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点了点头,吩咐人去请御医。
有宫女将赵郡然引到了偏殿。
皇帝对众人道:“众位爱卿也着实累了,大家先歇息片刻,却外头透透气也无妨。”他说着便起身往内室走去。
虽然帝后暂时离开了大殿,却是没有人敢胡乱走动,甚至连交头接耳都深怕被人误会了去。所有人都只是端坐着,静默不语。
走进内殿,皇帝问皇后道:“赵姑娘遇刺客一事,你如何看?”
皇后沉吟着说道:“臣妾同陛下的想法一样,派来刺客的人,必定也是杀害文大人的凶手。”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叹息了一声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皇后安慰道:“陛下也不必过于忧心,臣妾觉得未必就是皇儿们之间的争斗,兴许是谁想要借着这次机会,离间皇儿们之间的关系也未可知。”
皇帝沉吟着点了点头,喃喃道:“是与不是都不重要,到最后终归是要有人给文大人一个交代的。”
文臻虽不是重臣权臣,但是凭着他一张铁嘴,在朝中的影响力以及在民间的知名度都很高。自从得知文臻暴毙府中的消息后,民间已有不少人高举义旗,要求皇帝彻查杀害文臻之人。倘若此时皇帝将这件事不明不白地糊弄过去,只怕会生出事端来。
第123章 细审()
皇后闻言不由心口一紧,这件事是谁做的,其实单看那小木牌就已经很明了了,可若是凶手不肯承认,罗启煜又没有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恐怕皇帝便不得不将他正法了。
皇后张了张嘴想要劝说他,却听皇帝道:“想来赵姑娘也已经包扎完毕了,这件事还是早些做个了结比较好。”说着皇帝便携着皇后走出了内室。
大殿内,官员们依旧端坐着,目不斜视,谁也没有发出半点声音来,深怕自己被牵扯进来。
赵郡然站在大殿中央,已经换过衣裳,依旧是一身粉色的襦裙。许是因失血过多,她的整张脸看起来十分苍白。因雯女官的身量比起赵郡然要高出几分,这身衣裳看起来有些肥大。她的身子包裹在里头,倒也有一丝弱柳扶风的感觉。
见到帝后二人走出来,汪公公忙领着众人行礼。
皇帝见赵郡然面无血色,便吩咐宫女搬了一张绣墩,让她坐下来答话。
皇后问汪公公道:“赵小姐的婢女以及那名刺客如今在何处?”
汪公公道:“禀报娘娘,他们如今就在殿外候着。”
皇帝摆了摆手,汪公公便高声将人宣了进来。
只见一名宫女带着海兰和清雅走在前面,她们身后有两个侍卫拽着一名波斯人走进来。
罗启焕见到刺客,面上一凛,但在他看清那人的的确确是波斯人时,很快便放松了神色。
皇帝淡淡地瞥了罗启焕一眼,随后问赵郡然道:“你仔细瞧瞧,她们可是你的婢女?”见她颔首,又道,“此人便是追杀你的刺客?”
赵郡然再次点了点头道:“回禀陛下,正是他。”
皇帝看着那名波斯刺客,只见他被反绑着手,他的两只袖子全数被割去了,然而里面的中衣却是丝毫不曾损坏。皇帝在心中暗暗诧异,她的丫鬟竟有这般身手。皇帝看着海兰,见她身量虽小,却是身姿矫健,有一丝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味。他问道:“你的功夫是谁教的?”
海兰从容不迫地跪地答道:“禀陛下,奴婢的功夫是父亲教的。奴婢的父亲原本是镖师,后来在一次押送途中被歹人杀害,因父亲临死前拼命保护奴婢,当时奴婢便逃过了一劫。之后奴婢和姐姐为了糊口,便进了一家杂耍班子,此后数年来在街头卖艺。幸得遇上了小姐,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
皇帝略带疑惑地看着海兰道:“你从几岁开始学的功夫?父亲又是谁?”
大雍朝虽有镖师无数,但是功夫了得的不过数人。这些人也常为朝廷办事,专门押送一些进贡之物。
海兰道:“奴婢的父亲姓唐名硕,原是京师鸿威镖局的镖头。”
话音刚落,众人哗然。
鸿威镖局原本是专为朝廷押送进贡之物的,因镖头唐硕功夫了得,皇帝曾经想将他收入朝中做个二品侍卫。然而唐硕到底闲散惯了,便婉拒了皇帝。谁知半年后,皇帝竟得知在一次运送军粮的途中,唐硕被人杀害的消息。
当时皇帝听闻这般的绝顶高手竟是惨死敌军万箭之下,很是扼腕叹息。
眼前的人居然就是唐硕的后人。
皇帝看着海兰道:“朕记得唐硕有一对孪生女儿,你口中的姐姐,便是你的孪生姐姐?”
