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治略显尴尬地瞧了傅听雪一眼,见他神色不动,便只好清了清嗓子,正襟危坐道,“这平州如今的情况督主大人也清楚,治疗鼠疫的药方迟迟未见,病死之人也是越发多了,下官虽按照您的吩咐强令染病之人入六疾馆,但如今百姓仓皇,死尸过多难以掩埋安放,如此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啊!”
傅听雪把玩着顾央散下的头发,淡淡道,“那你想让本座做些什么?”
这话无端就带着渗人的冷意,像是有无数冰冷的手自地底下伸出,攥住了他的脚踝,阴气顺势而上。
张治只觉得背后一凉,在心中暗暗后悔不该看他貌似平和,而忘记了这位九千岁究竟是个什么人物,竟将主意打到了他头上来。
“下官不敢,下官只是一时情急才贸然前来了,请督主大人恕罪。”
傅听雪意味不明地轻笑一声,看着冷汗都快下来了的张治,道,“张大人何罪之有?一心为民情有可原,不知有何事难住了张大人,竟求到本座这里来了?”
张治见他并没有要发作的意思,心下稍安,但也不敢多说什么了,“现下死尸过多,下官手下人手不足,城中又无人愿意去搬运染疫的死尸。。。。。。是下官思虑不周,下官这就去想办法。”
他也实在是人手不够,也不想心腹冒险去搬运死尸,才想着能不能让傅听雪带来的东厂之人出面,哪想到触到了霉头。
“无人搬运死尸,请来些和尚不就好了么?”一直安安静静的顾央忽然出声,像是突然起了兴致,“平州死了这么多人,阴魂不散,那些和尚不就是该多多念经超度么?送人安葬往生,不就是他们佛家所做之事?再不行,稍稍给些赏赐不就行了?”
张治眼前一亮,也顾不上额上冷汗,抬手作揖道,“夫人说得极是,督主大人,下官这就去安排。”
顾央出声后傅听雪便只看着她了,见张治要走,悠悠道,“若有僧人愿来,便赐他度牒一份。”
眼看张治喜形于色,顾央挑了挑眉望向傅听雪,心说二人倒是心有灵犀。
待张治一走,她便道,“这张治,倒还算是个一心为民的官。”
傅听雪径直倚靠在椅背上,带着顾央也将头枕在他肩上,“娘娘这是想提他一提?”
“不,”顾央的回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她见傅听雪略略讶然的神色,抬手摸了摸他脸上冰凉细腻的肌肤,“这张治想着让阿雪的人吃亏,虽说不是有心,但我也不想迁他的官。”
“呵,”真正想让他吃亏的人正坐在他怀里呢,傅听雪笑了笑,眼眸里含着魅,垂首在她耳边吐息,“多谢娘娘垂怜。”
。。。。。。
治疫此事也算是终于能逐渐落实了。
招募僧人进行得格外顺利,张老太医处也先后开出了几张药方,药方的治疫之效也是越来越大。说到这个,顾央也不得不赞叹张老太医一句神医之能,就在她去六疾馆询问情况之日,便发觉张老太医手中的药方已初见雏形,并不需要她再去刻意提醒。
一番治疫着实耗费了百姓朝廷许多心力物力,纵然如此,死于鼠疫的民众依旧有不下万人,民心浮动。
京城小皇帝发出诏书,坦诚自己尚且年幼,执政仍存欠缺,以安抚民心,同时也下令禁止官员吃喝玩乐,减少马匹坐骑,将多出的银两用于赈灾,并给与死于鼠疫者家属银两补贴,减平州三年赋税。
一切进展顺遂,平州的新任知州也已到位赴任,顾央先傅听雪一步返回了京城,毕竟她离开京城的时间实在有些久了,傅听雪随后也奉圣旨返京,据说离开平州那日,幸存的百姓争相送别,跪地叩拜,口呼恩人,这让许多盼着傅听雪死在平州之疫的人心中十分恼恨。
此番事了,朝野之中,明面上属于傅党一派的官员只余下小半,而傅听雪回京后却并无过多表示,安安分分地待在东厂督主的位置上,像是对太后一党示弱了,只有老谋深算之人才隐隐窥见了这平静之下暗藏的风云,只待这风暴爆发。
而这一等,就等了五年。
五年来,皇帝司马沂勤于政务,也越发显露出一个皇帝的峥嵘。朝野之上,由寒门士人起步的保皇党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而太后的势力却像是在五年前那番大动作之后彻底沉寂下来一般,退居幕后,连太后本人似乎都消失于朝堂,礼佛却成了常态,偶尔在宫宴之中窥见凤颜,也觉得气质越发的平和,连那养在宫中的琴师也在不知不觉被悉数遣散。
已有人在暗中传言,太后这是看破了红尘,就等着皇帝的皇位坐稳后,削去三千烦恼丝,追随佛祖而去了。
采苓将这话学给顾央听的时候,长乐宫里伺候的宫人都忍不住笑出来,顾央也被她那作怪的神色给逗乐了,笑着笑着就忍不住咳嗽了几声,采薇连忙倒了茶递过来,被她稍稍抿了一口便搁在一边了。
“如今哀家这长乐宫里,哪里都弥着一股子药味,现下连茶都不让哀家好好喝一口了。”
