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昭王总是思想极端,得了一柄湛卢剑,不深问情由,盲目乐观,一心只恃天意,整日做那霸诸侯、王天下的美梦;如今强敌压境,则又悲观失望,毫无拒敌信心。执意只在逃命。

    公子申则说:“臣等悉师拒敌,战而不胜,走犹未晚。”

    昭王觉得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欲战不敢,欲弃不甘,索性来了个撒手不管,说道:“楚之存亡,全赖众位爱卿,当战则战,当守则守,不必再与孤家斟酌”说完,含泪回后宫去了。

    昭王离去,众人再议,多认为现在只有战或守,决不能弃城而走,偌大的楚国,何能一仗不打就把都城拱手让与他人?好在当初建了两座新城——麦城和纪南城,与郢都互为犄角,战之不足,守之有余。于是命斗巢为大将,率军一万,镇守麦城,挡住北路;命宋木领兵一万,镇守纪南城,挡住西北路;公子申自己领兵二万,扼守鲁洑江,挡住东路。其余西有川江,南有湘江,地势险要,吴兵现无船只,勿需防守。另外,让斗巢、宋木各从宫中领出些金银粟帛。到麦城、纪南城征召青壮年当兵,共守城池。子西、子期亲带文武,固守郢都。

    楚军的部署情况,迅速传到了吴营,孙子想,楚军虽然屡屡遭败,但郢都全盛,且三城联络,互为犄角,不易攻克。西渡鲁洑江,乃入楚之捷径,但楚已设重兵把守,必须从北路进攻,分兵攻打麦城和纪南城,让斗巢与宋木各自顾不暇,难以相互接应,只要把麦城和纪南城都拿下来,郢都也就不攻自破了。不过,攻打麦城却并非易事,守将斗巢本领高强,兼有谋略,而且城高池深,城内粮草充足,攻之难下,困之不惧,如何攻法,需费斟酌。孙子权衡再三,派伍子胥引兵一万,蔡昭侯以本国之师助之,去攻麦城;孙子亲率兵丁一万,唐成公率本国之师助之,去攻纪南城;阖闾与伯嚭等引大军攻郢都。

    伍子胥率兵东行数日,直来到离麦城十五里的一座山下安营扎寨。营寨扎定,伍子胥与蔡昭侯带人微服侦察,看麦城究竟怎样坚固,如何难攻。一行十数人,穿密林,过溪涧,来到麦城脚下,攀上一个高阜,隐蔽于树木背后,把麦城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城池特点、城上戒备看了个一清二楚。这是一座新城,不仅城墙高,城池深,城墙的砖又特别厚实。城门紧闭,城墙上旌旗密布,戈戟如林,守城的兵丁人人弓上弦,个个刀出鞘。伍子胥边看边想,斗巢真不愧是楚之名将,这城上的戒备充分说明,他确是智勇双全,能攻善守,有他坐阵城内指挥,欲攻而克之,难于上青天!攻既不成,何不围困?围也不成,伍子胥心里清楚,这一带盛产小麦,故而这座城叫作麦城,城里不仅有大批存粮,还有大片耕地,丰收一季,可饱数年,这样的城,何惧围困!

    伍子胥回至营寨,翻来覆去,一夜不曾合眼,但却一筹莫展。军务缠身,无法离开,第二天,伍子胥派蔡昭侯赶赴纪南城,向孙子报告情况,请教攻城良策。日落黄昏,蔡昭侯归来,带回孙子画的一幅图画。伍子胥展画于案,反复赏玩,不解其意。这是一张驴磨磨麦图,一间小小的磨房,正中一盘大大的石磨,磨上套着一头驴,磨顶装有漏斗,斗里盛满了麦子,驴走磨转,麦屑纷纷而下。莫非这是孙子授我破城之策?可是,这驴拉磨,磨麦子,跟攻城有什么关系呢?伍子胥百思不得其解,急得搓手搔头,捶胸顿足,拉磨的驴似的团团乱转。转着转着,一个“麦”字,钥匙似的打开了他心灵上的锈锁——将麦城当麦子,只要有一盘磨,再有一头驴,慢慢地磨,就能够把麦城磨掉。倘给这攻城之策取一个名字,就叫做“驴子磨麦计”。

    凝结在心中的冰团融化了,疙瘩解开了,伍子胥喜不自抑,连夜部署战斗。每个士兵,准备布袋一个,内装泥土,所有的兵车都要装满石块,天亮前备齐,违令者斩!胆包天带领的五百兵丁,人人内衬楚兵军装,怀揣楚兵军帽,密授他们如此这般,到时候混进麦城。命令传下,全军照办不误。

    翌日早饭后,伍子胥与蔡昭侯各自上马,手持兵刃,调三千兵丁,分为两队,兵丁们或负袋,袋内满是泥土,或驾车,车上全是石块,浩浩荡荡,先奔城东。大队人马离城七八里停住,伍子胥选好地方,以枪划地,然后命第一队士兵,以所载之石块、所负之泥土为料。依线砌墙。命令既下,兵丁忙碌,或拌泥,或搬石,或垒墙。蔡昭侯看了,不仅发笑,这是在玩什么把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伍子胥告诉他,这砌的一座城,唤做“驴城”。蔡昭侯仔细瞧瞧这座“驴城”,东西两面当中窄,南北两面当中宽,总体上是个长方形,而且一头粗些,一头细些,总共只有百十间房子大,活像一个大棺材,只是四面各有一门。按照伍子胥的指示,蔡昭侯又退到稍远一些地方去端量,果真颇似一头驴,难怪伍子胥称它为“驴城”。

