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鸿才躬身道:“掌门放心,我会谨守门户,好生教导弟子武艺,其他大事,等掌门人回来之后,再行商议。”
韦子云道:“若有强敌来袭,自有聚义盟中兄弟相助,此行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我就会回来,那时候,就是彻底铲除无声教的时机!”
座船缓缓驶离码头,送行的太一弟子行礼道:“恭送掌门人!”
韦子云将太一剑拔出,轻轻抚摸着剑身,使用过它的人有的为国为民,有的自私自利,但是不得不说,他们都是能引领武林的不世之材,如今太一剑落到了韦子云的手里,他会给这片江湖带来什么呢?
就在韦子云志得意满,行船北上的时候,还有一个人也准备赶往京城。
胡金在金陵城中得到了父亲胡濙的家书,太子已经即位了,朝廷的局势也逐渐安稳了下来。
他还得知韦子云因为护驾有功,被封为大明国师,看来他果然是太子的人了,这么说建文帝朱允炆藏在七里洲上,只是一个巧合而已,这件事实在是太过骇人,他不敢事先透露给韦子云,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惹来诛九族的大祸。
终于,胡金下定决心亲自赶赴京城,把这件事情偷偷告诉父亲胡濙,兄弟两人一前一后出发,浑然不知自己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本章完)
第134章 君心难测如伴虎()
? 船停换马,车行辚辚,韦子云和门下弟子四人日夜赶路,莫约十来天的功夫,再次来到了京城。
韦子云早已对京城的繁华熟悉至极,马鸿才、谭文栋、沙鹏举、赵乐怡四人虽是官宦人家出身,却是从来没有来过京城,金陵虽然也是个大城,和这里想必,还是少了一些恢弘霸气。
见他们东张西望的样子,韦子云道:“京城里面龙蛇混杂,到底是天子脚下,所有的江湖势力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锦衣卫,我聚义盟不在这里设下堂口,但是一个联络之处还是要有的,你们四个这几天不用跟着我了,找一处安静的宅院买下来,然后到处逛逛吧。”
四人听说能在这京城里游玩几天,纷纷喜上眉梢,马鸿才问道:“掌4门,你身边不能没有一个使唤的人,让我跟着你吧。”
韦子云道:“以我的身份,宵小不敢在我面前露面,如果真有仇家找上门来,必定是绝顶的高手,你在我身边反而会有危险。”
马鸿才知道自己武功低微,还不能参与江湖最顶级的交锋,道:“掌门,那你多加小心。”
入城之前,韦子云和四名弟子约定好联络的记号,分头行事。
韦子云径直来到了徐天枢的府上,守门的锦衣卫见是他来了,道:“徐大人吩咐过了,国师若是到了的话,不必通传,直接请进去。”在前引路,将他带到了会客厅。
徐天枢已经在此等候,大笑道:“师弟,我算算日子,知道你这几天会到,专门留在府中等你!”
韦子云感激道:“师父本是将掌门的大位传给师兄的,小弟实在汗颜。”
徐天枢道:“我身在官场久已,对师门之事多有疏失,有师弟坐这掌门之位,我也就放心了,陛下早就想再见你一面了,趁天色还早,这就和我进宫面圣吧。”
两人在宫门外等了没多久,一个内宫太监传旨道:“徐大人,国师大人,两位请随我来吧。”
三人来到御书房外停下,又有太监通传,这才进得书房之中,下跪拜道:“微臣拜见陛下。”
朱瞻基道:“两位爱卿不必多礼,朕以前虽有众多文臣武将辅佐,却不知江湖之中亦有诸多人才,这些人若是用不得法,必乱天下,你二人当广收贤才,好为朝廷效力。”
徐天枢领命道:“陛下圣明,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瞻基见韦子云没有吱声,以为他不常在朝廷走动,故而有些拘谨,问道:“国师现在所居何地,朕可着工部派人给你修一座道场。”
韦子云回道:“微臣现居金陵城外的七里洲上,不日便动身迁往泰山玉皇峰的太一殿,此地已建有先师的道场,陛下圣恩,微臣感激不尽。”
朱瞻基封韦子云为国师就是为了让他对付汉王手下的无生教,见韦子云恭谨谦慎,抚慰了她几句就让他退下了。
徐天枢留韦子云在自己的府上小住几日,商量下一步对付无生教的办法。
与此同时,胡金已经来到了京城,赶紧将发现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胡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问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你有几成把握!”
胡金肯定道:“即便不是十拿九稳,至少也有六七成的把握。”
胡濙知道儿子是个谨慎的人,在这样的大事上面不会出岔子的,又问道:“那他身边可有护卫,你留人在那里监视了没有?”
胡金略一迟疑,道:“我都打探清楚了,这老人还有两个侄子和他住在一起,估计是当年随身的护卫,不过都已经垂垂老矣,再没有其他人了,我留了两个家将在渡口守着,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胡濙下定决心,道:“既然如此,你这就随我进宫面圣,到时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其他的事你不用管,知道了吗?”