坐在一旁的司马沂收了笑意,微微蹙起眉,“母后的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太医院那些御医都是些废物不成,拖了一年都未见大好。”
十三岁的少年已窜高了,如今一身龙袍,气势丝毫不差,顾央养了这么多年也养出了母子情谊,闻言拍了拍他的手,笑道,“不怪他人,如今医国圣手都在为哀家诊脉呢,也不是什么大病,是母后老了,比不上年轻时候了。”
体内沉积多年的暗伤虽说一直在调养,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她这几年来帮着司马沂走出一条路来,更是费了不少心血,按张老太医的说法,思虑过甚,不宜调养,这最终至原主病亡的顽疾还是在一年前爆发了,好在还未到致命的地步。
顾央抚摸着护甲上镶嵌的红色宝石,道,“如今是关键之时,皇儿不必为其他的事操心,你要做的,就是将这皇位坐稳了,母后自会是你的后盾,不必有顾虑。”
“母后你。。。。。。”
看司马沂面上难得的迟疑之色,顾央又轻轻笑了笑,她与傅听雪这几年来的关系多少还是被司马沂了解了,这是在担心她会狠不下这个心来,“哀家让皇帝不必顾虑,皇帝便不用顾虑,若是仍有疑虑,大可派人探查,”她以一种自豪地语气悠悠说道,“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了,不要再像个孩子。”
司马沂沉默片刻,道,“朕永远是母后的孩子。”
“好啦好啦,”顾央摆了摆手,“哀家也乏了,就不多留你了。”
她被采薇服侍着在榻上躺下来,想起已经很久不见傅听雪了。
或者说,莫约一年以前,两派的矛盾终于逐渐激化,再难以粉饰太平以来,他们两人便渐渐不再私下会面了,这是他们之前无言的默契,互不相扰,再次相见,便是兵戎相见之时。
这么说起来,她还真是有点想他。
顾央无声的勾起唇角,未合上的眼中是难以窥见的利色——
真是对安排好的结局,迫不及待了。
第五十章 太后&九千岁(十七)()
宫变来得毫无预兆;东厂督主奉皇命入宫面见圣上;在宣室殿内见到确是早已沉寂多时的太后。
看见她的那一瞬间,傅听雪便知道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
许久不见,他看得出她瘦了许多;纤瘦的身子裹在庄重的太后服制里,却依然似当年。也是在这一刻;傅听雪才发现;有些事情,在他的记忆中依旧清晰;那些他以为遗忘的东西,在这一刻拨开朦胧的纱帘,清楚地映刻在他脑中。
“臣;傅听雪,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他含笑抬手;狭长暗沉的凤眸中风起云涌,又皆归于虚无。
顾央笑起来;笑着笑着又忍不住咳嗽了,她一手撑在书案上;一手拍了拍胸口才缓过气来;抬眸去看他;“傅督主这么大的礼做什么;你与哀家多日未见;就没有什么话说了么?”
自始至终,他们之间都立在原地,像是有一条无形的天堑斩裂在两人之间,分隔离开,也无人试图去跨越而过。
傅听雪微微侧了侧首,他穿着觐见帝王的正服,四爪金蟒在墨色深衣上盘旋而上,头束黑冠,垂下血红的宝石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晃,他压低了嗓音,似是噙着阴冷的笑意,“娘娘觉得,臣与娘娘如今还有什么话可说么?”
“真真无情,”顾央微笑,精细勾勒的眼尾锋芒毕露,“傅督主在此处见到哀家,心中想必应是十分清楚了罢。”
傅听雪懒懒地点了点头,抚掌道,“娘娘真是好算计。”
顾央轻咳几声,挑眉道,“这原本是件简单的事情,若你安分地待在现在的位置上,誓忠于陛下,而不去做些多余的事情,哀家还不至于要做到如此地步,”她瞧着傅听雪似笑非笑的神情,又咳了几声,话锋一转,“但哀家知道你绝不可能如此,因而也没有必要多费口舌。”
“傅督主,大锦朝的权柄,只能握在一个人手中,那个人就是大锦朝的皇帝。”
“娘娘这话说得倒是有趣,”傅听雪低眉笑道,眼角眉梢都是讥诮,“先帝荒淫无能,锦朝已三代无明君,这权柄在谁手中又有何区别?”他抬眸看来,“锦朝的气数将近了,是臣,才能保得他苟延残喘。”
他冷冷笑道,“若臣不是个废人,这大锦的皇位由我来坐,又有何不可?”
顾央立在阶上静静看着他。
“臣只是不如太后娘娘,这般心系天下,心系司马皇族,顾家三百余口说斩便斩,心腹的官位也能说革去便革去!娘娘如此待陛下,臣,自愧不如。”
最后四字仿佛是从喉间挤出的,顾央微微闭了闭眼,淡淡道,“阿雪,我有必须要做的事情。”
傅听雪收敛了些微的失态,亦是冰冷道,“臣自然也有臣应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