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小姐耸了耸肩,一脸无奈。
凌云沉默着,脑子里想的是另外一组还没有露面的杀手。
第21章 传统手战之道()
鉴于下午发生的刺杀事件,远在外地的王力赶紧打电话从公司保安部又调来一批精英,算上之前的那些人,整个别墅已经有近百名保安了。
这些保安分成四队,日夜轮班巡视,将别墅围得如铁桶一般,杀手要想再进来可不容易。
陈小姐坐在客厅,给欧阳雨柔和凌云介绍四位队长,其实她也知道欧阳雨柔对谁是谁并不关心,所以目光都集中在凌云身上。
一队队长叫陈锡范,三十八岁,人高马大,是白猿通背拳高手,除了拳脚功夫外,还擅长通背天罡刀法;
二队队长叫黄俊,三十二岁,中等身材,长相精干,是飞龙拳馆馆主黄飞龙的长子,以一对八斩刀和一杆六点半棍称雄武林;
三队队长叫赵德海,三十岁,外表高大白胖,为人却十分机敏,身手出奇地矫健,是洪拳高手。
四队队长叫柳敬德,三十岁,退役综合格斗运动员,曾蝉联两届该项目的世界冠军,后来在境外某保镖基地训练多年,精通各种现代安保格斗器械。
凌云很留神地在听陈小姐介绍,并默默地记下,而四人望着眼前年纪比自己小了一大截的少年时,眼中却浮起不以为然的神情。
然而,当他们听说凌云下午以一人之力独斗三名一流杀手时,脸上均浮起难以置信的表情。
合一门的名头虽然大,但是盛名之下的门派通常也会出一些名不副实的弟子。
四人都是红尘中打滚多年的老江湖了,什么样的风浪没有见过,当下有心想要试试眼前少年的份量,由陈锡范上前微笑道:“久闻合一门的大名,咱们兄弟四人都是没见过世面的粗人,想请凌师傅指教一二。”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真正的好武之人,碰到高手时是非常兴奋的,想要试手也在情理之中。
凌云原本不想多事,不过知道若是避战,今后在保安部的一众高手面前再也休想抬起头来,于是点了点头,不卑不亢道:“陈师傅客气了,请问怎么个比法?”
欧阳雨柔原本无精打采的,一听几个高手要掐架,登时又来了精神,连忙带他们来到后院,顺便还搬了张椅子出来,就差沏一杯茶,抓俩把瓜子了。
陈小姐正好也想见识一下四人的武功,并对凌云很有信心,所以没有阻止。
凌云刚摆开架势,就听陈锡范摇手道:“杀手不会空手而来,咱们要比就比兵器。”
其余三人纷纷附和。
凌云眉头一皱,说:“刀剑无眼,恐怕会伤了自己人,这又何必呢?”
陈锡范见他推辞,还以为他怯战,不禁冷笑道:“咱们兄弟四个虽说不是什么很厉害的高手,可练了这么多年,总不至于把握不住分寸。凌师傅如此推脱,难道是看不起咱们四个?”
凌云心中一叹,双手一摊道:“那就兵器吧。”
欧阳雨柔原本是来看打架的,没想到竟然要动刀动枪,忙道:“那怎么成!就算你们要比也犯不着动刀子啊,万一伤着了自己人怎么办?哪有大敌当前坑队友的!”
陈小姐也觉得有些过了,出言阻止,但是四人直接听命于保安部主管王力,并不买欧阳雨柔这位千金大小姐的账,更遑论秘书陈小姐了。
凌云对陈小姐笑了笑,说:“就按这位陈师傅的意思办吧,我手底下有数。”
陈锡范一拍胸脯,傲然道:“我们只分胜负,不决生死,如果不小心错手伤了凌师傅,我愿意认输受罚。”
凌云道:“那倒不必,大家点到为止吧。”
陈锡范从一名保安手中接过惯用的天罡刀,双手左右一分,刀尖指向对方中门,以高架四六步迎敌。
凌云顺眼望去,只见此刀长逾三尺,十分厚重,与寻常单刀不同之处在于刀背尖部有四寸长的反刃,推测其刀法在劈砍之后无需反臂,而是直接用刀背挑撩既可,心中暗赞,果然是老底子沉下来的兵刃,处处都透着门道。
陈锡范见凌云空着手,便问:“你用什么兵器?”
