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知道,包括李旦自己!
一来二去间,隆基对李旦的心思已经隐隐解意,他开始静下心来认真的思量起父亲的提议。
说实话,绕开父亲直接登基这样不孝的想法,他不是没有过。其实早在当日上官婉儿的寝宫之前他下马请命,而父亲一言未发、只抱着已经死去的婉儿穿过大军径自离开时,他便隐隐动了这个心思;后来他跪了三天三夜跪不出父亲、最后不得不与大哥李成器一同跪请父亲出面主持大局时,也动过这个心思,并且隐隐的有所表露。可无论是朝臣还是兄长,都很委婉的避开了他的提议,那时他看清了天下民心归向的是父亲而不是自己,故而只能作罢。
其实在父亲登基之后,隆基心里还是有点儿庆幸的,庆幸自己不曾被一时的贪念彻底占据了头脑,庆幸自己成功的将父亲扶上了皇位。因为复辟之后的皇上,面对的是一盘散沙的局面,需要费心规整、需要耗神谋划的东西实在太多,而隆基自己毕竟还只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比起二度登基沉稳持重的父亲,他的手段和经历还不足以摆平这泱泱大唐的诸多乱局!
时今该规整的已经有了些规整,虽然大唐的局面依旧混乱、且是可以欲见的一日比一日的乱,但那都是因为太平与隆基两方势力的各不相让,若是这两方都能做出让步,或者其中一方逼得另一方后退一步,大唐的燃眉之急都委实可解!
只怕这也是父亲为什么想到了让出皇位、扶持太子登基的根源所在……
只是,隆基还是不敢冒然应下父亲这话,他不得不从长计议自己所拥有的、还有自己所没有的。心里明白,他时今还不能冒然便当皇帝,因为他的根基不算很稳定、羽翼也没有达到一个满意的成熟度,于他来说还是倚靠着父亲、帮扶着父亲方为稳妥可行,一旦他答应了父亲一时的心热而当了皇帝,恐会被人以年轻为由立刻架空这权势,到那时候便是父亲都奈何不得纹丝!
“父皇。”心念甫至,隆基抬目时眼底充斥了一脉坚韧,声色沉淀,“儿臣现今坚决不能受之!”旋即一抱拳,“请您为了天下苍生考虑,担起这江山重任!”
李旦不说话,就这么与儿子四目相对。父子之间僵持在这里,又不像是相互都不肯让步的坚持,而是一种会心交流、心照不宣的目光探寻。
周遭的风声细细微微穿过耳廓,静好的时光被烘托的有些肃穆。良久之后,彼此之间自对方的目光中看出了一些别样的味道、真实的心思。
李旦心念一下下的沉淀下去,终于点点头,错开那目光:“朕昨晚已召集三品以上官员议过此事。”启口后语气做了缓和,旋即又看儿子一眼,“你来请安之前才令他们回去,他们很快便会告诉你了。”一顿又道。
隆基心震。虽然父亲的口吻里并没有什么怪罪的意味,可这样直接的点破了官员各为其主、议事后会去向他禀报,还是令他倏然就有些尴尬。
李旦这话本就没有刻意怪罪,更不存别样意味,只是很随心的一句。而隆基面上的反应令他有点儿无奈。
果然皇帝会是孤家寡人,自从登基之后无论是儿子还是妹妹、还是身边的朝臣,他这边儿只要稍稍流露出一丁点儿的反应,便会引得这些人辗转猜度忒够累煞的!哪怕是一个无心的句子、一个随兴的玩笑,都能被他们当作了真、根本不会往玩笑和无心上主动去靠拢!说什么君心难测,其实是因为天子掌有生杀大权,所以不敢测、不敢相信吧!
就是这样一个注定高处不胜寒、又得防范太多的位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醉里梦里都心心念念只为一夺?想不通,而没有亲身尝试过这个中百味的人,更是不能懂……
他有些薄倦,身与心都是。摆手令隆基退了下去。
。
诚如李旦所说,他昨晚召集了官员们议事,议的便是传位太子之事。在这之后,那些官员才一散场便急急忙忙的回去,各自找到了各自的主子报备这件事。
皇帝厌倦了坐拥江山,只以曾经两让天下为由,说自己素性恬淡、并无为皇之心,故而时今打算择贤者继承统治、传位太子。这样的事情委实是大事,是一等一的大事,是改变命运颠覆乾坤的大事!
可即便是商榷了一夜,商榷之后也自然是没有一个结果的。因为那一众朝臣都未表态,谁也没有傻到针对这样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便大表态度的地步!
试想,这类事情也委实是不大好表明态度的。皇帝提出让位太子,如果臣子响应皇上、顺应皇上的心思,赞皇上美德昭著一心为国为社稷,不是就肯定了皇上那话里的意思,间接的指摘皇帝不够优秀、担不得皇位?且即便那是皇上真正的意思,又有哪个皇帝愿意看到自己才一说要让位、朝臣便立刻响应的局面?
