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法国文学简史(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而招致神学家们的嫉恨,连玛格丽特也帮不上忙,小说再次被列为禁书,出版人被樊毙示众,拉伯雷自己也逃到帝国边城梅斯避难。

  1552年,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第四部出版。小说讲述宠大固埃和巴汝奇为探讨结婚的利弊,远涉重洋,寻访神瓶。小说继续讽刺罗马教廷。这部作品跟头三部遭受的厄运一样,出书后不到两个月,索帮神学院便将它列为禁书,并撤销拉伯雷担任还不到两年的本堂神甫之职,并传出他被逮捕入狱的消息。1553年四月九日,这位反封建反教会的斗士病死于巴黎。

  在拉伯雷逝世后九年,以他的名字发表了第四部的续篇《钟鸣岛》,小说描写钟鸣岛上钟声不绝,住着羽毛不同的各种鸟类,名为僧侣鸽、修士鸽、主教鸽等,说明作者的矛头是指向教会的。宠大固埃继续航行,又经过许多岛屿和国家,见过各式各样的奇人异事,最后到达神瓶岛。神瓶岛的启示是一声清晰的“饮”。据法朗士的解释,是请你到智慧之泉上,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就是全书精神的总结。两年后,包括《钟鸣岛》十六章的《巨人传》第五部全部出齐。

  拉伯雷的一生是:被迫害、被毁谤,颠沛流离,受到各种可怕的威胁的一生,但没有一种东西可以扼杀他的天才,阻止他走向真理。而他倾注 20年心血创作而成的《巨人传》,既非消遣小说,也不是《疮科大全》,而是一部抨击时政、针砭流弊的具有强烈反封建、反教会意义的讽刺文学经典。因为《巨人传》表现了对“人”的尽情讴歌。主人公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这两代巨人,他们不仅形体魁伟,食量过人,力大无比;而且他们品德高尚,智慧超群。无论他们是在保卫国王的疆场上,还是在风云多变的旅途中,他们都能凭借奇智大勇或超人的力量轻巧取胜。对生活,他们永远乐天自然,纵情享受。对教会,他们的行为极为不恭,极尽揶揄、讥诮之能事。卡冈都亚一脚跨上神圣的巴黎圣母院钟楼,解开裤子撒尿,并将教堂大钟摘下当马铃摇,真可说是大天神权威风。巨人的形象,表面上荒延不经,实际上则充满人的自豪、自信的精神表现,更是人的尊严,人的力量,人的价值的本色绽露。

  《巨人传》通过两代人的活动和经历,广泛地揭露了法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恶行劣迹。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导致侵略战争,给劳苦大众带来巨大的灾难。“穿皮袍的猫”的法官身上挂着张开口的借袋靠贿赂打发时日,它们的法律好比蜘蛛网专捕小苍蝇,不敢招惹大牛蝇。压榨机式的税收制度专门榨取民脂民膏。教会更是万恶之源,比瘟疫还更加使人害怕。“瘟疫不过害人肉体,然这些骗人的东西却毒害人的灵魂”。教皇则更是“对世界的一个威胁”。作品特别突出了教会教育制度的陈腐,揭露其愚民政策是如何窒息人的美好天性。

  《巨人传》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境界。它集中体现在卡冈都亚为约翰修士建立的“德廉美修道院”。这里不奉行禁欲主义,男男女女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人平等相待,任何人都不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里可以公开相爱,可以自由致富,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修道院只有一条院规:“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这正体现了人文主义个性解放的实际内容。

  总之,人文主义理想贯穿小说始终的是对知识的追求。卡冈都亚一出生,就张开嘴巴要“饮”,最后,宠大固埃找到“神瓶”得到的启示也是要“饮”,首尾呼应,一线始终。郭沫若先生曾经指出:“拉伯雷反对封建社会制度,是超越了一般人文主义的概念的……拉伯雷以天才的想象和巨匠的概括,创造出英勇人民的肖像,把他们推到历史舞台口,预言了他们的伟大的未来”。

  《巨人传》之所以是法国文艺复兴前期的高峰,首先是由于作者知识渊博,才气纵横。为了表现这些巨人,整个小说的行文风格是大气磅礴,奔放不羁,它本身就体现了文艺复兴精神:“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品质和个性以及精神风貌。其次是小说以幻想和写实的手法,广泛地反映了十六世纪上半期法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既饱含浪漫主义激情,又富有人间社会的真实图景。尤其是作品寓庄于谐的艺术风格。小说以夸张、讽刺、滑稽,把生活中的巨大矛盾加以本质的概括,从逗笑、取乐的故事情节中揭示深刻的社会内容。保留了民间文学的特点,语言丰富、粗犷、诙谐而具有表现力。艺术结构有较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尽管小说没有中心事件,故事背景亦变换频繁,虽由许多故事串连,然作者始终将人物和事件当成故事之间的连接线索,使一个故事既有起讫、各自独立,然全书又成为整体。整个小说围绕一个中心思想:通过描述巨人们的成长和丰功伟绩来热烈赞美人的力量、人的智慧,显示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在长篇小说的初创阶段,也还是要有高度的艺术匠心的。

