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宇接着忠告直播间的水友们:“所以各位老铁,如果你一个人在荒郊野外,遇见这种来历不明的没人住的屋子,而且门还没上锁,千万不要作死进去,一进去准出事!”
直播间的666刷了一波,打赏也跟着走了一波。
王宇走到壁炉前,看见上边放着一个巨幅画框,长宽高大约在一米左右。
他用手抹掉灰尘,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有一男一女,背景就是这栋二层的小洋楼。
男的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瘦高,相貌英俊,气质非常的出众。
他穿着一身中山装,带着眼镜,一看就是那个年代标准的知识分子。
而站在他身边的,是一名穿着小洋裙的年轻姑娘,看上去刚刚十七八岁成年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一丝鲜嫩的稚气。
这个姑娘长得非常的漂亮,眉宇之间还和身旁的男人有几分相似。
要不是因为她怀里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王宇都差点以为他们是父女了。
相差十几二十岁这种老夫少妻这种的搭配,在现在不少,在以前更是常见。
之前王宇就曾经听杀马特说过,乡里的老人们说,这栋宅子原本住着一家三口,只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三人全部离奇死亡。
所以王宇就基本断定了照片上这对年龄差距较大的男女,就是屋子的男女主人。
他看了一眼手机,此时直播间里的水友们,个个都义愤填膺。
“禽兽啊!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竟然娶十七八岁的小妹妹!”
“为什么我就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事呢?”
“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王宇随便扫了一眼这些没有什么营养的弹幕,就把目光收了回来。
他在思考,丁桥说从电视里面钻出来的是一个女鬼,那会不会就是照片上的这个小姑娘呢?
王宇认真的看着照片上那姑娘的脸,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明明是一张又漂亮又可爱的脸蛋,可越看越觉得心里发毛。
所以他移开了手电筒,继续看照片的其他地方。
在照片的左下角,有一串方正的数字“1960…05…16”。
“天呀!竟然是1960年的老照片!”
王宇很惊讶,这张照片竟然是差不多六十年前拍摄的了!
他这个时候,才仔细的又用手电筒扫视了这个客厅一眼,收音机、大肚电视机、摆钟、牡丹陶瓷缸、痰盂、热水瓶这些都是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老古董了!
这栋小洋楼的历史,远比王宇想象之中的要久远。
他对着蜂鸟的镜头说:“在那个年代,就能拍摄这么巨幅的照片,就能拥有这样一座家电齐全的小洋楼。兄弟们,看样子这座宅子的主人,照片上那个男人,他可不是一个普通人啊。”
同时他的心里也很疑惑,这样一个男人,为什么要带着老婆孩子跑到这乡下深山里来隐居呢?
如今京阳的蕴县东河乡都还是一个没开发的偏远山区乡镇,更别说将近六十年前的1960年了。
他到底图些什么呢?
王宇在壁橱的柜子里,发现了一本相册。
相册里的主角依旧是这一家三口。
第271章 屋主人()
直到看了相册里这些泛黄的老照片之后,王宇才知道,原来那个襁褓之中的小婴儿,是一个女孩。
其中一张照片,右下角的时间水印,显示的是1965年。
这个时候小女孩大约5;6岁了,她穿着一身白裙子,坐在院子外边的木马上,笑得很开心。
自1965年之后,就再也没有照片了。
因为就是在这年的深秋十月,全国爆发了一场持续十年的文化浩劫。
在那十年里,想拍摄照片?这可是资本主义糜烂的生活方式!
看着照片上坐在木马上的小女孩儿,王宇猛然想起,这不就是刚刚在院子外边看见的那个一闪而过的鬼魂吗?
“不对啊!”
王宇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在外头看见的是对双胞胎,为什么这些所有照片上,就只有一个女孩?
“这对夫妇从始至终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自己刚刚看见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在玩耍,算怎么回事?真是让人费解啊”
合上了相册,王宇继续看其他的房间。
一楼除了客厅之外,还有厨房、餐厅、仓库,还有一条漆黑的走廊。
王宇站在走廊口,手电筒的光照射进去,依稀可以看见尽头是一扇蓝色的双拉门。
“门后边会是什么呢?”
王宇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觉着手电筒,走进了这条悠长的巷道。
哒哒哒!
