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日袭营的刺客。”
“哦?”李彬闻言面露惊色,追问道:“此人何在?”
未安一指船尾影子,道:“此人便是黑衣刺客,今夜藏身于侍卫之中欲刺杀于我。”
李彬虽未与影子交过手,但影子两次潜入大营刺杀并能全身而退。由此,他推断出影子武功必然已臻入一流高手之境,且精于刺杀之道。没想到未安被影子有心算计仍能取胜,心道:未安武功在一流高手中已是数一数二,恐怕距离绝顶高手亦相距不远。此次南征安南又屡次建功,估计日后必然青云直上。想到这,他脸上敬佩之色更浓,恭敬道:“未将军武艺超群真令我佩服至极!”
未安拱手还礼,道:“李将军深谙兵法之道,领兵如神,亦令我十分敬佩。”
李彬面露笑容。开口道:“不过是比未将军早从军数年而已,粗懂一些兵法之道。待未将军领兵南征北战必可深入兵法之道,日后将后来居上。”
听闻此言,未安不置可否,心道:回京之后若是能加官进爵得以见到林茹烟便好。日后不再从军,愿大明再无战事。心念于此,开口道:“李将军,我们速速下船吧,莫让沐将军久等。”
“好。”李彬应声随未安走下升龙船。
沐晟得知胡氏父子被生擒,急忙纵马奔来。眼见未安与李彬相继走下升龙船,翻身下马,喜道:“未将军真乃天降神人,助我大明生擒乱臣贼子胡氏父子。”
“沐将军过奖了,这一切皆是大明众将士的功劳,末将不敢贪功。”
“未将军不必谦虚,若无你出手,只怕胡氏父子已然逃走。”沐晟说着上前一步紧紧握住未安的双手,满脸激动之色。
未安只好笑了笑,并未否认。
此时,三万大虞士兵死的死,伤的伤,还有部分被擒,咸子关之战以大明大获全胜而落幕。
黄江岸边,数十艘升龙船上的大火仍未熄灭,火光冲天,将整个黄江映照得通红。
第一百六十章尘埃落定()
大虞帝国三万将士兵败咸子关且胡氏父子被生擒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到数百里之外的清化城。
此时,清化城下,张辅正率二十万大军围城。听闻此迅,张辅面露红光,连连称赞。
清化城内,众多大臣汇聚皇宫大殿之上,一个个脸上皆愁云惨淡,如丧考妣一般。
一位头发斑白,面如枯树皮的老臣缓缓开口道:“我已问过太监,太上皇及皇上数日前已离开皇宫,多日未归,看来兵败咸子关遭擒一事并非虚言。”
“若真是如此,那么大虞帝国岂不是……”一位大臣面露悲色说道,虽然话未说完。但是大殿之中众人都明白言外之意。
一位身形魁梧,身穿甲胄的武将看向头发斑白的老臣,粗声问道:“右相国,现如今太上皇、皇上、左相国均已遭擒,大虞中数您官阶最大。您认为当下该如何处置?”
右相国带着一双老眼扫过大殿上的众多武将。见众人均望着自己,眼中流露出些许期待之色。他斟酌片刻,缓缓开口道:“目前,敌军二十万大军围困清化城,太上皇、皇上、左相国亦相继遭擒。城中守军不足万人。除非请来天兵天将,否则,清化城是守不住的。”
大殿之上,众大臣闻言皆微微点头,不少人暗自叹息。
右相国接着说:“依老夫拙见坚守清化城无异于螳臂当车,不如开门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随着右相国话音落地,大殿之上众臣皆低下头颅,沉默不语。众人皆知右相国所言非虚,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身形魁梧的武将见众臣无人反驳,艰难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便……那便依右相国之言吧!”
