含蓄了一会,还是决定厚着脸皮要东西,冬天的时候那送回来的年礼,里面的瓜果味道极好,其他地方比不上。
云大娘拍着胸脯保证:“这有什么难的,只怕你看不上这些农家东西,你想要咱就送来。”
王德没有说的是,这些香甜的瓜果,他可是献了一部分给皇上,在那鼠害最严重的日子,皇上天天揪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