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欢抬头看到说话的女孩时,愣了一下,这是一位有着一头棕色头发的外国女孩,具体是欧洲或是哪里的人,叶欢暂时还分辨不出。
女孩有着一张略有些尖尖下巴的秀气的瓜子脸,犹如剥了皮的新鲜荔枝般水灵的粉嫩脸蛋,长长柔顺的棕色秀发随意的披在柔肩上,两道弯弯秀长象是会说话的眼睛给人感觉始终是带着笑意。
“凯瑟琳,算了,不要打扰别人”。
女孩的身后还站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壮汉,看上去象是有四五十岁的年纪,反正叶欢是没有看出这人到底有多大岁数,欧洲人的脸他也分辨不清楚。
那个男人估计是女孩的父亲,脸盘隐约有点相似的地方,他温柔的拍了拍凯瑟琳的肩膀,将那个眼睛盯着闪电的女孩拉到旁边的座位坐下。但是凯瑟琳的眼睛一直围绕着趴伏在地上的闪电身上,就算是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也一次没有离开过。
老阎没有在纠缠这个问题,笑着站起身,大声的道:“好了,现在我们的客人们都到齐了,那么接下来拍卖就要开始了”。
听到老阎大声的喊叫,原本在一旁看热闹的人群纷纷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周围刚才还议论纷纷的杂声登时不见了。看来众人都还没有忘记今儿个到这里来的目的,看见好戏将要上演,谁也没想着要空手而归的意思,叶欢瞟见看见有两个家伙已经迫不及待的在一旁做着摩拳擦掌的动作了
“三哥,怎么还有外国人来参加这黑市文物交易的?”。
叶欢将头凑近刘梅生的身边,瞟了那几个外国人一眼,压低嗓音问道。
刘梅生嘴角随意的撇了一下,鼻子里“哼”了一声,道:“这都是老阎这些人玩出来的花样,以前是没有什么外国人参加,只是前段时间又一次交易的时候,一个不知道是谁,带了一个日本人过来。你知道国内有一些人虽然表面上无所谓,但是正与外国人同台竞技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民族自尊心的,那次黑市交易后来可火爆了,他**的”。
说到这儿,刘梅生不自觉的爆了一句粗口,才舔了舔嘴唇继续说道:“那一次交易,后来我们感觉也不是在买古玩了,为了几件小玩意和那个小日本当时就较上劲了,一件平日里只值个十来万的花瓶,居然一下子被炒到一百多万的价码,娘的把老阎这些王八蛋笑的差点没有噎死”。
叶欢在一旁听着,十分感兴趣的连连催促的说道:“后来呢?之后怎么样了?”。
“之后?呵呵”。
刘梅生骄傲的笑了笑,回味了一会儿,象是打了场胜仗的将军似得,牛气轰轰的道:“之后我们哥几个全部和那个小日本杠上了,只要他看中的古玩,我们就算他娘的贴本都跟着他喊,把那个小日本气的当场差点发飙”。
“不至于?”。
叶欢疑惑的看了刘梅生一眼才道:“三哥,你以为这是上个世纪呐?来一个小日本敢在这儿跟我们发飙?这小子不想活啦?他没那个胆子?”。
刘梅生呵呵笑道:“我就是那么一说,他发飙自然是不敢的,那狗东西真的要是敢,老子立马叫人给他难看,管他是谁带来的”。
他吹了一句,才接着道:“我的意思是说他当时的模样难看,你是没有看见,他那脸色当时气的跟块猪肝差不多了。不过那小子也硬气,居然一个人跟我们哥几个真较上劲了,后来还真的给他拍下了两件小玩意去”。
“啊?还给他买走两件?”。
叶欢刚才听的还兴趣十足,到了这会儿,登时大失所望的道:“你们这几个人居然干不过人家一个?这,这也太”。
他犹豫着没有好意思真的往下面说,但刘梅生知道他那意思,一翻白眼,鼻孔朝天的“哼”了一声才道:“你知道什么?我们哥几个当时是故意这么做的。那小日本最后花了六十一万,买走了一件普通清代的鼻烟壶。之后那件铜制佛像又花了三十多万,可把我笑死了”。
“啊?居然这样?”。
叶欢大吃一惊的说道。他自从得到了那一件清代乾隆牙雕山水人物图鼻烟壶就查过许多的资料,知道我国民间的鼻烟壶确实是很多,但大部份都是不具有收藏价值的便宜货。除了象自己得到的那个别的珍稀品种,小日本花了六十一万可谓是天价了。而铜制佛像属于杂项之类,本身想具有多高的价值可谓很难。这样看来,那小日本到真没有占到便宜。
“不过我们哥几个那次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刘梅生叹了口气的道:“上次真正赚的大发的,其实就是老阎他们身后的那位主儿,自从有了那次经验,这帮人尝到甜头了,隔三差五的就找几个外国人来,小日本要是没有。喏象这样的大鼻子他们也能凑合着找几个”。
叶欢他们在下面嘀咕,那边老阎已经挥手让几个马仔们抬了一个托盘上来,托盘中间放着一付卷轴。等两个马仔小心翼翼的将那幅卷轴放在众人面前的桌子上之后,老阎象变魔术似得,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一只无线麦克风,轻拍了两下,试了试音量,之后拿着麦克风,走到桌子前面,看着下面众人叫道:“各位老板,朋友们,大家请安静一下,这第一件展品已经拿出来了,是明代《石斋集》的拓本”。
第149章 交易4()
149章交易4