    第一队兵丁赶筑“驴城”,伍子胥与蔡昭侯又带第二队兵丁绕道西行,来到麦城以西七八里路的地方,同样以枪划地,依线筑城,只是这座城的形状不同于“驴城”,滚圆滚圆的,酷似石磨。依形命名,不用说,这该唤做“磨城”。东驴西磨,中间是固若金汤的麦城,蔡昭侯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伍子胥这是在模仿着驴拉磨转,磨麦为粉而攻克麦城,可是偌大的一座麦城,就凭这小小的“驴”、“磨”二城,怎么个磨法呢?他不甚了然。本欲启唇动问,但怕这是军事秘密,更怕伍子胥笑他愚笨,话到舌尖,又咽了下去。

第146章 驴磨磨麦 囊沙决水(2)() 
伍子胥见战士们干得热火朝天,心中坦然,对蔡昭侯说:“有劳蔡君往返东西两处监工,限三日内砌成。”

    蔡昭侯口中答应着“好”,心里却不踏实,说道:“监工不难,只怕麦城中的斗巢前来骚扰破坏。”

    伍子胥说:“斗巢出城,切莫与之交锋,他们来,你们就跑,且速告我。”

    蔡昭侯点头应“是”,伍子胥回营。从此蔡昭侯东西往返,二“城”奔波,督促施工。

    第二天,麦城里的斗巢获得了消息。现在虽说麦城四门紧闭,但每天都开一段时间城门,让办公事的和城内外的百姓出入,进城者自然要把吴兵砌城的新闻带进城来,斗巢耳有所闻。再者巡城兵丁发现东西城郊正有吴兵活动,自然要禀报斗巢。斗巢闻报,即刻登城观望,虽相距八里之遥,但因居高临下,尚可看得清楚,果然东西皆有吴兵蠕动忙碌,分别各筑成一个土堆。听乡间人说,吴兵是在筑城,各有其名,东曰“驴城”,西谓“磨城”。这东驴西磨究竟是何意图呢?斗巢费解。伍子胥乃当今天下名将,非比寻常,既赶筑二城,又各有其名,内中必有文章,须认真加以研究。斗巢亦非等闲之辈,几经思索,终于弄懂了其中的奥妙:驴子磨麦子,这分明是想用这两座城来取我的麦城。伍子胥这使的是疑兵之计,以筑城为掩护,二城中设强兵劲卒,暗挖地道,妄图从地下攻取麦城,抑或另有其他诡计,必须亲临检查,万不可让其阴谋得逞。斗巢是个精细人,考虑到伍子胥可能以此来赚其出城,借机发起猛攻,因此决定速去速回。不给伍子胥可乘之机。斗巢回辕门,顶盔擐甲,上马端刀,带三千兵丁,出东城门,杀奔“驴城”。

    蔡昭侯正在督工赶筑“驴城”,闻听鼓声咚咚,知有楚兵出城,举首一望,来将气概不凡:九尺多高的个头,通红的脸蛋,两道浓眉,一双虎目,狮鼻高耸,豹口微张,颏下一把乌须,头上一顶铜盔。身披闪光耀眼的黄金甲,高骑咴咴嘶鸣的青鬃马,手端沉甸甸的开山斧。威风凛凛,咄咄逼人。蔡昭侯心里明白,这不是别人,定是镇守麦城的主将斗巢。伍子胥曾经关照过,斗巢率兵来扰,不必与之交锋,于是高喊:“楚兵杀来了,给我放箭!”随着喊声,一排蝗虫似的雕翎箭飞了过去,蔡昭侯趁此机会,带领兵丁迅速逃跑撤退。霎时无影无踪。

    斗巢率队奔往“驴城”,并不追赶逃兵,用开山大斧一指:“孩子们,毁城!”三千兵丁奉命冲上前去,拆的拆,扒的扒,推的推,砸的砸。转瞬之间,砌得有一人多高的“驴城”,被捣得七零八落,狼藉不堪。下令毁城之前,斗巢先到城内四处察看,末发现吴兵挖地道的痕迹,心中稍为松宽。因不敢多耽搁时间,“驴城”既毁,斗巢下令迅速撤兵回城。来到城门跟前,守城军校告诉斗巢。末发现一个吴兵的人影,平安无事。斗巢闻报,不禁心中的石头落地,胆量较先前骤然大了许多,临时动意,指挥县丁奔城西去毁磨城。毁了东“驴”西“磨”,斗巢心中欣喜,暗自说道:驴杀了,磨砸了,伍子胥,你休要再打我麦城的主意,我要让你活活饿死!

    斗巢一走,蔡昭侯即还,张眼望去,驴头砸碎了,驴尾割掉了,驴腿折断了,雏形既就的“驴城”被捣得一塌糊涂。再去看看“磨城”。也被毁得乱七八糟。见此情形,蔡昭侯不禁伤情,急忙带两位队长奔大营去报告伍子胥。伍子胥闻报,不仅没有动怒,反而哈哈大笑,连夸“冲得好,毁得妙”。蔡昭侯不解。问道:“二城被毁,前功尽弃,伍将军因何赞好?”

    伍子胥笑过之后,惬意地说道:“吾所虑者,斗巢闭城不出,任我筑域,不理不睬。如今斗巢果然心有疑虑,亲自出城来毁我东‘驴’西‘磨’,如此不出三日,麦必成面,可取麦城!烦蔡君不要耽搁,返回原处,用原人马,按原样子,照原说法,继续筑城。斗巢来冲,你们就退;斗巢一走,你们再砌”

    蔡昭侯按照伍子胥的吩咐,指挥那两队兵丁,分赴麦城东西,继续筑城,但不知这样筑了毁,毁了筑,何时是个尽头。

    就这样,吴兵筑,楚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