而如果说皇帝的决策不英明,说自己只认皇帝不愿跟着太子走,也委实是不妥的!因为太子是与皇上同体的,是日后的皇帝,不顺应太子便也等于不顺应皇帝,且得罪了太子更是不明智的。
而这其中还有一条不得不考虑,便是,皇上是不是就前面几件事儿对他们这些臣子起了疑心,收整完宰相之后便来敲山震虎试探这班臣子?
有着这诸多的疑虑,李旦一夜议事,自然是什么结果都没有议出来。这帮大臣只是浑水摸鱼避重就轻,没有一个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李隆基已在请安之时便知道了这个消息,自不必说。
而当太平公主听到心腹告知自己,说皇帝有了传位的打算,她那心顿然一个“咯噔”!
心知道,皇上是面对自己与太子日趋恶化的争斗,有了退避的念头……如果这只是一时之念、亦或者一些人心中认定的是在有意试探,那还好些。而如果皇上是认真的,就委实不好办了!
太平心中隐隐不安,她急于思量一个法子来遏制李旦的念头!
她心中认定,绝对不能让李旦退位,绝对不能!李隆基一旦登基,她这边儿便更不好动手。废太子再立简单,废皇帝那就是谋反啊……
太平急了,当真急了。对她来说,李旦在位比李隆基在位要好许多!她与隆基之间当真是一左一右背道而驰的行了这么久,他们之间已经再没了斡旋的余地。一旦隆基继位,那锋芒凛冽的寒光剑第一个指向的便是她!到了那个时候,莫说这时今所享有的、所被赋予的权势和地位,李旦在一日倒还好些,那毕竟是她的胞兄,隆基还是多少会顾及;待得一日李旦不在,便是连她这卿卿性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了!
时局是残酷的,一切变故都来的太过于突兀……
第二百三十四章 顺水推舟、传德避灾()
睿宗李旦继续大玩儿太极之法,在那一条钢丝线上一路行走,不断的平衡着妹妹、儿子之间趋于恶化的关系。
次年五月,李旦把年号定为“太极”,即而又改为“延和”,这是做样子给太平和隆基看,希望他们能够维系和睦。
李旦可谓煞费苦心!他是什么样的心思,太子、公主也都委实明白,并着那一班朝臣也委实明白。可明白归明白,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真是这样好平衡,那也不消拖到现今都仍没能有一个尘埃落定的结果了!
那太极之法用的久了,便也越来越不灵了。李旦这等煞费苦心的希望,注定要落空的……
就在这一年七月时,苦寻契机、辗转揣摸了经久的太平公主,终于又得着新的机变、有了新的动作!可这手段用的却委实不是新的手段,是她早先便用过的术士、天象一招。
她带了一位术士进宫,这一次她一敛素日精英锋芒,故作神秘、满是忧怖,主动退到一旁并不言语,只借着这民间术士之口向李旦道出天机:“陛下,近日来臣见天空有彗星出现,这乃是除旧布新之兆啊!”那术士落言一叹,亦是苦口婆心、恳挚不已的模样。
李旦心中微定,明白这“彗星”的出现乃是换帝之征兆,这术士是在告诉他、或者说是他那位能折腾的妹妹暗中告诉他,帝座及前星有灾,这般天象昭示着当今的皇太子该要出世为天子,不适合再居于东宫。换言之……恐怕太子,他是要当皇帝要谋反了!
当然李旦是不信这些的,若是旁人向他这样说道他兴许还会听上一听,可这是太平公主带了人来同他如是说,他便连听一听的心思都没有了,因为他委实被妹妹这一套并不新鲜的玩意儿给消磨的烦了!
一旁太平并未急于开口,就那么静静然瞧着微光中兄长面上的神色,却只看到一片淡然,并不能窥出心中的真实想法。这不免令她染了心急!
她的出发点自然不是善的,她的本意是在挑拨,挑拨的当然是皇上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了!
什么彗星什么天意,这本就是她太平公主一手整出来的东西!这所谓民间高人做什么事儿、说什么话也都是得了太平的授意。
前遭李旦夜召大臣商议所谓传位之事,委实把太平给吓着了!她意识到自己这里必须马上采取些先发制人的行动才可以,虽然李旦是一时起意萌生了传位的心思、最终也没真的传位,可如果李旦日后又起了这样的心思,她哪里能架得住这么吓的?吓的久了,怕也就成了真的!
所以她不得不加快了行事的步骤,她是真的再沉不住气了!这几个月来太平苦苦思量,一直寻思着怎么于这平静的日子里折腾点事儿出来。偏生李旦与隆基这阵子行事亦是滴水不漏,她根本在这对父子之间插不进一根针去!
久而久之,太平终于想到了一个百用不怠的法子,便是扯上天象、扯上天意……
那术士一通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告诉睿宗,今时今刻摆在睿宗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眼看着太子将他取而代之,要么就应当另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