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的,不迟到就没问题,莫忧来得太早是什么意思。
面对顾漪的抱怨,陆珊保持沉默,还能为了什么,莫忧当然是为了讨宁老夫人的欢心。
作为寄人篱下的外孙女,陆珊理解莫忧的想法,可她每天比姐妹们早了半个时辰到,让她们都很难做。
这不是能不能早起的问题,而是莫忧这么做,打乱了其他人的生活节奏。毕竟顾家的姑娘早上都要练功的,练好了再梳洗一番,无论如何也不早了,最起码是不会比莫忧早的。
所以陆珊她们几个商量了下,还是维持了原来的时间,莫忧爱早去就随她好了。
只是后来,莫忧貌似无意地提起过这件事,被陆珊以她们还要练功为由给堵回去了。宁老夫人虽然不大赞同小姑娘舞刀弄枪,可家里孩子都是从小练起来的,她也不希望她们半途而废。
因而时间长了,莫忧早到半个时辰,其他人过会儿再来,就成了宁老夫人屋里默认的规矩了。
“珊丫头今日来得早,还收拾地这么齐整,是不是半夜就起来练功了?”宁老夫人笑眯眯地问道。
莫忧坐在宁老夫人左侧,陆珊自然而然就走到另一侧坐下了,挽着宁老夫人的衣袖道:“没有这么夸张啦,也就比平时早了半个时辰。”
“你们小孩子呀,可不能缺了觉,不然长不高的,这会儿时辰也还早,以后别这么赶了。”宁老夫人慈祥地笑道,她家小珊儿要是每天都这么打扮,她就真是心满意足了。
莫忧闻言很不屑,虽然没在面上表现出来,却在心里腹诽道。就凭陆珊高出同龄孩子一个头的身高,她要发愁的哪是长不高,而是长得太高了,找不到合适的小郎君怎么办。
通常来说,各家小娘子在十岁前都是标准的女童打扮,毕竟个头娇小,脸庞稚气,衣裳首饰华丽了撑不起来。
可是陆珊长得快,说她有十二三岁了也是有人信的,因而从上半年起,陆珊除非是不收拾打扮,只要打扮了,就是全套华丽的宫装和精致的头面,气场盖过顾家所有的姑娘。
莫忧暗中观察过,陆珊的家常衣裳不讲究,经常隔几天就重复上身。反而是各种宫装,每次节宴两三套,连同配套的首饰在内,从来没有重复过,每次看到的都是崭新的。
将军府在西川算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家,家里的小娘子每人每季四套新衣裳,还不算节日里过生日另做的。除此之外,各人母亲还会补贴,宁老夫人也有赏赐,衣裳是不愁穿的。
可莫忧算过,自己是做不到像陆珊那样次次不重样的。而且衣裳不重复也就算了,关键是首饰,这个也能不重复就太可怕了,可想而知三姨母每年给陆珊送了多少好东西来。
莫忧不是故意要跟陆珊比的,可两人都是顾家的外孙女,她下意识就会把陆珊当成比较对象。
自从来了西川,父亲就好像遗忘了自己,哥哥起初还有书信往来,现在也不热切了。每到这个时候,想起陆珊比自己早来了三年,姨父姨母却从来没来看过她,莫忧就有种莫名的胜利感。
然而,陆昊顾萝只是无暇分丨身,给女儿送东西还是很大方的,就怕陆珊哪里不自在了。
比如今日,陆珊的衣饰就都不是西川常见的样式,甚至顾漪头上,也有一根很耀眼的簪子。
想到遥京到西川的距离,再想想自己的家,莫忧的胜利感转变成了挫折感,她更不喜欢陆珊了。
见宁老夫人和陆珊顾漪聊得开心,莫忧带着点惊讶的表情道:“陆妹妹,听说舞阳翁主送了你一只小老虎,是不是真的?”
宁老夫人本来都要忘了这一茬了,被莫忧一提醒,马上想起来了,忙道:“乖乖呀,我们养个小猫小狗不好么,为什么要养老虎啊?那玩意儿野性大,养着太危险了。”
若是其他人问起,陆珊可以说自己武力值有保证,可是宁老夫人,就得换个方式了:“小老虎是舞阳翁主送的,我能不收么?”
宁老夫人想想也是,又道:“那你也不能自己养,交给专门的人就好了。”
陆珊正要分辨,小虎妞还小,自己养才能养熟,元琪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了:“小珊儿还在生气么?都不肯叫我姐姐了。”
陆珊循声望去,正好看到绕过屏风走进来的元琪,不由整个人都呆住了。
真要说起来,元琪的各种装扮陆珊都见过了,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可今日元琪入乡随俗,算得上是盛装赴宴,陆珊难免又看呆了,心里的小人还在疯狂打电话,这才是真正的倾国倾城呀。
元琪走到陆珊面前,伸手抬起她的下巴,让她和自己正视,低声道:“小珊儿,还在生气么?”