海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是那些尘封的记忆被触动了一般。
带着些许爱屋及乌的情绪,皇帝叹息了一声,对海兰道:“不愧是唐硕的后人,小小年纪竟有这般功夫。”
海兰道了声不敢,便被汪公公带了下去。
皇帝又看了清雅一眼,只见她一脸的怯弱,低垂着头目不斜视,两只手拢在袖子里微微颤抖,像是十分畏惧皇帝的样子。
他见清雅这般样子,倒也无心再多问,便让人也将她带了下去。
赵郡然窥了窥皇帝的神情,此刻他正看着海兰,眼中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很明显皇帝对于海兰的身份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他纵然去查又能如何,因为她们姊妹两的的确确就是唐硕的女儿。
皇帝朝侍卫挥了挥手,便有人取走了塞在刺客口中的填塞物。
赵郡然道:“陛下,他的口中藏有毒囊。”
侍卫闻言撬开了刺客的嘴,确实从他口中挖出一粒米粒大小的毒囊来。
那刺客看着皇帝开了口,他说着一口利落的波斯语,因许久不曾说话,刚开口时喉咙有些沙哑。
皇帝问道:“谁能听懂他在说些什么?”
府尹上前一步道:“陛下,臣可以一试。”
他从前是使臣,常常出使各国,因此学了一些各国的语言。
皇帝点了点头,问刺客道:“你可会说汉话?”
那刺客依旧说着一口波斯话,整个人左右摇摆着,十分激动,像是蒙了巨大的冤屈要向皇帝澄清一般。
府尹顺着波斯人说的话翻译道:“大雍朝的皇帝饶命,我只是听从我家主人的吩咐去杀这位小姐,我什么也不知情。”
皇帝对府尹道:“你问问他,他的主人是谁。”
府尹对他说了几句波斯话,那刺客的神情像是愈发激动起来,对府尹大声说着什么。
待他说完后,府尹对皇帝道:“陛下,他并不肯说出指使之人。他说自己的主人手握着他全家人的性命,若是一旦泄露了自己主人的身份,他的家人必死无疑。”
皇帝闻言不禁震怒,对汪公公道:“既然不肯说,便将人带下去即刻处斩!”
赵郡然朝皇帝福了福身道:“陛下,郡然可否问他几个问题,由府尹大人代为翻译?”
皇帝沉吟了一瞬,点了点头道:“你姑且试一试吧。”
赵郡然走到侍卫面前,问道:“你的主人可是个女人?”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不禁笑出声来。
那波斯人听了府尹的翻译后,却是瞳仁一亮,有些心虚地别开脸去,并不肯作答。
赵郡然微微一笑道:“可见我是说对了。”她又问波斯人,“你的主人在你们家乡地位十分尊贵,可以说是万人之上。”
第124章 一箭双雕()
听了府尹的翻译,那波斯人整张脸涨得通红,他拼命摇着头否认,却是愈发显示出了他的心虚。
在场的人都有些不解地看着赵郡然,方才的笑声都已经转为哗然。
赵郡然对帝后二人福身道:“陛下,娘娘,他虽不肯明言,但是从他的表情来看,郡然显然是说对了的。”
皇后怔怔地看着赵郡然,想要开口,却不知道此时该说些什么。
皇帝却只是沉吟了一瞬,便问赵郡然道:“你可有何证据?”
在场的官员们窃窃私语着,赵郡然能够从他们的话语里听到一些闲言碎语,大多都是说赵郡然为了攀附六皇子,有意诬陷卓娜公主云云。
赵郡然丝毫不在意,从袖子里摸出一张承诺书,对皇帝道:“陛下,其实就在前些日子,郡然和卓娜公主在娘娘宫中巧遇,一同出宫的时候她便想向郡然下毒手。后因海兰及时阻拦,加上郡然……郡然威胁卓娜公主,她若是再敢对郡然心存歹心,便将她欲杀害郡然一事告知娘娘。”
皇帝看着赵郡然,眼中充满了探究的神色。
赵郡然停了停,继续说道:“卓娜公主后来向郡然保证,定不会再做出任何对郡然不利之事。但郡然到底后怕,便要求卓娜公主写下了承诺书。”她说着便将手中的承诺书递给了汪公公。
皇后叹息了一声道:“卓娜每年都会来大雍,也算是本宫看着长大的。她平日里耍些小性子是常有的,却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莫不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赵郡然只是低垂着眸子,并不言语。
汪公公将承诺书交给皇帝过目后,又递给了皇后。
皇后看着承诺书上歪歪扭扭的汉字,秀眉渐渐深拧起来。很显然,她是认得卓娜的字迹的。
皇帝问皇后道:“这封承诺书当真是卓娜公主亲笔书写?”
皇后再次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头道:“确实是卓娜的字迹。”
众人听后,看着赵郡然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或是怜悯、或是佩服、或是惊讶。
皇帝轻轻咳了一声,犀利的眼神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愈来愈凝重,所有人都戛然噤声,连大气也不敢出。
赵郡然同样也是低垂着头坐在绣墩上,却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过了许久,皇帝突然开口道:“汪公公,派人将周璐押进宫来。”
他用的是“押”而非“带”,众人闻言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