  拉伯雷倾注二十年心血创作而成的《巨人传》,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融于一炉,辛辣地嘲讽了包括教皇在内的整个天主教会,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败,严厉谴责了封建君主穷兵黩武的战争政策,热情歌颂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文主义,全面阐述了他理想中的君主制度以及教育和社会结构,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泼辣,使历代读者为之倾倒。这部作品不仅确立了小说这种体裁在文学上的地位,而且成为讽刺文学的经典,几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优秀的文学遗产。拉伯雷的确是激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巨人。

  二、“七星诗社”的两大才子龙萨和杜倍雷“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前期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诗人组成的一个诗人社团组织的称谓。“七星”,顾名思义,是七位诗人的誉称。由龙萨、杜倍雷、巴依夫、蒂亚尔、佩勒蒂耶、若代尔、多拉等人组成。龙萨是七星诗社的领袖和中心人物。就成就而言,以龙萨和杜倍雷最具影响。前者被誉为法国第一个近代抒情诗人;后者则发表了 《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一篇宣言而闻名,对法国诗歌的革新有很大的贡献。七星诗社是受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影响的一种文学革新运动的产物,它在当时的法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龙萨 (1524~1585)既是七星诗社的领袖,又是当时文坛的坛主。他出身贵族,从少年时代起,就出入宫廷,给王太子当侍童。后因病听觉失灵,改变他从事外交和军务的志愿,决定写诗成名,荣获荣显地位。他曾刻苦学习希腊罗马古代文学知识,并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借鉴,来革新法国诗歌。1550年发表的《颂歌集》,一举而震动诗坛,使其声誉大著。

  龙萨的传世之作都是他的爱情诗:《龙萨的情歌》(1552)、《情歌续集》 (1555)、《情歌再续》(1556)。特别是年已五十岁的龙萨写给他新爱恋的爱兰娜姑娘的情诗《给爱兰娜的十四行诗》,被认为是他的情诗中最佳诗作。当你到了垂暮之年,夜晚,你在烛光之下,坐在炉火旁,边理线边纺纱……

  那时我已长眠地下,成为没有形骸的幽灵,休息在姚金孃的阴影下;

  而你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妇人,怀念着我的爱情,悔恨自己的不就自大。

  要生活啊,信我的话,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

  也许这首情诗,会被人认为音调哀怨凄凉,感情低沉忧郁,但却是真情流露,情真意切。龙萨不愧为法国第一个近代抒情诗人,他的情诗发自心底,坦率、真诚。特别是格律工整,词藻典雅、华丽,感情委婉、深沉,美学品味高雅,确是心曲的剖白。他虽承袭了中世纪宫廷诗风,然在文采方面有所创新,给当时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龙萨是法国最早用本民族的语言,而不是用拉丁文写诗的桂冠诗人,但是他的诗歌在西欧各大国的宫廷中却传诵一时。比如他的《致卡桑德拉》:

  乖乖,让我们去看看那玫瑰,早晨,他迎着朝阳绽开艳红的裙,看看今晚是否失去了那红裙的皱褶,以及和你肤色一样的青春。

  唉!乖乖,你瞧,转眼间它已花瓣缤纷,唉,唉,它的美艳已萎归黄尘!

  噢,大自然是它残忍的后妈,这样美的一朵花儿呀。

  只从早晨开到了黄昏。

  乖乖,相信我的话吧,你正值这鲜花盛开的年龄,又被这绿色的新叶陪衬,采撷吧,快采撷你的青春,否则,它就象这玫瑰花一样,衰老将使你的美艳变成灰烬。

  在这首表达对意大利的姑娘卡桑德拉的情诗里,不免有短暂的人生之叹,然却是发自肺腑之言,这和我国的“花开堪折直害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龙萨的情诗之所以为近代人接受,是由于它体现了个人思想的觉醒,后世读者读他的诗,无丝毫隔膜之感,这大概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杜倍雷 (1522~1560)虽出身贵族,然自幼父母双亡,“受尽凌辱”,青年时期“在黑暗的年月里度过”。他学过法律。1547年结识龙萨后,开始他的文学生涯。他的《橄榄集》(1550)中的许多小诗,虽也表达了人生短暂、须珍惜自己的青春和及时行乐的思想,然在这种极为简朴、优美的抒情诗里,深含着蒙田的深刻的怀疑主义的思想影响。它们一方面表现了对中世纪以来战乱频仍的岁月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宗教中虚伪的禁欲主义与苦行主义的反叛与抗议,表现了对自身意识的新的觉醒。《橄榄集》与龙萨的爱情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是他与龙萨的共同思想基础。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