别说闹矛盾的事情是假的,就算是真的,被元琪用这样的眼神看着,陆珊也不认为自己招架得住。
第82章 喜讯()
陆珊被众人用期待的目光包围着;不仅是宁老夫人和顾漪;还有刚到的顾家另外三位姑娘。
她故作踌躇地撇了撇嘴,低声唤道:“姐姐”
虽然陆珊的样子看起来还是有点不情不愿,可礼物收下了;姐姐也重新叫了,四舍五入就是两人重归于好了;于是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只有莫忧,可能是带着点小小的失望。
元琪的到来打断了宁老夫人和陆珊的对话,可想到小老虎是舞阳翁主送给陆珊的;宁老夫人旧话重提:“这样才对嘛,哪能一直闹别扭呢;可是乖乖呀”
宁老夫人话没说完,陆珊的二舅母周氏喜气洋洋地进来了。
“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给老太太道喜了!”二舅母未语先笑;惹得屋子里全部人都转头看向她,这是发生什么好事了;能让二太太高兴成这个样子。
宁老夫人了解自己的儿媳妇;不是真有大喜事,不会如此张扬;忙问道:“喜从何来?”
“明年开春,老太太就能抱重孙子了,算不算惊喜呀?”二舅母笑得合不拢嘴。
“此话当真?筝丫头可还好?”果然;宁老夫人激动了,顿时把陆珊和她的小老虎抛在了脑后。
二舅母的长子顾深和大姨母的长女姚筝是亲上加亲,姚筝既是宁老夫人的孙媳妇,又是她老人家的外孙女,听说姚筝有了身孕,宁老夫人怎么欢喜都是不过分的。
“自然是真的,还能哄您不成。”二舅母脸上笑得都要开花了,“阿筝央我给她告会儿假,等她换身衣裳,亲自过来给老太太报喜。”
宁老夫人闻言急了,忙道:“筝丫头可真是的,这个时候还过来做什么,安心在屋里歇着就好。”
“知道老太太疼孙媳妇,筝丫头非要过来,大夫也说她身体好得很,我哪里拦得住。”姚筝算是周氏看着长大的,知道她和顾家的姑娘一样,从小舞刀弄剑长大的,倒也不是很担心。
宁老夫人叹了口气,直说年轻人不懂事,随即话题一转,吩咐大赏家中奴仆,每人多发一个月的月钱。
见此情形,刚跟随陆珊的大舅母宋氏过来的陶氏神情颇有些不自在。
陶氏是陆珊的大表嫂,嫁给顾澈九年了,至今没有身孕,若非姚筝也是进门六年没有动静,她的压力还要更大。
以前是妯娌两个都没有,长辈们虽然着急,可陶氏和姚筝心里,总归要好受些,好歹有人作伴。
如今姚筝终于有了,陶氏身为长嫂,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她苦涩地想着,是不是屋里该添人了。
陶氏心里胡乱想着,突然发现有人捏了捏自己的手,抬眼一看,竟是宋氏,不由有些慌了。
“你和阿澈的事,你们自己做主。”宋氏轻描淡写地说,语气风轻云淡到了极点。
陶氏闻言惊了,手心汗涔涔地一片。按规矩来说,儿子儿媳屋里的事媳妇说了算,婆婆不该插手。
可实际上,谁家婆婆等得了媳妇多少年,顶多两三年就往屋里塞人的比比皆是。
陶氏和顾澈是自己看对眼的,成亲十余年感情一直很好,让陶氏主动给顾澈添人,她做不到。
多年来,陶氏一直想的是,什么时候婆婆看不下去了,她也就认命了,总不能让顾澈一直无子。
姚筝比自己年轻,进门也晚了三年,陶氏觉得婆婆的耐心到此就会结束了,却不曾想
她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顾澈早就说过,如果不是她生的,他宁愿不要孩子。
“大过节的,家里又有喜事,高兴点放宽心,说不定还能沾点喜气呢。”宋氏平静地说道。
陶氏略略整理了下思绪,再抬起头来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温柔娴静,她笑着上前给二舅母道喜。
自从二舅母兴高采烈地进来宣布好消息,陆珊就在为陶氏感到担心。
她在将军府住了六年,两位表嫂待她都是极好的,姚筝有了身孕陆珊固然高兴,可想想陶氏的处境,担忧也是难免的。
好在大舅母和大表嫂低语了几句,陶氏的脸色就看起来好多了,显然是大舅母安慰了儿媳妇。
顾漪扯了扯陆珊的衣袖,凑到她耳边悄声道:“大嫂也算命好了,遇上大伯母这样的婆婆。”
陆珊含笑不语,心情却有几分低落,这个时代的女人太不容易了,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上。
顾澈和陶氏多年无子,谁敢说问题就一定出在陶氏身上,可家里人都是这样想的。
陶氏不给顾澈安排通房,显然是夫妻两个商量好了的,不然顾澈看上了家里的哪个丫鬟,陶氏还能拦得住不成。
但是说起这件事,人们的观点普遍是陶氏小性子不能容人,顾澈对妻子情深意重,绝对的双标不打折。
和其他人的喜悦相比,莫忧的反应比较奇特,她似乎陷入了短暂的失神,就连给二舅母道喜也慢了半拍。
众人热热闹闹说着话,姚筝带着小丫鬟过来了,看起来精神十足,和平时没有两样。
陆珊快人一步让出了宁老夫人身边的位置,笑嘻嘻地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