凌云挠了挠头,说:“既然你用刀,那我就用剑吧。”
陈锡范心中一笑,这小子不行啊。
商朝之前,尺寸较短的青铜剑以防御兵器的姿态首先出现,虽然因为金属锻造技术的加强而以剑盾之姿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在西汉中期被马上环首刀所取代。
到了唐代,剑法源流一分为三:一为公孙大娘的剑舞,二为‘剑圣’裴旻等当世剑客的技击之法,三为道教剑仙之流。
可惜到了北宋初年,唐剑因各种原因而濒临失传,被更易为普通士兵掌握的宋手刀所取代。古朴无华,注重攻防的技击剑法最终成为了宋太宗御前禁军的花式套剑。
秦汉时代,步战剑道犹如猛虎,通常双手拿握,走的是刚猛一路;而刀在马上使用,轻灵精准如飞凤,一划而过。
明清时期,剑法褪去了刚猛的本质,披上了君子的外衣,再加上真正实用技法的失传,似乎难以再和刀的实用价值相抗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期,终究还是有一些优秀的古法传承了下来:
宋时,武当洞玄真人张三峰传武当剑法,乃后世武当九派剑法源流。
明初大将毕坤隐居山林,作《浑元剑经》,由许氏四兄弟手抄成谱。
明末,龙虎山天师府的潘元圭真人总结前人的技法和经验,从实战出发,合周天之数,创编了六趟三百六十五招青萍剑法。
这三派是宋代以来的存世剑法中体系最为完整的,各有所长。
至于传闻中那部以棍代剑的《剑经》(明朝名将俞大猷著),虽然也沾着“剑”字,有说是俞大猷等军中将领继承了渔阳老人的荆楚长剑,可最近考证出来的成果却显示其的的确确是一部阐述棍法的著作,而非剑法。
因为在明代,曾将“棍”称为“长剑”,到了清朝之后才稳定沿用“棍”的称谓。
灵虚上人在壮年时曾有幸学得青萍剑法,后又自修炼成浑元剑经,并结合多年实战互博经验,分别针对不同的长短软硬兵器,创出一百三十二套组合。
他在世时,曾对于一些武学被硬扣上“阴阳八卦五行”的帽子而感到颇为不屑,认为武术是人练人用的东西,应该着重于实实在在的攻防内涵,而非那些玄之又玄的神秘外衣,所以一直不肯为此剑命名,只说“剑法”二字。
后世武人惊艳于这套剑法,为了缅怀这位奇人,便称之为“灵虚剑法”。
第22章 潜龙勿用()
凌云学武的年数不是很长,虽然已将整套剑法招式练得纯熟,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只练到第三十五个组合,而在实战中顶多能熟练运用出十组。
不过,这已经绰绰有余。
高手相争,胜负只在瞬息之间。
能在对搏中将几十招甚至上百招不同的剑法组合从头到尾都耍出来,还能大战几百回合的,基本上不是说书就是扯淡。
陈小姐回屋取出一个剑柄,“护手”和“剑都”处都是裸露的合金,而剑把处却包裹了一层薄薄的牛皮。
欧阳娜娜瞧得稀奇,笑道:“我说表姐,你这是帮和尚哥呢,还是在坑他?陈师傅拿着老长的一把刀,你却给和尚哥一个剑柄。”
其他人也觉得陈小姐有些儿戏了,不过知她素来不是喜欢乱开玩笑的人,当下都有些茫然。
陈小姐笑了笑,拇指在护手处轻轻一按,蓦地吐出长达三尺的青锋,形成一柄形制完美的单手明清剑。
众人惊叹,原来剑柄处藏着如此精巧的机关,简直巧夺天工。
她将合金宝剑双手递给凌云,郑重道:“这是董事长最喜欢的一件兵器,名为‘潜龙’,十分珍贵。他已吩咐我将此剑赠于你,还望你能善加利用。”
好武之人都喜爱兵器,凌云接过宝剑后像个捡到宝的小孩子似的,仔细把玩起来。
只见剑身轻灵而不失锋利坚韧,重心恰好在护手与剑身的衔接处,把手上那层薄薄的牛皮增加了摩擦力,却又不显得碍手,整件物体完美得令人感动。
在场武人纷纷钦羡不已,着实嫉妒凌云,心想这小子凭什么能获得董事长如此珍贵的馈赠?难道就凭对方年轻长得帅嘛?
这特么是找保镖呢,还是找女婿呢……
时间分秒逝去,陈师傅的造型摆得有些乏了,咳嗽一声,问:“凌师傅,能开始打了么?”
凌云醒觉,挠了挠头,尴尬道:“不好意思啊,玩过头了,那咱们就开始打吧。陈师傅,我出招啦。”
话音一落,偏身而立,以右侧对敌,左手虚掌护住右肩,右手剑以一道电光直刺前方。
这是灵虚剑法中的“进步中平刺”,先发制人,以快打快,目标直奔对方中门。
灵虚剑法追求速度和准度,凌云当年曾反复操练这一式,由空剑到喂招,再到刺猴屁股,以及在每年的冷兵格斗大赛上与不同风格、不同兵器之间的切磋交流,数年下来何止两万遍,早已将招法融入血液,形成条件反射。
白猿通背拳出手迅捷,擅发寸劲,加上陈师傅多年来的实战经验,敏锐性极高,几乎于凌云在同一时间将刀尖往前递出。
刀身和剑身长度接近,速度相若,以命搏命。
若非勇悍绝伦,又极其自信的武士,绝对不会施展出这种打法。
众人见了目中闪过担忧,而两个妹子已是花容失色,几乎喊出声来。
当刀剑的中段相擦而过时,凌云的嘴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健腕陡然一翻,同时斜上左步偏闪,剑尖以下转而朝上,反撩向陈师傅的持刀右腕底部。
天罡刀比潜龙剑重了两倍以上,重心又比较靠前,虽然刚猛,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