安静的屋子里,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响。
终于来到了门前,这是两扇双拉的蓝色铝合金门,被铁链缠了几圈给锁起来了。
原本在门上,是有两个小窗的,但是此时小窗的玻璃已经碎光没有了。
王宇用手电筒照过去,才发现门后原来是一个院子。
原来这座小洋楼不仅有一个前院,还有一个后院。
而且后院的面积要比前院大得多,王宇的手电筒照过去,都没有看见围栏边界,只看见满地人那么高的杂草,还有一口水井。
这样一来,王宇也就没有强行弄开门,而是折返从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的几个房间门都是关着的。
王宇开了第一扇门,这里边的床、桌子都已经塌了,但是那个书架却保存得很完好,里边整整齐齐的放着很多书籍。
推开书架满是灰尘的书架门,王宇抽出这些书籍,这才发现都是教科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有。
书本上都用娟秀的字体,写着同一个名字,段晴。
“段晴,是女孩名,难道就是全家福大照片上那个小婴儿?”
王宇把书放回柜子里,然后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没什么其他的收获之后,就离开了房间,去开下一个房间的门。
这个房间的门是锁死的,于是他暂时跳过,去开对面第三个房间的门。
门开了,王宇的手电筒朝里边扫了一圈,发现是一个书房。
因为这个房间没有床,只有一张巨大的书桌,还有很多书架。
“不愧是知识分子,这里边的藏书,都快要赶上一个书店了。”
王宇走进了书房,跟着书架转了一圈,发现这些书都是和生物有关的专业书籍,不是普通人为了装文化人摆的全套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
“这栋屋子的男人,该不会是一个科学家吧?”
王宇心里这么随便一想,没想到真就猜中了。
书桌上摆着一张黑白胶片照片,横幅的标题是“1950年天罗泊科学考察队全体成员”。
王宇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上的那个戴眼镜的男子,正是这栋小洋楼的男主人。
这张照片拍摄于新华夏成立的第二年1950年,而楼下的黑白全家福照拍摄于1960年,刚好相距了10年。
因此这张照片上的男主人,显得年轻了很多。
王宇虽然地理知识不咋样,但是天罗泊这个地名还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藏地高原上的一个湖泊,因为传说有水怪而举世闻名,虽然至今这个传闻也没有得到证实,反而是诸多流传以广的所谓湖怪照片,被逐渐证实为伪造的赝品。
“我们国家才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就往天罗泊派出了一个科考队,难道是为了研究湖怪的?”
王宇觉得没准这真的有可能,毕竟屋主是搞生物研究的。
他继续翻箱倒柜的寻找。
这一次直播任务,就是解密这栋凶宅的秘密,他现在完全没有半点头绪,当然只能依靠双手到处翻找。
他找到了很多印有绝密的字样的文件袋,上边写着某某实验成果数据,不过袋子都已经空掉了,里头的数据不知所踪。
不知道是1965年文化浩劫来临之际,这位科学家主动销毁了,还是被其他人给销毁了。
王宇更倾向于前者,因为这书房里很有很多学术著作,不少是西方译本,但至今都保存下来了,说明这栋深山小屋,并没有遭受太多浩劫的冲击。
“这是档案!”
王宇很兴奋,竟然找到了屋主,这位科学家的个人档案!
屋主叫做段启明,出生于1920年,成分是贫下中农。
1938…1940年,18岁的段启明,在民国的京华大学堂学习,专攻生物学技术。
1944…1949年,年仅24岁的段启明,就成为了京华大学堂的教授。
1950…1958年,新华夏成立后的第二年,时年30岁的段启明参加了天罗泊科考,深入藏地整整八年。
1960年以后,时年40岁的段启明,来到了京阳蕴县东河乡菌子弯。
这份档案,是屋主段启明的个人职业经历,并没有显示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比如家庭婚姻子女状况等。
旁边还有另外一份档案,是屋子女主人的,不过这一份和段启明相比较起来,就显得简略了许多。
她陈安婷,生于1942年,档案上正式的职务是段启明的助手。
看完这张档案,王宇心里还是非常佩服段启明这个人的。
当然不是说他能够泡到比自己年纪小22岁的18岁小姑娘,而是因为他寒门出身,竟然能够有如此成就,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为什么1960年的时候,40岁的段启明,会带着18岁娇妻陈安婷,还有刚刚出生的女儿段晴,一家三口来到深山当中的菌子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王宇心中最初的这个疑问,此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翻出来的那些空荡荡的绝密资料数据袋子显示,他是在这个地方做某种科学实验,到深山里来做科学实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王宇现在心里新的疑问是,段启明到底来菌子弯做什么科学实验?而最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