随着老阎的话刚落音,那两个穿着白衬衣,黑西裤,端上卷轴上来的年青人戴上干净的白手套,两人的穿着打扮看上去到是极有大公司工作人员的范儿,缓缓的将那幅卷轴展开。手打小说
眯着眼睛盯着那卷轴看了一会儿,刘梅生用胳膊肘轻微的捣了一下叶欢,压低嗓子问道:“兄弟,怎么样?看出什么玩意没有?”。
叶欢撇了一下嘴角,微一摇头道:“我对拓本没有什么兴趣,三哥,我对这玩意的价格把握不住,不知道是什么行情,你要是想拍下来欣赏,到是可是出手”。
叶欢知道所谓的拓本,就是将碑刻的书法作品拓片在易于吸附的纸片上。可是因为石碑大都是暴露与露天之下的,一般都容易损伤。
而其中矛盾的是,年代久远的作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可正因为时间跨度较长,正常情况下的拓本就相对模糊。而年代越近的拓本,不用说自然就要清晰的多,但因为年代的原因,相对价值就要逊色许多。
他刚说到这儿,就听台上老阎接着道:“《石斋集》是明代民族英雄,着名书画家黄道周的作品,这幅《石斋集》拓本的低价是四万二,有兴趣的各位朋友们,大家请慢点,这时可以上来观赏一下了”。
听见老阎报出的价格,叶欢在心里到愣了一下,心说这玩意不会是假的?黄道周的拓本起价才四万二?一般人不清楚黄道周的来历,也可能会将他忽略,但叶欢这个历史专业的高材生可是这人的。
黄道周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是明朝末年着名的书画家,民族英雄,着名的学者。
他祖籍是福建莆田,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的赞誉,天启二年,三十八岁的时候中的进士,先后历任了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的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最后官至礼部尚书,明朝亡了之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
黄道周一生正直敢言,他敬佩的袁可立是万历年间着名的言官,这人生平轶事很多,曾经因为抗清的缘故,与几任皇帝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先是被明朝万历皇帝罢官为民。
重新启用之后又是因为抗清的事情,黄道周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七月初五崇祯皇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与黄道周当场辩论。就因为在辩论的时候,他连崇祯的面子也没有给,被皇帝连贬六级,调任江西当了个芝麻绿豆的小官。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
他一生着作甚丰,着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
叶欢知道书法作品一直是在古玩收藏之中占有一项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在两岸三地的各大拍卖会上的行情一直是居高不下。
2004年的时候,京城瀚海拍卖行拍出的一幅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就曾创下了近5000千万圆的成交价,这在当时曾引起相当大的轰动。而黄道周这样一位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作品拓本起价只有四万二千块钱,不能不叫叶欢有点怀疑了。
老阎刚说完话,旁边刚才负责端上卷轴的一位年青人已经伸手将原本高悬的一盏可以升降的吊灯拉低下来,打开了开关。这是为了便于买家看东西验货时的一点小巧思,另外桌子旁边还有一些手电筒和放大镜等东西,从这点小细节上,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的专业。
地下性质的黑石文物交易其实与正规拍卖会十分相像,说明白一点,其实他们也就是极力在模仿拍卖行的一些运作。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为了避免交易的安全性,或是买家之间的相互比较之类的事情发生,他们不会将所拍卖的物品一次性全部都拿出来,而是卖出一件再拿下一件。
这方面虽然与正规拍卖会看起来很相像,但地下的黑市交易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正规拍卖会那种流拍的情况。原因就在于正规拍卖一般都是人为有限制一个底价,或是在达不到理想价格的话,出现一些人为的操作使得物品流拍。
而这种地下黑市交易的物主无一例外的就是要将手中的文物变现换成银子。就算达不到心目中的理想价位,他们正常都还是会咬咬牙将物品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