众臣闻言微微点头,有的双目微红,忧心能否活命。
右相国苍老的声音再度响起:“老夫年老体衰又身居高位,就让老夫开门投降吧,但愿大明将军能放众人一条生路。”
众臣看向右相国,眼中流露出敬佩之色。
清化城外,大明大营帅帐之中,张辅端坐于主位,下令道:“若是今夜敌军仍未投降便攻打清化城。”
“是。”帅帐内众将应声道。
话音刚落,一名将领奔入帐内,单膝跪地,喜道:“启禀大将军,敌军大开城门,出城投降。”
“哦?”张辅面露喜色,“走,我们前去纳降。”
帅帐内众将兴高采烈跟随张辅走出帅帐,直奔清化城城门而去。
张辅携众将行至清化城城门,只见大虞一名老臣正领着众臣立于城门前。
右相国见众将拱卫着张辅前来,心知眼前此人必然是大明主帅张辅。他撩起长袍,双膝跪地,叩头道:“老夫安南旧朝右相国何修筠领众臣投降,愿大明接纳罪臣们投降。”
右相国身后众臣虽心有不甘,但仍双膝跪地,叩首高呼道:“愿大明接纳罪臣们投降。”
张辅面带笑容,上前两步搀扶起何修筠,朗声道:“右相国不必多礼,诸位不过是受胡氏父子蛊惑,一时被蒙蔽了双眼而已。大明此番派兵前来就是解救安南臣民于水火之中。”
何修筠再度躬身道:“多谢大将军谅解。”
张辅微微点头,转身下令道:“进驻清化城。”
“是。”诸位将领闻令率兵步入清化城中。
何修筠看着大明将士进入清化城。心中暗道:大虞帝国至此已经覆灭。
张辅目光扫过大虞众臣,最后落在何修筠身上,笑道:“右相国随我入城,介绍诸臣。”
“罪臣领命。”何修筠开口应道,领着大虞众臣在前引路。
张辅及大明众将紧随其后步入清化城中。
片刻之后,众人来到皇宫大殿之上。
张辅及大明众将落座之后,看向立于殿中的大虞众臣。
大虞众臣们皆心慌不已,偷偷看向张辅,等待命运的宣判。
张辅端坐于龙椅下左边太师椅上,开口问道:“右相国,安南土地、民众尚有多少?”
何修筠转头看向大虞户部尚书,开口道:“李尚书,快快向大将军禀报。”
李尚书从怀中摸出记录册子,上前一步,恭敬道:“启禀大将军,安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艘。”
张辅微微点头,继续问道:“右相国,现如今陈氏皇族尚有人在?”
“回大将军,陈氏皇族之人俱已被害,不复存在。”
张辅沉吟道:“如此的话。安南今日如何处置需请圣上定夺。”随后吩咐道:“职方司官,将安南战事汇编成册八百里加急启禀圣上。”
“是。”职方司官应声道。
随着胡氏父子被生擒,清化城投降,其余大虞小城纷纷投降大明,大虞帝国覆灭。大明重掌整个安南地区。
几日后,沐晟领着未安等人汇聚于清化城。
张辅下令,烹牛宰羊犒赏三军。
整个清化城的大明将士陷入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
与此同时,一封密函被八百里加急送往应天府。
五日之后,应天府外。一人一骑飞奔而来,带起滚滚烟尘。
奔至城门处时,马上之人高呼道:“八百里加急!”
城门守军见此,急忙放行,一人一骑飞奔入城。
片刻之后。驿卒骑马飞奔至兵部门前。
“吁……”驿卒勒住骏马,翻身下马直奔兵部大殿。
入殿之后,驿卒单膝跪地高呼道:“报,安南传来八百里加急密函。”
许尚书闻言,急忙起身。行至驿卒身前,道:“快快呈予我!”
驿卒伸手入怀,摸出密函,双手呈上。
许尚书接过密函,打开一看。面露喜色,喝道:“好!太好了!”
左右两位侍郎很少见许尚书这般失态,左侍郎开口问道:“许大人,何事这般高兴?”
“安南传来消息,张辅大将军已平定安南。生擒胡氏父子。”
“这么快便平定安南之乱,张辅将军真有大将之风。”右侍郎喜道。
许尚书笑着看向二人,问道:“你们猜平复安南之乱谁居首功?”
左右侍郎对视一眼,没想到许尚书竟出此一问。
左侍郎斟酌着反问道:“难道不是张辅将军?”
许尚书卖了个关子,开口道:“非也。非也。”
右侍郎问道:“难道是沐晟将军?”
“也不是。”
听闻此言,左右侍郎有些糊涂了。军中朱能已经西去,张辅领兵之能最强,沐晟仅次于张辅,李彬和陈旭二人乃是伯仲之间。
许尚书见二人面露疑色。笑道:“据密函所言,平复安南均首功者乃是未安。”
左右侍郎大吃一惊,异口同声道:“什么?”
许尚书笑了笑,开口道:“我也有些不敢相信,不过密函所言确实如此,我先向圣上禀报此迅。”语罢,许尚书迈步走出兵部大殿。
“真没想到首功竟然是未安。”左侍郎感慨道。
“是啊,估计这未安日后必然青云直上。”右侍郎开口道。
左侍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目光望向殿外。
许尚书一路急行。片刻之后,来到御书房外。
此时,朱棣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太监细声禀报:“圣上,兵部许尚书有要事禀报,现已候在御书房外。”
朱棣放下奏折。倚靠在御椅上,平整龙袍,威严道:“传。”
太监走出御书房,冲门外的许尚书道:“许尚书,请。”
许尚书微微点头。迈步走进御书房。躬身执礼道:“臣参见圣上。”
“许爱卿免礼。”
许尚书起身,伸出入怀,掏出密函,双手呈上,道:“启禀圣上。安南传来密函。”
太监取过密函,双手捧给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