胡金点头道:“是,父亲。”
此时胡濙已经被提为礼部尚书,又是“托孤五大臣”之人,地位非凡,况且有皇上御赐的金牌在手,即便是深夜,也能敲开宫门。
朱瞻基听说胡濙父子夜半求见,知道一定发生了大事,忙召他们来奏明情况。
胡濙拜道:“陛下应该知道,太宗皇帝和先帝曾命老臣和郑大人查探建文帝的下落,如今有消息了!”
朱瞻基听父亲提起过此事,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心病,但是对他来说却不怎么在意,毕竟都过去几十年的事了,谁知道真的找到了,他问道:“建文帝的消息民间时有谣言,此事可当真吗?”
胡金道:“臣对照宫中建文帝的画像与之对比,至少有八分相像,言谈气度,绝非作伪。”
朱瞻基有些为难,当年朱棣是打着“诛杀奸臣,为国靖难”的名义起兵的,因为朱允炆是太祖朱元璋亲自指定的,名正言顺的皇帝,所以不能反皇帝,只能杀奸臣。
建文帝消失了也就罢了,真的找回来了,给他一个什么身份呢,朱棣当年取消了建文帝的年号,说是继承了太祖朱元璋的皇位,这件事处理不好,可能动摇国本,况且还有汉王、赵王在虎视眈眈。
朱瞻基对身边的太监道:“把郑和找来。”当年朱棣派人寻找朱允炆的两大臣中,郑和也是一个,找他来一是确定建文帝的身份,而是商量解决的办法,其他的大臣,越少知道越好。
操江提督郑和领命而来,朱瞻基道:“胡爱卿已经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你说此事该怎么办?”
郑和皱眉道:“胡大人,你是在什么地方发现建文帝下落的?”
胡金道:“就在金陵城外的七里洲。”
朱瞻基听到“七里洲”三个字,觉着有些耳熟,忽然想起来,国师韦子云不就是住在七里洲上吗,他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亦或是巧合?他问道:“几个时辰前国师韦子云说他就住在七里洲,可是同一个地方吗?”
胡金脸色大变,道:“是,是的,微臣和韦大人私交甚厚,正是拜访他的时候恰巧发现此事的。”
朱瞻基阴沉着脸,没有说话,韦子云辞官之后,胡金、徐天枢都和他有私交,况且他手下随时可以调动数千人马,不得不让人生疑,他对郑和道:“此事不得外传,你亲自带东厂的人去七里洲把人带回京城,顺道查查韦子云的底细。”
正所谓:都道伴君如伴虎,时时刻刻须当心。
(本章完)
第135章 大祸临头各自飞()
? 操江提督郑和回府之后,召集手下十二少监前来议事,又让马大有带一百名东厂番子在外等候,随时准备出发。
郑和道:“本官数次率船队出海,不止是为了宣扬我大明的国威,其实还有一样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寻找二十年前失踪的建文帝下落,如今有消息称建文帝其实一直藏在金陵城外的七里洲,陛下命我速速查明此事,尔等俱是我的心腹,千万不要出了岔子。”
御马监海寿等十二少监一起拜道:“谨遵大人之命!”然后各自去收拾人马去了。
马大有问道:“父亲,金陵七里洲是我大哥韦子云的地盘,莫非……”
郑和道:“韦子云刚刚被封为国师,圣眷正隆,若是换做别人的话,早就直接捉来杀了,陛下让我顺道查查他的底细,你千万不要想着去通风报信,搞不好会弄巧成拙!”
马大有心道:“大哥,你来京城之后也不来看我一眼,就不要怪兄弟不提点你一下了,希望你和这件事没有半分瓜葛,否则的话,一旦涉及皇位正统的事,你便是有翻天覆地之能,恐怕也要栽了。”
当夜,郑和父子率十二少监南下金陵,朝行夜宿,乘船换舟,赶到了金陵城中。
郑和道:“此事不宜张扬,大有,你去采石矶渡口和胡金留下的家将联系,看看那人还在不在七里洲,其他人留在这里接应。”
马大有是机巧之人,这点小事当然难不住他,在渡口外转了一圈之后,果然发现两个机警的汉子,一边小口喝酒,一边盯着码头的方向,他走了过去问道:“两位老兄,请我喝一杯如何?”
两个汉子暗暗将手扶在了武器上,其中一人道:“这位爷台面生得很,恕在下眼拙,请问高姓大名?”
马大有道:“在下马大有,还有个结义兄弟叫胡金,不知道两位认不认得?”说着掏出了东厂掌班的腰牌。
那汉子是个常进出官场的人物,认得东厂的腰牌,舒了一口气,道:“大人是我家少主人的兄弟,又是东厂的人,想必是为了七里洲的那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